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學做人

臥龍潭書院,別有洞天。

如果只從外面看,書院並不大。可走進來,就會發現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整體而言,臥龍潭書院仿周代前堂後寢的體制,在中軸線上佈置前後堂以及大門第三、四進的大宅。過門廡”進門有院,即爲書院主體。而依照禮制,這裡是前堂所在。房間分爲室與廂,堂上有承塵。這也是這所宅院的主要建築,體型高大,有東西兩階,設一道橫牆”與後院分開。橫牆上開了一道門”稱之爲中閣。過中閣,即進入後堂,也是胡昭的家。

書院和宅邸融爲一體,形成了臥龍潭最具風格的建築。

後堂有山水,有階,有軒”還有樓亭。在中軸線左右有院牆”在牆內設迴廊一週,禮制上叫做“兩廡”是後堂和門廡相連接,形成數重院落的格局,也顯示出莊嚴和肅穆之氣。

胡昭,年四十八歲,但看上去不過四十出頭。

也許是寄情于山水,不問世事的緣故,使得他比同齡人看上去年輕不少。至少在曹朋看來,胡昭似乎比荀衍還小。以至於當曹朋脫下紋履,走進房間的時候,不由得爲之愣了一下。

時近初夏,胡昭一襲白裳”博領大衫,卓爾不羣。

“學生曹朋,拜見先生。”

胡昭身材不高,面頰瘦削。

他跪坐在牀榻上,正拿着一本小冊子翻閱。

見曹朋行大禮,他放下書冊,微微一笑“曹友學。”

“學生在。”

“我正在看你的八百字文。”

“學生惶恐。”

胡昭擺手示意曹朋在一旁的坐榻上坐下取銅爵,抿了一口水”而後輕輕咳嗽了兩聲。

“本來我已無意收弟子”然則看罷你兩篇文章,竟欲罷不能。

加之曹公親自推薦,我也不好推辭,所以便讓你過來曹朋”我才疏學淺,無意於功名。此亂世時但求避於一隅,芶全於世。所以,如果你想要學權謀,求功名,我恐怕教不得你,請你回去。”

胡昭的話,意思很明白。

曹朋倒是有所準備他也知道,這時代的名士,大都有一些古怪的性子。即便有曹操舉薦,也只是一個敲門磚。嗯要拜入胡昭門下,還要經過胡昭的考試。這番話也是一樁試煉。

“學生此來,不求權謀,不爲策術,更無意功名。”

“哦?”胡昭微微一笑,“那你求個什麼?”

“我只求,做人的道理。”

這一句話令胡昭的眼睛一亮。

“做人?難道,你不會做人嗎?”

“昔孔仲尼窮一世之功,也只敢言幾於道學生焉敢自稱懂得做人?”

胡昭的眼中,閃過一抹笑意。

他沉默了片刻輕聲道:“曹朋,生於中陽山,後因避禍,隨父母往棘陽。途中與龐元安,而得鹿門所重。只因後來得罪了荊襄貴族,幾近家破人亡。因緣巧合,與典韋同行,投奔許都。其父曹汲,長於冶煉之術,造斷二十札寶刀,而受任諸冶監監令,又因改造曹公犁”得諸冶都尉:其內兄鄧稷,棘陽鄧氏族人,原是棘陽小吏。歸附曹公後,任海西令,斷斷兩年,執掌兩淮屯田,拜屯田都尉。曹朋,雖鄧稷赴任,所建功勳甚多。隨荀休若出使江東,破陸氏命案一宗……,後任海陵尉,與呂布屢戰曲陽,卻因私自放走呂布家小而獲罪。”

曹朋愕然,擡頭看向胡昭。

古人收徒,是一樁極爲重要的事情。

人道:天地君親師。

師道之重要,可見一斑。古人常說,一日爲師,終生爲父。當了人家的老師,就要爲學生的一輩子而操勞。胡昭既然要收徒,自然會仔細打聽曹朋的事蹟。只是未想到”他打聽的如此清楚。

胡昭說:“做人難,猶甚於求功名……,曹朋,你所求,卻給我出了一個大難題。”

“學生不求那聖賢之道,只求此生,問心無愧。”

“問心無愧嗎?”

胡昭陷入了沉思。

“友學,可有志向?”

“志向?”

“欲做人,需立志……你學做人,又爲哪般?”

曹朋友情肅穆,神色端莊”“學生求學”求爲天地立心,求爲生民立命”求爲往聖繼絕學,求爲萬世開太平。”

十六歲的曹朋,正處於變聲階段聲音略有些嘶啞,一字一頓,卻有千斤。

這段話,他曾在祖水河畔”與郝昭,與典滿許儀說過,當時還差點遭了雷劈。而今,他再次說出這番話語,卻包含了信心。我爲穿越衆,不但要求身前名,更要爲身後謀,否則就是白來一遭?所以,當他說出這一席話,字字發自於心”也使得這一席話,更透出凝重色。

胡昭臉上的笑容,戛然而山他怔怔看着曹朋,片刻後長身從牀榻上站起,仰天大笑。

“曹朋,你一路跋涉,先下去歇息吧。

聽說你帶了扈從來,只是入我這書院,卻不得扈從隨行。你若住書院,只能使扈從返回陸渾:若留下扈從,就要自行安排?你欲如何選擇呢?”

曹朋想了想,“學生好清靜,就住在書院外吧。”

“那你自己安排吧。”

曹朋起身”雙手抱拳舉過頭頂,一揖到地,而後告辭離去。

當他要出門的時候,就聽胡昭在他身後說:“我這後閣外,臥龍潭邊,尚有一塊空地。你如果想要在這裡造房而居,不妨就安排在那裡吧。明日”我將開堂解《論》,到時候會命題與諸生。若你能寫出佳作,方可入我門牆:若寫不出…………曹朋,你便自行返回許都吧。”

“喏!”

曹朋應命退出房舍。

面試應該算是通過了接下來還會有一場筆試。

曹朋在門口搔了搔頭,心中苦笑一聲:拜個老師,還真麻煩。

說起來胡昭的規矩好像很大。

可細想的話,這年月的名士,都有這個毛病。

當初在棘陽的時候,龐德公贈他《尚書》,卻未曾開解。只說若曹朋讀通了,方可拜入山門。

如何判斷曹朋是否讀通,還不是一樣要考試?

畢竟曹朋和臥龍潭書院的普通學生並不一樣。胡昭開設書院”教授方圓三百里的學生讀書識字,這叫做教化;而曹朋也好,司馬懿也罷,其性質就是傳道和授業,要求自然不一樣。

司馬懿在門口等候,見曹朋出來便笑呵呵的迎上前來。

“賢弟,如何?”

“先生讓我在後閣外造房”還說明日會命題考試。”

“哦,這沒什麼……先生命題,大都有規律可循,就似我當初拜師,正好逢先生解《孝》”所以命題也是以《孝》的內容而立。對了,先生可告訴你,明日他會講解什麼文章?”

“論。”

司馬懿笑道:“那就好辦了,先生明日命題,必與《論》有關。”

好辦個屁!

曹朋感到有些頭疼。

沒錯”他對《論》不算陌生,可不代表”他能寫出佳作。

這件事”還真有些麻煩“…………

司馬懿作爲胡昭的親傳弟子”非常熱情的陪着曹朋”來到了胡昭所說的那塊空地上。曹朋發現,這塊空地距離胡昭宅邸後閣”不過幾百米的距離。空地的一片,是一片桃林…………

中間大約有一千多平方米的空地,毗鄰臥龍潭,景色倒是非常動人。

再過兩天”就是初夏。

可陸渾山中,涼風習習,絲毫感受不到半點炎熱。

曹朋搔搔頭,對司馬懿說:“這裡如何營造房舍?”

司馬懿想了想,“反正這漫山遍野的樹木和毛竹,找本地村民幫忙搭建一下,也不算麻煩。

不需要造的太好,只需先住下來。

恩”不過你可要小心一點”這裡的民風很剽悍,可不要和村民發生衝突。請他們幫忙,千萬別談什麼錢帛,請他們喝酒就行。不如這樣,你先讓他們湊合一下,我帶你找本村裡長。”

“如此,煩勞兄長。”

好在,夏侯蘭等人雖棄了車仗,可是行李卻沒有落下。

在曹朋的吩咐下,夏侯蘭命人在空地上先搭起了幾座小帳,郭寰與步鸞”則操持着準備飯菜。

曹朋雖司馬懿,走訪了村中里長,把事情說了一下,里長非常爽快的應承下來。

他也聽人說了,曹朋是朝廷官員,前來拜師求學。所以操辦起來,也非常認真。而曹朋呢,聽從了司馬懿的勸說,命夏侯蘭帶着幾人”入深山中狩獵。而後又命人騎馬,到山外買酒。

一來二去,當天將入夜時”兩間簡陋的竹舍,已經有了雛形。

里長還把家裡的被褥取來”說是山中夜風很寒冷,不妨用來禦寒。曹朋謝了之後,便讓郭寰和步鸞先住在竹舍中,自己則隨扈從們,住在軍帳。把打來的獵物和買來的酒水,分增與村民,臥龍潭的村民頓時喜出望外,一個個興高采烈的離去。山民不重錢帛,他們熱情好客”並非圖謀錢財。如果你給了他們錢帛,會使他們覺得,你瞧不起他們,是侮辱他們。

曹朋也不由得暗自感激司馬懿,若非司馬懿提醒,他又怎知這其中奧妙?

司馬懿住在學舍,入夜之後,便告辭離去。

天黑後,氣溫徒降。

曹朋坐在軍帳中,從行囊裡取出一卷《論》,秉燭夜讀。

天曉得,明天胡昭會出什麼幺蛾子呢?

心裡,不免有些恐慌……

第二天,天剛一亮,司馬懿就把跑來找曹朋了。

“怎麼,先生開課這麼早嗎?”

曹朋剛練完了拳腳,見司馬懿過來,不由得好奇詢問。

“非也,非也!”司馬懿笑道:“咱們這書院,辰時開課。不過呢,先生定下了規矩,每天早上,所有人必須聚在一起,鍛鍊筋骨。而且,是先生親自教授,也是咱書院的習慣。”

東漢時期的讀書人”可不要那種病秧子。

書要讀好”身子骨也必須強健。

曹朋和司馬懿”從後閣入宅邸,出中閣”便來到了前堂。只見數十名青年,正隨着胡昭一同健身。

胡昭的健身之術,是東漢時期極爲流行的引導術,共一百零八個動作,模仿飛禽走獸。

後世馬王堆出土過一套千年引導術,就類似於胡昭傳授的這套健身術。

似瑜伽?似太極?似五禽戲?

反正曹朋也說不清楚。

他和司馬懿在兩廡迴廊下”隨着學生們一起練習。

“兄長,咱們爲什麼不去和他們一起練習呢?”

司馬懿一聳肩膀,苦笑道:“非是我不想去,而是他們不接受我……,對了,昨天你來的時候”周奇是不是爲難你了?”

“呃……,…”

“他是本地人,而且是書院裡衆弟子的領頭人。

這個人……也說不上有多壞,只是心胸有些狹窄。我初入書院的時候,曾和他發生了一點誤會”所以一直都不太融洽。連帶着,書院的弟子們對我也很排斥,只好一個人在此健身。”

哈”沒想到夾名鼎鼎的司馬懿,還吃過這種鱉?

曹朋下意識的向那周奇看去,卻發現,周奇也正在朝他看來。

兩人目光相觸,周奇朝曹朋笑了笑,算是打招呼。曹朋也報之以笑容,而後又看看司馬懿,心中若有所悟。

也未必是周奇心胸狹窄,和司馬懿自身”怕也有關係。

司馬懿出身高門,這高門子弟,總是有一些傲氣或者說,傲慢。

也許,正是這種傲慢,使得雙方誤會越來越深。曹朋想了想,但並沒有與司馬懿說破……

何必爲這種事,得罪了司馬懿呢?

別看他現在對我挺熱情,萬一惱了他,說不得會記恨於心。

晨練結束,弟子們三三兩兩散去。

胡昭並沒有理睬司馬懿和曹朋,自顧自的返回房間。

將近辰時,司馬懿叫上曹朋”一同走進前堂大廳。這是一見足有四百多平方米的廳堂,胡昭正襟危坐,下面則是一個個蒲團和條案。書院的弟子們,分別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來”胡昭衝曹朋招了招手”用手一指旁邊的條案。曹朋恭敬的行禮,而後走過去,坐了下來。

他坐在司馬懿的旁邊,側對着講臺,與衆弟子分開。

許多人並不認得曹朋,而胡昭也沒有刻意介紹。但大家都知道”坐在這個位子上,等於胡昭已收下了曹朋。不少人眼中,流露出羨慕之色,更有人在堂上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胡昭也不理睬,拿起驚堂木,啪的拍在條案上。

剎那間,堂上鴉雀無聲!

曹朋坐在蒲席上“洗惚間,似有回到了前世學校的課堂

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189章 慘案(四)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19章 新家(一)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259章 冢虎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99章 子廉不廉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526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615章 老將軍保重!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125章 第一日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253章 葛仙翁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94章 拉幫結派第139章 照夜白(一)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565章 鄉黨(一)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58章 冷靜了嗎?第3章 我欲剛強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65章 周良第3章 我欲剛強第623章 天災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602章 欺人太甚第266章 出招第243章 回家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670章 序幕第101章 惡來鬥虎癡(一)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63章 武卒已死第4章 成記商行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279章 李中郎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結束感言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421章 非同等閒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七)第258章 陸渾山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201章 水攻第259章 冢虎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33章 義陽武卒(三)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242章 虎豹騎第271章 雪蓮,雪蓮(二)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232章 抉擇第627章 荊州變(三)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483章 涼州大決戰(二)第235章 老嫗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474章 雲動(一)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687章 封王第239章 同宗
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189章 慘案(四)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19章 新家(一)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259章 冢虎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99章 子廉不廉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526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615章 老將軍保重!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125章 第一日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253章 葛仙翁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94章 拉幫結派第139章 照夜白(一)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565章 鄉黨(一)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58章 冷靜了嗎?第3章 我欲剛強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65章 周良第3章 我欲剛強第623章 天災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602章 欺人太甚第266章 出招第243章 回家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670章 序幕第101章 惡來鬥虎癡(一)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63章 武卒已死第4章 成記商行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279章 李中郎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結束感言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421章 非同等閒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七)第258章 陸渾山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201章 水攻第259章 冢虎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33章 義陽武卒(三)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242章 虎豹騎第271章 雪蓮,雪蓮(二)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232章 抉擇第627章 荊州變(三)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483章 涼州大決戰(二)第235章 老嫗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474章 雲動(一)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687章 封王第239章 同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