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襄陽,阿頭山。

諸葛亮神態輕鬆,端坐於茅屋中堂客座。

這裡是伊籍的別居,環境秀美而幽靜。他位於襄陽西九里處,毗鄰曲院,距離隆中,也不過咫尺之遙。

伊籍隨劉表入主荊州之後,便在這裡置辦了產業。

而今,山陽舊部遭受到荊襄世族的排擠,伊籍也懶得在襄陽受那份閒氣,於是便返回阿頭山幽居。仲夏時節,山外酷熱,烈日炎炎。但山中涼風習習,坐在茅屋中堂上,絲毫感受不到那份酷暑難耐。

伊籍,正端坐沉思,不言不語。

“機伯先生想來也清楚,而今荊襄看似平靜,卻暗流激涌。

劉荊州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而蔡瑁蒯越等人掌權,早晚會把荊襄九郡,拱手讓與曹操……劉皇叔對曹朋用兵,也是無奈之舉,只不過求一容身之所。若劉皇叔有難,則荊州再無屏障。到時候曹軍可長驅直入,徐州前車之鑑,不可不防。亮此來,故爲玄德公謀,卻亦是爲荊襄謀,爲機伯先生謀。若玄德公在,荊州門戶緊閉,可以互爲依持。而機伯先生亦可趁此機會,重振旗鼓,執掌權柄。此最後機會,若錯過,則荊州之大難,亦不久遠矣……”

伊籍,沉吟不語。

諸葛亮此次找他,就是爲遊說他出山,勸說劉表出兵。

但荊州而今,卻在蔡氏手中。劉表久不問政務要想勸說他出兵,也只有靠伊籍等人出面。

“玄德公此次出兵,太匆忙了。”

良久,伊籍長出一口氣,似下定了決心。

“劉荊州是否能出兵相助,我可盡力勸說。

不過,孔明最好有準備,劉荊州未必能同意……我知景升公亦期盼中興漢室,然則這時局……我倒是有一計只要劉巨巖能出兵,即便是蔡瑁等人阻撓,景升公也決不可能坐視不理。但要勸說巨巖出兵,卻還要煩孔明走一趟朝陽。讓李文德出面,則劉巨巖必然不會拒絕。”

諸葛亮道:“我亦有此打算,奈何與李文德並無深交。”

“這有何難,孔明既然不辭辛勞奔波,那我就書信一封與你,轉交李文德便是。”

“那機伯先生。”

“我這就返回襄陽聯絡大公子等人聯名勸諫。

只要劉巨巖願意出兵,景升公別無選擇。不過劉虎此人,性情暴躁……這樣吧,我再請人往江夏一行,請大公子出面遊說劉虎。再有李文德勸說,劉虎必會有所行動,孔明放心就是。”

“如此,亮多謝機伯先生。”

諸葛亮心裡,鬆了一口氣。

他很清楚,單憑劉備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是曹軍對手。

只有讓荊州出兵相助,纔能有更大的把握。

他奉命來荊州求援卻知道,去襄陽必然無功而返。雖說他老婆是蔡瑁的侄女,但諸葛亮數次拒絕了蔡氏的招攬和蔡氏的關係,頗爲緊張。而且,蔡氏又是堅定的投降派絕不會答應諸葛亮的請求。欲使劉表下定決心,靠蔡氏肯定不行…………那麼他只有找蔡氏的政敵,或者說是整個荊襄世族集團的政敵,當年隨同劉表一同入荊州的山陽舊部,纔可能有希望。

山陽舊部,無非劉琦和伊籍二人。

雖然這兩人目前都不是特別得意,畢竟有一定的根基。

劉琦不用說了!

劉表寵愛劉琮,厭惡劉琦。

這也使得劉琦不得不奮起自救,與荊襄世族抗衡。他是最親近劉備的人,也是一個堅定了主戰派。

雖被遠離權力中樞,但卻握有雄兵,屬於實力派。

而劉琦的身後,除了山陽舊部外,尚有劉氏宗族相護佑。

劉虎,劉磐,都是以劉琦馬首是瞻。雖非臣服,但是卻很擁護,彼此間也非常的信任,親密。

至於伊籍,屬於清流,頗有名望。

哪怕劉表親蔡氏,而遠山陽舊部,對伊籍依然很尊重。

有此二人出面,荊州出兵,相對容易許多。諸葛亮告辭了伊籍之後,返回驛站,準備第二天啓程,前往朝陽。

可沒想到,剛一回到客棧,就見劉封一臉憂急的跑過來。

劉封,本是羅侯寇氏子弟,願名寇封,其母家乃長沙劉氏宗族。年初時,被劉備收爲義子,而改名劉封。劉備收劉封爲義子的時候,關羽也好,諸葛亮也罷,都不是特別贊成。因爲甘夫人在去年就有了身孕,若誕下子嗣,則劉封的地位就顯得非常尷尬。

可是,劉備爲了拉近和長沙劉氏宗族的關係,還是堅決收下了劉封。於是,諸葛亮乾脆把劉封從劉備身邊討要過來。名爲歷練,實則是爲了避免劉封坐大……對此,劉備心裡也很清楚,卻沒有阻止。

“從之,何故如此慌張?”

“軍師,你總算回來了!”

劉封見到諸葛亮,頓時露出輕鬆之色,“若軍師再不回來,封就只得去找軍師了……剛得到消息,荀軍師他,他在舞陰被殺!三將軍無功而返,曹朋偷襲了宛城,將宛城存糧盡數

焚燬。

父親已返回宛城。

並命二叔留守涅陽,退回南就聚西岸。父親派人過來,請軍師儘快返回宛城,商議對策……”諸葛亮激靈靈一個寒蟬,半晌說不出話來。

荀諶,被殺了?

他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諸葛亮對荀諶,感情很矛盾。由於荀諶的存在,諸葛亮在劉備的手下,雖得重用,卻不得爲謀主。而荀諶對諸葛亮,非常友善,猶如師長一般傾盡所學,授予諸葛亮。這讓諸葛亮,對荀諶又非常感激……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諸葛亮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超越荀諶。

可惜,荀諶勿論是在年紀、聲名、資歷還有謀略上而言,都不遜色諸葛亮

而在謀主這個位子上,劉備無疑更傾向於年長聲名遠揚的荀謀。

荀諶死了,再也沒有人能阻攔位諸葛亮的上位。可是諸葛亮卻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失落……

他很快冷靜下來,沉吟片刻後,對劉封道:“我原本打算,往朝陽拜訪李珪。

可現在看來,恐怕來不及了!我即刻啓程,趕回宛城。你留在這邊,等候季常回來。把這封書信交給季常,你隨他一起走一趟朝陽讓他拜會李文德,請劉虎在章陵出兵相助。”

劉封,拱手應命。

馬良這會兒不在驛站。

他和諸葛亮一起返回襄陽,回家探望,順便拜訪親友。諸葛亮本想當面和馬良說明情況,可時間卻不等人。他匆匆寫下一封書信,把事情的緣由,告之馬良知曉。對馬良的能力,諸葛亮可說是毫不懷疑。馬良,足以擔當重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馬良去見李珪,更加合適。他是襄陽人而且早有名聲,與李佳也算認識。

加上伊籍的書信,還有馬良自身的水平足以勸說李佳

所以諸葛亮在安排妥當之後,連夜離開了驛站。劉封把諸葛亮送出襄陽城,目視諸葛亮離開而後輕輕嘆了口氣,轉身準備返回驛站。可是就在劉封轉身之時,忽聽有人叫喊他。

“可是從之賢弟?”到封一怔,順着聲音看去。

一個青年走過來,就着城門口的燈光,劉封一眼認出來人的身份。

青年名叫劉聰,長沙劉氏宗族子弟,早年間和劉封一起,就讀於宗族學舍。不過劉聰是旁支庶子,所以在家中也不受待見。從學舍裡出來後,便被家族安排,負責打理家族的生意。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算是給壓制了!

“孟明,何故在此?”

他鄉遇故知,劉封當然很開心,忙迎上前去。

“我來襄陽辦事,剛纔看背影,好像是你,所以試喚之,沒想到真的是你……你不在長沙,怎來此地?”

很顯然這劉聰並不知道劉封過繼的事情。

劉封苦笑一聲,“一言難盡。”

“哈,那就算了……我正好辦完事情,從之可有空閒。算起來,你我也有多年未曾相見。相請不如偶遇,不如找地方,吃些水酒,從之以爲如何?”

“這個……”

“誒,當年從之可是爽快人,爲何而今吞吞吐吐?

走走走,我請你吃酒。聽人說,那鹿門苑請來了一個師傅,做的一手好魚,咱們不妨前去品嚐,正好和我說說,這些年的經歷。”

劉聰說着,便拉起劉封的手就走。

劉封雖然有心拒絕,可是看劉聰如此熱情,也不好開口阻止。

他心裡本來就不是很舒服,而今諸葛亮走了。馬良訪友,估計一時半會兒回不來。索性就和劉聰吃幾杯酒,聊上兩句,再回驛站不遲。想必,也耽擱不了多長時間……想到這裡,劉封也就不再拒絕。兩人徑自朝着襄陽城裡行去。不多時,卻來到了那名爲‘鹿門苑’的酒樓。

“如此說來,劉玄德此次用兵,並未告之劉表?”

沙水灣,曹朋聽罷糜芳的交代,若有所思。

“正是。”

糜芳沉聲應道。

一旁向寵嗚嗚嗚的不斷掙扎,想要阻止糜芳說下去。

可是在幾名牙兵的壓制下,任憑他掙扎,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曹朋瞄了向寵一眼,不再理睬。

他消化着糜芳剛纔的那些話,不斷在心中盤算:劉備吃了這麼大的虧,絕不可能善罷甘休。

必須儘快把這裡的情況,通知蒯越。

但曹朋並不敢確定,蒯越一定可以阻止劉表。劉景升雖然老了,但畢竟是一方諸侯。難保他不會產生其他的念頭。想到這裡,曹朋眼珠子一轉,既然劉備可以動手,那我又怎能束手待斃?

他做得初一,我就能做得十五!(

第187章 慘案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242章 虎豹騎第473章 曹之殤第75章 賭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141章 虓虎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729章 混亂之始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698章 漢軍來了!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580章 祖宗法度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196章 恩義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409章 中山巨賈第697章 願爲紅顏棄前程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第634章 梳理(一)第599章 奪宛城第201章 水攻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689章 西北風雲再起第470章 馬文鷺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520章 且隨她去!第149章 大地震之商屯(二)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697章 願爲紅顏棄前程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465章 涼州亂(十三)第435章 河西第三彈(一)第456章 涼州亂(四)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245章 衣帶詔第694章 趙娘子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299章 斬顏良第549章 伊人,如玉第662章 荊南(三)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232章 抉擇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246章 青梅煮酒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579章 鄧村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283章 投名狀第174章 情信第338章 五禽功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253章 葛仙翁第57章 悲與喜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33章 義陽武卒(三)第56章 張家桃園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
第187章 慘案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242章 虎豹騎第473章 曹之殤第75章 賭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141章 虓虎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729章 混亂之始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698章 漢軍來了!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580章 祖宗法度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196章 恩義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409章 中山巨賈第697章 願爲紅顏棄前程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第634章 梳理(一)第599章 奪宛城第201章 水攻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689章 西北風雲再起第470章 馬文鷺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520章 且隨她去!第149章 大地震之商屯(二)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697章 願爲紅顏棄前程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465章 涼州亂(十三)第435章 河西第三彈(一)第456章 涼州亂(四)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245章 衣帶詔第694章 趙娘子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299章 斬顏良第549章 伊人,如玉第662章 荊南(三)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232章 抉擇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246章 青梅煮酒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579章 鄧村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283章 投名狀第174章 情信第338章 五禽功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253章 葛仙翁第57章 悲與喜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33章 義陽武卒(三)第56章 張家桃園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