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

該來的,終究要來

曹朋早已做好了思想準備,所以並沒有感到吃驚,反而在內心裡有一種輕鬆感受。

要回家了嗎?

“偉章可有說明,司空欲治我何罪?”

曹朋的措辭,和龐德的有很大不同。

龐德口中是‘朝廷’派人,而曹朋言語裡,則是‘司空’治罪。兩者聽上去沒有太大的區別,然則卻有着巨大的不同。曹朋的意思分明就是說:如果是漢帝要治我的罪,老子堅決不認;但如果是曹操下令,他便可以聽從曹操的命令。

只是,這種措辭上的區分,龐德聽不明白。

“這個,偉章倒是沒有說明。”

“呃”

曹朋一笑,擺了擺手,“我知道了令明,過兩日西域會再送來兩百匹白駝,你讓姜冏和龐明去接收一下。白駝兵和飛駝兵該補充的補充,該休整的休整,過些時候,我們就該回去了……還有,這件事不要傳出去,等朝廷使節到來後再說。”

“喏”

曹朋的風輕雲淡,讓龐德心情安撫了許多。

他躬身行禮,而後轉身大步離去。

曹朋正準備清洗一下,擡頭卻看到步鸞三人,那滿是憂慮的面容。

“你們,都聽到了”

“嗯”

步鸞和甄宓的眼睛裡,閃動着淚光。

在她們看來,曹朋這一回去,少不得有一番磨難。

倒是郭寰看上去堅強許多,但也是咬着嘴脣,輕聲道:“夫君,司空如此,於夫君不公”

“胡說”

曹朋一聲厲喝,“婦道人家,懂得什麼?

我擅殺朝廷大員,一州刺史,本就是死罪。司空讓我回去,我也心甘情願,爾等豈能妄自評論?好了,休要再胡亂說,回去收拾一下,也許不出半月,咱們就要返回許都了……呵呵,小鸞,小寰,你們不一直在說,西北太過苦寒?”

“可是……”

步鸞還想在說,卻見曹朋眼睛一瞪,到了嘴邊的話語,又生生的嚥了回去。

回家了

雖然她們一直期盼着回家,可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回去,終究不是她們所希望的結果。

雖然曹朋竭力隱瞞消息,可這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也不知是誰走漏了風聲,朝廷派人緝拿曹朋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涼州大地……

步騭第一個跑來詢問,不過被曹朋嚴厲的呵斥回去。

“如今春耕方始,你不去關注民生,跑來呱噪甚?

需知,一年之計在於春,這春耕關係百姓的希望,更是他們生存的根本。武威歷經戰火,頹敗不堪,再也經不起折騰。你當下之任務,是好生髮展民生,儘快和蘇則石韜龐統拿出一個章程,恢復西域商路,繁榮西北……其他事情,休要插手。”

“可是……”

曹朋一擺手,打斷了步騭的言語。

他讓甄宓取來一本小冊子,遞給了步騭。

“這是我早先想出的一些章程,原本想等涼州穩定之後,在河西和武威加以推廣。

但現在看來,恐怕是不可能了

不管新任涼州刺史是誰,我要你和士元,儘快着手,在來年開始推廣實施。我之前已派人聯繫德潤,讓他通過徐州行會,設法從東部收購一些桑樹和果樹……你們要提前準備,一旦準備妥當,即可全面推廣,莫辜負了我的希望纔是。”

那小冊子上,寫着《塘基栽植》四個字。

步騭接過來後,粗略翻看了一眼,不由得眼睛一亮。

曹朋這本《塘基栽植》裡的內容,其實就是後世桑基魚塘,果基魚塘的方法。這原本是介於後世珠江三角洲地勢低窪,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耕植形式。如今放在河西武威,倒也算不得出奇。東漢時期的河西武威地區,和後世的寧夏甘肅並不一樣。借河水之便,河西武威的水量充沛,河流縱橫交錯,土地極爲肥沃。

後世有塞上江南,就是指這個地區。

桑基魚塘,果基魚塘,是把低窪的土地,深挖爲塘,而後堆土成基,填高地勢。相對降低地下水位來種植桑樹國術,兼養蠶桑,增加西北物產,擴展涼州的生產渠道。從單一的農耕畜牧,向多元化轉變,同時還可以對西北的環境,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蠶沙餵魚,塘泥肥桑,栽桑、養蠶、養魚三者有機結合,形成桑、蠶、魚、泥相互依存,循環促進的效果,避免窪地水澇之患,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曹朋不知道,西北的環境究竟是在什麼時代遭到破壞。

不過未雨綢繆,提前做出準備,加強西北的環保意識,至少在他這一代,不會遭受破壞。對曹朋而言,這就足夠了同時,蠶桑,漁業的出現,也能增加西北的經濟效益。特別是蠶桑的移植,可以對西域商路,產生巨大的推進作用……

早在建安九年初,曹朋已經開始着手計劃。

只是由於馬騰之亂,造成了他這個計劃,最終未能執行。

而今,他將要離去。

但大西北的戰略構想,卻不能就此而亡。他想盡各種辦法,舉薦龐統步騭石韜出任三郡太守,也正是爲了他這個大西北的戰略構想而做準備。一旦河西蠶桑漁業興起,便可以進一步刺激金城,隴西、漢陽,乃至安定地區。張掖郡到時候,作爲一個貿易集散地,將着重於畜牧業和商業,而整個涼州,就會變成西域商路的基地,從而產生巨大效益。如果按照這個構思推進,不出十年,涼州必成魚米之鄉,真正的塞上江南。當然,這還需要一個持續而穩定的發展規劃。

曹朋,把這個藍圖已經勾勒出來。

接下來,就看步騭石韜他們的手段……

相信,以他們的才學和能力,必然能讓曹朋這個藍圖實現。

把這份冊子交出去,曹朋只覺一陣輕鬆。

“子山,西北就交付與你們,我也可以鬆一口氣,回許都享清福去了。不管朝廷此次如何處置我,都不會危及我性命,所以大可不必爲我擔心。我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這涼州刺史,最終會花落誰家不過,勿論誰爲涼州刺史,你們若是遇到了麻煩,可派人前去通知我姐夫,通過他,向朝廷呈報,請求支持。”

步騭,心潮澎湃。

看罷了曹朋這份計劃書,他才知道,在曹朋心裡,有一個何等巨大的藍圖構架。

這在他看來,幾乎是不可想象。

改變西北的生產模式,營造大西北構想……

整個涼州,雍州,西域,乃至河湟,甚至包括關中一旦實施成功,都將納入這個大西北構想的藍圖之內。人常言,得關中者得天下。八百里秦川即便是再富庶,也經不起連年的消耗。而今,曹朋爲關中設計出了一個循環系統,將會大大加強西北的地位,令關中變得更加富庶……而最重要的是,一旦大西北戰略實施成功,西北豪門力量,會遭遇到強力的打擊,甚至有可能會迅速的衰頹。

“公子放心,子山縱死,也會令公子計劃成功。”

“哈……”

曹朋大笑,“不過是推行一個計劃而已,哪至於到‘死’的地步。你可不能死,不但是你,士元,廣元,公威,都要好好保重身體。到時候我會設法讓太常御醫派人前來,爲你們診治身體。我要你們活着,把這大西北經營成爲人間天堂。”

步騭,匍匐地上,涕淚橫流

送走了步騭,曹朋再次忙碌起來。

他甚至沒有時間去和曹允玩耍,享受天倫之樂。最多也就是半月,他就要離開西北。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他必須要做好各種安排,制定下各種的章程。

首先,他命人找來鄧範。

詳細的交代了一些關於對羌、氐、匈奴、鮮卑的事宜。武威河西,各族混居,錯綜複雜。雖說曹朋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令各族開始歸化。但融合歸化的道路漫長,期間會出現各種各樣複雜的狀況。更何況,這是一個以‘我’爲主的融合過程,自然少不得血腥的鎮壓和屠殺。這是‘民族大融合’不可避免的過程。

曹朋不希望日後被動的融合,那只有主動尋求融合。

徵羌中郎將,就擔負着這樣的任務。

他不僅僅負責軍事,同時還擔當調節民族矛盾的責任,意義極其重大。鄧範遇事沉穩,曹朋倒不太擔心。只是,他少了些許靈活,也是鄧範目前最大的問題。

“我會讓退之留下幫你,出任祭酒之職。

他對西北事務瞭然,同時智謀過人。大熊你驍勇善戰,但少了些機變。你二人合作,可謂奇正相合,相得益彰。所以,我把西北之安危,就交付你二人之手。”

鄧範正色點頭。

曹朋在狄道斬殺了韋端父子,令鄧範感激萬分。

有這樣一個兄弟,他焉能不去效死?感同身受,如果是事情放在鄧範自己的身上,曹朋也一定會拔刀相助。他和王買曹朋,一同從棘陽走出。自建安二年至今,已八年之久。雖說曹朋是小八義裡的老幺,可在鄧範心裡,曹朋是真正大哥。

不管將來怎樣,這結拜情義,永世不忘。

鄧範說:“阿福你放心,只要我一息尚存,定使西北無虞。”

接下來,曹朋又分別聯絡了王買,夏侯蘭等人,一一進行了叮囑。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

曹朋每天從早忙到了晚,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這一天,他正在家中編寫一部關係西北歸化的細則,忽聽屋外傳來了一陣喧譁騷亂。

“公子,朝廷使節,到了”

曹朋聞聽,放下手中的筆,顯得非常平靜。

他站起身來,邁步走出房間,就見庭院裡,他的家臣們,一個個義憤填膺,手持兵器。

“幹什麼,要造反不成?”

曹朋厲聲喝道:“全都給我滾回去,該做什麼做什麼,休得在這裡給我丟人現眼。”

姜冏眼睛一紅,“公子”

“姜冏,欲逆我乎?”

“卑職不敢。”

姜冏心不甘,情不願的將兵器放下,帶着人讓開了路。

曹朋整了整衣衫,扭頭看去,但見長廊盡頭,步鸞抱着曹允,郭寰和甄宓相互攙扶,淚汪汪的正看着他。曹朋微微一笑,朝她們點了點頭,便昂首挺胸,向大門走去。

正堂上,一隊軍卒緊張萬分。

張郃臉色有些難看,心裡叫苦不迭。

他和曹朋,並無太多的交情。說起來,他當初被俘,還是拜曹朋之賜,敗於甘寧之手。後來,官渡之戰時,張郃奉命假越騎校尉,也正是接曹朋的職務……

此次前來涼州,還沒有離開許都,他就得到了許多人的關照。

“見到友學,莫要爲難他,需給他足夠體面。“

這是典韋派人給他的傳話。

“友學功勞卓絕,爲小人所害。

斬韋端,乃大丈夫所爲……俊乂當謹慎言行。”

這是途徑管城時,河南尹夏侯淵在酒宴上的囑咐。

此外,還有許褚,張遼、曹仁等人的交代。更有曹真典滿許儀等人的拜託……

郭嘉親自登門,要他小心行事。

荀彧派人私下裡告之,不要委屈了曹朋。

此外,諸如孔融清流名士,也託人叮囑張郃,說曹朋乃名士,不可以照等閒人的規矩去做,以免辱沒了斯文。這讓張郃還沒出發,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途徑長安,曹洪又叮囑了一番。

最讓張郃吃驚的,莫過於司隸校尉衛覬,以河東衛氏的聲名,告之張郃:“曹友學揚威域外,威懾涼州,此乃有功於社稷的棟樑之才,俊乂此去,當不可怠慢。”

如果說,此前種種叮囑,是曹朋的人脈。

那麼衛覬的叮囑,則明顯帶有別樣的意味……

衛覬,河東大族,隸屬於關中豪強序列。他的叮嚀,無疑是代表着關中豪強對曹朋的敵意,正在慢慢減弱。同時,也標誌着曹朋的名望,達到了一個高度。

一入涼州,張郃便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敵意。

勿論是在隴西,還是在金城……特別是在進入武威郡之後,那種敵意就越發強烈。沿途見到的武威百姓,似乎對他們存有極大的敵視。這也讓張郃感到憂慮。

曹友學,究竟何等人?

張郃在一路上,都在思索這樣的問題。

有一點可以肯定,曹操也不想爲難曹朋,只是迫於無奈,才下令將曹朋緝拿……

原以爲是一趟輕鬆的旅程,卻不想,會承受這麼巨大的壓力。

早知道,就學高覽那般,詐病拒絕

相比之下,高覽對曹朋的認識,遠比張郃清晰。畢竟,高覽是被曹朋親手俘獲。

“曹將軍”

張郃見到曹朋,拱手苦笑。

“好了,我知俊乂來意。”

曹朋笑呵呵說道:“我已準備妥當,不過這時候最好莫要離開,待天黑後再走。

你看如何?”

“就依將軍之意。”

看看人家這氣度

張郃不由得爲之心折。

似乎全不在意,已經做好了準備。

而且,這時候離開,的確有些麻煩。入城以來,張郃感受到的那份敵意越發明顯。如果這時候把曹朋帶走,弄不好,會激發姑臧百姓的怒火,發生不必要衝突。

短短一年

曹朋才佔領姑臧一年,就得到了姑臧人,乃至武威人的愛戴。

也難怪,馬騰佔領武威的時候,依靠強大的武力震懾。窮兵黷武,令百姓承受巨大的壓力;而曹朋掌控武威以來,減免賦稅徭役,甚至嚴苛限定了徵兵的範疇,令百姓獲得了喘息之機。同時,曹朋大力推行屯田,扶助農桑,也令武威百姓,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希望和活力。現在,曹朋要走了,武威的希望在何處?

“俊乂,到了涼州之後,切不可態度驕橫。

曹友學雖犯下了滔天大罪,可是卻有功於社稷,有功於蒼生,有功於司空。你在他面前,要儘量給予恭敬,這與你而言,既是考驗,也是一個偌大的機會。”

這番話,出自許攸之口。

歷史上這個時候,許攸被許褚所殺。

但是在這個時空裡,許攸卻意外的活了下來……

官渡之戰以後,他甚至沒有再出任任何官職,而是閒賦在家,過隱士一樣的生活。

同爲河北降臣,張郃自然和許攸走的比較親近。

再加上許攸在河北本就有一定的聲名,也使得張郃自然而然,喜歡向許攸求教。

考驗?

我已經感受到了

可是機遇,我尚未發現。

張郃暗自慶幸,他聽了許攸的叮囑,在進入涼州以後,保持了低調行事。否則的話,能否活着抵達武威,恐怕都是一遭難事……

曹朋,命人安排了住處。

隨行八百軍卒,被安置在城外的校場中。

曹朋並沒有招待張郃,而是回房繼續書寫細則要目,準備留給步騭和龐統等人。

他相信步騭和龐統的能力。

但有些事情,過於超前……如果不做出一些詳細的規則,必然會產生巨大的反作用。當然了,他也可以讓龐統他們摸着石頭過河。可如果能少走一些彎路,又何樂而不爲呢?爲此,曹朋這些日子,可是煞費苦心,耗費了不少的腦細胞。

入夜,姑臧縣城,漸漸的冷清下來。

曹朋換上了一身樸素的衣裝,邁步走到了前堂。

白駝兵和飛駝兵,已奉命駐紮城外。步鸞三女在曹朋的命令下,在天黑前就悄悄出城,在城外等候。

曹朋看了一眼在堂下,一身灰衣打扮的龐德。

“令明,你大可不必隨我走。

留在這裡,有很多機會,讓你施展才華。”

龐德的眼睛一下子紅了,“公子休在勸我,若不讓德隨行,德即刻自刎在堂下。”

“你這傢伙……算了,隨你去吧。”

龐德親自牽馬,一手是曹朋的獅虎獸大黃,另一隻手上,則是曹朋贈給他的踏雪烏騅馬。這踏雪烏騅,原本是馬超的坐騎。在允吾被獅虎獸所鎮壓,便成了曹朋的戰利品。後來,曹朋又把這踏雪烏騅轉贈給了龐德,成爲龐德的坐騎。

щщщ ¸тTk án ¸co

算起來,曹朋手裡曾有過四匹好馬。

除了獅虎獸之外,當初夏侯淵贈他的照夜白,如今成了夏侯蘭的坐騎;從張飛手裡繳獲來的烏騅馬,贈給了甘寧。而今,這匹踏雪烏騅,又成了龐德的愛馬。

看着獅虎獸和踏雪烏騅,張郃不由得一陣眼紅。

突然間,他似乎明白了許攸所說的‘機會’是什麼。曹朋,倒是一個值得跟隨的人

“公子,該上路了”

曹朋深吸一口氣,站在府門口,看了一眼身後的府邸。

“子山,若是蔡姐姐回來,把這府邸交給她。

以後還請你多多照拂她母女……蔡姐姐一生孤苦,卻也應該過一些好日子纔是。”

前來送行的步騭,躬身行禮。

“子山遵命。”

“走吧。”

曹朋邁步走下臺階,登上了張郃準備的車仗。

張郃原本想要上馬,可是看周圍的人,竟無一人有上馬之意。

馬車緩緩行駛,衆人或牽馬相隨,或垂手跟進,一個個面露悲慼之色,默默無聲。

“爲官若斯,雖死無憾”

張郃心裡,陡然生出這樣一個念頭。

這位曹友學曹公子,並不是那種徒有虛名的清談之輩。

只看他這些手下的恭敬,便知道他是何等的手段。即便曹公,也莫過於如此吧……

馬車行到城門口時,原本漆黑的城樓上,陡然間傳來一陣嗚咽的號角聲。

剎那間,城頭上燈火通明。

軍卒們一個個盔明甲亮,站在城頭上。

“我等,恭送公子還家”

吶喊聲整齊如一,猶如巨雷般,在夜空中迴盪。

張郃下意識的抓緊了手中兵器,擡頭看去,卻看到那些軍卒,一個個手持火把,列隊吶喊。

城門,緩緩的開啓

張郃看到了一幕令他永生難忘的景象……

姑臧城外的原野上,火光星星點點,猶若天上璀璨星辰。

有上萬人吧

姑臧的百姓們,在城外扶老攜幼,列成一排排,一行行的隊伍。當城門開啓的一剎那,人們突然發出了大聲的叫喊聲:“曹公子,莫走……曹公子,請留下”

曹朋聽到了喊聲,詫異的從車上走出來。

看到眼前這一幕,他鼻子一酸,不由得熱淚盈眶。

此回中原,不知何時能夠再次返還。

他站在車上,朝着那武威百姓,搭手一揖到地。

剎那間,人羣沸騰了

呼喊聲越來越響亮,那漫山遍野的火把,與夜幕閃閃的星辰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副壯觀畫卷。

張郃,心潮澎湃。

他向曹朋看去,但見那雄魁身姿在夜色中卓然而立,夜風拂動衣袂,更顯卓爾不羣

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477章 雲動(四)第654章 野望(一)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465章 涼州亂(十三)第515章 父憑子貴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647章 迫降第189章 慘案(四)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631章 那個並不愚蠢的女人第588章 壯哉,傅將軍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624章 短歌行第689章 西北風雲再起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八)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2章 生逢建安元年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205章 下馬威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161章 鬱洲山第391章 無題第11章 我有凌雲志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227章 親戚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266章 出招第644章 亂戰第23章 火神歌(二)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375章 叼羊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720章 烽火葭萌關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283章 投名狀第444章 糉子美人(二)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683章 曹閻王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402章 爪黃飛電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365章 周良第519章 疏離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75章 賭第9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615章 老將軍保重!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41章 宛城之夕陽聚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392章 命案第272章 黑眊到第243章 回家第664章 紈絝女第413章 河西第二彈(二)第19章 新家(二)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20章 橐(一)第128章 一手遮天第705章 論道第720章 烽火葭萌關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566章 鄉黨(二)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239章 同宗第139章 照夜白(一)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353章 悲憤詩第299章 斬顏良第351章 三年後第563章 隱憂第708章 何不深閨鎖大喬?
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477章 雲動(四)第654章 野望(一)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465章 涼州亂(十三)第515章 父憑子貴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647章 迫降第189章 慘案(四)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631章 那個並不愚蠢的女人第588章 壯哉,傅將軍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624章 短歌行第689章 西北風雲再起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八)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2章 生逢建安元年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205章 下馬威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161章 鬱洲山第391章 無題第11章 我有凌雲志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227章 親戚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266章 出招第644章 亂戰第23章 火神歌(二)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375章 叼羊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720章 烽火葭萌關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283章 投名狀第444章 糉子美人(二)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683章 曹閻王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402章 爪黃飛電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365章 周良第519章 疏離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75章 賭第9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615章 老將軍保重!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41章 宛城之夕陽聚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392章 命案第272章 黑眊到第243章 回家第664章 紈絝女第413章 河西第二彈(二)第19章 新家(二)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20章 橐(一)第128章 一手遮天第705章 論道第720章 烽火葭萌關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566章 鄉黨(二)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239章 同宗第139章 照夜白(一)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353章 悲憤詩第299章 斬顏良第351章 三年後第563章 隱憂第708章 何不深閨鎖大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