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戚虎下山

陳勘手持黔國公沐家的信物,從跨越越南和安南的邊境。

陳勘馬不停蹄的趕往了北莫朝的都城金城。

在莫朝勢力最大的時候,升龍府都在莫朝的控制中,但是隨着後黎在鄭家的把持下逐漸的崛起,莫朝的將領黎伯驪、武文密倒戈討伐莫朝。

莫朝的開國“皇帝”莫登庸稱帝不久就病死了,莫朝宗室開始了內鬥,直到如今的莫朝“皇帝”莫福源登基,局勢這才穩定下來。

但是東南崛起之後,莫朝受到了南北的威脅,日益惶恐不安,於是派遣使者想要得到明廷的支持,主動去了皇帝尊號,只稱自己爲安南王。

北莫安南王莫福源在丟了升龍府後,就出奔金城,將這裡設爲自己的首都。

前線則留下北莫宗室大將莫敬典率兵防禦。

陳勘帶着黔國公的信物,而云南沐家在整個中南半島也是威名赫赫,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明廷。

陳勘受到了北莫安南王的熱烈歡迎,將他奉爲上賓邀請到了“王城”中參加宴飲。

陳勘看着這個用木頭搭成的簡易王宮,內心是有些嫌棄的,這些安南人竟然也敢稱王稱帝?

這位北莫安南王莫福源身材矮小,看起來還有些猥瑣,他對陳勘非常的重視,將他安排在自己的身邊,親熱的和他飲酒。

等到宴席結束,莫福源又拉着陳勘的手說道:

“貴使明鑑,我大莫願意向大明稱臣納貢,只求能得到大明庇護。”

陳勘明白莫福源的心思,一方面這莫朝也是權臣篡位,大明以前是不認他們的正統的。

如今莫福源又丟了升龍府,又面對北方廣西東南這個敵人,自然希望得到明廷的支援。

大明在安南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只要能夠得到明廷的冊封,那就等於擁有了一定的正統性。

而莫福源也清楚如今東南和大明爭霸的狀態,他也藏匿了一部分從廣西逃入安南的瑤人首領,收編了一些廣西的瑤人軍隊,想要利用這點籌碼從大明手上要一些援助。

不過陳勘也不是傻子,他來北莫就是爲了讓這些安南人當刀子,拖住廣西的東南新軍。

如果北莫人真的能打,那黔國公自然也不吝嗇一點物資支援。

陳勘故意說道:“大王,我大明最重視傳承有序,貴國先代君主是從黎王手上禪讓得到的王位,這也不是朝廷不能承認的事情,錯就錯在貴國先主僭越稱帝。”

莫福源立刻認慫說道:“小王已經去了帝號,只求能得到安南王的冊封。”

陳勘說道:“我們大明的慣例,沒有軍功又要如何封爵呢?”

莫福源心領神會的說道:“貴使先行住上幾日,過幾日就能得到消息了。”

陳勘在金城住下,金城本來就距離邊境不遠,果然在二月初,就接到了消息,廣西境內二十三座瑤寨再次起兵反叛東南!

莫福源再次召見陳勘,得意洋洋的問道:“貴使以爲如何?”

陳勘立刻明白了廣西叛亂是莫福源的手筆,但是他又說道:“可這些瑤寨能成事嗎?”

莫福源立刻說道:“貴使放心,這些瑤寨首領都是廣西很有聲望的首領,他們避禍逃入我們大莫,爲了幫助他們,這一次本王可以花了不少銀子。”

莫福源這一次爲了能夠得到明廷的資助,可以說是下了血本。

安南半島和倭國差不多,海岸線狹長,所以很容易受到商人的影響。

其實在莫朝和後黎爭霸的時候,就已經使用從西洋商人那邊購買的火槍和火炮了。

而安南的特產糖,在全世界都是價值很高的商品,所以北莫雖然如今落魄了,但是手上的銀子還是不少的。

莫福源這一次下了血本,將升龍府前線用的火器全部都給了這些逃入莫朝的瑤人首領。

這些瑤人原本就兇狠好鬥,得到了莫朝的資助以後更是肆無忌憚,立刻帶領族人殺回了廣西。

莫福源也不是傻子,如果北莫自己下場,那就給了東南開戰的理由。

他的如意算盤打的很好,資助這些瑤人首領,讓他們返回廣西掀起叛亂,自己也能從大明那邊拿到好處。

如果東南願意給好處,那莫福源也同樣願意切斷這些瑤人叛軍的補給,交出他的家人給東南,幫着東南打壓逃入安南的瑤人叛軍。

陳勘很清楚這些安南人的想法,他們一向都是首鼠兩端兩邊要錢的。

但是如果莫福源真的能夠牽制住了廣西的東南新軍,那雲南黔國公府也不會吝嗇增加援助。

莫福源想着先讓這些瑤人首領鬧一波,等到他們戰敗了再收容他們,然後向東南再要上一筆銀子。

陳勘也想着利用安南人牽制東南新軍。

作爲打手的瑤人首領,則靠着莫福源的援助,想要重新奪回自己的村寨,繼續做廣西的土大王。

所有人的計劃都不錯,可唯獨沒有算到廣西的東南新軍。

戚繼光在廣西練兵,連過年的時候都沒有休息。

他在軍營和士兵同吃同住,手把手的教授基層軍官如何執行指令,如何帶領士兵作戰。

戚繼光帶兵嚴厲,但是賞罰分明,士兵們對他又是敬重又是懼怕。

在這個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飛快發展的時期,戚繼光也在吸收東南的先進軍事理念。

他同樣接受了蘇澤提出的參謀部制度,他編練的東南第六旅中,也在旅部下設置參謀處。

不過戚繼光對於參謀的要求不僅僅是在戰前制定作戰計劃,在戰時保持後勤補給,他還要求手下的參謀成爲軍法官,監督考察第六旅下各營連的軍功。

同時戚繼光還要求這些參謀學習治理民政的技能,在作戰的時候他會將這些參謀派到基層的連隊中,協助連隊主官制定作戰計劃。

在二十三家瑤寨再次叛亂的消息傳到戚繼光的耳朵裡,他立刻宣佈第六旅開拔。這時候就體現出一名成熟將領的能力了。

戚繼光在練兵的同時,也仔細查看了廣西的山川地理,他很快意識到廣西其實和他當年主持抗倭的浙南閩北地形差不多。

這裡都是多山的地區,當年倭寇能在浙北閩南肆掠,那些從海上登陸的倭寇等到官軍來了,就會逃入山中,等到官軍離開又會下山。

面對這種機動性比較強的敵人,戚繼光也總結了一套打法。

他首先在廣西比較重要的地區,都設置糧倉和軍械庫,並且還專門訓練了一批馱夫和馬隊來專門負責軍隊的補給。

另一方面戚繼光也讓廣西巡撫汪道昆收買一些瑤寨中的頭人,讓他們充當帶路黨和線人,組成一個囊括了廣西山區的情報網絡。

這二十三家瑤寨首領返回廣西后,他們準備叛亂的消息就送到汪道昆和戚繼光的案頭。

結果就是他們還在密謀舉事的階段,戚繼光就已經讓手下軍隊只帶着少量的補給,急速行軍抵達了廣西邊境。

戚繼光通過沿途的兵站補給,讓士兵輕裝前進,所以在抵達邊境的時候整個第六旅依然士氣高昂,並沒有因爲長途行軍而過度疲勞。

等到二十三家瑤寨首領歃血爲盟,打出旗號反叛的時候,戚繼光已經讓各營隊在潛伏在各寨的線人帶領下上山,連夜突襲了這些準備叛亂的瑤寨。

陳勘在金城剛剛得到了二十三家瑤寨首領叛亂的消息,緊接着就是戚繼光迅速平定叛亂,帶領東南新軍第六旅以追擊叛亂瑤人首領爲理由,殺入北莫的消息。

這下子北莫安南王莫福源徹底慌了,他連忙召見陳勘,見到陳勘就帶着哭腔說道:“貴使救我!”

陳勘也是一陣子無語,前幾天這莫福源還是信心滿滿,怎麼這麼快就跪了。

但是陳勘也心驚,廣西新軍第六旅的動作竟然這麼快。

只用了幾天時間就撲滅了二十三家瑤寨首領的叛亂。

要知道廣西瑤人和雲南的那些土司一樣的兇悍,而且他們還是北莫支援了火器的,甚至還有幾門火炮。

就這樣都沒能在廣西掀起什麼波瀾,反而被戚繼光找到了出兵的藉口,迅速帶兵攻入安南。

陳勘也是後怕,還好勸住了黔國公,雲南沒有直接下場。

現在當務之急自然是要莫福源牽制住廣西,絕對不能讓北莫一下子倒了。

陳勘倒吸一口氣說道:“大王,您的軍隊呢?”

莫福源慌亂的說道:“北面的軍隊根本擋不住東南新軍,我朝精銳都在南方的升龍府前線。”

陳勘立刻說道:“撤回來!”

“什麼!”

莫福源立刻說道:“不行!若是撤回大軍,後黎絕對會乘虛而入的!那我莫朝危矣!”

陳勘搖頭說道:“現在是如果大王不撤回前線的軍隊,那大王的國土也守不住了。”

“東南新軍統帥是戚繼光,用兵的特點就是快。”

莫福源瞪大眼睛說道:“可是當年在上國東南抗倭的戚繼光?”

陳勘看了一眼莫福源,點了點頭。

這下子莫福源不再猶豫,立刻說道:“下令!傳本王的命令,讓大將軍莫敬典立刻帶領回金城勤王!”

陳勘疑惑的看着莫福源,他本來已經準備了很多話來勸說這位北莫王,卻沒想到他這麼聽勸。

莫福源苦着臉說道:“貴使不知道,這位戚將軍在整個安南和南洋,那可是威名赫赫啊。”

“?”

“當年這位戚將軍在大明平倭,肆掠東南的倭寇南下到南洋,成了南洋巨患,如今三佛齊已經被這些南下的倭寇滅國,巨港、馬六甲也被這些海盜控制,我們安南的沿海也經常被這些海盜侵擾。”

“當年這位戚將軍能夠追着倭寇打,肯定是用兵極深的人物!”

陳勘也沒想到戚繼光的威名在安南和南洋這麼大,沒想到在東南的沿海混不下去的倭寇,到了南洋竟然能滅掉三佛齊這樣的海上強國,甚至能夠擾得整個南洋不得安寧。

被戚繼光暴打的倭寇,到了南洋稱王稱霸,那戚繼光親自帶兵來了,莫福源自然是跪得很快了。

陳勘說道:“國主莫要擔憂,那黎朝是得到我大明冊封,向我大明稱臣納貢的藩屬國。”

“如今東南賊入安南,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黎朝有識之士也會明白脣亡齒寒的道理。”

“我願意南下黎朝,勸說黎主暫休兩國兵戈,先一致對付東南賊再說。”

聽到陳勘自告奮勇,願意去黎朝調停,莫福源立刻說道:

“多謝尊使了!”

就在戚繼光揮兵南下的時候。

明廷,京師。

開春之後,被張居正壓制的各方勢力,隨着一件事發生了變化,又蠢蠢欲動起來。

那就是皇帝的身體狀況。

第069章 縣令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069章 縣令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495章 陽謀第008章 屬性點第659章 碾碎第043章 筆架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186章 大買賣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036章 售鹽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推一本朋友的書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661章 蘭州易幟088章屏蔽了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139章 良配第241章 朕的錢!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241章 朕的錢!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566章 睢陽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245章 李時珍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056章 脫毒難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79章 亡於洪武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123章 打擂臺第679章 雨將軍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007章 軍籍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
第069章 縣令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069章 縣令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495章 陽謀第008章 屬性點第659章 碾碎第043章 筆架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186章 大買賣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036章 售鹽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推一本朋友的書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661章 蘭州易幟088章屏蔽了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139章 良配第241章 朕的錢!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241章 朕的錢!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566章 睢陽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245章 李時珍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056章 脫毒難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79章 亡於洪武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123章 打擂臺第679章 雨將軍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007章 軍籍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