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

公元前6000年,在古長江口在丹徒和廣陵之間,包括東陵亭在內,還是一片茫茫的海域。

由於江水每年攜帶四億多噸的泥沙入海,使得入海口流速減慢。加之受海潮頂託,泥沙不斷沉澱,先後在淺灘處出現了沙墩、沙洲,並逐漸在江水北岸形成了一條長達百里的沙嘴。

又過了一千多年,淺灘變成了一塊四面環水的陸地。

時新石器時代,人馬開始在這裡繁衍生息。至公元前兩千年前後,淺灘沙洲連爲一體,史稱揚泰沙岸。與此同時,在江北的合成風與海浪雅沙的最用下,北部浪水入海口也出現了沙嘴現象。並由此向南,形成了一條弧形沙堤。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淮河以南的岸外沙堤,與江水北岸的沙岸合攏,把原先的大海灣,封閉成爲一個與外海分隔開的巨大瀉湖。

最終,造就了海陵。

海陵之名,源於大海之陵的意思。

也就是後世的江蘇省泰州市,至今泰州市,還有一個區縣,名爲海陵。

海陵縣,也是廣陵縣東部的第二座城市。所謂的東部督郵曹橡,其治下不過三縣,分別是射陽,鹽瀆和海陵。三縣的人口都不太多,其中鹽瀆造冊人口不足兩萬;射陽也僅止四萬出頭。

的比之下,海陵甚至比鹽瀆的人口還少,只有一萬三千餘人。

鹽瀆,昔日漢室鹽場,如今已經廢置;而海陵當年則是以鹽瀆中轉站的意義而存在,負責勾連江水南北的鹽運。不過時至今日,也已經失去了原來的作用,成了一處被人遺忘之地。

建安三年三月,曹操舉兵南征,圍攻接縣。

張繡舉城堅守,曹操久攻而不得,一時間戰局陷入焦灼。至五月,劉表派兵馳援張繡,準備切斷曹軍退路。同時,又有消息傳來,袁紹與謀士田豐合謀,意圖臣許都空虛,出兵偷襲。

在此情況下,曹操匆忙退兵。

只是,前有劉表部據險攔截,後有張繡率兵追襲,曹操是腹背受敵。

於是,曹操命人連夜鑿險阻爲地道,是插重先行撤走。至天明時分,張繡與劉表一位曹軍撤退,於是全力追擊。不想曹操早已安排伏兵,當張、劉所部抵達時,伏兵驟起,步騎夾擊,將張繡劉表所部人馬擊潰之後,安全撤退。至宛城後,曹操知道一時間無法攻克張繡,決意暫時放緩。不過,爲了抵禦張繡和劉表的反撲,曹操命滿寵爲南陽太守,駐紮宛城。

滿寵隨後薦魏延爲南陽司馬,屯兵中陽山,以抵禦荊州兵偷襲。

魏延,本是南陽人。

投奔曹操一年半有餘,立下不少戰功。

所以曹操欣然同意,任魏延爲南陽郡司馬,同時置南陽東部檢驗校尉,並由魏延兼起……

安排妥當之後,曹操返還許都。

同年四月,曹操以天子之名,遣偈者僕射裴茂出使關中。

裴茂詔命段爆等關中衆將討殺李催,並夷其三族。段爆依詔而行,任安南將軍,拜鄉侯。由於此前一年,郭記已被其部將伍習所殺,而張濟早在建安元年戰死。李催死後,董卓餘黨盡平口曹操返還許都之後,命鍾缺接掌長安。不過長安歷經戰亂,早不復八百里奏川之名,所以隨後又以天子之名,下令免關中賦稅三載。又增設撫夷護軍之職,督導關中兵馬。

曹朋從廣陵出來,也沒有弄清楚這海陵尉,究竟是什麼意思。

要知道,海陵尉已經是秩三百石的官員,從品秩上,也僅僅是輸邸稷半級而已。

不過以海陵的規模,也就是個下縣。在縣製品級,海陵無疑比海西要第一個級別。所以,鄧稷可以稱令,秩六百石。而曹朋呢,只是一個下縣的縣尉,其品級比鄧稷低了近兩級。

本來,曹朋打算找陳羣請教一下。

可沒想到,陳羣已返回下郊。

而徐宣和陳矯又都不在廣陵縣,所以曹朋在廣陵官驛逗留一晚之後,第二天一早,便返回東陵亭。

東陵亭,介於海陵和廣陵之間。

從理論上來說,它屬於廣陵縣所治。

不過呢,由於東陵亭偏遠,所以廣陵縣也無意理睬。

加之曹朋此前駐兵東陵亭,這東陵亭也就理所應當的納入了海陵縣的治下。

一路上,曹朋都在思索這個奇怪的任命。

苟衍想要帶他回許都,曹朋可以理解。他和苟衍這段時間相處挺好,苟衍有這心思,也很正常。

可是陳登不但把他留在了廣陵,而且還拜爲海陵尉,同時綱紀廣陵東部三縣……

這個任命,就有些出人意料。

畢竟,曹朋此前不過是海西兵曹,怎麼一下子就成了綱紀三縣的督郵?

對於海陵尉這個職務,曹朋倒是沒有太在意。一個人口只有一萬三千人的下縣,上面還有一個縣長,同級還有縣承。他這個海陵尉,相比之下也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

遠遠的,東陵亭在望。

曹朋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縱聲呼喝:“我回來了!”

聲音遠遠傳出,久久不息。

只走出乎曹朋意料,他喊罷之後,居然沒有半點動靜。

按道理說,王買駐紮的地方距離不遠,至少應該有人能聽見纔是。

奇怪了!

曹朋搔搔頭,縱馬往江邊行去。那桃林中的茅舍,清晰可見……

炊煙裊裊,想必是正在燒飯。曹朋深吸一口氣,催馬急行,很快便穿過了桃林,來到籬笆牆外。

簡陋的院子裡,顯得很熱鬧。

緊靠着院門,不知何時搭建起了一個雞舍,立面圈着十幾只雞。

“公子回來了!”

一身布衣,頭插木暮,腰間還繫着一副圍裙似地白布。步鸞走出伙房,就看見籬笆牆外的曹朋,立刻驚喜的叫喊起來。話音未落,只見從中堂大門裡,呼啦啦衝出一大幫子的人。

爲首的,正是王買和夏侯蘭。

甘寧、郝昭、步駕、闈澤在兩人身後。

最後走出來的兩個少女,一個是黃月英,另一個則是郭寰。

看郭寰和步鸞的樣子,似乎對黃月英很尊敬。一羣人跑出大堂,王買衝出籬笆門,抓住了馬繮繩。

曹朋翻身跳下馬,疑惑的問道:“你們怎麼都在這裡?”

“嘿嘿,黃小姐說你今天一定會回來,所以在家中備好了酒宴,讓我們一起過來爲你接風。”

曹朋擡起頭,目光越過衆人,和黃月英的目光相觸。

黃月英朝他微微一笑,眼中有一抹調皮的光彩。曹朋頓時也笑了……回來了,所有的壓力,彷彿在一剎那間,都沒有了。

“剛纔我正與子山,評論公子那片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呢……寫得好,寫得甚好,公子才學當真不俗哦”

曹朋打了個哈哈,在衆人的簇擁下,走進小院。

院子裡的馬廄,照夜白希聿聿長嘶,好像是在迎接它的主人迴歸。

曹朋過去,和照夜白親熱了片刻。離開廣陵不過兩個月的時間,這感覺卻像是兩年之久。

又給照夜白添了些草料,曹朋才和衆人一起進了中堂。

穿過中堂,只見後廊上以擺好了酒菜。看得出,爲了接風,步鸞有夠辛苦。滿滿騰騰的一桌子酒菜,絕非一時半會就能做好口特別是那道三套鴨,更是需要時間烹製。旁邊還擺放着幾個酒罈子,上面掛着水珠,漂着一僂冰霧。

“阿鸞妹子爲迎接你回來,從昨天晚上就忙個不停。

小寰還專門在水井裡爲你冰了梅子酒,剛取出來,這酒水正好。阿福,大家可都等着你呢。”

黃月英輕聲調笑。

卻使得步鸞面紅耳赤,郭寰更垂下螓首。

那副小女兒家的嬌羞之態,足以讓人神魂顛倒。

闈澤笑道:“今有月英,三美同堂。公子,你端的是好福氣,雖是陋室,卻羨煞我等凡夫俗子。”

曹朋的臉,騰地一下紅了。

,1年兄休得取笑,休得取笑。”

說話間,衆人在後廊落座。

黃月英三女並沒有入席,而是悄然離開。

“公子,聽說你在江東,又做得好大的事情。”

“啊?”

“我聽夏侯說,你可是救了一對新人性呢……只可惜了,那苦命女子被奸人所害。自古紅顏命薄,古人誠不欺我。”

步鶯感慨萬千,引得一桌人長吁短嘆。

“子山兄,這好端端,爲何提起這等醜事?當罰酒,罰酒三杯。”

闞澤連忙說道,那邊甘寧就要爲步鶯倒酒。

其樂融融,讓曹朋的心情豁然開朗許多。他忍不住哈哈大笑,指着步鶯道:“子山先生今日,怕是難逃一醉。”

看得出,甘寧和大家相處的很好,並沒有什麼不適應。

反倒是郝昭還略顯緊張。在座之人中,除了曹朋和王買之外,就屬郝昭的年紀最小。但若說從軍時間,卻堪稱最長,以至於這性子,略顯沉默。嗯想,似乎也是在常理中。曹朋好歹也算是官宦子弟,王買的老子王猛,如今更恭爲虎賁郎將,也算是半個將門之子。而夏侯蘭呢,年紀比郝昭大,跟隨曹朋時間最長;步騭闞澤,更是飽學之士;甘寧更是巴郡望族,而且是受黃承彥所託,屬於黃月英一派的親信。相比之下,郝昭不免有無根浮萍之嫌。

好在王買和夏侯蘭拉着他推杯換盞,使得郝昭的拘謹,略略緩解。

陽光明媚,坐在後廊上,可一覽大江浩瀚,聆聽江水滔滔。兩旁竹林鬱郁,鵝卵石小徑幽幽。

風從江上吹來,帶着一抹沁人肺腑的huā香。

江畔,幾株野石榴huā霍恃正紅,映襯碧綠江水,更顯幾分景緻。

“阿福,如此美景,由此佳餚,何不賦詩一首?”

闈澤微酣,舉杯邀詩。

步營連連點頭:“我聽夏侯說,公子在江南,曾賦兩闕。勿論泛震澤,亦或者西洲曲,堪稱佳作。今日何不也賦詩一首,以令我等一飽耳福?諸位,就以眼前美景,請公子賦詩,如何?”

“甚好,甚好!”

古人的風雅,頗有情趣。

雖不是盛唐遍地詩文,但已隱隱成就了風氣。

哪怕那書籍大都掌握在世家子弟手中;哪怕是很多人,甚至目不識丁(比如王買,比如郝昭),但是卻不會影響他們去欣賞詩文之美。步鶯的提議,立刻引起了衆人的響應。甚至在廂房用餐的黃月英三女,也不由得走出房門,靜靜站在一旁,看着曹鵬,等待他賦詩。

曹朋惡狠狠瞪了步鶯一眼“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也是當時觸景生情,有所感慨,那可能說來就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步鶯和闈澤相視一眼,擊箸而笑。

“只此一句,便當浮一大白。”

兩人說罷,舉杯一飲而盡。

甘寧等人也連連稱讚,紛紛舉杯。

“阿福,你就試一試嘛。”

黃月英啓檀口,對曹朋說道。

別人的話,曹朋說不得會拒絕。可黃月英既然相求,曹朋實在是不知如何拒絕。而兩個小丫鬟,步鸞和郭寰,更是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一臉期盼之色,也使得曹朋,實在不忍拒絕。

站起身來,曹朋蹬木屐,沿着鵝卵石小徑行進。

大約走出十餘步,曹朋終於想到了一首,他記憶中爲數不多,偏偏又能和眼前景色相吻合的詩詞。

“有了!”

步鴛和明澤相視,不僅駭然。

史上,有曹植七步成詩。不過而今,曹植年僅六歲口十餘步便能成一首詩?曹朋的才思……

正所謂,有心栽樹樹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

曹朋本無意裝逼,可一不留神,還是又裝了一次。

他自然不會知曉步駕和闈澤心中的震驚。甚至也沒有看到,黃月英眼中的那一抹驚喜之色。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闞澤和步駕一怔,感覺這詩詞,似乎並無出奇之處。

倒是黃月英反應過來,眼前這一幕景色,的確是好生相熟。

i1日出江huā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郝”

看着眼前的景色,闈澤不由自主,聯想到了家鄉的景色。雖說江南江北,風景此時相差不多,可不知爲什麼,闈澤總覺得,眼前這一幕,不若江南之美。眼角,不由得有些溼潤了!

不過他還是大聲叫好,撫掌稱讚。

似夏侯蘭甘寧,甚至包括步鶯在內,都覺得這一首詩,做的妥帖。

但作爲王買和郝昭兩個從小在北方長大的漢子,卻多多少少,感覺到有些不太理解。

阿福這首詩,倒是挺應景。

日出江huā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可是,其他幾句的感覺,不免有些不太明白。

步鸞還好些,牛竟長在誰南。郭寰卻是從小在幽州長大,能到廣陵,已是他這輩子走的最遠地方。

“小姐,江南,真的很美嗎?”

黃月英目光迷離,輕輕點頭。

不知爲何,她想起了江夏,想起了馮水,想起了白髮蒼蒼的老鬼……,

也不曉得什麼時候,才能再承歡於老父膝下?

臭阿福,作詩就作詩,卻讓人家想家了……臭阿福,臭阿福!

黃月英忍不住在心中暗自嘀咕,轉過身,悄悄抹去眼角的淚痕,復又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也許,阿福是在告訴我,他一定讓讓我衣錦還鄉。

小女兒家的心思,千迴百轉。

曹朋萬萬想不到,自己爲了應景,而盜竊的一首詩詞,竟然是許多人,都產生了感慨之意。

“獻醜,獻醜!”

他返回後廊,心中不免有幾分得意。

坐下來,他看着衆人的表情,臉上露出謙遜笑容。

“公子欲馬踏江東,只怕並非一件易事。”

闈澤突然道:“江東有大江天塹,山嶽密佈,河道縱橫。如今別伯符雄霸四郡,而丹陽廬江,依我看也是早晚得之。曹公或許雄才大略,只可惜目下根基不穩。北有袁紹,東有呂布,南有劉表張繡,劉嶂盤踞巴蜀,張魯坐擁漢中。西涼尚有馬騰韓遂,漠北鮮卑虎視眈眈。

想要取江東,絕非一時之呃……”

慢着慢着,我什麼時候說過,我要馬踏江東?

曹朋不禁愕然,卻見闞澤半步騭,都有慼慼焉之表情。

你們領會錯誤了!

曹朋不禁在心裡叫苦:我可沒有什麼逐鹿天下的心思……這若是讓老曹知曉,我命不久矣。

可是,王買郝昭,甘寧夏侯蘭四人,臉上卻露出了興堊奮之色。

馬踏江東嗎?

聽着就讓人來勁!

原來阿福這首詩立面,還藏着這種意思?

曹朋,不由得苦笑起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日暮西山,天邊晚霞,染紅了江面。

郝昭和王買已經醉了,倒在後廊上,發出輕弱弊聲。

夏侯蘭和甘寧則是醉眼朦朧,一人抱着一個酒罈子,靠着廊柱,喝一口酒,打一個酒嗝,誰也不肯認輸。

相比較起來,闈澤步駕和曹朋,還算是清醒。

三人走下門廊,踩着木屐,沿着小徑,悠悠然來到江畔。

看着如同燃燒似地半邊江水,明澤和步鶯,默然不做聲。曹朋站在江堤上,更癡癡的,一句話也不說。

“公子,苟先生帶你去廣陵,可有安排?”

“恩,苟先生原意,是想要讓我跟着一同返回許都……不過陳太守拒絕了,並任我爲海陵尉。”

“海陵尉?”

步鶯一怔“公子是說,陳太守命你出任海陵尉嗎?”

他語調中,透着一抹驚奇之色。

曹朋愣了一下“是啊,出任海陵尉,行東部督郵曹搭事。”

步鶯頓時大喜,拱手道:(,如此,卻要恭喜公子,賀喜公子……此來廣陵,終有出頭之日。”(未完待續)【

第26章 拳名太極(一)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159章 雙姝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724章 不對稱之戰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377章 獅虎獸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68章 郎陵第695章 拂曉刺殺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80章 疑竇叢生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642章 虎豹如風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542章 杜伯侯第566章 鄉黨(二)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274章 案中案第65章 曹汲的憂慮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94章 拉幫結派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461章 涼州亂(九)第272章 黑眊到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594章 一槍三劍箭第643章 子龍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136章 悶頭髮大財第548章 生死之謎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514章 師徒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617章 圈套(一)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643章 子龍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379章 鮮卑第94章 拉幫結派第456章 涼州亂(四)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95章 綿裡藏針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365章 周良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451章 食貨志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634章 梳理(一)第639章 長阪坡(二)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643章 子龍第56章 張家桃園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二)第238章 天車第588章 壯哉,傅將軍第392章 命案第670章 序幕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21章 龐德公第141章 虓虎第196章 恩義第79章 虎賁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208章 第一日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718章 遼東亂(續)第23章 火神歌(一)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
第26章 拳名太極(一)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159章 雙姝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724章 不對稱之戰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377章 獅虎獸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68章 郎陵第695章 拂曉刺殺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80章 疑竇叢生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642章 虎豹如風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542章 杜伯侯第566章 鄉黨(二)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274章 案中案第65章 曹汲的憂慮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94章 拉幫結派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461章 涼州亂(九)第272章 黑眊到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594章 一槍三劍箭第643章 子龍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136章 悶頭髮大財第548章 生死之謎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514章 師徒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617章 圈套(一)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643章 子龍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379章 鮮卑第94章 拉幫結派第456章 涼州亂(四)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95章 綿裡藏針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365章 周良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451章 食貨志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634章 梳理(一)第639章 長阪坡(二)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643章 子龍第56章 張家桃園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二)第238章 天車第588章 壯哉,傅將軍第392章 命案第670章 序幕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21章 龐德公第141章 虓虎第196章 恩義第79章 虎賁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208章 第一日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718章 遼東亂(續)第23章 火神歌(一)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