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火神歌(一)

“阿福,你爹叫你回去。”

曹朋正騎着馬,在河灘慢慢行走,王猛突然跑來,衝着他大聲叫喊。

“我爹找我幹嘛?”

“你忘了,昨天晚飯時,你爹不是和你說過,今天要引火開爐嗎?你不是想要打第一錘嗎?”

“啊!”

曹朋大叫一聲,撥馬揚鞭就走。

按照東漢末年的習俗,新鐵爐建成,必須要進行祭祀,祈禱這火神保佑,以後生意紅紅火火。引火,是極爲關鍵的一個步驟,待火爐升溫,就要進行熔鍊,鍛打……這第一錘,一般都是有大師傅主持。曹朋一直對此很感興趣,所以就向曹汲苦苦哀求,想要打這第一錘。

按理說,曹汲是不肯答應的。

可架不住鄧稷,曹楠爲曹朋求情,張氏也在一旁說好話。

好說歹說,總算是同意讓曹朋打第一錘。畢竟在此之前,曹朋在曹汲的指導下,已經掌握了一些竅門。

王猛看着曹朋的背影,不由得笑了起來。

“虎頭,咱們也回去了……”

“爹,我想再練一會兒。”

王猛臉一沉,“你這孩子,恁不懂事?你知道阿福爲什麼想要學打鐵嗎?他就是想打出一把好刀,賠給你!這麼大的事情,你居然不去觀禮?這將來阿福真打出刀,你好意思要嗎?”

其實,王猛並不覺得曹朋能打出什麼好刀。

但這份心意,還是卻足以令他感動。王買一聽,也着了慌,連忙抓起衣服,牽着馬走過去。

“爹,那我們回去吧。”

“你這孩子,怎麼好端端地要阿福賠刀給你?

你又不是不知道阿福那把刀是怎麼沒得……再說了,那把刀也值不得什麼錢,你實在不應該啊。”

“我就是隨便說說,哪曉得阿福是個死心眼。”

父子兩人慌慌張張的往回走,一邊走還一邊嘀咕着。

河灘上旁的一顆桃樹底下,一個黑色牛皮兜囊,靜靜的擺放着。王猛也好,王買也罷,誰都沒有留意到。

——————————————————————————————-

家裡已經做好了準備。

溶鐵爐前,擺放着三牲祭品。

曹朋一進家門,就被曹汲抓了過去,“你這小子,昨天還口口聲聲要打鐵,今天怎麼就忘了?”

“我……”

“好了,好了,趕快穿好衣服。

你娘都已經給你準備好了,趕快換上,咱們這就要準備祭祀火神,引火開爐了……莫耽擱了好時辰。”

這年頭,也講究個黃道吉日。

曹家的溶鐵爐早就砌好,只因爲沒找到好日子,以至於拖延至今。

曹汲可不想再拖延下去了!

如果錯過今天,至少要再等上七八天的時間。再過七八天,可就是新年了,到時候肯定會變得很忙碌,那裡來得及開工?要知道,立春之後,便要準備翻整土地,好趕在雨水之前耕種。各家的農戶,也將從現在開始,着手準備休整農具……一年中,這可是最好的時間。

曹朋連忙換上一身黑色襜褕,站在曹汲身後。

張氏和曹楠都不能參加這種祭祀,因爲她們是女人!按照曹汲的說法,女人會衝撞了火神,以後很可能會發生事故。所謂陰陽相沖……火,是至陽至剛,女人屬陰,自然不好同處一室。

香案下面,點着一炷香,已經焚燒了一半。

如果這香燒完,就是說開爐的好時機已經過去。

曹汲帶着曹朋走到香案前,大聲吟唱古老的祭詞。據曹汲說,這開爐的祭詞,是祖祖輩輩,口耳相承。用的是一種很古老的方言,也是每一個鐵匠都必須學習的課程。不通祭詞,不成大匠。

反正曹朋有點聽不明白,老老實實跪在香案前。

大約唱了五六分鐘的時間,祭詞結束。曹汲帶着曹朋,圍着火爐一邊走,一邊祭拜,據說這是一種開爐的舞蹈。圍着爐子轉了三圈,總算是結束了最初的儀式。曹汲把香案請出爐棚,招呼曹朋過去。

“阿福,站在我旁邊,聽我的吩咐!”

曹朋暗地裡一咧嘴,這開個溶鐵爐,居然有這麼多的規矩?

曹汲用清水淨手,而後用乾布擦乾。只見他取出一塊山麻木,擺放在爐火的架子上。架子下面,堆積這乾草,就是用來引火的材料。曹汲要做的,是最原始的鑽木取火。可別小看這鑽木取火,所需要使用的工具,都是經過特殊處理。就比如這山麻木,必須是生長在溪流旁邊。

木質偏軟,摩擦係數大,生熱也比較快,而且不容易流失熱量。

這種山麻木,很不好找,往往在深山老林裡,找上好幾天纔能有收穫。找到山麻木以後,還必須要做些加工處理。比如,山麻木的中間必須是空的,而且要有細小的木芯。只有這樣的木頭,才能鑽出高溫的木屑……當然了,東漢末年沒有這麼科學的說法,只說是火神將臨。

曹汲把鑽木放好,拿起鑽桿。

這鑽桿也有講究,長大約五十釐米,一頭略微消尖。

山麻木鑽板上有一個小坑,可以固定鑽桿。同時在坑邊刻出一個溝槽,這叫做流火槽。鑽動產生的火星,就是從流火槽流出去,落在引火物上。鑽木的手法,也要有講究,不經過一番聯繫,很難掌握其中的奧妙。

只見曹汲握住鑽桿,找到一個平衡點後,稍微用力往下壓。

深呼吸兩下,他看着曹朋道:“要開始嘍!”

我求你了,快點開始吧……那香快燒沒了!

這些話只能在心裡面說,曹朋一臉嚴肅,鄭重其事的點點頭,“爹,咱們開始吧。”

“火啊,太陽呀,你給我的光……火就是太陽一樣,火,你給我一個光明……”

曹汲突然扯起嗓子,大聲唱起來。

這是《火神歌》,也是迎請火神時,必須唱的歌謠。據說,這火神歌早在遠古便傳承下來,在後世幾乎絕跡,唯有黎族一些地區,還保留着這首古老的歌謠。曹汲用的南陽郡方言歌唱,如果翻譯過來的話,大致意思如此。因爲有一些詞句聽上去很生澀,即便是曹朋站在一旁認真聆聽,有些土語也聽不太明白,只能大差不差的翻譯出內容。

曹汲一邊唱,一邊極有韻律的搓動鑽桿。

漸漸的,山麻木上冒起了一縷青煙……

剛鑽出來的火星,是無法用肉眼看見的,因爲那只是一些黑炭。曹朋清楚的看到一些黑色的顆粒飛出來,順着流火槽進爐膛。爐膛中的乾草,是引火材料。但別以爲這樣就能燃起火焰。

“朋兒,吹火!”

“啊,怎麼吹?”

曹汲在歌唱間隙的功夫,急促道:“橐!”

“明白了!”

曹朋連忙蹲下身子,拉住爐橐的拉桿,輕輕推動。

“慢一點,別太急!”

這爐橐的份量可不輕,拉起來很吃力。如果換做以前的曹朋,斷不可能拉動橐杆……

在曹汲的指點下,曹朋輕輕推拉,向爐膛內送入空氣。

漸漸的,那些掉落在茅草上的黑色炭粒開始發紅,並且在爐橐持續的送氣下,越來越亮。

爐膛裡,開始出現煙霧。

曹汲卻不敢停下來,繼續鑽動鑽桿,高聲歌唱。

“朋兒,大力推!”

隨着曹汲一聲大喊,曹朋用力拉出橐杆,而後奮力一送。爐膛內,一團火焰蓬的一下子騰起,瞬間點燃了鑽板。曹汲連忙鬆手,把曹朋推到旁邊,大聲喊道:“朋兒,加炭,加炭!”

王猛父子從棚外拎進來兩桶炭。

曹朋在曹汲的指點下,極有節奏的往爐膛裡投放。

要把爐膛填滿,並且保持住爐膛的溫度。當炭火出現以後,曹汲這才鬆開了橐杆,示意曹朋退下。

只這一會兒的功夫,把曹朋累得,汗淋淋。

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累,還有心理上的疲乏……這迎奉火神將臨的儀式,產生了一種極爲肅穆的環境。在這種環境裡幹活,使一分力,等於平時用三分,四分力……曹朋如何能不累呢?

第551章 歸附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521章 呂氏女虎第234章 夏侯真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263章 曹公車第569章 南陽之故友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145章 千古紅顏第620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403章 文姬之請(一)第571章 南陽之豪強第587章 兄弟第17章 誰比誰高貴(四)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396章 亂(一)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683章 曹閻王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720章 烽火葭萌關第143章 老饕第464章 涼州亂(十二)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608章 老黃忠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182章 綰青絲(三)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272章 黑眊到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139章 照夜白(一)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472章 趙偉章第52章 夏侯蘭(二)第170章 河一斬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第92章 小八義第92章 小八義第128章 一手遮天第94章 拉幫結派第670章 序幕第351章 三年後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159章 雙姝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234章 夏侯真第204章 初戰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553章 死士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691章 春潮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62章 惡來兇猛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261章 愛蓮說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202章 曲陽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31章 義陽武卒(一)第716章 遼東亂(中)第677章 絕境第373章 尋釁第52章 夏侯蘭(二)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81章 西域奇烏第51章 夏侯蘭
第551章 歸附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521章 呂氏女虎第234章 夏侯真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263章 曹公車第569章 南陽之故友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145章 千古紅顏第620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403章 文姬之請(一)第571章 南陽之豪強第587章 兄弟第17章 誰比誰高貴(四)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396章 亂(一)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683章 曹閻王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720章 烽火葭萌關第143章 老饕第464章 涼州亂(十二)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608章 老黃忠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182章 綰青絲(三)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272章 黑眊到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139章 照夜白(一)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472章 趙偉章第52章 夏侯蘭(二)第170章 河一斬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第92章 小八義第92章 小八義第128章 一手遮天第94章 拉幫結派第670章 序幕第351章 三年後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159章 雙姝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234章 夏侯真第204章 初戰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553章 死士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691章 春潮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62章 惡來兇猛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261章 愛蓮說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202章 曲陽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31章 義陽武卒(一)第716章 遼東亂(中)第677章 絕境第373章 尋釁第52章 夏侯蘭(二)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81章 西域奇烏第51章 夏侯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