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

,李將軍死了!”。

李堪人頭飛起,一腔子鮮血如泉水般噴涌而出,瞬間然後了身體。不過,人頭不見了,可身體仍直立着。那副詭謫的模樣,讓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種莫名含義。

好快的刀·……

大半個城牆上,時間彷彿一下子凝固。

雖只是短短的瞬間,卻令所有人記憶深刻。李堪屍體旁,那個渾身沾滿血跡的青年,齜牙若凶神惡煞。一剎那間,西涼兵亂了·……·……也不知是誰先喊了一句,整個臨洮城頭,頓時起來。而正在城門樓指揮的張橫,聽到喊叫聲不禁嚇了一跳。他扭頭看去,卻正好看到一顆熟悉的面孔朝他飛來,啪的落在他腳下。

李堪,死了?

“虎頭?”

甘寧這時候,也看清楚了那青年的樣貌,不由得失聲呼喚。

王買,居然是王買!

他沒有吧·……

甘寧心中頓時狂喜,精神也隨之振奮起來。

“李堪已死,爾等還不投降,更待何時。”

甘寧揮舞盾牌,啪的將一名西涼小校拍翻在地,舞刀便衝了過去。而西涼兵此時,卻是魂不守舍。李堪突然被殺,給他們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甚至感到了一絲迷茫。而那五十名軍卒的臨陣倒戈,更讓他們不知所措,變成了一盤散沙……·……

青年,不,是王買瞪目吼道:“興霸,臂膀抹白者,皆爲袍澤。”

“我知道!”

甘寧說着話,大刀已經劈翻了兩人,迅和王買匯合一處。

“虎頭·……”

“甘大哥,稍候再說,先搶了城門!”

甘寧立刻點頭,“我在這裡拖住賊兵,你只管行事。”

他擡頭……眼正看到張橫,二話不說,墊步便衝上前去。而王買擺刀向城下衝去,一邊殺……邊喊道:“祝道,隨我奪門……·……不要戀戰,先奪取城門再說。”

張橫這時候總算是清醒過來,拔出寶劍,指揮兵卒攔住甘寧。

與此同時,城外的曹軍開始蜂擁逼近。臨洮城裡的投石機,沒了指揮,也變得凌亂不堪。六輛井闌車,隆隆行進,井闌車上的曹軍,彎弓放箭,壓制的城頭上西涼兵,竟無法還擊·……·……甘寧猶如一頭瘋虎,登上了城門樓。掌中那口大刀翻飛,刀雲重重,所過之處,屍橫遍地。張橫想要穩住陣腳,顯然已經來不及了·……·……眼看着甘甯越來越近,他慌了手腳,也顧不得繼續指揮,扭頭就要逃走。

就在這時,忽聽城門卷洞裡傳來一聲巨響,緊跟着城門洞開,曹軍如潮水般涌入。

張橫臉色蒼白,突然丟了手中兵器,大聲道:“休要再戰,張某願降!”

話音未落,王買沿着馳道的另一側復又登上城牆。正好和張橫打了個照面·……

他二話不說,擡手就是一刀。

張橫正高喊着要投降,哪想到王買根本不理。

一個殺紅了眼,一個根本沒有抵擋。只聽咔嚓一聲,刀光一閃,張橫人頭落地!

件件材忡十十十件十十件十十件十十件十件件件件件十十件中件十十十十件十十王買,又如何出現在臨洮?

這說起來,就要從羌道講起·……當時王猛還沒有戰死,王買奉命,視察羌道事務。

只是,他從沒有處理政務的經驗,所以對當時羌道的混亂,雖感到了一些頭疼,卻沒有覺察到,其中所隱藏的危機。參狼羌和白馬羌的叛軍,趁機混入羌道城中。並在入夜之後,突然動偷襲,裡應外命……王買被打了個措不及手,雖死戰,卻無法阻止羌道淪陷的命運。也章虧是親兵死戰,纔算是護着王買逃離。

逃出羌道之後,王買身邊只剩下十餘人。

此時,整個武都郡已經混亂起來,武都太守黃華被部曲所殺,張魯的大將楊任,佔領了沮縣,並配合楊昂,迅逼近河池。王買眼見武都局勢已無可挽回,便準備退回戎丘。不過,在途經武都道的時候,他意外的遇到了一支商呃·……

河西郡商會的商隊!

自入夏之後,河西郡商會便開始了動作。

歷經半年時間的籌備,李儒鑄造出大量含鉛的劣質五銖,總數量多達三十萬貫。

而蘇雙,則通過河西郡商會的途經,開始向西川進行滲透。

他攜帶了大量劣質五銖錢,秘密進入成都。在開設店鋪的同時,將手中的劣幣分批量的投入西川流通市場。而後又藉助這些貨幣的能量,收購了大批糧食,匹緞,蜀錦等西川物資。

說來也是西川承平太人·……自劉焉接掌益州之後,天府之國風調雨順,年年豐收。這也就造成了益州有大量貨物的積壓,卻又因爲種種原因,無法送出巴蜀。這大批貨物的囤積,造成了西川物價極爲低廉。

就比如說,一斗糧,在許都市面上,加之三百錢,平均一斤糧食,摺合約二十錢。這還是歷經了屯田豐收,曹操整治之後的糧悔……相對糧價較低的地區,比如徐州東南大海西地區,一斤糧食市面上明碼標價十二錢。可是在益州,卻僅僅八錢便可以買到。如果你大批量收購,價格可能會更加低廉,六錢,甚至五錢便可以賣出·……·……

蘇雙並沒有大規模的投放劣幣,而是通過將劣幣和塞外的皮毛牛羊等商品混合搭配,分批次小心翼翼的投入。如此一來,大批物資從西川源源不斷的向河西輸送,而蘇雙手中的劣幣也不斷的減少,可勿論是益州劉璋還是漢中張魯,都一無所知。歷經近四個月時間的操作,蘇雙決定暫時停止放出劣幣……·畢竟,一下子投放億錢,實在是太過於醒目,很容易被人覺察到其中的不正常。

可即便如此,蘇雙還是放出了近八千萬劣幣在益州。

這數目聽上去很大,其實也只不過八萬貫而已。這八千萬劣幣,散落於益州,奶縣,就好像石沉大海一般,根本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李儒設計了一個十年規劃,準備在十年之內,向益州投入五百萬貫劣幣,將整個益州徹底摧毀。

五百萬貫,一貫千錢,加起來近五十呃·……

可以想象,當這五十億五銖劣幣完全投入益州後,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

由於關係重大,蘇雙也不得不小心謹慎。八千萬不少了,可以緩一緩,待市場將其消化再說。

八千萬能買來什麼?

這麼說吧, 在三國時·幾個有名的大商賈例如麋竺·資產也不過俞億而已。當然了,這個逾億是指麋家的貨幣資本其隱性資產加起來,估計有三四億的樣子。可隱形資產,還包括了許多商路,客戶等無法評估的東西。曹朋在海西鎖住了鹽路之後,麋竺的資產就立刻縮人……麋竺用逾億資產傾力資助爲劉備打下了基業。那麼八幹萬的資產,差不多就等於是劉備在徐州的基業·……·……

這些貨物送抵河西,將極大程度緩解河西來年的物資匿乏。

同時也會給曹朋帶來巨大的收益……·只是這收益在短時間內,還無法看出來。

蘇雙命祝道押送一批貨物撤離漢中,恰好和王買相遇。

本來,祝道並不認得王買,所以兩人一直都很警吧……直到王猛的死訊傳來,王買才露出了破綻。爲此,王買差一點和祝道火併,不過章好兩人,及時說開。

臨洮丟了!

石韜下落不明,王猛戰死白石。

王買悲憤至極,拒絕了祝道讓他去河西的邀請,決意帶着部曲,混進臨洮縣城。

“阿福定會爲父親報仇,早晚會收回臨洮。

我要去臨洮,爲他做接應·……到時候,我要殺了馬騰,爲我父親報仇雪恨。”

祝道當年在洛陽時,曾得罪過曹朋。

雖然說曹朋已表明了態度,不會和他計較,但在祝道的心裡面,始終是一根刺。

他不是無知平民,早年遊俠兒的生涯,讓他明白,秋後算賬,的道理。

所以,祝道一直希望能建立一些功勳,來進一步促進他和曹朋之間的關係。只不過,他卻找不到機會。祝道不懂兵事,也不知道如何處理政務。雖使得一手好劍,但又非臨陣搏殺之道。所以,他只能掛名在河西郡商會下爲曹朋效力。

王買是什麼人?

那是曹朋的結義兄弟!

小八義裡,他排第七,也是和曹朋關係最爲密切的人。

可以說,小八義雖然休慼相關,但真正能讓曹朋爲之狂的,恐怕也就是王買和鄧範兩人。畢竟,這兩人早在曹朋還沒有到許都的時候,便已經親如手足……

如果我能幫王買一把,以王買和公子的交情,公子必然會看重我!

每個人心裡,都匍匐着一頭猛虎,一頭渴望功名的猛虎。嗯當初,小八義裡的老四朱贊被殺,就讓曹朋不顧一切的爲他報仇,尋找朱贊死亡的真相。而今換上了比朱贊更親密的王買,那曹朋又豈能不念祝道的好處?好吧,就算曹朋不念,王買也會哈……不管是誰念他祝道的好,對祝道而言,都是一條康莊大道。

“公子若不嫌棄,祝道願領兄弟,爲公子效犬馬之勞。”

王買想了想,覺得這事兒靠譜。

畢竟,他手裡只有十幾名部曲,想要在臨洮城裡起事,可不是一件易事。

而祝道劍術高明,他手下那些江湖豪客,個個也都是好手。正可以祝他一臂之力。

於是,王買讓祝道從護隊裡,挑選出四十名江湖豪客,一起混進了臨洮。

也就是這時候,李堪和張橫奉馬騰之命,接掌臨洮縣城……郝昭,已兵進落門聚,而甘寧也率部抵達大散關。李堪張橫二人驚慌失措,連忙在臨洮徵召兵馬。

在這種情況之下的徵召,必然是魚龍混雜。

許多被徵召的兵卒,甚至來不及進行之練,便被派上了戰場。所以,也沒有上追八代,清查身家的程序。只要你來報名,那我就可以收下你,不過兵器自理。

祝道以遊俠兒的身份,加入西涼軍中,得了一個都伯的軍職。

而後,他迅將王買等人收攏在身邊,組成一隊,而後便在臨洮縣城裡潛伏下來。

沒過多久,甘寧率部兵臨城下。

王買和祝道混在西涼軍中,登上了城樓。

當甘寧親率白翎兒攻上臨洮城牆的時候,王買就知道,這時機已經成熟了·……·……

於是,纔有了他臨陣倒戈,刀劈李堪張橫的舉動!

忡十十十十十件十十件十十件十件十十件十十件十十忡件十十十件十十件十十十十件十十十十忡臨洮城門洞開,曹軍涌入城中。

張橫和李堪戰死之後,西涼兵羣龍無。雖然還有一部分死硬派在拼死抵抗,但是於戰局而言,已經產生不了多大的影響。喊殺聲,隨着曹軍源源不斷的進入,漸漸減弱下來。

甘寧和王買,並轡而行,在臨洮長街上巡視。

路旁到處都是屍體,不時可以看到一隊隊西涼兵,在曹軍的看押之下,抱着頭往城外走。

在佻水畔,一座簡易的戰俘營正在搭建。

俘虜們將被關押進戰俘營內,等待最後的落·……

“虎頭,叔父的事情·……·……”

甘寧看着王買那張滿是陰霾的面容,忍不住想要勸慰兩句。

王買卻擺手,阻止了他的話語,“甘大哥莫勸我,我沒事兒··今臨洮復奪,還請兄長儘快派人通知阿福。我估計馬騰若知道了臨洮被咱們奪取的消息之後,會立刻放棄漳縣和襄武,掉頭攻打咱們。這臨洮,可是勾連漢陽和武都的咽喉。”

虎頭,似乎長大了很多!

在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之後,他變得沉穩了,能夠分清楚輕重。

“這件事你只管放心,我會立刻派人,前去通知阿福……而後我將會和伯道換防,若說攻城掠地,我不輸任何人。但若要堅壁清野,我遠比不得伯道做的出色。

虎頭,你要不要和我一同去戎丘駐守。”

“不,我要留在這裡!”王買咬牙切齒,惡狠狠的說:“若不能去馬騰項上級,我王買枉爲人子。”

這傢伙,看起來已打定了和馬騰死拼的主意!

甘寧也知道,他勸說不了王買。

事實上,這個時候能勸說得王買的人,除了曹朋之外,恐怕也就是曹汲夫婦和曹朋的姐姐曹楠。可惜,這四個人都不在……甘寧想了想,便下定了決心。

既然如此,那我就暫緩對武都的攻擊。

我和伯道一起駐守臨洮,哪怕是死了,也要保護虎頭周全,他日也好向阿福交代!

a!!

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363章 割喉禮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659章 假節第23章 火神歌(一)第202章 曲陽第652章 兩個選擇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557章 相思子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137章 疑竇重重(上)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159章 雙姝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48章 宛城之高丘亭第137章 疑竇重重(上)第539章 雒神賦第708章 何不深閨鎖大喬?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587章 兄弟第283章 投名狀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253章 葛仙翁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10章 雛鳥初啼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232章 抉擇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227章 親戚?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456章 涼州亂(四)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243章 回家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二)第194章 海陵尉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435章 河西第三彈(一)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521章 呂氏女虎第76章 家臣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494章 涼州大決戰(十三)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207章 偷營第243章 回家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198章 出兵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597章 曹家小賊今何在?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694章 趙娘子第143章 老饕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245章 衣帶詔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266章 出招第186章 慘案(一)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51章 夏侯蘭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184章 錦帆賊第44章 宛城之覆沒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586章 南就聚風雲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283章 投名狀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339章 三字經第261章 愛蓮說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262章 危機將臨
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363章 割喉禮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659章 假節第23章 火神歌(一)第202章 曲陽第652章 兩個選擇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557章 相思子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137章 疑竇重重(上)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159章 雙姝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48章 宛城之高丘亭第137章 疑竇重重(上)第539章 雒神賦第708章 何不深閨鎖大喬?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587章 兄弟第283章 投名狀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253章 葛仙翁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10章 雛鳥初啼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232章 抉擇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227章 親戚?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456章 涼州亂(四)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243章 回家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二)第194章 海陵尉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435章 河西第三彈(一)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521章 呂氏女虎第76章 家臣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494章 涼州大決戰(十三)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207章 偷營第243章 回家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198章 出兵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597章 曹家小賊今何在?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694章 趙娘子第143章 老饕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245章 衣帶詔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266章 出招第186章 慘案(一)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51章 夏侯蘭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184章 錦帆賊第44章 宛城之覆沒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586章 南就聚風雲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283章 投名狀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339章 三字經第261章 愛蓮說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262章 危機將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