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臥龍吟(上)

今日第一更,晚上還有一更奉上求保底月票·……·……

關於水軍的問題,曹朋也只能點到爲止。

總不成拿着刀架在曹操脖子上,讓他現在就組建水軍?反正該說的已經說了,至於怎麼決斷,那是曹操的事情,和他關係不大。畢竟他曹友學而今還是囚徒,鬼薪三歲,方纔半載。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有些事情他管不了,也沒法管,倒不如老老實實,呆在滎陽過日子便是。

至於許都那邊,曹朋已決定暫時放在一邊。

周不疑風頭正盛,他一時也無法壓制。如果這時候跳出來收拾這傢伙,弄不好反而落個以大欺小的名聲,絕不是曹朋所希望的結果。而周不疑是否是奸細?他是否和劉光有關?都還是一個猜測。曹朋現在要做的,是默默的觀察,等待周不疑露出馬腳,而後再予以致命一擊。

而今,他手頭的事情多不勝數,哪有那精力,去理睬周不疑呢?

曹操在滎陽呆了兩天,便啓程趕赴京縣。

他來也匆匆,走也匆匆,沒有和任何人進行接觸,只是在郭永的陪伴下,神不知鬼不覺的參觀了一下工坊,而後又觀摩了白駝兵和那十名曹朋口中的,銳士,在邙山之中的一場較量,便悄悄的離開了滎陽·……·……

此處的邙山,位於滎陽附近,而非是狹義上雄陽那座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的邙山。

這邙山,屬於秦嶺山脈的餘脈,崤山支脈。

廣義上的邙山,自錐陽北起,沿河南岸延綿至管城(今鄭州市)北部的廣武山。

曹朋練兵的地方,就是在廣武山。

從隸屬關係而言,這裡也算是邙山餘脈。

故而在後世,廣武山也稱之爲邙山,是鄭州的一處景觀。

曹朋爲何要單獨把這十名‘銳士’拉出來之練?曹操不太清楚,而且也不想去了解。在他看來,十名銳士能起得什麼用處?在冷兵器時代,大軍團作戰纔是正道,十個人……不過滄海一粟。

只是郭嘉,卻若有所思。

曹操到滎陽時,輕車簡裝,未帶車仗。

離開滎陽時,卻帶走了大大小小八輛車仗……

車子裡,裝了許多紙張,從最爲昂貴的鹿紋箋,到市面上極爲珍貴的冷金箋,魚子箋,還有桑皮福紙等等,足足八車。郭嘉自然是笑逐顏開,而曹操,也對曹朋的懂事,表示非常滿意。

唯有曹朋,在送走曹操之後,心痛了許久。

“他來這一趟,我至少要賠進去五千貫!”

曹朋哭喪着臉,對黃月英訴苦。

而黃月英和夏侯真,則是咯咯笑個不停。她們當然知道,曹朋不缺這五千貫。今秋河西郡的稅賦,多達十三萬貫。曹朋雖然不能立刻見到這些錢帛,可那畢竟是屬於他名下的資產。

“人常言越是富貴,就越吝嗇,越虛僞。”

“月英,你怎能這麼說我。”

“族叔臨行時,可是說過要給錢的……·也不知是誰當時信誓旦旦,拍着胸脯要盡一份孝心。”

“就是就是,上次叔父向你討要,你還要了叔父的貨款。”

夏侯真抿着嘴,咯咯直笑。

氣得曹朋勃然大怒,“爾等婦人,竟敢譏諷我?看爲夫今晚,家法伺候!”

黃月英和夏侯真頓時臉羞紅,驚叫着跑出了書房……·……

當曹朋在家中執行家法的時候,曹操和郭嘉,也正在往京縣的途中,一邊走,一邊低聲交談。

“阿福那天言語中,似是想我組建水軍?

奉孝又如何看待此事·……·……”

郭嘉道:“阿福說的不是沒有道理。欲取江東,需有水軍·……可這水軍花費,必然格外驚人。”

曹操連連然頭,“我亦如此認爲。

今北方戰事未絕,塞外胡蠻仍虎視眈眈。如果組建水軍,只怕北方戰事會有變數。我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應該暫放緩水軍之事。而且荊州有十數萬水軍,到時候拿下荊州,自可組建。

“可這水軍,誰人可督?”

“這麼嘛……”

曹操捻着鬍鬚,也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

建安十年十月,曹操返還許都。

他回到許都之後,江東兵馬立刻退走。合肥之危,隨即化解。

正如曹朋所言,孫權並無力吞併九江·……·……他之所以出兵,說穿了就是想打亂曹操的計劃,拖住北方戰局,令他可以從容部屬。一旦高袁被滅,曹操下一個目標,必然走向南方發兵。

這一點,不管是孫權還是劉表,都看得非常清楚。

曹操返還許都之後,孫權立刻偃旗息鼓。

但曹操兵沒有因此而忽視了孫權的存在。九江郡作爲他在淮南的橋頭堡,必須要妥善安排。

李典雖能獨當一面,卻不足以阻擋周瑜等人。

如果曹操再次向北方用兵,孫權一定會再次出動。若沒有一個可靠的將領出鎮,終究非常事。萬一合肥丟失,相信孫權一定會佔居九江郡,而後屯兵淮南。到時候,少不得又要費一番周折。所以,合肥絕不能丟!曹操在回到許都之後,便立刻召集文武,商議這件事情。

而時於合肥的主將人選,也有各種各樣的爭議。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合適的人選,曹操在綜合了文武大臣的意見之後,最終下定了決心。

只是,他的這個決定,卻走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之外。

曹操決定,把汝南郡誰水以南的地區劃分出來,而後又把早先佔領的廬江六縣從廬江郡分離。合九江郡所治區域,在淮南分設三郡。分別是弋陽郡、安豐郡和誰南郡。招李典返還許都。雖說李典之前連敗,但畢竟最終還是擋住了江東兵馬,所以拜捕虜將軍,屯兵鄴城。

而後,任甘寧爲淮南郡太守,蕩寇將軍。

對於這個任命,基本上衆人沒有太大的意見。畢竟甘寧自官渡以來,屢立戰功。涼州之戰,更率衆先登臨洮,立下赫赫功勳。所以,甘寧的任命,非常輕鬆的通過,也正式成爲曹朋一系當中,第一個獲得雜號將軍,並出任兩千石俸祿的太守之職。所有人都相信,甘寧之所以能得到任用,正是因爲他出自曹朋門下的緣故。之前流傳,曹操對曹朋天爲不滿的謠言,也隨着這任命,一下子不攻自破,看起來,曹公對曹朋一系的人,還是極爲信任·……··……

隨後,曹操命于禁爲安豐郡太守,執掌準南軍務,位在甘寧之上。

而戚霸爲弋陽郡太守,爲于禁側翼,同時負責平定梅成等人的暴動,也是一個顯赫的職務。

但是,第四個任命,卻令人大爲疑惑。

任靖海校尉周倉爲使江東中郎將,率領水軍,屯駐東陵島。所用輜重,皆由廣陵郡提供,並且在初期,提供十萬斛糧草,共周倉調配。可問題在於·……·……這靖海校尉周倉,又是哪個?

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周倉的存在。

朝堂之上,知道周倉的人,並不算太多

荀彧當然算一個,而後有郭嘉,荀攸,董昭幾人。而在外,程昱和滿寵,包括鄧稷在內,不超過十人。

當初曹操任命周倉爲靖海校尉,還是步騭離開海西時爭取過來的官職。

而周倉本人呢?

除了在建安二年時,在許都停留了半年左右之後,便遠赴海西。此後,周倉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所以,當曹操提起周倉的時候,很多人都露出茫然之色。

水軍?

關鍵是,朝廷在北方,有水軍嗎?

而且看曹操的安排,似乎對這個人極爲看重。

使江東中郎將?這絕對是有漢以來,從未出現過的官職。有遼東中郎將,有使匈奴中郎將,但就是沒有聽說過,使江東中郎將。這可是一個兩千石俸祿的實權大員。同時,十萬解糧草……我的今天,就算是組建一軍兵馬,也要不了十萬斛吧。此人,究竟是何許人也?

衆人茫然相顧,除少數人之外,大都是面露不解。

羊衜心裡,卻是另一番滋味。

他在滎陽見過曹朋和曹操的頂撞,更瞭解到了,曹操對曹朋的信賴。

可他卻沒有想到,曹操對曹朋竟信任如斯地步·……兩個兩千石俸祿的大員,這可是兩個兩千石俸祿的職位。只因爲曹朋那一番頂撞,卻輕而易舉,被甘寧和周倉;兩個人獲得手中。

曹朋,雖爲待罪之身,又遠在滎陽。

可是他卻一直,在影響着曹操的決斷·……··……

當晚,羊衜寫下一封書信,命人送往泰山郡老家。

在信中,他談到了曹朋和蔡琰的關係。並且向羊續提出,能否接蔡琰從武威,前往泰山郡?

畢竟,蔡琰的妹妹蔡貞姬,就在泰山郡。

這件事即便是做了,也是合情合理……·如果不能,就想辦法在滎陽郡置辦一些產業,贈與蔡琰。一個留在武威郡的蔡琰,並不符合泰山羊氏的利益;而一個留在中原的蔡琰,可以助羊氏迅速崛起。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羊家手中,正掌控着許多人所不具備的優勢·……

至於羊續會怎麼決定?

羊衜不清楚!

但他相信,自靈帝時期,因傾軋而返還老家的父親,絕不會放過這麼一個大好的機會。

不僅是對羊家,同樣對羊衜,也是一個好機會。

時間,在悄然不經中流逝。

建安十年十一月,甘寧走馬就任,爲誰南郡太守,治合肥。與此同時,廣陵太守徐宣,則悄然命人體整東陵島,等待來年開春,周倉前來屯紮。東陵島水軍的設立,於廣陵郡大有好處。

由於廣陵和丹徒是再江相望。

丹徒長呂蒙,在過去幾年中,更數次出擊,跨江犯境,令徐宣不勝煩惱。

沒辦法,江東有水軍之便,呂蒙得臨川郡太守朱然支持,騷擾江北地區,屢次獲得成功。

朱然,本名施然,是東吳大將朱治外甥。

朱治膝下無子,於是便將姐姐家的兒子,也就是朱然過繼膝下。他與孫權有同窗之誼,曾爲餘姚長。孫策死後,朱然被任山陰令,加折衝校尉,統督五縣,政績斐然。後孫權分丹陽爲臨川郡,而丹陽也正是朱然的祖籍老家,於是便任他爲臨川太守,並授予兩千兵卒。適逢山賊盛起,朱然出兵討伐。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平定匪患,得到了孫權的極力稱讚。

廣陵,缺少水軍,只能被動防守。

這也使得江東兵馬可以憑藉水軍之利,沿岸襲擾,根本無法防禦·……

而今,曹操命周倉駐紮東陵島,無疑使廣陵郡得了保障。而徐宣和周倉,也不算陌生。早在曹朋在海西的時候,兩人就見過面。當時徐宣還只是一個從事,祖籍海西縣。而周倉呢,則是海西縣尉,自然不可能陌生。更不要說,徐宣和曹朋早在建安二年時,便已經成了朋友。

當年的陋室銘,也正是從徐宣陳矯等人口中傳出。

鬱洲山水軍,雖然不多,但戰力極強。

徐宣以前是苦千沒有機會,而今有曹操的命令,自然不會有半點的拖吧……

反正朝堂上的人是否知道周倉,不要緊!要緊的是,徐宣和徐州刺史徐理,都知道周倉的存在。

稀薄的雪花,在風中飄飛。

與其說是雪花,倒不如用冰棱子來形容更加妥帖。荊州在建安十年末,迎來了一場小雪。

氣溫陡然降低,也是荊州十年來,最冷的一個冬天。

劉備恍惚然從屋中走出,那迎面而來的風,讓他不由得激靈靈打了一個寒蟬。

他站在門廊上,看着雪花紛紛揚揚,不由得露出一抹悽然笑容。在許多人眼中,他過得似乎頗爲愜意。

在荊州雖說寄人籬下,但卻有兵有將,自成一派。

可是,入冬以來,隨着劉表的身體越發衰弱,不管是劉表,亦或者是荊襄人士,對他的敵意也越來越強烈。那種無聲的敵意,壓在劉備身上,沉甸甸的,讓他有些喘不過來氣·……曾令他萬分得意的皇叔身份,也因此而成爲一種被敵視的負擔。他如今正面臨着,一個巨大麻煩。

“主公,軍師求見。”

從院外走進一人,盔甲在身,看上去極爲英武。

他年在三旬左右,相貌極爲俊朗。

劉備正沉思之中,聽到他的聲音,擡頭看去。

臉上露出一抹和煦笑容,劉備溫然道:“既是軍師前來,子龍,趕快請軍師,來書房議事。”未完待續

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202章 曲陽請假髮燒了暈的不行第229章 關雲長第338章 五禽功第4章 成記商行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246章 青梅煮酒第586章 南就聚風雲第31章 義陽武卒(一)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183章 綰青絲(四)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487章 涼州大決戰(六)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299章 斬顏良第691章 春潮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24章 鄰家有女(一)第520章 且隨她去!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732章 噩耗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17章 誰比誰高貴(四)第536章 見錢眼開郭奉孝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687章 封王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137章 疑竇重重(上)第522章 福紙第92章 小八義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202章 曲陽第266章 出招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475章 雲動(二)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239章 同宗第531章 幷州攻略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478章 雲動(五)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544章 史老大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612章 曹黃初會第114章 馬賊胡班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599章 奪宛城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546章 終究是個孩子第456章 涼州亂(四)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532章 海外來客第351章 三年後第493章 涼州大決戰(十二)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718章 遼東亂(續)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527章 初論江東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95章 綿裡藏針第62章 惡來兇猛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226章 生與死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二)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518章 疏離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
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202章 曲陽請假髮燒了暈的不行第229章 關雲長第338章 五禽功第4章 成記商行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246章 青梅煮酒第586章 南就聚風雲第31章 義陽武卒(一)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183章 綰青絲(四)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487章 涼州大決戰(六)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299章 斬顏良第691章 春潮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24章 鄰家有女(一)第520章 且隨她去!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732章 噩耗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17章 誰比誰高貴(四)第536章 見錢眼開郭奉孝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687章 封王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137章 疑竇重重(上)第522章 福紙第92章 小八義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202章 曲陽第266章 出招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475章 雲動(二)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239章 同宗第531章 幷州攻略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478章 雲動(五)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544章 史老大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612章 曹黃初會第114章 馬賊胡班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599章 奪宛城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546章 終究是個孩子第456章 涼州亂(四)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532章 海外來客第351章 三年後第493章 涼州大決戰(十二)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718章 遼東亂(續)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527章 初論江東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95章 綿裡藏針第62章 惡來兇猛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226章 生與死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二)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518章 疏離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