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無終

自矜清高?

只看這評語,就能猜出曹朋所指何人。

蒯正忍不住笑了!

李嚴,曹朋說的,明顯就是李嚴。

說起來,蒯正對李嚴的熟悉程度,可是要比曹朋高許多。曹朋對李嚴的認識,大都是源於前世的記憶。加之他對李嚴的感覺並不是太好,所以在本能上,對李嚴就產生了一絲排斥。

得知李嚴就在舞陰以後,又趕上李嚴拿架子,讓曹朋對他更加不喜。

反觀蒯正,則不太一樣。李嚴十六歲就開始出來做事,最初就是一個縣丞小吏。從一個極爲普通的胥吏,一步步爬上來,做到而今的主簿,足足用了十五年的時間。所有李嚴的上官,對李嚴的看法就是:辦事幹練。有什麼事情交給李嚴去做,就可以不需要再花費心思。

蒯正曾爲棘陽令,加之他當初大族出身,與各縣的往來頗爲密切。

所以,蒯正對李嚴,並不是特別陌生。

他來到舞陰之後,也聽說了李嚴拿捏架子的事情,但並不是特別在意。

在他看來,有點本事,拿捏架子倒也算不得什麼大事。蒯正屬於資質平庸的人,說不上好,但也說不上差,做事情是四平八穩。所以在他看來,李嚴拿架子沒什麼了不得。關鍵是在於,他拿捏架子的對象不正確!曹朋那是什麼人?堂堂南陽郡太守,士林中極有名望的曹三篇。

這種地位的人,可不是你李嚴一個小小主簿,能拿捏的主兒。

蒯正覺得,李嚴是找錯了對象。

如果換一個人,說不定這種自矜,就會變成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行爲。殊不知,曹朋對李嚴的反感,是發自於內心。

“正方此人,確有才幹,只是有時候,過於驕傲了點。

不過若有他輔佐,我倒是有些信心了……嗯,這樣吧,我與正方談談,聽一聽他是什麼意見。”

曹朋見蒯正答應,隨即釋然。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他雖然反感李嚴,甚至不願和李嚴接觸。但是對李嚴的研究,倒是從未中斷過。一方面,他打壓着李嚴的傲氣,另一方面,又關注着李嚴的動靜。根據呂常的介紹,以及賈詡對李嚴的點評,曹朋對李嚴,大致上也算是有了那麼一個清晰的輪廓……

李嚴,很有才華。

但他的出身,卻不是太好。

少年時的李嚴,家境很苦,可以用一貧如洗來形容。

也正是這樣的一個環境,造就了李嚴極端自卑的同時,又極端自負。他有野心,而且喜歡耍小聰明。對出身高貴的人,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羨慕和尊敬。但同時,又不會處理周圍的關係。他很有才華,卻因爲他的自負和驕傲,使得身邊的人,對他多有敵意,甚至出言詆譭。

正因爲此,他足足用了十五年的時間,才做到了主簿的職位。

歷史上的李嚴,是在投奔巴蜀之後,得江夏名士費觀的舉薦,而才成爲成都令,後駐守綿竹,抵禦劉備。那費觀,就是因善於交集而得名,懂得如何拉攏人心。費觀,也就是蜀漢名臣費禕的伯父。在這一點上,蒯正的性情特點,與那費觀恰好相似。曹朋雖然不清楚李嚴歷史上是如何崛起,但根據他的觀察,蒯正應該有足夠的能力,制約和使用李嚴。同時,湖陽爲曹朋南部屏障,若是在治世,單憑一個蒯正,足以令地方平靖。可是現在,正值動盪。蒯正雖長於內政,可要說在統兵禦敵方面,還遠遠達不到獨當一面的程度。李嚴正好可以作爲蒯正的幫手,駐守湖陽。有此人在湖陽,至少可以保住湖陽不會在短時間攻破。

當然了,單靠一個李嚴,同樣不夠。

所以曹朋在和蒯正商議之後,又任杜畿爲南陽兵曹史,在九女城招兵買馬……

想當年,劉表爲防止曹操突襲荊州,於是開設九女城大營。

誰也沒想到,十年後,曹朋會重新開設九女城大營,所爲的,卻是抵禦劉表的偷襲。所爲風水輪流轉,也許真的是這樣。杜畿在得知曹朋的委任後,同樣是萬分驚喜,欣然領命而去。

安排了湖陽、棘陽兩地的主官之後,曹朋再一次感受到,人手嚴重不足。

身爲一郡太守,曹朋所需要的部曲人數可不少。除去郡尉、郡丞、郡主簿三個職位之外,還需配置十一曹史,五官掾、五部督郵、曹掾、主記室史等一系列人手配備。林林總總,需要近二十人。而到目前爲止,十一曹史只安排了幾人。其中,杜畿爲兵曹史,濮陽逸爲戶曹史、陸瑁爲法曹史……盧毓被安排了主記室史的職位,同時還擔負着功曹史的職務。

可其餘諸曹,依舊空缺。

曹朋感到非常頭疼,卻一時間,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在無奈之下,他只好將姜冏從白駝兵中臨時抽調出來,讓他擔任尉曹史的職務,暫時負責治安狀況。而後,又讓他昔年的夥伴陳式,令賊曹史的職務。其餘諸曹,就暫時由盧毓等人兼任,總算是令南陽郡廨,平穩的運轉起來……可是,曹朋知道,這也不是長久之計!

建安十二年正月二十六,張遼用十天時間,攻陷范陽。

范陽守將趙犢戰死城頭,副將霍奴,火焚縣廨,殺身成仁……

與此同時,遠在海外的三韓,也燃起了戰火。呂氏漢國已龐明爲主帥,周奇爲軍師,攻入新羅國。新羅國主不敵呂氏漢國的兵鋒,於是緊急向高句麗王位宮求援。這位高句麗王,立刻派人前往歸漢城,警告呂氏族人,不要再得寸進尺,立刻退出新羅國,否則高句麗必將出兵討伐。

此時的位宮,其實並不想理睬新羅。

他的注意力,主要都集中在遼東四郡上面,欣欣然正調兵遣將,準備前往幽州助戰。

在位宮想,他派人警告了呂氏漢國之後,呂氏漢國必不敢輕舉妄動。哪知道,呂藍根本就不理他的警告,直接命人割了那使者的鼻子,將他趕回國內城。位宮頓時大怒,派遣兵馬,企圖攻打呂氏漢國。可是,在高順的坐鎮指揮下,呂氏漢國大敗高句麗兵馬,令位宮大吃一驚。

直到這個時候,位宮纔算是真正的正視呂氏漢國。

他不敢再派兵前往遼東,而是調集人馬,向呂氏漢國集結……也就是在這時候,周倉的水軍,成功造出十艘大型樓船,自東陵島駛出,載着大批軍械輜重以及糧草,送往呂氏漢國。

呂氏漢國與中原的航路,也在這一天,正式開啓!

建安十二年二月中,曹軍兵臨涿郡城下。

袁熙見曹軍勢大,無法抵禦,只得棄城而走,逃往漁陽。

與此同時,代郡太守鮮于輔見勢不妙,忙率部歸降。張燕几乎是兵不刃血,佔領的代郡……旋即,上谷郡失守。

整個三月,對袁熙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

他苦心經營的幽州戰線,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全線告破。幽州三郡紛紛失守,被曹操所攻佔。而他寄予厚望的雍奴令管承,在接待了同鄉黃珍之後,便立刻開城獻降。曹彰順勢佔領雍奴,直逼漁陽縣。袁熙見勢不妙,不敢迎戰。不待曹彰兵馬抵達,便率部棄城而走,一路逃亡,直到渡過了濡水之後,纔算是在肥如,勉強穩住了陣腳。而遼西烏丸首領蹋頓,素與袁氏交好。蹋頓原本打算出兵相助,可不想沒等他發兵,袁熙就敗退到了肥如。

蹋頓也算是夠意思,二話不說,派出兵馬,接袁熙至遼西烏丸的老巢,柳城安頓。

袁熙在撤離肥如的時候,命牽招和蔣義渠二人死守肥如,而後又派人前往遼東,向公孫康求援。

至四月,雙方戰事告一段落。

曹操屯兵於無終,進行短暫的休整。

表面上,雙方看似罷兵。但實際上,所有人都清楚,曹操此次不消滅袁熙,決不可能善罷甘休。況且,遼西烏丸,與曹操更是有着深仇大恨。想當初,正是這遼西烏丸突襲中丘,令曹丕喪命。於公而言,遼西烏丸襲擾邊境,掠奪人口,是中原的心腹之患。烏丸不滅,曹操難以心安。於是,在經過短暫休整之後,曹操再次下令,強渡濡水,兵發肥如,攻入遼西。

只是,曹操卻沒有想到,就在這時候,遼西的雨季,悄然到來……

連綿的雨水,從四月初開始,一直就不見停息。

偶爾會有兩天迎來晴日,但轉眼間,又變得淫雨綿綿。道路,因連綿的雨水,而變得泥濘難行。許多地方,積水甚重。淺處不得行車馬,深處難以承舟船。如此一來,也使得曹操不得不推遲攻打遼西的日程。

他知道,這每拖延一日,勢必會耗費無數錢糧,更會帶來許多變數……

站在無終城外的中軍大帳門口,曹操的心情,和這無終的天氣一樣,佈滿了陰霾。細雨靡靡,讓人極爲難受。一陣冷風吹過,令曹操不由得打了個寒蟬。這該死的幽州,不愧是苦寒之地。在中原,四月正是烈日炎炎,酷暑難耐的季節。可是這無終的天氣,依舊格外寒冷。

許多曹軍,因水土不服而感到不適。

好在這次征伐幽州,曹操做了許多準備。

不但帶來了大量的隨軍醫生,還從太常抽調出太醫長史董曉,一同前來。也正是因爲這個緣故,雖有不少人病倒,卻爲出現太大的麻煩。但即便如此,曹操仍感到了一種莫名壓力。

就在這時,從遠處走來一人。

郭嘉手持油紙傘,興沖沖的跑到中軍大帳門口,遠遠就道:“丞相,大喜事,有大喜事……”

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98章 謀劃前程第163章 雲山米行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705章 論道第69章 仇人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194章 海陵尉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38章 農夫與蛇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519章 疏離第57章 悲與喜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57章 悲與喜第518章 疏離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272章 黑眊到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結束感言第539章 雒神賦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338章 五禽功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第574章 荊州事,荊人治第644章 亂戰第164章 仇人?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621章 曹朋月下追黃忠第13章 姐姐第598章 反戈一擊第200章 鄧芝第680章 東不羹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443章 糉子美人(一)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十二)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116章 陳登?薛州!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第88章 皇親國戚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194章 海陵尉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234章 夏侯真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第187章 慘案第28章 荊襄豪門第594章 一槍三劍箭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654章 野望(一)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396章 亂(一)第716章 遼東亂(中)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163章 雲山米行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232章 抉擇第643章 子龍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229章 關雲長第196章 恩義第713章 上魏王治荊南策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107章 三喜臨門(二)第637章 虎豹騎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569章 南陽之故友第143章 老饕第78章 初會第94章 拉幫結派第238章 天車第39章 危機感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150章 大地震之商屯(三)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472章 趙偉章
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98章 謀劃前程第163章 雲山米行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705章 論道第69章 仇人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194章 海陵尉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38章 農夫與蛇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519章 疏離第57章 悲與喜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57章 悲與喜第518章 疏離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272章 黑眊到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結束感言第539章 雒神賦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338章 五禽功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第574章 荊州事,荊人治第644章 亂戰第164章 仇人?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621章 曹朋月下追黃忠第13章 姐姐第598章 反戈一擊第200章 鄧芝第680章 東不羹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443章 糉子美人(一)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十二)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116章 陳登?薛州!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第88章 皇親國戚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194章 海陵尉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234章 夏侯真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第187章 慘案第28章 荊襄豪門第594章 一槍三劍箭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654章 野望(一)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396章 亂(一)第716章 遼東亂(中)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163章 雲山米行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232章 抉擇第643章 子龍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229章 關雲長第196章 恩義第713章 上魏王治荊南策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107章 三喜臨門(二)第637章 虎豹騎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569章 南陽之故友第143章 老饕第78章 初會第94章 拉幫結派第238章 天車第39章 危機感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150章 大地震之商屯(三)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472章 趙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