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百鍊鋼刀(一)

悲催的一天,好在前兩天把稿子給人看,算是保住了一點……

求推薦,求收藏,悲催的打滾。

——————————————————————————

太極一詞,最早出現於《易傳-繫辭》中。

作爲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遠的一部著作,其內容幾乎涵蓋諸子百家。

“太極?”

張婉貞連連點頭,“無極而太極,倒是和你這拳術很契合。不過,你這拳術,又從何學來?”

“這個嘛……”曹朋猶豫了一下,硬着頭皮解釋說:“這是早年間,一個雲遊方士教給我的拳術。早些年我家住在中陽鎮,那個雲遊方士曾在中陽鎮歇腳……哦,虎頭哥也知道此事。”

同樣的謊言,可以瞞過王買,瞞過王猛,卻不知道能不能忽悠住張婉貞。

“居然有這種奇人?”

“是啊,虎頭哥現在還後悔,當年沒有拜師學藝呢。”

張婉貞倒是沒有懷疑,只是這臉上,露出了嚮往之色。

這年頭,方士有時候也是‘神仙’的代名詞。如果那個方士是個大能,教給曹朋這些本領,倒也不足爲奇。

“走吧,我們回去裝風箱。”

“曹公子……”

“哦,你叫我阿福就好了,別公子公子的,我那算得上什麼公子?”

張婉貞笑容燦爛,露出可愛的小虎牙。

“那好,我叫你阿福,你也別小姐小姐的喚我,叫我月英就好。”

“月英?”

“嗯,月英是我的小名,小時候我因爲發黃,所以我爹還喚我做阿醜。不過後來我長大了,我爹覺得阿醜不好聽,便叫我月英。婉貞也是我的名字,但並不常用,所以叫我月英就好。”

東漢末年,人名以單名爲貴。

除了名,還有字。此外還有很多小名,乳名,暱稱……

比如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也叫阿瞞。

曹朋好奇問道:“那你的名呢?”

“我單名一個‘碩’字,不過也不太常用。”

張碩?

倒是個挺男孩子氣的名字。

曹朋覺得月英這麼名字似乎有些耳熟。張月英……倒是個挺普通的名字,在後世可是很常見。

所以曹朋也沒有去想太多,和張婉貞一路說說笑笑,便回到家中。

張婉貞做的風箱,就擺在木棚外。很精巧,做工也非常好。曹汲和王猛正蹲在一旁,好奇的打量,見曹朋兩人回來,曹汲立刻站起來問道:“朋兒,這東西要怎麼用?”

“和爐橐一樣,把爐橐卸下來,換上風箱就行。”

“原來如此。”

曹汲恍然大悟,連忙招呼王猛過來幫忙。爐橐在安裝的時候,本就沒有固定死,以方便拆卸。所以兩個人很快就把爐橐卸下來,又七手八腳的把風箱給裝上去。然後站在溶鐵爐旁邊,曹汲扭頭向曹朋看去,“朋兒,裝好了……和橐用法一樣嗎?要不然我們先試一試?”

“當然要試一下嘍。”

曹朋點點頭,走過去幫着曹汲打開爐門。

張婉貞則站在木棚外面,臉上流露出興奮之色。

溶鐵爐漸漸升溫,曹汲示意王猛拉動風箱拉桿。王猛彎腰,試了一下拉桿的力道,自言自語說:“這東西的力道可不輕啊。”

說着話,他猛然發力,拉出拉桿,旋即用力往裡推。

風箱裡產生氣流的衝撞,自橐口,也就是氣閥噴進爐膛。炭火呼的一下子就騰了起來,跳動着藍汪汪的火苗子。

“好火!”

曹汲不禁大叫一聲。

他不會辨水,但這識火的本事卻不差。

什麼樣的火苗子,產生什麼樣的溫度,最適合打造什麼樣的物品,他一清二楚。只看這火苗子騰起,曹汲就知道,風箱產生了作用。於是立刻從溶鐵爐旁邊鉗起一支已經報廢的刀胚,投進鐵爐。

本來,這溶鐵爐開張以後,曹汲是打算做些農具。

哪知道他這想法一提出來,王猛就表示出強烈的反對:“老曹啊,你有點出息行嗎?阿福既然幫你解決了淬火的問題,你何必再拘泥於農具呢?阿福這可是仙家手段,你打農具,會遭天譴的。不如換打刀劍,正可以磨練你的手藝。難不成你想這一輩子當個三流鐵匠嘛?”

在王猛看來,曹朋懂得這麼多,肯定是那個方士教給他的本事。

雙液淬火,聞所未聞!

那肯定是神仙妙法,否則曹朋怎能知曉?

曹汲覺得王猛說得也有道理,於是就點頭同意。

正好,年底棘陽縣正在清理庫府,許多兵器需要淘換,修補。鄧稷在衙門裡做事,於是就把這差事討要過來。所謂朝中有人好辦事,淘換兵器肯定不會交給曹汲,可這修修補補,正好是曹汲最擅長的事情。蒯正對此也無所謂,反正都是修補,交給誰修補,不是修補呢?

所以最終,這修理武庫兵器的生意,就交給了鄧稷來處理。

鄧稷別看老實,但也不是個呆子。立刻轉手把這事情交給了曹汲,這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

這幾天,曹汲也修理了不少刀劍,昔日丟下來的手藝,也漸漸重又熟悉。

鐺-鐺-鐺!

鐵鉗將火紅的刀胚取出,放在砧板上,連續鍛打敲擊。每一次敲擊,曹汲都用足了力氣,只見火星飛濺,刀胚逐漸成形,溫度也隨之慢慢回落。差不多刀胚呈暗紅狀態時,曹汲停止鍛打,鉗着刀胚,放進了馬尿槽內。刺鼻惡臭的味道,使張婉貞額頭緊蹙,連連後退幾步。

“那水槽裡,究竟是什麼東西?怎麼這氣味,這麼刺鼻?”

曹朋笑笑,沒有回答。

張婉貞也沒有再追問,而是一旁靜靜觀瞧。

估摸着溫度,曹汲把刀胚從水槽裡取出,掃了一眼,點點頭又放進了油脂槽內。

相比起時下最爲普及的單液淬火,雙液淬火法可以保證刀胚的硬度,同時防止開裂變形,使其具有一定的韌性。說起來,這真算不得什麼大發明。但對於這個時代而言,無疑有着巨大的意義。

其實,所謂的發明,只是在於你有沒有想到。

想別人所不敢想,就是進步……

別看這簡簡單單的兩種液體,同時還需要考量工匠的技藝和經驗。沒有測溫、控溫的設備,完全憑藉感覺來進行操作。如果換個沒經驗的人來做,即便是有雙液淬火法,也沒有用處。

曹汲早年間的確是沒有打過刀劍,可長時間的修補農具,也令他積累了足夠的經驗。

所以,曹朋只爲他打開了一條縫,他卻可以迅速的推開門,邁步走入殿堂。這其中的奧妙,即便是張婉貞再聰明,也無法完全掌握。她只是覺得,那兩個水槽裡,藏着一個很大的秘密。但這東西涉及行規,曹朋可以讓她在一旁觀摩,卻不可能告訴她真相。當然了,張婉貞可以自己去琢磨,卻不會冒然詢問。她知道輕重,更明白什麼可以問,什麼不可以張口。

刀劈修補完畢,還需要進一步的打磨加工。

時將晌午,張婉貞於是告辭離去。

不過她和曹朋約定,每天早晨,她都會乘小舟渡河,隨曹朋學習太極拳。

曹朋呢,自然也不會拒絕……

送走了張婉貞以後,曹朋回到院子裡。

“爹,這風箱效果如何?”

曹汲正在洗鋒,聽曹朋詢問,便擡起頭來。

“爹,你怎麼不高興?”

曹汲嘆了口氣,苦笑道:“鐵爐的溫度倒是解決了……你這一個風箱,快抵得上兩個排橐。”

一個排橐,差不多裝有十個爐橐。

也就是說,這一個風箱能產生出二十個爐橐的效果。按照這樣計算,風箱的作用應該非常好。可曹汲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讓曹朋不免心中忐忑起來,“爹,難道這樣子,不好嗎?”

“好是好,可今兒這一晌午的功夫,就用了一筐炭。平時一天也就是一筐炭,如果換上你這風箱的話,估計一天兩筐炭都不夠用……阿福,咱是修理兵器,照這樣子下去的話,花費實在是太大了。你做的這玩意,用在作坊裡倒是不錯。可咱們這小門小戶,可有點划不來。”

風力大了,炭的燃燒也會加速,消耗自然增加。

曹朋倒是真沒有往這方面考慮……活塞式雙向連續鼓風出現,是在明朝。當時的社會形態,與三國時期頗有不同。手工作坊的規模化,也不是如今這個社會能夠相比。似乎,超前了?

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七)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188章 慘案第676章 殤(四)第674章 殤(二)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261章 愛蓮說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219章 燕人第518章 疏離第636章 梳理(三)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263章 曹公車第577章 無終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421章 非同等閒第229章 關雲長第234章 夏侯真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695章 拂曉刺殺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687章 封王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723章 葭萌關之偷襲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377章 獅虎獸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253章 葛仙翁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623章 天災第577章 無終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618章 圈套(二)第391章 無題第410章 建安八年人口販賣計劃!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682章 戊子暴動第259章 冢虎第638章 長阪坡(一)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151章 大地震之商屯(四)第160章 雙姝(續)第729章 混亂之始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41章 宛城之夕陽聚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632章 約法三章第247章 青梅煮酒(二)第455章 涼州亂(三)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45章 宛城之何去何從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二)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245章 衣帶詔第580章 祖宗法度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471章 誰爲姑臧令?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539章 雒神賦第465章 涼州亂(十三)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
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七)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188章 慘案第676章 殤(四)第674章 殤(二)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261章 愛蓮說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219章 燕人第518章 疏離第636章 梳理(三)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263章 曹公車第577章 無終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421章 非同等閒第229章 關雲長第234章 夏侯真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695章 拂曉刺殺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687章 封王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723章 葭萌關之偷襲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377章 獅虎獸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253章 葛仙翁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623章 天災第577章 無終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618章 圈套(二)第391章 無題第410章 建安八年人口販賣計劃!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682章 戊子暴動第259章 冢虎第638章 長阪坡(一)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151章 大地震之商屯(四)第160章 雙姝(續)第729章 混亂之始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41章 宛城之夕陽聚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632章 約法三章第247章 青梅煮酒(二)第455章 涼州亂(三)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45章 宛城之何去何從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二)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245章 衣帶詔第580章 祖宗法度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471章 誰爲姑臧令?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539章 雒神賦第465章 涼州亂(十三)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