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曲陽

祖水,發於微山。

流經彭城國、下邳國,至廣陵入游水後,匯入淮水。

曲陽,就位於祖水之畔。

從下相至海西,必經曲陽。

曲陽長名叫王模,樂安人,在徐州頗爲威望,與盱眙人周逵齊名。呂布入徐州後,乓招攬了不少本地名士,王模就是其中之一。任曲陽長三年以來,王模政績卓著,把最初不過兩萬多人的曲陽縣,發展到三萬人。在徐州人口總體呈下降趨勢的今天,也算是不小的政績。

晨光中,曲陽顯得格外寧靜。

宋憲縱馬到曲陽城外,卻見城頭上冷冷清清,連個人影都沒有。

“城上可有人值守。”

宋憲大聲問道。

片刻後,從箭樓垛口上探出一個人來,做洋洋的問道:“縣長有命,今日曲陽不開城門……凡過往人員,請繞曲陽行。非縣長與宋將軍之命,任何人不得出入。你們快點走吧……”

宋憲不禁愕然,同時這心裡面,又有些開懷。

縣長,和宋將軍?

那不就是在說我嗎?這王模倒是個有眼色的人,將來回轉下邳之後,定要向溫侯好生舉薦。

他大聲喝道:“某家就是宋憲。”

“你是宋將軍?”

箭樓上的人,明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

“你若是宋將軍,那我就是呂溫侯了”哈哈哈,宋將軍昨日才離開,哪會是你這等模樣。”

宋憲的臉頓時通紅。

這傢伙可一點都不討喜……

“某家就是宋憲,有我虎符可以證明。速速稟報王縣長,就說軍情緊急,命他立刻打開城門。”

說着,宋憲取出虎符,在手中搖晃了一下。

“真是宋將軍!”

城上小校不由得大吃一驚,連忙呼喊道:“城下速開城門,是宋將軍回來了。”

宋憲這懸着的心,頓時放回了肚子裡。不過想想,也真夠丟人!昨天自己是浩浩蕩蕩開拔,時隔一天,卻灰溜溜的回來。六千大軍,六千大軍啊……宋憲想起來,就覺得一陣心痛。

城門吱呀呀打開。

宋憲催馬就往城門行去,眼見就快到城門口的時候,忽聽城門洞裡有人喝道:“哪個是宋憲。”

誰這麼沒有禮貌,竟敢直呼我的名字?

宋憲勃然大怒,忙擡起頭向城門洞裡看去。只聽一陣馬蹄響,伴隨着若有若無的鈴鐺聲。一匹快馬自城門洞中衝出,馬上大將身穿百花錦緞子戰袍,外罩一件獅蠻寶甲,腰繫玉帶。

“宋憲,甘寧在此恭候多時。”

甘寧?

那是什麼人?

宋憲有點懵了……

從未聽說過甘寧這個名字,還等我多時?

腦袋練佛一下子開了竅似地,宋憲激靈靈打了個寒蟬,忙摘下大槍,擡頭觀望。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點晚了。一匹白馬,在晨光照映下,如騰雲駕霧一樣,就衝到他跟前。

馬上一員大將,掌中一口大刀,來到宋憲面前,二話不說,拖刀從宋憲身旁抹過。

寒光一閃,血霧噴濺。

宋憲在剎那間,被來人一刀砍下了腦袋。首級掉落在地上,骨碌碌滾動不停。而馬背上的無頭死屍,鮮血從腔子裡佃徊噴血,瞬間便染紅的胯下的坐騎。不僅是宋憲沒有反應過來,包括宋憲的那些親隨,一個個也都傻在了城門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怎麼宋將軍被人殺了?

照夜白衝出城門之後,希聿聿仰蹄長嘶。

蹄下的鐵掌,在日光下閃閃放光。馬上的將軍,更是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叮鈴……

鈴鐺聲響起,那人橫刀立馬,立於城門樓下。

“宋憲已死,爾等還不棄械投降,更待何時!”

聲如巨雷,在蒼穹迴盪:宋憲已死,宋憲已死……

伴隨着這一聲如雷巨吼,只聽城門樓上傳來嗚咽長號聲。從城門兩邊,呼啦啦衝出二百餘軍卒,手持大槍長矛,惡狠狠盯着那些扈從,團團包圍。與此同時,箭樓垛口後出現了一個少年將軍口七尺出頭的身高,身着一件大紅色禪衣,內着長袍。頭戴綸巾,腰繫玉帶,掌中一口大刀,臉上透着平靜之色。在他身後,還跟着兩個壯漢,兩人手中各執一杆大槍。

“我是海陵尉曹朋,今有逆賊宋憲犯境,特將其誅殺。

三息之內,爾等放下兵器。三息之後,若還有手持兵器,並於馬上之人,格殺勿論!”

他的聲音並不是很洪亮,甚至還帶着一絲少年稚氣。

可是,在這清晨裡,卻透着一股詭譎之氣。話音剛落,就聽他身後大漢厲聲喝道:“一!”

喊聲未落,噹啷一聲,一名扈從便丟了兵器,從馬上滾落在地。

“我投降,我投降!”

有一個人領頭,就會有第二個人跟上,第三個……

轉眼間,宋憲那七十多名扈從,紛紛下馬,丟掉手中兵器,匍匐在地,一動也不敢動。

跨坐照夜白的甘寧忍不住啐了一口唾沫,“孃的,一羣沒卵子的貨色。

他擡起頭,向城樓看去。卻發現曹朋已經不見了蹤影。站在城樓上的,是方纔護衛曹朋的兩人之一。

他,叫做王旭。

曹朋在決定出兵馳援之後,第二天一早,便率領八百海陵精兵,離開了海陵縣。爲什麼是八百人呢?這裡面還包括了二百臨時徵召的輜重兵,以及夏侯蘭之前徵召的一百名巡兵。

甘寧爲前鋒,曹朋率三百人爲中軍,王旭翟囧領二百人,押運輜重。

就在快抵達淮水的時候,曹朋收到了鄧稷的第二封來信。第一封信,是在射陽時收到,內容很簡單,鄧稷請求曹朋立刻出兵援助;而第二封信的內容,卻使得曹朋吃驚不小……

鄧稷在信中說:海西無需馳援,宋憲不過烏合之衆。

然則宋憲已取,呂布難敵。擊敗了宋憲,定會令呂布出兵征伐。海西真正的危險,不是宋憲這六千兵馬,而是呂布的第二次出兵。所以,鄧稷認爲,若要保住海西一年以來的成果,絕不可使戰火在海西治下燃起,應該拒敵在海西以外……請曹朋率兵,連夜偷襲曲陽。

“這是何人所謀?”

“呃,小人臨出發時,鄧縣令命鄧芝先生爲別部司馬。”

胡班小心翼翼回答道:“而且,鄧縣令還把全縣兵馬,盡數託付於鄧芝先生,有他謀劃拒敵。”

曹朋恍然大悟。

他太瞭解自己的姐夫了,鄧稷並沒有這個魄力。

鄧稷本就不是一個長於軍事的人,包括曹朋在內也非帥才。能想出拒敵於海西之外這等策略的人,一定是個膽大而有謀略之人。

鄧芝,果然來了!

不是每一個穿越者,都能成爲軍事奇才。

曹朋自己清楚,讓他想出些鬼點子弄出些旁門左道還行。

真要是涉及到行軍打仗,運籌帷幄,可不是看兩本兵書就能夠做到。兵書戰策只是教授戰爭的基礎。曹朋看過司馬法,讀過孫子兵法甚至在前世,還翻過幾章馮克勞維茨的《戰爭論》。但又能如何?他還是沒能成爲軍事奇才,到頭來也只不過是一個小縣城裡的刑丵警。

也許,有人會說,經過系統學習之後,肯定能有所成就。

可問題是,曹朋前世也非軍校畢業。就算是從軍校裡出來,也不見得個個都能成爲將軍……”

所以在重生之後,曹朋會盡量避免碰觸軍事上的事情。

練兵治兵,有王旭郝昭;衝鋒陷陣,有甘寧潘璋夏侯蘭;出謀劃策,有闞澤便足夠了!

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好這些人。

鄧芝的到來,對鄧稷,對海西而言,無疑有着巨大的補益。

這倒也不是說,曹朋和鄧稷就一無是處。至少在治理地方,嚴明法紀方面,鄧芝比不得鄧稷;而在偵破案件,查詢真相,靈活多變方面,曹朋更強過鄧芝許多。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這種事情,還真不好說誰比誰更強。只能說,有些東西是天生的,非人人都可以做到。

歷朝歷代,讀過兵書戰策的人,不計其數。

但名將也就是那麼幾人而已……

有些事情,真的要講天賦。就這一點來說,曹朋即便是不服氣也不行。

“鄧伯苗要我攻取曲陽?”

“正是。”

曹朋馬上領會了鄧芝的意圖。

“胡班,你立刻趕赴海陵,讓步子山前往廣陵縣,向陳太守求援。就說呂布欲圖謀不軌,曹公早晚征伐。請他儘快出兵,只需屯兵淮陰足矣。我會連夜渡過淮水,配合鄧伯苗行動。”

胡班二話不說,立刻答應下來。

你陳登不是想坐山觀虎鬥嗎?

這世上沒那麼容易的事情……我攻取曲陽,逼着你屯兵淮水。就算你不想出病,也不可能。

淮陰,從治所而言,屬下邳國。

但由於徐州政權更迭,淮陰地區從某種程度上,已經被廣陵控制。

只要陳登屯兵淮陰一線,就可以迫使得張遼在徐縣脫不開身,還能夠牽制住淮浦縣的兵馬。

想必鄧芝這拒敵於域外的策略,也包含了這一層深意。

當晚,曹朋在淮浦以東,淮水下游的一處河灣,神不知鬼不覺的渡過了淮水。時值鄧芝截斷游水,使得游水下游的水流,也格外徐緩。特別是在淮浦以北的河段,河水只沒過膝蓋。如此一來,曹朋更是不費吹灰之力,西渡游水之後,於九月初一凌晨,抵達曲陽縣城外。

宋憲,剛率兵離去。

王模更是沒有半點提防。

任誰都不會相信,宋憲六千大軍,攻不下區區海西。

而且,曲陽距離游水也不算太遠,騎馬甚至不到一天的路程。此等情況下,王模又有何畏懼?

於是,在正午時分,曹朋命甘寧和夏侯蘭兩人,各帶五十精兵,分批混入城中。天黑之後,甘寧在城中舉火,引發了曲陽騷亂。王模得知以後,立刻帶人前去平息,於中途被夏侯蘭伏擊,斬殺於長街之上。甘寧舉火之後,便立刻帶人搶奪城門。與此同時,曹朋自城外強攻,裡應外合之下,幾乎沒有費吹灰之力,便攻佔了曲陽。隨後,八百兵馬進駐曲陽,曹朋下令封閉城門。他不太清楚鄧芝是否能將宋憲一網打盡,所以也不敢掉以輕心,做好防備。

王模的前車之鑑,猶在眼前,曹朋又豈能重蹈覆轍?

“傳我命令,三軍不得擾民。

同時開放庫府,將糧草分發於城中百姓。自即日起,曲陽夜禁,若無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宋憲的屍首,被收攏妥當,還準備了一口薄棺。

曹朋倒是沒有爲難宋憲的那些扈從,命他們把宋憲的屍首,送往下相。

正午時分,鄧芝率潘璋、周倉和鄧範,領八百海西精兵,抵達曲陽城外。曹朋得知以後,親自迎出了曲陽。

“五哥!”

在曲陽城下,曹朋用力擁抱鄧範。

而後又一一見過了周倉和潘璋兩人,這纔來到鄧芝面前。

鄧芝,五官俊朗,相貌出衆。不同於鄧稷的文雅,鄧芝有一股子英氣,頗令曹朋感到心折。

“鄧伯苗?”

“曹友學!”

兩人相見之後,幾乎是不約而同喚出對方的名字。

曹朋驚訝於鄧芝那種沉穩之氣,而鄧芝則有些驚訝曹朋的年紀。

雖說他早就知道,曹朋今年才十五歲。可是當鄧芝親眼見到曹朋的時候,還是感到很震驚。

“常聽內兄提起鄧伯苗之名,今日一見,果名不虛傳。“曹朋看着鄧芝,拱手笑道:“水淹三口灘,六千賊兵瞬間煙消雲散,大兄之謀果然了得,小弟佩服之至。”

鄧芝也笑道:“友學詭謀,我亦久聞。今日一見,果然少年英雅。”

兩人相視,不約而同大笑起來。

旋即,曹朋拉着鄧芝的手,一起走進曲陽縣城之中。

縣城裡,早已經安排好了營房,八百海西兵馬,隨即進駐校場。

曹朋與鄧芝等人,高坐於衙廳裡。甘寧夏侯蘭王旭在左邊;周倉潘璋和鄧範,則坐在右邊。

待雙方落座之後,鄧芝輕輕咳嗽一聲。

“今日大破宋憲,非我之功,實宋憲無能。

不過,宋憲雖敗,呂布定不會善罷甘休。不出幾日,那呂布必會在此發兵,到時候定有一場惡戰……友學,你官拜海陵尉,又兼廣陵東部督郵曹掾事。對接下來的戰事,可有籌謀?”

一席話,升得廳上衆人,齊刷刷將目光,凝聚在曹朋身上。

第三更

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365章 周良第208章 第一日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654章 野望(一)第94章 拉幫結派第200章 鄧芝第407章 人,人,人!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260章 學做人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229章 關雲長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194章 海陵尉第670章 序幕第245章 衣帶詔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377章 獅虎獸第70章 霸王三甩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232章 抉擇第644章 亂戰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474章 雲動(一)第259章 冢虎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266章 出招第253章 葛仙翁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693章 馬如風第321章 張合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722章 葭萌關之初戰第266章 出招第351章 三年後第197章 威懾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474章 雲動(一)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701章 斬將奪旗者,常山趙子龍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232章 抉擇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274章 案中案第104章 河一工坊第121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四)第622章 老驥伏櫪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274章 案中案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194章 海陵尉第379章 鮮卑第635章 梳理(二)第10章 雛鳥初啼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174章 情信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392章 命案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186章 慘案(一)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147章 祖水河畔論英雄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654章 野望(一)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25章 洪娘子之請第203章 論戰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348章 朱夏第164章 仇人?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396章 亂(一)第373章 尋釁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242章 虎豹騎第187章 慘案第122章 海西縣的下馬威第725章 梟雄末路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十一)
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365章 周良第208章 第一日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654章 野望(一)第94章 拉幫結派第200章 鄧芝第407章 人,人,人!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260章 學做人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229章 關雲長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194章 海陵尉第670章 序幕第245章 衣帶詔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377章 獅虎獸第70章 霸王三甩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232章 抉擇第644章 亂戰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474章 雲動(一)第259章 冢虎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266章 出招第253章 葛仙翁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693章 馬如風第321章 張合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722章 葭萌關之初戰第266章 出招第351章 三年後第197章 威懾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474章 雲動(一)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701章 斬將奪旗者,常山趙子龍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232章 抉擇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274章 案中案第104章 河一工坊第121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四)第622章 老驥伏櫪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274章 案中案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194章 海陵尉第379章 鮮卑第635章 梳理(二)第10章 雛鳥初啼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174章 情信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392章 命案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186章 慘案(一)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147章 祖水河畔論英雄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654章 野望(一)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25章 洪娘子之請第203章 論戰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348章 朱夏第164章 仇人?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396章 亂(一)第373章 尋釁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242章 虎豹騎第187章 慘案第122章 海西縣的下馬威第725章 梟雄末路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