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

朝鮮水師的這場史詩級大敗,其結果自然是深遠的。

朝鮮葬送了唯一的一支能夠出海作戰的力量,甚至連大明在倭商館的海上力量也送了出去。

更重要的是,這場大敗的消息傳到了朝鮮的本島上,立刻讓所有人都看到了朝鮮朝廷的紙老虎。

慣性,是牛頓發明的物理定律,但是這個定律同樣適用於政治上。

有的時候,維持整個政治體制的,並不是什麼強大的反動勢力,而是某一種政治慣性。

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政策還在持續,就是因爲官僚體系的慣性。

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社會還沒有發生動亂,也是因爲慣性。

而這麼一場戰敗,就徹底打斷了朝鮮小朝廷維持統治的慣性,也讓所有朝鮮人看到了這個朝廷的虛弱之處。

而看到了朝鮮朝廷的虛弱之後,很快各地就發生了很多動盪。

首先就是釜山,李舜臣在釜山組織的進步會立刻領到了一次小規模的起義,不過釜山還駐紮了一支維持明廷租借的軍隊,李舜臣的進步會骨幹畢竟沒有真的打不過仗,最後還是因爲起義時候的情報不嚴密,被明廷駐軍先發制人的挫敗了。

李舜臣只能帶着起義失敗的進步會成員離開釜山,開始一路向着濟州島逃亡。

不過這支明廷駐軍能夠挫敗進步會的起義已經算是不錯了,根本沒有能力出城追擊李舜臣。

李舜臣倒是沒有花費多大的力氣,就跑出了釜山。

逃亡出釜山的李舜臣沒有選擇返回濟州島,而是繼續帶着手下在朝鮮的城市和鄉野活動,攪合得整個朝鮮小朝廷不得安寧。

而木下藤吉郎在全殲了登島的朝鮮軍隊後,也得到了朝鮮的水師艦船和裝備。

這時候,東南支援濟州島的水師軍官和艦船也送到了濟州島。

支援濟州島的領頭軍官名叫林遠華,是在水師籌備時期就追隨了蘇澤的長寧衛族人,如今是第一旅下的一名團級的主力艦長。

林遠華也算是主動請纓,但是爲了援助朝鮮,他也脫下了東南新軍的軍服,作爲特別軍事顧問加入到了李舜臣的造反隊伍中。

等林遠華抵達了濟州島之後,正好是木下藤吉郎剛剛擊潰了朝鮮水師,正愁着沒辦法開動這些戰艦的時候。

林遠華立刻將自己艦船上的水手分到其他船上,從濟州島上的難民中挑選能夠出海擔任水手的,帶着他們在船上訓練。

緊接着,林遠華開始以濟州島爲基地,開始進攻釜山周圍的朝鮮和大明商船。

林遠華的意圖也很簡單,東海貿易公司是一個商業組織,既然是商業組織,那就不能用以前軍隊的思維作戰了。

在前往朝鮮之前,大都督蘇澤就親自向林遠華灌輸了要如何“經營”這家東海貿易公司。

商業組織不同於正規軍,所有的作戰都是要計算成本的。

所有的軍事目標,也都必須要是有利可圖的。

這些滿載貨物的商船,顯然是最有利可圖的目標。

林遠華還沒等到艦隊整編完畢,甚至連船員水手都沒有訓練完畢,就急匆匆的帶着艦隊離開了濟州島,開始劫掠釜山的商船。

本來就失去了水師保護的釜山,直接就成了濟州島肆意劫掠的活靶子。

也成了林遠華訓練手下的目標。

從四月份開始,林遠華一共出動了八次,每一次都至少繳獲了一艘明廷和朝鮮的商船。

而林遠華當年曾經隨着林默珺,在東海冒充鹿大王劫掠大明的商船。

這種事情對於他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了!

甚至對於林遠華來說,自己從軍的時候做“海盜”的日子,都要比正經做水師軍官打仗的日子還要長!

林遠華很快就重新適應了海賊王的身份,開始縱橫於朝鮮海域。

作爲一名資深的海賊王,林遠華知道做海賊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

如果不能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那麼商船就會躲在港口裡,貿易就會中斷,那麼海盜在搶劫了幾次之後,就會沒有“生意”了。

林遠華清楚,自己需要一個恐怖的名聲,但是又不能太殘暴,必須要有一定的“規矩”。

於是林遠華制定了嚴格的紀律,在做海盜劫掠的時候,都不會隨意殺船上的水手和商人,也不會故意破壞商船。

如果商人每次出海的風險太大,那他們肯定就不會出海了,這是讓所有人都知道,林遠華這支海盜只劫財不圖命。

緊接着,林遠華也不會將所有的貨物和金銀珠寶都搬空。

首先是那些堅決抵抗的船,林遠華會多搶劫一些,用來警告那些船主以後不要抵抗。

對於那些主動放棄抵抗投降的商船,林遠華只搶劫其中一部分貨物,還會護送他們一段路程。

這樣下來,看到林遠華的旗幟後,一些小商船就會乾脆放棄抵抗,然後派人送上買路錢,雙方都能節約時間。 而釜山這個地方,也有不少倭寇出沒,這些都是倭國的真倭寇,也經常騷擾朝鮮的商隊。

林遠華還帶人主動掃蕩這些倭寇,消滅這個商路上的海盜,反倒是讓這條商路更安全了。

而林遠華還在木下藤吉郎的幫助下,建立了一套有效的銷贓體系。

木下藤吉郎靠着自己在倭國的關係,聯繫上了倭國神戶港口的一些商人,將這些搶劫來的貨物賣給他們。

木下甚至通過這些商人,打聽到了自己主公織田信長的現狀。

織田信長通過自己的一系列軍事和外交的操作,徹底控制了倭國的美濃地區,躋身於倭國的實力派大名行列。

織田信長取得美濃後,採用中國周朝立於岐山後,打倒殷朝統一天下的故事,將美濃國舊主土岐氏齋藤氏的據點井之口改名爲岐阜。

織田信長還開始使用此時開始使用“天下布武”印,並正式以統一全日本爲目標。

木下藤吉郎見到自家的主公如此給力,連忙也派人去聯繫上了織田信長,將自己的近況寫信帶給了織田信長。

就在朝鮮這邊的巨大變化,讓明廷焦頭爛額的時候。

大同。

曾經有過歷史學家說過,戰爭是科技發展的催化劑。

雖然這句話說誇大了戰爭的作用,但是在戰爭期間的科技傳播確實更快。

甚至在更加古老的時代裡,戰爭就是傳播科技和文化的手段之一。

也正是如此,在與東南的戰爭中,大明的科技也取得了一些進步。

這當然不僅僅是軍事技術上的,在所有科技領域都發生了進步,這就是先發文明的科技溢出效應。

後發的國家往往只需要很少的投入,就能趕上先發國家的技術。

其中一點,就是農業技術。

紅薯、土豆這種農作物,也被一部分逃難的農民帶到了北方。

而經過東南育種的優質農產品,也傳播到了北方。

這種科技傳播幾乎是沒有辦法抑制的,要知道大明和東南的邊境綿延這麼長,總有來往的百姓和商人,他們也許都是無意識的完成了這種科技的傳播。

而水車,新的農業機械,以及鋼鐵發展導致的農具發展,也都增加了大明治下的農業產量。

去年的蜀中、陝西和京畿地區的農業都獲得了豐收,這也是在丟了湖廣的情況下,明廷依然能夠支撐下去的原因。

再加上從朝鮮盤剝的糧食,而大量南方人口的脫離也是一種減輕負擔,反倒是讓明廷的糧食寬裕了起來。

曾經在高拱執政期間出現過的糧食危機,反而消失了。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麼神奇,這也是張居正在經歷了這麼多動盪之後,依然能保持朝政的重要原因。

畢竟大部分的百姓只要能吃飽飯,總是不會鬧事的。

而很快,大明的商人們,又發現了一種生財之道。

酒。

其實酒這個東西,自古以來,無論是東方西方,都是奢侈品和飲品,而算不上是上癮品。

因爲古代的東西方酒的度數都很低,東方流行的是低度的米酒和黃酒,西方則是啤酒和葡萄酒,而且基本上都是節日纔會暢飲,平日裡很少有領主願意將寶貴的糧食用來釀酒。

而高度烈酒,那都是近代農業大發展之後纔出現的。

只有糧食產量高了,纔有多餘的糧食用來釀酒,而用來釀造高度酒需要海量的糧食,在饑荒時代,如果一個地主用大量的糧食來釀酒,那肯定是會被憤怒的農民殺掉的。

而且在東方小農經濟時代,其實貨幣的價值並沒有那麼高,就像是《紅樓夢》中的那些家族,他們整個大家族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莊園,他們也沒有製造新商品去賣的動力。

但是在東南崛起之後,也帶來了新的商業文化。

在商品傾銷下,大明的小農經濟在逐步解體,商業文化也創造出來。

而北方的商人,也是很敏銳的。

他們很快發現,豐收的糧食並不能賣出高價,而糧食運輸又是一件成本很高的行業,普通地主根本沒有能力參與。

東南引進的釀酒技術,讓他們看到了另外一種商品,高度的烈酒。

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053章 虎狐犬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431章 蒸汽機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237章 水戰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409章 廣築城?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004章 龍王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430章 鐵路第170章 縣試前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531章 歌舞團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609章 做空第79章 亡於洪武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032章 精鹽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072章 巧破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035章 謹慎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017章 衛學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618章 捨不得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673章 定草原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
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053章 虎狐犬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431章 蒸汽機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237章 水戰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409章 廣築城?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004章 龍王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430章 鐵路第170章 縣試前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531章 歌舞團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609章 做空第79章 亡於洪武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032章 精鹽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072章 巧破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035章 謹慎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017章 衛學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618章 捨不得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673章 定草原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