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

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

上次和戚家軍聯合作戰結束之後,馮碩返回了川石島。

作爲軍官,馮碩的宿舍是四人一間,雖然還是非常擁擠,但是比普通水手的十人間要好很多。

“馮大,集合洗澡了。”

披着毛巾的舍友孫旺從宿舍出來,馮碩很快聽到了集合號聲。

作爲曾經的礦工,馮碩對軍營的生活沒什麼不適應的,他以前在礦上的時候也是要聽號令的,礦上不講紀律,那可是要死人的。

反倒是農民出身的孫旺,花費了很長時間,這才適應了軍營的生活。

馮碩目前是水師新軍第一營的連長,按照蘇澤剛剛頒佈的新軍軍官條例,連長就和原來的總旗一樣,統領的都是一百人。

馮碩的手下還是他的老部下。

水師新軍如今改設了三個營。

馮碩所在的第一營下轄五個連,全部都是鳥銃手,也是負責海上接舷作戰和登陸作戰。

第二營同樣下轄五個連,主要是操縱帆船的水手和海軍指揮官。

第三營下轄三個連,算是綜合營,包含一個炮兵連,一個斥候連和一個後勤連。

孫旺是第二營的連長,水師新軍的軍官都是混住的,這是蘇澤爲了培養他們配合作戰的默契,故意安排三營軍官混住。

“等我,我去拿個肥皂。”馮碩立刻向營房走去。

“拿什麼肥皂啊,婆娘才用那東西,沖沖水不就好了。”

如今川石島上,每個軍官和士兵都會領到一小塊肥皂,專門給他們洗澡和洗衣服用。

孫旺很排斥用這東西,馮碩苦笑一聲說道:“你們營長不檢查嗎?昨天三連長因爲洗澡不用肥皂,被營長狠批了一頓,現在還在幫他們連的兵洗衣服呢。”

孫旺連忙說道:“什麼?我怎麼不知道!”

馮碩對於這個粗線條的舍友說道:“你沒看最近的內務條例嗎?貼在澡堂門口的那個?以後每兩天洗澡一次,每次洗澡都要用肥皂,訓練過後的內衣也要用皁角和肥皂清洗,內務檢查抓到會處罰的。”

孫旺連忙衝進營房,從角落中翻出了下發的肥皂。

果不其然,等到洗澡完畢,第二營的營長林良珺,就帶着內務的人開始檢查,那些只用水沖洗,卻沒有使用肥皂的軍官和士兵都被挑出來,罰他們給別的軍官士兵洗衣服。

孫旺心有餘悸的說道:“要不是老馮你提醒,我肯定要被營長抓住,老馮,這份情我記下了!”

孫旺又說道:“真不知道爲什麼要用這勞什子的肥皂。”

馮碩說道:“你們還沒上衛生課?山長不是說了嗎,不衛生的環境會傳播疾病,特別是你們船上當兵的,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

孫旺摸着頭說道:“你別說,用這肥皂洗澡後,確實清爽很多!”

就在兩人拿着洗漱用品返回營房的時候,突然聽到了一陣爆炸聲。

馮碩和孫旺都已經見怪不怪了,不過他們還是擡起頭,看向被劃爲禁區的島嶼西南方向。

前段時間山長蘇澤突然宣佈停止授課,將日常訓練交給林良珺和林安仔之後,就一直在禁區內搗鼓什麼,還經常發出恐怖的爆炸聲。

蘇澤頒佈了保密條例,禁止在川石島上討論禁區內的事情,還嚴格限制人員進出,那些個穿着白大褂的實驗助手也都在禁區內吃住,馮碩和孫旺也不知道禁區內到底在做什麼。

胡公公穿着白大褂,看着引爆場上揚起的硝煙,實驗助手小心翼翼的探測爆炸範圍,然後將結果報告給胡公公。

胡公公皺起眉頭說道:“爆炸威力不如上一次。”

蘇澤看着爆炸的威力,已經很滿意的說道:“胡公公,這個威力還不夠嗎?”

胡公公搖頭說道:“不是威力的問題,酸甘油的威力巨大,已經超越藥火很多倍了,只是這爆炸威力太不穩定了。”

胡公公說道:“如果不能製造出威力穩定的酸甘油,那就沒辦法用在武器中。”

蘇澤爲胡公公的嚴謹點贊。

酸甘油,就是諾貝爾發明改良的那種炸藥。

製備的方法並不複雜,在甘油中加入酸液就可以了,所以胡公公命名爲酸甘油。

酸甘油的威力不小,但是穩定性卻成問題。

蘇澤分析應該是沒有合成氨的工藝,所以胡公公只能用硫酸來製造硝酸,所以製備的酸液中雜質多,酸液的品質不穩定,所以製備的酸甘油纔不穩定。

胡公公也贊同蘇澤的想法,不過要製備更加高濃度,更純淨的酸液,那還需要更穩定的工藝。

除此之外,酸甘油太容易爆炸,諾貝爾在製備的時候就差點將自己炸死。

胡公公上島之後,就發生了好幾次事故,最嚴重的一次差點將實驗室給炸了。

如今蘇澤都不敢進他們的實驗室,只敢在爆炸場裡看爆炸實驗。

胡公公又說道:“蘇相公說的硅藻土,我在福建的礦山中沒有見過,替代的幾種土效果並不好,達不到蘇相公說的鈍化效果。”

蘇澤有些失望,這就是在這個年代發展科技的難點了,很多後世可以隨便網購的東西,在這個時代根本沒人知道。

不過蘇澤隱約記得中國也是硅藻土的主要產地,諾貝爾對酸甘油最大的貢獻,就是發明了摻雜硅藻土增加穩定性,從而讓不穩定的酸甘油,變成了可以工業化使用的穩定炸藥。

不過硅藻土應該也不是什麼難找的東西,硅藻土是一種硅質岩石,是最早在地球上出現的原生生物之一,生存在海水或者湖水中。一般是由統稱爲硅藻的單細胞藻類死亡以後的硅酸鹽遺骸形成的。

蘇澤準備寫信給李時珍,問一問他有沒有見過這種材料。

胡公公記錄了爆炸的數據,接着讓實驗助手們小心翼翼的清理爆炸場內的殘餘酸甘油。

“胡公公,礦上的事情怎麼樣了?”

胡公公的本職工作,是朝廷派往礦坑的礦監太監。

說起了本職工作,胡公公不由的嘆了一口氣:

“雜家說不定哪天就要被論罪,發配去鳳陽守祖陵去了。”

蘇澤不由的一驚,要是胡公公被髮配到鳳陽,自己的實驗室怎麼辦,他連忙問道:

“難道是去年上解的銀子不夠?若是不夠,水師新軍也能贊助一些,定能湊足朝廷要的份額。”

胡公公搖頭說道:“不是上解的銀子不夠,而是去年上解的太足,雜家被言官彈劾了。”

蘇澤疑惑的問道:“既然是上解入貢的銀子夠了,爲何還會被言官彈劾?”

胡公公也是嘆氣說道:“去年全國各地的礦監,唯獨我福建礦司上解入貢的銀兩是足色的,其他礦司都報了虧損。”

“戶部給事中,都察院的幾名御史,抓着福建礦工變亂的事情,說雜家盤剝礦工,所以才交足了貢銀,還將龍巖的礦工的變亂,也算到了雜家頭上。”

“雜家所轄的銀礦距離龍巖何止千里,真是欲加之罪!”

胡公公重重的嘆了一口氣,蘇澤也沒想到大明政治鬥爭竟然到了這種烈度,就連胡公公這個低調無害的鎮守太監,也會被文官無端彈劾。

蘇澤又問道:“陶公公怎麼說?”

陶公公是市舶司鎮守太監,也是宮裡的紅人,胡公公和小尤公公幫助陶公公鑄幣,雙方關係密切。

胡公公嘆氣說道:“陶公公如今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啊!”

“陶公公又怎麼了?”

“朝廷中不少清流大臣,攻擊福州市舶司假借琉球朝貢貿易,實則是和倭國貿易,違背了禁海國策,還說陶公公是通倭。”

蘇澤想到朝廷中會有人攻擊福州市舶司,可沒想到竟然來的這麼快。

蘇澤很敏銳的問道:“是因爲改稻爲桑?”

胡公公在宮內也有些耳目,他點頭說道:

“就是改稻爲桑。”

改稻爲桑,最終目的是爲了增加朝廷的收入,光是織出來的絲綢,無法增加國庫的收入。

改稻爲桑要將絲綢變成白銀,就需要福州市舶司這個對外貿易的口岸。

清流攻擊福州市舶司,不僅僅是因爲福州市舶司進行海貿,更是要打擊福州市舶司對外貿易,讓浙江來年織造出來的絲綢沒辦法變成白銀。

高啊!

蘇澤不由的感慨,自己和大明這幫職業官僚鬥,那才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玩死。

在他們最擅長的領域,和這幫老官油子官鬥,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和張居正一樣,人亡政息,後代抄家。

甚至蘇澤都到不了張居正這個位置,就倒在了大明官場內鬥中。

所以蘇澤必須要掀翻這個棋盤,才能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來。

“宮裡的意思呢?”

胡公公說道:“宮裡還是要保陶公公的,就不談改稻爲桑,福州市舶司也是宮裡的一大財源,宮裡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人在陶公公這條線上呢。”

胡公公也是不把蘇澤當做外人了,把宮裡的這些私密都說出來了。

蘇澤也明白宮裡的腐敗情況,比起大明官場是有過之而無不如。

就算是風評最好的首席太監黃錦,也在老家修建了豪宅,還出資建造了好幾座橋。

陶公公的乾爹李芳,在京師也有大宅子。

提督東廠的陳洪陳公公,更是乾兒子無數,老家還有良田千頃。

胡公公又說道:

“不過這次上奏彈劾陶公公的人太多了,已經是羣意洶洶了,內閣也實在壓不住了,聽說要派遣御史,來清查福州市舶司的賬目。”

蘇澤不由的一驚,要知道陶公公,可是水師新軍最大的天使投資人。

而且福州市舶司,還是蘇澤一手控制的琉球貿易口岸,若是陶公公真的去職,對蘇澤也是巨大的損失。

“胡公公,可知道派遣巡查市舶司的御史是誰?”

胡公公低聲說道:“聽說清流和嚴黨,就這個位置爭了很久,最後還是定下左都御史鄢懋卿來巡視福州市舶司。”

胡公公又說道:“我們福州礦監,也要被一同巡查,陶公公背後有人保,我這礦監怕是當不長了。”

又是鄢懋卿?

鄢懋卿,是嚴黨的核心人物,也是嚴世蕃的智囊之一。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鄢懋卿在嘉靖三十七年,被朝廷任命爲巡鹽御史,巡視南直隸的鹽務。

在這個任上,鄢懋卿大撈特撈,也因爲掌管了這個肥缺,鄢懋卿大肆行賄嚴世蕃,最終得以升任刑部侍郎。

不過在這個世界,歷史的時間線被蘇澤改變,最終整頓兩淮鹽政的是蘇澤的老丈人方望海,鄢懋卿沒有得到南直隸鹽務的肥差,如今還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

不過禍福相依,因爲這個歷史線上,鄢懋卿沒有管理南直隸鹽政,所以也沒有被御史攻擊,如今他雖然是嚴黨,但是朝廷大部分官員對他的觀感還是可以的,認爲他是有能力的大臣。

在爭奪巡查福州市舶司這個關鍵位置上,最後還是嚴黨獲勝,嚴世蕃的得力干將鄢懋卿,獲得了這個職位。

不過蘇澤可不認爲,由嚴黨的人過來巡查福州市舶司就能相安無事了。

雖然嚴黨要保福州市舶司,要保證這個能和“琉球”朝貢貿易的窗口,但是不代表鄢懋卿就不會敲詐勒索陶公公了。

陶公公是大太監李芳的乾兒子,內廷自成一派,並不參與嚴黨和清流的鬥爭,但是內廷和嚴黨在撈錢上,也存在着競爭關係。

福州市舶司可是肥差,經手的利潤一年就有幾十萬兩白銀,嚴黨也是覬覦已久的。

蘇澤看向胡公公說道:“胡公公,你有沒有想過養老?”

胡公公嘆息一聲說道:“宮裡的老太監,最後也只能去祖陵養老,能恩寵歸鄉的,一年也沒有幾個。”

鳳陽皇城、南京的洪武祖陵,以及京師附近的皇陵,這是大明太監的三大歸宿。

因爲太監住在宮中,往往知道不少皇室秘辛,所以除了能得到皇帝特旨恩榮的,太監退休了也只能去這麼幾個地方。

蘇澤看着胡公公說道:“公公,若是你信我,就在福建養老如何?”

胡公公看着蘇澤,猶豫了片刻,想到在礦監實驗室的時光,他轉瞬就堅定的對蘇澤說道:“還請蘇相公幫我!”

製備方法和那個名詞不能多提,不然會被封,大概是什麼大家都知道了

(本章完)

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533章 活該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025章 急救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666章 棄遼第010章 趕海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658章 少爺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265章 歸有光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388章 印花稅第001章 穿越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055章 算卦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464章 駕崩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四卷總結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416章 政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31章 歌舞團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265章 歸有光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646章 蘭州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018章 船塢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
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533章 活該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025章 急救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666章 棄遼第010章 趕海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658章 少爺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265章 歸有光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388章 印花稅第001章 穿越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055章 算卦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464章 駕崩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四卷總結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416章 政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31章 歌舞團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265章 歸有光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646章 蘭州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018章 船塢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