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綰青絲(三)

陸議的個頭,和曹朋差不多高,但看上去比曹朋略顯結結實。

後世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可事實上,身爲一個即將敗落的世家子弟,身上往往擔負着更多的責任。陸議也如此,十二歲便綱紀門戶,承擔起執掌家族的重任。這也使得他那張看上去略顯稚嫩的雙頰,透出同齡人所無法比擬的莊重和沉穩。曹朋也算是同齡人之中,少年老成的典範。可是和陸議相比起來,曹朋認爲自己略顯不足,缺少世家子弟的那種氣度。

見到荀衍,陸議並沒有表現的驚喜。

相反,在言談舉止間,他透出濃濃的戒備和警惕。

也許並非針對荀衍,而是長久以來,所養成的謹慎所致。畢竟,華亭陸氏和孫氏之間頗有恩怨,想當初孫策攻破廬江時,對陸氏族人的殺戮,至今仍是陸氏族人心中無法磨滅的痛。

陸氏子弟對孫氏,懷有恨意。

孫氏反過來,對陸氏子弟,懷有戒心。

陸家如今生活在別氏的統治之下,對於一切事物都會懷有戒心,這原本也是一樁正常的事。

所以,陸議言語間得體,但態度上冷漠,有一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感黨

而荀衍渾不在意,談笑風生。他談論當初受陸纖的交道,說起早年間在洛陽,和陸駿的交情。

陸議始終保持溫溫笑容,不時附上幾句得體的言論,令荀行大爲開懷。

曹朋就跪坐在荀衍的身後,默默的觀察着陸議。

陸議和曹朋年紀相仿,按照苟衍的說法,兩人同年。但陸議似手比曹朋大兩個月……可就是這兩個月的差距,讓陸議比曹朋顯得沉穩許多。他看天色已晚,於是命家奴下去準備酒宴。

“叔父現在回去,恐怕也來不及了,不如今夜就住下來,如何?”

荀衍點頭,答道:“就依賢侄所言。

對了,我來時聽人說,賢侄大婚在即?不知可定下婚期?”

“回叔父的話,婚期已經定下,就在十八日後。”

“呃,可是我看府中好像並未準備?”

“已經準備妥當……不過,顧家伯父派人來說,一切最好從簡,莫要大費周章,反而不美。”

“顧家伯父?”

荀衍一怔“你是說……,…”

“想來叔父也認識,顧家伯父就是家丈人之兄,聽說早年間,與苟大伯往來密切。那時候顧家伯父還在伯唔公門下求學。”

“你是說,顧元嘆?”

“正是”

曹朋心裡又咒罵起來:你好端端的,不要總是稱,字,好不好?顧元嘆,好耳熟!

不過他知道,伯唔公,是誰,就是蔡苞。

蔡邕的學生?

隱隱間,曹朋記得前世曾看過一部三國穿越小說,裡面介紹蔡邕學生似乎不少,其中有一個……顧雍!對,就是顧雍,顧元嘆。這個人似乎是蔡邕的學生,而且後來是東吳的丞相。

陸議和顧雍的侄女結親嗎?

荀衍連連點頭“元嘆兄長少言語,至德忠賢,乃當時楷模。

對了,我卻聽人說起,他如今在吳侯帳下效力?此次我來吳縣,還沒有來得及去顧家拜訪。”

“伯父如今恭爲上虞長,不過大婚之日,他會趕來。”

“如此,甚好!“苟衍連連點頭“我與元嘆兄長也多時未見。當年他返家後,便未再聯絡,到時候正可與他盤拒。”

陸議絕不會輕易開啓話頭,但每每苟衍發問,他回答的都非常得體,很詳細。

兩人就這麼一問一答,時間過的飛快。

隨後,陸議準備了酒宴,荀衍在遊席上,見一旁曹朋默然無聲,一下子想起來了一樁事情。

“賢侄。”

“喏。”

“還想向你打聽一人……不知你陸氏族人中,可有一人,名叫陸遜?”

這原本是極爲普通的一句問候,讓陸議呆愣住了。

半晌後,他面色古怪的點頭“回叔父,確有此人。”

曹朋驀地睜大眼睛,豎起耳朵。

陸遜,果然是這華亭陸家的子弟……

不過陸議後面的一句話,卻讓曹朋傻了。

“陸遜,就是小侄。”

苟衍也愣住了“你就是陸遜?”

“年初時,小侄行了及冠之禮,而後便定下了婚期。當時小侄……叔父既然出使江東,當知陸家的狀況。陸家和顧家,都是吳郡百年望族,如今又結下了親事……小侄覺得,日後必會步履維艱。小侄如今綱紀門戶,更覺責任重大,所以便改了名字,爲,陸遜,。”

遜,有退讓,隱忍,和光同塵之意。

同時也代表了陸家目前的狀況,必須要和光同塵,必須要去退讓,必須要去隱忍……

陸議把自己的名字改爲陸遜,大致上也就是這個意思。

聽陸議這番話,苟衍不由得感慨萬千。

別看陸議年紀小,可是這處世求生之道,已爐火純青。

他沒有說的太明白,但這一個,遜,字,卻將他的困境,形容的無比透徹。

陸議說:“叔父爲何突然問及此事?小侄改名之事,並無太多人知道。除了伯父之外,就連家裡人也不清楚。我原準備大婚之後,再公之於衆人……,…叔父又是從何處得知此名呢?”

“這個……”

荀衍猶豫了一下“難道江東,再無第二個陸遜?”

“據我所知,吳縣陸姓子弟,沒有人叫陸遜。”

苟衍扭頭,向曹朋看去。

曹朋眼珠子一轉,連忙道:“先生,學生也是在偶然間,從坊市中聽說。

人言陸遜才學過人,乃江東俊傑。但具體是哪裡人?學生不太清楚,故而途中有此一問。”

曹朋這一席話,把問題一下子含糊過去。

坊市中聽聞?

那自然無從考究……

陸遜臉色有些不太自然,輕聲道:“敢問,那人是什麼模樣?”

“方士,是個方士。”

陸遜玉面微微一沉,透出凝重之色。

許久之後,他苦澀一笑,長嘆一聲道:“樹欲靜,風不止。”

這句話,是春秋時皋魚所言,出自。濮陽閨精研韓詩,所以曹朋倒也不陌生。

原話就是後世極有名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陸遜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已經努力的隱忍退讓,可是看起來,還是有人想把我推到風口浪尖。

荀衍沉默了。

“賢侄。”

“喏。”

“有一句話,我不知道當不當說。”

“請叔父明言。”

荀衍猶豫了片刻後,輕聲道:“若江東不可留,不妨前往穎川。”

陸遜苦澀一笑“非是小侄不願,是家業千此,恐難離去…“不過,叔父此言,小侄銘記心中。”

曹朋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隨口編造出來的一句話,居然讓陸遜生出離開江東的念頭。

如果,如果陸遜不在江東,他日誰能抵禦劉備呢?

曹朋也不禁心中叫苦,只是他也不16kxs網更新最快知道,該如何開口……看得出,陸遜其實對孫氏,頗有怨念,甚至是仇恨。否則,他也不會說出那樣的話語來。一切早在廬江時,便有了一個定論。

只是,既然陸家和剁氏之間有如此仇怨,爲何陸遜後來……

這其中的機巧,曹朋是百思不得其解。

酒宴過後,陸遜安排苟衍等人歇息。

陸家的門榴似已破敗,但是其產業依舊存在。陸康死後,陸纖和陸康兩支後人,便合而爲一。

兩家部曲也隨之合併起來,倒也有自保之力。

陸家北跨院,是陸康的子弟居住;南跨院,則歸於陸遜一家人。

近兩頃大的宅院裡,居住有大約千人。其中部曲約八百,而陸氏子弟,不足兩百。苟衍說,當初陸家子弟近五百餘,再加上旁支遠支,足足有兩千之多。雖算不得吳縣第一望族,但絕對能排進前十。只是,自陸康死後,嫡支損失慘重,只剩下這不足兩百人,而且老的老,小的小,廠而遠支旁支,則流離的流離,逃亡的逃亡,使得陸家再也不復當年的聲勢。

有時候,一步錯,步步錯。

陸家就是這種狀況。

不曉得日後,陸家能否重新崛起?

曹朋很想告訴苟衍,陸家一定能夠崛起。

不僅僅是崛起,而且會是極爲強大。依稀記得,孫吳後期的時候,整個江東的聖軍,都控制住陸家的手裡。陸遜以下三代豪傑,把陸家打造成爲江東第一世家,其實力甚至超過荀氏……

許是見老友家道破敗,荀衍的心情並不好。

在安定下來後,他早早便回房歇息。

而曹朋和夏侯蘭,依舊是住在荀衍臥室的旁邊。

夏侯蘭趕了一天的車,也有些乏了。所以倒在榻上後,便呼呼大睡。

曹朋則躺在榻上,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來到江東以後,他就時常失眠。

披衣而起,曹朋輕手輕腳,走出了房間。

江南的風景很好,但是暗流激涌,讓人感覺到很壓抑。

在這裡,曹朋覺得沒有自己施展拳腳的餘地。所接觸的人,全都是當世俊才,連說句話都要小心翼翼,不敢有片刻放鬆。相比之下,在許都、在海西、乃至於在東陵亭,則顯得很自在。

也不知道,何時才能返回廣陵呢?

月光如洗,灑在庭院之中。

院子裡靜悄悄的,那院牆上爬滿了爬牆虎,將牆壁染成了綠色。那綠色見,點綴着幾多小白huā,給這夜色平添了很多情趣。沿着碎石鋪成的小徑,曹朋漫步,不知不覺走出了庭院。

空氣中,瀰漫着一種極爲清幽淡雅的香味。

曹朋聳了聳鼻子,感覺着這香氣,似乎有些熟悉。

地面上,桃紅杏白殘落,深夜的露水,更把幽徑打得溼涔涔,漫步其間,頗使人心思迷濛。

前面有一個拱門,過去了便是陸家的花園。

曹朋邁步,從拱門穿過,就見小徑盡頭,花海之中,有一個小小的花亭,在月光下格外醒目。

之所以說它醒目,是因爲那花亭上,吊垂紫藤。

一朵朵紫藤花綻放,將花香噴灑天地。

那熟悉的香氣,就源自於紫藤呢………曹朋站在小徑上,頓時呆立住了。

因爲,那紫藤花下,一個白衣少女,正靜謐而坐。曹朋只能看到一個勾勒出玲瓏曲線的背影。

雪白的頸子,呈現出優美而性感的曲線。

少女一襲禪衣,跪坐與紫藤下,修長的手指從琴絃上掠過,頓時傳出優美琴聲。

黑髮披散,猶如瀑布,垂至腰間。

在月光之下,那少女就如同一個人間的精靈般,不帶半點凡塵氣息。

曹朋是個樂盲,聽不出什麼好壞。

前世他的那今年紀,是聽着諄詠麟張國榮的歌曲長大,說實話對於古樂,他是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

只是,他從琴聲中,聽出了一種如泣如訴的悲傷。

曹朋站在小徑的盡頭,駐足聆聽少女撫琴。

忽然間,錚的一聲琴絃崩斷,琴聲戛然而止……白衣少女把那昂貴的古琴舉起來,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啊!”

曹朋被少女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

不過,隨着他這一聲輕呼,少女驀地轉身,朝他看過來。

月光下,少女面貌柔美,帶着江南女子特有的動人。但那雙眸子裡,卻閃爍着一種冷芒,令曹朋激靈靈,打了一個寒蟬。

曹朋連忙上前,想要與對方道歉。

畢竟,人家摔琴是人家的事情,他擾了人的清淨,道歉也在情理之中。

哪知道,他才上前兩步,白衣少女卻轉身離去。等曹朋到了花亭中的時候,少女婀娜背影,已消失在花海之中。

“對……不起。”

曹朋道歉的話語,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

花亭中,有一抹幽香,令人心曠神怡。

曹朋不由得深吸一口氣,體味着那少女留下的芬芳。半晌後,他蹲下身子,伸手將地上的古琴拾起。古琴的做工極好,琴首雕鏤鳳凰圖案,在夜光下,極爲清晰。上面還有一個字,但曹朋不認得。字,並非時下流行的隸書或者篆文,但曹朋可以確定,那就是一個字……

把斷琴拾起,曹朋站起身來。

紫藤上,纏繞着一根長長的青絲,想必是那少女剛纔離去的時候,被掛斷……

這香氣真的好熟悉啊!

恩,少女的芬芳,似乎從何處聞到過。

曹朋捧着斷琴,呆呆16kxs網更新最快站立在花亭裡。許久後,他輕輕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轉身走出花亭。

那少女,好像是夜中的精靈。

雖只是驚鴻一瞥,卻使得曹朋留下極爲深刻的印象。

她是誰?爲何出現在陸家的花園?而且彈奏着哀傷的樂曲,旋即摔斷了這名貴的古琴呢?

曹朋,滿心疑惑……

全本推薦:、、、、、、、、、

最新全本:、、、、、、、、、、

第261章 愛蓮說第391章 無題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338章 五禽功第407章 人,人,人!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226章 生與死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168章 東陵亭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577章 無終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661章 荊南(二)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698章 漢軍來了!第634章 梳理(一)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396章 亂(一)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189章 慘案(四)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485章 涼州大決戰(四)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167章 陋室銘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96章 亂(一)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617章 圈套(一)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365章 周良第448章 洛神爲婢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202章 曲陽第728章 自毀長城第377章 獅虎獸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2章 生逢建安元年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426章 鳳雛初鳴(一)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155章 交易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274章 案中案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242章 虎豹騎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728章 自毀長城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527章 初論江東第279章 李中郎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579章 鄧村第693章 馬如風第201章 水攻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4章 成記商行第444章 糉子美人(二)第164章 仇人?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114章 馬賊胡班第602章 欺人太甚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676章 殤(四)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125章 第一日第543章 文舉相邀
第261章 愛蓮說第391章 無題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338章 五禽功第407章 人,人,人!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226章 生與死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168章 東陵亭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577章 無終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661章 荊南(二)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698章 漢軍來了!第634章 梳理(一)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396章 亂(一)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189章 慘案(四)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485章 涼州大決戰(四)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167章 陋室銘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96章 亂(一)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617章 圈套(一)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365章 周良第448章 洛神爲婢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202章 曲陽第728章 自毀長城第377章 獅虎獸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2章 生逢建安元年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426章 鳳雛初鳴(一)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155章 交易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274章 案中案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242章 虎豹騎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728章 自毀長城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527章 初論江東第279章 李中郎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579章 鄧村第693章 馬如風第201章 水攻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4章 成記商行第444章 糉子美人(二)第164章 仇人?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114章 馬賊胡班第602章 欺人太甚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676章 殤(四)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125章 第一日第543章 文舉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