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人事任命

“陛下,您可要爲臣做主啊!”

清遠伯李煒父子身穿粗布長袍,跪在皇帝的寢宮前。

其實李氏並不是皇后,隆慶還是裕王的時候,第一任太子妃是也姓李,這位李氏還曾經給隆慶產下一個皇子,但後來母子二人先後病故,就娶了繼室陳氏。

隆慶登基後,就將陳氏立爲皇后。

陳皇后無嗣,對於宮中的事情也沒什麼興趣,整日就是禮佛修行。

李氏因爲產下皇子,被冊封爲貴妃,而清遠伯李煒就是在女兒產下皇子後被封的爵位。

李氏雖然入裕王府多年,但畢竟是小門戶出來的,對於朝廷局勢根本沒有認識,連朝廷上的大臣都認不全,更別說利用手上的權力了。

此時此刻,李妃正在殿內伺候隆慶皇帝,聽到父親的哭喊,她第一反應是看向皇帝身邊的馮保。

隆慶經過太醫的治療,雖然病情控制住了,但是隻有半邊身子能動。

這半邊身子雖然能動,但是根本無法長期執筆,只能寫下隻言片語。

此外他的眼睛還可以眨,一下代表同意,連續眨兩下表示反對,如今馮保和李氏都通過眨眼來詢問皇帝。

但是對於比較複雜的情況,皇帝就無法交流了,而且事情關係到自己的母家,李妃看向馮保,向馮保詢問辦法。

隆慶帝閉上眼睛,他自己政治能力也有限,身體好的時候都無法處理紛亂的朝局,如今更不用說了。

乾脆閉上眼睛眼不見心不煩。

馮保雖然還在伺候着皇帝,但是他的心態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一個風疾偏癱的皇帝,到底還能不能代表皇權呢?

沒有他遞上紙筆,隆慶連一句話都傳不到外面。

如今宮內,皇帝風疾癱瘓,皇后陳氏不理政。

而李妃擁有唯一的皇嗣朱翊鈞,按照禮制一旦隆慶駕崩,就是朱翊鈞繼位。

作爲未來皇帝的生母,李妃應該和現在的陳皇后並立爲太后。

以現在朱翊鈞的年紀,太后肯定要臨朝聽政一段時間,等到皇帝長大才會還政。

雖說現在張居正勢大,但是馮保依然相信皇權還會回到皇帝手中。

那當年黃錦所說的“器和空之辯”,代表皇權的“器”就已經轉移到了這位李貴妃身上。

一想到這裡,馮保就說道:

“清遠伯父子操勞國事,勞苦功高,若是他們有什麼委屈,貴妃還是應該見上一見,解開其中誤會纔是。”

聽到馮保支持自己,李氏立刻來了底氣。

她又看了一眼病榻上閉目養神的丈夫,連忙對着馮保說道:

“召他們進來。”

見到女兒,李煒立刻說道:

“請陛下,給我們父子做主啊!”

說着陛下,但是李氏父子看向的卻是站在隆慶病榻邊上的女兒。

“那張居正封了我們的貨倉,還將我家馬場的好馬和草料全部拉走了!”

李妃看了一眼馮保,見到他沒有做聲,也不敢太支持自己的父兄,而是問道:

“張丞相辦事一向秉公,他查封咱們家,哦不清遠侯府的產業,用的什麼理由?”

李煒漲紅了臉,張居正的證據充分,這些馬都是李煒準備走私到東南去的,他自然不能直接說。

李長風說道:“逃稅!我們李家是皇商,何來逃稅一說?”

馮保執掌東廠,他自然知道李家被查封的緣由,他在李妃耳邊低聲說了兩句,李妃立刻說道:

“那等下一次張丞相進宮面聖的時候,再向他當面詢問查封清遠伯家倉庫的事情吧。”

李煒父子失魂落魄的從宮內出來,這一次連女兒都沒有站在自己這邊,眼看着大批貨物被張居正查抄,這可是李煒在九邊貢市上好不容易蒐集的上等戰馬。

這還沒有運到東南,就被張居正一網打盡了,這把可是虧大了。

李煒父子其實也清楚,自己是撞到了張居正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上了!

不過張居正只是抄沒了他家的貨物,並沒有處理他們父子,已經是看在他們是太子的外公和舅父的面子上了。

走出宮門,父子二人坐上豪華馬車,披上了華麗的貂皮大氅,李長風對着父親說道:

“爹,這張居正如此囂張,還是因爲陛下身體不好。張居正之前的高拱也強勢,對我們李家不也睜一眼閉一隻眼?”

李煒愁容滿面的說道:“可是陛下這個樣子,要如何爲我們撐腰呢?”

李長風說道:“我認識一名道長,能夠煉製仙丹。”

李煒也是眼睛一亮說道:“速速去請這位仙長煉丹!只要陛下身體好了,一定能爲我們父子二人撐腰!”

這邊明廷轟轟烈烈的變法,東南那邊的第一次制憲會議也落幕了。

這次制憲會議其實根本沒有決定任何事情,但是連續幾天的報紙報道,將制憲會議代表們討論的問題全部刊登了出來,讓所有參加制憲會議的代表們,都感覺到了自己參與到了東南的政治事務中。

就算是最不關心政治的百姓,也從報紙連續的報道中,感覺到了制憲會議的嚴肅性。

東南大都督府和內閣距離普通百姓太遠了,可是這些制憲會議代表都是住在同一座城市中的,甚至有的代表他們都認識。

這讓百姓們也產生了一種對東南大事的參與感。

制憲會議落幕前,蘇澤公佈了第一屆內閣的人員名單。

內閣大臣是由大都督蘇澤任命的,不過蘇澤增加了一個新任內閣大臣要在制憲會議上宣誓的環節。

首席大臣不出意外的由徐渭出任,這段時間大都督府的日常事務都是徐渭在主持的,他對東南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

財政大臣的位置也沒有任何意外,蘇澤的老丈人方望海順理成章的出任第一任財政大臣。

交通大臣則給了還在淮北勘探水文,準備疏通運河的胡宗憲,胡宗憲專門趕回南京,宣誓就任。司法大臣則由蘇州知府何心隱出任,教育大臣則由松江知府申時行出任。

譚綸出任監察大臣,水師大臣和陸軍大臣分別由林氏姐弟出任。

第一屆內閣大臣的名單都在大家的意料之中,這些都是蘇澤起事創業的有功之士,他們的能力也有目共睹。

大家也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內閣大臣這麼重要的位置,自然是蘇澤的親信擔任。

大家盯着的是這幾位升任大臣之後,空出來的職位。

徐渭是南直隸巡撫,這是東南第一省的巡撫。

何心隱和申時行,又是南直隸最強的蘇鬆二府的知府。

如今蘇鬆二府的稅收加起來,比江西整個省還要高,這兩個府的知府含金量十足,是東南第一知府。

譚綸是廣東巡撫,這個位置也非常重要。

廣東開埠最晚,在舊的航線上和福州上海這些老港口是沒辦法競爭的。

所以譚綸決定差異化競爭,主要經營南洋航線。

如今的東南各港口,都有自己側重的航線。

上海是整個東南和東北亞貿易的總樞紐,主要航線是對北方明廷的貨物出口。

如今東南對外貿易的大頭,自然是北方明廷了。

這個結果不出意外,要知道在嘉靖朝的實錄上記錄,大明人口差不多是九千萬。

以大明對人口的掌握能力來看,這個數據自然不是非常準確,但是這片土地上有近億人是沒錯的。

如今明廷和東南對峙,東南擁有南直隸、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武昌,明廷則佔據剩餘地區。

雖說南方人口稠密些,但是論國土的面積,還是明廷更大一些。

所以雙方的人口也差不多是對半開。

一個近乎於五千萬人口的市場,必然是整個東南最大的貿易對象,倭國和朝鮮是絕對無法比擬的。

福建的港口經營的還是當年蘇澤開拓的航線,也就是對倭國和琉球的貿易航線。

倭國同樣是人口大國,差不多是一千多萬這個數量級上。

而且倭國現在還是戰國時期,各大名之間的戰爭正在不斷升級,對各種商品的需求很旺盛,而且倭國也是東南白銀的主要流入國。

廣東在舊航線上自然是競爭不過了,所以譚綸開拓了南洋航線。

南洋諸國的人口也不少,更重要的這是葡萄牙人夢寐以求的東方航線。

不僅僅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也加入到了這場貿易競爭中來,廣州的港口中能夠看到各式各樣的帆船。

廣東肉眼可見的發展實力,讓廣東巡撫也是一個人人關注的重要位置。

除了這些地方大員之外,七部和都察院的主官由大臣擔任,東南還有幾個重要的部門。

大理寺、司農寺、太僕寺、鴻臚寺、宗正寺五寺的寺正。

軍械監、將做監的監正。

這些職位都在吸引東南官員的目光。

不過蘇澤並沒有和以前一樣任命這些重要職位,而是將這一次的重要官員任命工作交給了內閣廷推。

蘇澤親自挑選任命的,是第一次都察院的御史人選。

都察院的職能大大加強,都察院的主官御史中丞由內閣大臣之一的監察大臣擔任,級別上和七部平級。

除了保留原本的御史之外,都察院的御史人數增補到一百多人,這些御史都有獨立的辦案權利,可以隨意調查和彈劾任何一名官員。

除此之外,都察院還可以聯合封駁內閣的廷推結果,還能夠聯合否決各部的人事任免和戶部的財政預案,甚至可以動議罷免大臣。

蘇澤自然是從制憲會議的代表中挑選。

丹芸沒想到自己開完會之後,就接到了都察院的公文,詢問她是否要擔任這個都察院御史。

李言恭對於妻子能出任要職自然是非常高興,但是卻擔心自己妻子馬上要臨盆。

都察院的官員表示沒有任何問題,按照吏部最新的條例,女性官員可以享受產假和產後四個月的哺乳假,等丹芸修完假再去都察院報道也沒有任何問題。

當參加制憲會議的代表們發現,那些在制憲會議上表現出衆的人被選爲督查御史,很多人都痛心疾首,早知道自己就好好在制憲會議上表現了!

除了制憲會議代表,蘇澤還任命了一批督查御史裡行,也就是編制外的御史。

這些人可以領到督查御史一半的薪水,不用每天去上班,只需要每個月參加都察院的會議。

他們沒有前面御史的權利,但是有參加都察院會議,表決都察院動議的權利。

《警世報》主編歸有光,醫學院長李時珍等一些社會名流,獲得了督查御史裡行的職位。

就這樣,第一屆東南內閣組建完畢,同時蘇澤宣佈要在今年的秋季,在水晶宮舉行一次萬國博覽會。

蘇澤早就讓譚綸在廣州港發出消息,這一次的博覽會允許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攜帶自己的商品參加展會,也歡迎任何一個國家的代表團來南京參會。

南北都在休養生息,山東前線又恢復到了對峙狀態。

雖然高烈度的戰爭暫時不可能打了,但是小規模的摩擦還是不斷。

而梁山泊上的隊伍,卻在經歷了一個冬天後急劇膨脹了。

如今擺在李舜臣這個“大當家”面前的最大問題,是梁山上的食物不夠吃了。

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012章 煙薯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030章 鬼市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675章 宣傳戰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057章 邀請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060章 吃飽飯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635章 軍功章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170章 縣試前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540章 挖人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018章 船塢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027章 鴛鴦陣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053章 虎狐犬第431章 蒸汽機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003章 占卜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055章 算卦第482章 缺官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653章 滾雪球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
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012章 煙薯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030章 鬼市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675章 宣傳戰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057章 邀請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060章 吃飽飯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635章 軍功章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170章 縣試前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540章 挖人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018章 船塢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027章 鴛鴦陣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053章 虎狐犬第431章 蒸汽機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003章 占卜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055章 算卦第482章 缺官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653章 滾雪球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