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

今晚返回成都,明曰會正常更新。

感謝大家的體諒和支持……——————————————————————陰溝瀆亭!

這名字怎麼聽,怎麼覺着怪異。

陰溝?

也不知道是那位牛人想出這麼詭異的名字。也許是因爲陰溝位於大河之陰,所以才叫陰溝?

反正,曹朋不是很喜歡這裡。

曹朋駐守的地方,名叫瀆亭位於酸棗西南,陰溝水與濟水在這裡交匯,形成一個奇異的十字交叉形狀。

由此向東南,過濟水便是封丘縣城。而渡過瀆亭,便可以直抵中牟,也就是官渡戰場所在。

此時,許都本部人馬,正在官渡緊鑼密鼓的進行佈局。

爲此荀彧甚至將郭嘉賈詡和程昱全都安排在官渡,就是爲了能夠與袁紹進行一場決戰……曹朋大抵上明白,曹艹命他駐守瀆亭,其實就是把自家的退路,交給了曹朋。

這是一種信任,同樣也是一種壓力。至少在曹朋看來,駐守瀆亭的壓力,甚至比當初在白馬時還要大。如果瀆亭一旦出現問題,不但是駐守酸棗的萬餘精銳完蛋了,連曹艹也要面臨危險。所以,這瀆亭要守住!不但要守住,還要守好,守得萬無一失,不能出現任何差池。

“國讓,瀆亭現有多少兵馬?”

田豫立刻回道:“四部,共八百人。”

“只有八百人?”

曹朋有些吃驚,愕然看着田豫,“不是四部人馬嗎?”

щшш¤ Tтkan¤ C〇 按照東漢的兵制,基本上是以二和五的倍數來進行計算。之前說過,漢軍最基礎的單位是伍,一伍五人,兩伍一什;五伍也就是五十個人,組成一隊人馬。而後兩隊組成一屯,設有屯長,又名都伯。做到了屯長,基本上就算是正式的基層軍官,比隊率要高出一等級。

都伯之上,也就是曲長。

兩屯爲一曲,曲長又名軍侯;兩曲成一部,也就是四百人一部,設有軍司馬。

根據邊軍和京畿軍的區別,每部的人員也不盡相同。比如邊軍,一部差不多有八百到一千人左右,而京畿軍每部滿員只有四百。通常五部,即爲一營,設檢驗校尉或者校尉來統領。

按照這個計算方式,也就是邊軍一營在四千到五千之間。

而京畿軍武器裝備精良,遠非邊軍可比,所以一營滿員也就是兩千人。至於這戰鬥力嘛,還真不好說孰優孰劣。邊軍常年在苦寒之地作戰,而京畿軍戍衛京畿,同樣是訓練有素……只不過如今也說不清到底是哪一支更厲害。

曹朋聽完田豫的話,脫口而出道:“可是北軍兵馬?”

田豫搖搖頭,“是邊軍。”

此時的邊軍,大抵是說郡兵鄉勇。

曹朋一蹙眉頭,“怎麼回事?”

田豫苦笑道:“這支鄉勇是浚儀兵馬,原本屬妙才將軍所轄。後妙才將軍調走,歸於廣昌亭侯……前些時候,主公剛奪回濮陽,尚未抵達酸棗。廣昌亭侯暫領陳留兵,與袁軍交鋒數次。結果……你知道,那文丑非同小可,數次交鋒,廣昌亭侯損失不小。這一營兵馬原來的校尉名叫陳雉,被文丑臨陣斬殺。所部當場潰敗,後來收攏回來時,只剩下這麼多人。”

原來,是一支潰軍。

怪不得田豫提起這支兵馬時,有些吞吞吐吐。

事實上,曹艹手中除了北軍五校、虎賁武衛兩軍和虎豹騎之外,其餘兵馬基本上是由鄉勇郡兵組成。這些人的戰鬥力很難說有多厲害,可是一旦遇到潰敗,就會立刻出現大批逃兵。

一般來說,臨陣搏殺,一支人馬折損一成半時,就會出現大規模潰敗。

如果主將陣亡,那就不可避免的出現逃兵現象。這些人從戰場上逃走後,很多人就不再歸隊。或是投降,或是成爲流寇,反正很難說清楚具體的下落。這也是在東漢末年,人口普查很難進行的一個原因。各地流寇是越殺越多,其實許多流寇,就是從官軍轉換而成……八百軍卒!

也就是說,浚儀武卒只剩下兩成兵力。

曹朋回過頭,看了看跟隨他的本部兵馬,也不由得暗自苦笑。

他這次到瀆亭,一共帶了六百人。

一部騎軍二百人,一部步軍四百人。其中有一半,是他原來的老部下,剩下的人則是曹艹從手中抽調出三百精銳武卒填補上來。就算加上那瀆亭的八百潰軍,也湊不夠一個滿員營。

“只有八百人,爲何還分爲四部?”

田豫苦笑道:“四部軍司馬都在,各有各的人馬。

最多的一部有三百餘人,最少的一部,不足百人……問題是,誰也不願低頭,只好暫時依照原先所部安置。司空一直都想要收整這些潰兵,奈何袁軍逼迫太緊,始終抽不出手來。”

曹朋,大概明白了其中緣由。

都是軍司馬,哪怕是沒有了部曲,也不想被別人吞併。

被吞併,就代表着自己地位的降低……於是乎,四個軍司馬誰也不肯低頭,就僵持在這裡。

估計類似於這種情況的潰兵,還有不少。

但由於曹艹抽不出手,所以就暫時安置在一旁。

曹艹派自己來,是希望曹朋能夠將這一支潰兵收攏起來。不要求他能衝鋒上陣,只要在撤退之前,保證好退路不斷。瀆亭有一座浮橋,長有六十多米,是曹軍撤退時的一條必經之路。

自有漢以來,橋樑發展很快。

東漢最流行的橋樑建築,以石柱墩橋爲主,其代表姓橋樑,就是位於長安的灞橋。

不過,漢光武帝年間,也就是公元34年,在後世宜都和宜昌之間的江面上,出現了第一座浮橋。瀆亭浮橋,基本上就是依照宜都浮橋的形式所建造,可並排容兩輛馬車同時經過。

曹朋勒住馬,手指前方一片疏林,“國讓,我們歇一下吧。”

酸棗到瀆亭並不遠,兩個時辰的路程,很輕鬆便可以抵達。

曹朋突然停下來,顯然是在聽聞了瀆亭的情況之後,產生了一些想法,希望能停下來商議。

田豫大致能明白曹朋的心思,於是點頭應下。

兵馬就地在路邊休整,曹朋等人進了疏林之後,找了塊空地坐下。

“國讓,還有什麼狀況,你一併說來。”

田豫身爲司空軍謀掾,對這邊的情況非常熟悉。幾乎所有的軍情戰報,都會經由他手處理,曹朋問他,倒真是問對了人。

想了想,田豫正色道:“這四部軍司馬中,勢力最大的,莫過於舒強。”

“舒強?”

“此人是陳留舒氏族人,其叔父便是袁術手下阜陵長舒邵。

所部大都是舒氏子弟,故而極爲驕橫。妙才將軍在時,也曾誇獎此人武藝不俗,所以……他手下雖然不足二百人,但最爲心齊。往往舒強一語,營中無人敢與之辯駁。若有反抗,必羣起而攻之。樂將軍就是見此人太驕橫,所以纔不肯接受,害怕此人在軍中壞了軍紀。”

還是個世家子?

曹朋搔搔頭,臉色有些難看。

怕就怕這種抱成團的宗族子弟,很容易就惹出禍端。

“還有呢?”

“陳留吳班,字元雄,手中兵馬最盛,有近三百人。

此人素以豪俠而著稱,年紀不大,可身手卻極爲剽悍。他也是陳留一大望族子弟,陳雉被殺後,也只他所部兵馬損失最小,而且保存最爲完整。不過吳班不怎麼喜歡吭聲,大多數時候比較沉默。舒強雖然驕橫,也不敢招惹吳班……所以,能使吳班低頭,校尉便可控制瀆亭。”

說到這裡,田豫突然低聲道:“我聽人說,司空與陳留吳氏,似有關聯。”

陳留吳氏?

曹朋愣了一下,旋即反應過來田豫的話中之意。

曹艹的祖母,那位吳老夫人,似乎就是陳留吳氏的族人吧……時隔一年之久,曹朋幾乎快要忘記吳老夫人。她在許都很少出面,也從不干預曹艹的政務。

好像只是在曹汲歸宗的時候,爲曹汲說了幾句好話。

除此之外,吳老夫人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司空府中,除了少數幾個心腹,很少與外人接觸。

田豫說:“其他兩個,倒是沒什麼大礙。

若校尉能解決吳班和舒強,則瀆亭自可穩定……瀆亭的情況大致如此,還要看校尉的決斷。”

曹朋在林中徘徊,並沒有立刻給予回答。

突然,他問道:“伯道,主公送來的那些人,戰力如何?”

“尚可,若與黑眊交鋒,也能抵擋一陣。”

“那軍侯喚作何名”

“韓德?”

“呃……把他給我,怎樣?”

郝昭笑道:“本就是公子部曲,公子若需要,末將沒有問題。”

“那我和你說好,你這一部兵馬,人數不會增加。黑眊是我最倚重者,我不希望有濫竽充數。”

郝昭道:“末將明白。”

“校尉已有對策?”

曹朋一笑,“對策倒也說不上,但確實有些想法,還要到了瀆亭之後,見機行事。”

“也好!”

田豫並沒有去追問曹朋具體是什麼想法。

шшш_ттκan_co

他很清楚自己這個軍中丞的職責,說穿了就是爲曹朋介紹情況。

曹艹派他來的目的,並非是要他給曹朋多少幫助,實際上還是爲了讓他觀察曹朋具體應對。

田豫知道,曹艹很看重曹朋。

雖說曹朋名聲不小,立下了許多功勳。

可要說到大用,如果沒有仔細的觀察和考校,曹艹也不會輕易的任用。畢竟,曹朋的年紀擺在那兒,曹艹總歸是有些擔心。藉由此次瀆亭整兵,也是一次對曹朋的考驗。考驗他的治軍本領,考驗他的機變能力……白馬也好,十里營也罷,都還無法看出曹朋的真實才能。

如果真到不可收拾的時候,田豫自然會出手相助。

但只要事情不發展到不可控制的局面,田豫就不會做出任何舉措。

說穿了,曹艹給田豫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考覈曹朋。

似乎曹朋也清楚這一點,並沒有向田豫過多請教。他命郝昭把那個韓德叫過來,田豫起身離開。

“你叫韓德?”

“正是。”

曹朋覺得這名字,似乎有點耳熟。

“哪裡人?”

“末將乃涼州武威人氏。”

“涼州武威?那豈不是和都亭候同鄉?”

“都亭候?校尉所說的可是賈文和賈先生?我知道他……我是武威人,他是姑臧人,也算是同鄉。”

“這麼說,你並非是隨都亭候來到中原?”

韓德搖搖頭,那張略顯稚嫩的聯手,露出一抹爲難之色。

他輕聲道:“家父原本是董太師麾下裨將軍,隨董太師來到雒陽。後董太師遷都長安,家父奉命斷後,戰死於雒陽城外。我少時隨家父到了雒陽,而後便留在雒陽。司空迎奉天子時,末將在雒陽從軍,而後輾轉許都……後得夏侯將軍所重,在去年九月,當上了軍侯。”

原來是在雒陽長大,怪不得涼州口音不重。

曹朋奇道:“哪個夏侯將軍?”

“就是長水司馬夏侯尚將軍。”

“你是長水營的人?”

韓德搔搔頭,點頭稱是。

“那你認得我?”

“末將認得校尉……校尉當初在長水營平亂時,末將就隨在夏侯司馬身後,所以見過校尉。”

原來如此!

那天夏侯尚身後的確是跟了幾個人,可曹朋並未留意。

他想了想,“韓德,我有一樁事情要交代與你,不知道你可有膽氣?”

“單憑校尉差遣。”

“很好,你附耳過來。”

曹朋擺手,示意韓德到跟前,在他耳邊低語幾句。韓德聽罷後,倒是沒有什麼驚異之色,只連連點頭應命。

“好了,準備出發。”

曹朋吩咐完畢之後,擺手示意韓德退下。

他雙手揉了揉臉,扭頭對闞澤道:“德潤,這個田豫如何?”

闞澤一笑,回答道:“此人不簡單,澤不敢論斷。不過曹公既然把他派給公子,想來並非僅是輔佐公子。他不到而立,便做到了軍謀掾,可以看得出,曹公對這位田國讓也很看重。”

是啊!

可問題是,曹朋對田豫的印象幾乎全無。

三國演義中,他究竟有沒有登場?曹朋記不起來了!

不過聽他的口音,似乎並非中原口音……三國演義裡疏漏或者杜撰的人太多,曹朋也不可能一一記住。

“走吧,咱們也該動身了。”

就在曹朋準備走出疏林的時候,一路上一直沉默無語的夏侯蘭,突然開口。

“公子,我想起來這田豫是誰了!”

曹朋停下腳步,愕然向夏侯蘭看去。

(未完待續)

第697章 願爲紅顏棄前程第624章 短歌行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709章 誰家江山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501章 生子當若小曹賊第214 爭分奪秒第574章 荊州事,荊人治第194章 海陵尉第197章 威懾第433章 是時候結束了!第138章 下邳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577章 無終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721章 葭萌關之藤甲兵第94章 拉幫結派第451章 食貨志第201章 水攻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八)第406章 紅水縣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700章 定風波第226章 生與死第558章 南陽太守第198章 出兵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392章 命案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470章 馬文鷺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680章 東不羹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122章 海西縣的下馬威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183章 綰青絲(四)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219章 燕人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30章 扈從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680章 東不羹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528章 臥龍吟(上)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30章 扈從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486章 涼州大決戰(五)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188章 慘案(三)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196章 恩義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440章 河西第三彈(完)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105章 虎豹騎第4章 成記商行第474章 雲動(一)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544章 史老大第721章 葭萌關之藤甲兵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219章 燕人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203章 論戰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495章 涼州大決戰(十四)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204章 初戰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535章 江水如龍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475章 雲動(二)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
第697章 願爲紅顏棄前程第624章 短歌行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709章 誰家江山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501章 生子當若小曹賊第214 爭分奪秒第574章 荊州事,荊人治第194章 海陵尉第197章 威懾第433章 是時候結束了!第138章 下邳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577章 無終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721章 葭萌關之藤甲兵第94章 拉幫結派第451章 食貨志第201章 水攻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八)第406章 紅水縣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700章 定風波第226章 生與死第558章 南陽太守第198章 出兵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392章 命案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470章 馬文鷺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680章 東不羹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122章 海西縣的下馬威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183章 綰青絲(四)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219章 燕人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30章 扈從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680章 東不羹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528章 臥龍吟(上)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30章 扈從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486章 涼州大決戰(五)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188章 慘案(三)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196章 恩義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440章 河西第三彈(完)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105章 虎豹騎第4章 成記商行第474章 雲動(一)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544章 史老大第721章 葭萌關之藤甲兵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219章 燕人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203章 論戰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495章 涼州大決戰(十四)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204章 初戰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535章 江水如龍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475章 雲動(二)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