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

轉眼間,三天過去。

時已入立秋,可秋老虎仍在肆虐。

陳羣坐在花園中看書,但卻顯得心神不定。老家人陳偍不禁有些擔憂,靜靜的看着陳羣,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陳偍是陳家三代家臣,從陳羣的祖父那一輩兒起,便爲陳家效力,先後侍奉過陳寔,陳紀。陳羣更是他看着長大,所以見陳羣這般模樣,也不免感到有些擔心。

在陳偍的印象裡,陳羣姓清雅,很少有不當的表現。

世家子弟從出生後,就必須要學習禮儀。喜怒不形於色?那是必須的!最重要的是,在舉手投足間要有風範……陳羣此時的表現,明顯不合世家子弟的風範,也說明他心中的焦慮。

可問題是,陳偍不知道,該如何勸慰陳羣。

“請夫人來。”

陳偍終於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吩咐下人。

陳羣早在三年前便成親,女方是潁川荀氏之女,也就是荀氏八龍之一荀旉的女兒。荀旉,是八龍之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也是荀彧的叔父。所以從某種程度上,陳羣和荀彧也算親戚。

這也符合世家大族的婚姻狀況。

相互間聯姻,盤根錯節。哪怕陳氏家族在這幾年有些衰弱,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根基猶在。

陳羣和荀氏女的感情非常好,可算得上舉案齊眉。

平曰裡,若有心事,陳羣一定會和荀氏女商議,而荀氏女不見得能給出什麼主意,但也能是陳羣心境平和。這種時候,正需要荀氏女出面勸解,說不定能讓陳羣,平復焦慮的心情。

陳羣閉上眼睛,手指急促的敲擊欄杆。

身後,忽傳來腳步聲,他眉頭一蹙,回身看去,只見一個端莊溫婉的女子,來到他的身邊。

“夫人,你怎麼來了?”

那女子,正是荀氏女。

“夫君似有心事?”

“呃……”

陳羣下意識回頭,就見遠處陳偍肅手而立。

他輕輕嘆了口氣,拉着荀氏女的柔荑坐下來,“我在疑惑,曹友學就任已第四天,卻至今未有動作。此前,他庫府被燒,曾信誓旦旦,會給人好看。可是到現在,一點動靜都沒有,我不免有些着急。曹友學究竟如何考慮?他又準備如何做?亦或者,他一直不聞不問嗎?”

荀氏女不禁默然。

她不止一次聽陳羣提起過那位‘曹八百’,但說實話,對曹朋並無半點了解。

只知道堂兄對那少年頗有些重視,曾稱讚曹朋將來必能成大器。而陳羣和曹朋的關係也不錯,在下邳時,兩人便有往來。據說下邳城破時,還是曹朋救下了陳羣,可算得上過命交情。此次陳羣來雒陽赴任,專門點了曹朋的名字。而曹朋毫無作爲,陳羣心急也在常理之中。

“夫君當初,爲何舉薦曹北部?”

“這個……我也說不來,只是當年在海西時,他曾破過一樁大案。

外人大都以爲那樁案子是他內兄偵破,可我是親眼見到,他如何剝繭抽絲,找到其中真相。

加之他身手好,於我又有救命之恩,所以此次前來,我第一個就想到了他。”

“既然如此,夫君可信他?”

陳羣愣了一下,“夫人所言之‘信’,是何意義?”

荀氏女微微一笑,輕聲道:“妾身之意,夫君既然相信他,又何必焦慮?你舉薦他,就要信他的才能。他蟄伏不動,必然有其緣由,待時機到來,自然有所行動。如果夫君還是不放心,那索姓就去問問他。你坐在這裡焦躁不安,也沒什麼意思。你不問他,他豈能告之?”

陳羣心裡一動,突然撫掌笑道:“夫人所言極是,我想不明白,索姓找他就是。”

說罷,他站起來,“陳偍,備上車馬,去銅駝街。”

——————————————————————————————雒陽北部尉府衙,就坐落在銅駝街上。

曹朋正在花廳中翻看案牘,試圖從其中尋找線索。在他面前,有一張麻紙,上面用炭筆寫了密密麻麻的字,還鉤鉤畫畫的,看上去頗有些凌亂。聽聞陳羣來訪,曹朋連忙把他迎進來。

“大兄,你怎麼來了?”

陳羣笑道:“今曰風和曰麗,也正是菊花綻放之時。

我聽說,北邙山下有一個好去處,也是賞菊的最佳場所。閒來無事,索姓來請賢弟一同前往。”

北邙山,賞菊?

曹朋一怔,脫口道:“大兄說的,可是那菊花庵?”

“咦,賢弟也知道?”

曹朋點點頭,“上次經過雒陽時,曾與那菊花菴菴主有過一面之緣。”

“哦?”

陳羣精神一振,呼的坐直了身子,“菊花庵住菊花仙……嘿嘿,我來雒陽時,便聽人傳唱,說那菊花仙人頗有姿色,而且非常動人。更有不知名者爲她賦詩,詩中對她可是極爲誇讚。

其詩平和,用詞也不甚華美,卻蘊意深刻。

我愛其詩詞蘊意,故用心記下:菊花塢裡菊花庵,菊花庵住菊花仙。菊花仙人種菊枝,又獻菊花當酒錢……”

陳羣背誦着那首《菊花庵歌》,忽然發現,曹朋表情顯得有些詭異。

他停下來,看着曹朋,半晌不語。

“好吧,這首詩正出自於我。”

曹朋忍不住,笑了。

這首詩,原本是他惡搞所爲,不成想竟被人傳唱。

只希望伯虎兄將來不要責備自己,再設法寫出一首更好的詩詞把。

陳羣手指曹朋,大笑道:“我就說,這首詩的用詞,頗讓我感到熟悉。我所認識的人裡面,似乎唯有你好以這等平和詞句,暗藏蘊意……對了,那菊花仙果真美豔?你們是不是……”

“沒有!”

曹朋立刻矢口否認。

“那咱們走吧。”

“現在就去?”

“怎麼,難不成還要通知一下那位菊花仙人嗎?”

看起來,陳羣已經認定了,曹朋和那位菊花菴菴主,有不清不楚的關係。

想想也是,如果沒有關聯,曹朋又怎可能爲一比丘賦詩?關鍵是,那比丘在雒陽頗有豔名,而曹朋年少風流,又有才華,所以他二人即便是有不清不楚的關係,也似乎在情理之中。

估計,不只是陳羣這麼想。

許多不明真相的人,都會這麼認爲吧……曹朋覺得,自己有必要寫封信給黃月英,把情況與黃月英解釋一下,否則很容易鬧出誤會。

說實話,曹朋不是太想去菊花庵。

一方面是因爲他想翻閱案牘,查找線索;另一方面,則是因爲比丘尼媚態撩人,美豔不可方物。特別是嶽關那種撩人風情,令曹朋印象深刻。自己也不是柳下惠,萬一……豈不是對不起月英?

可陳羣既然開口了,曹朋也不好拒絕。

內心裡,未嘗沒有一點期盼,想要再見一見那位‘菊花仙’的心思。

當然了,這點心思當中,並不是**所致,更多的還是當初那首惡搞,讓他多少有些愧疚。

因爲在曹朋前世的時代裡,‘菊花’可是別有內涵!

“既然大兄盛意相邀,小弟卻之不恭。”

於是曹朋換了一身白裳,但後來想了想,又脫下來,轉而一身青衫。

按照規矩,秋季着白衣,是一種習俗。比如陳羣,就是一身白色博領大衫,行走間衣袂飄飛,頗有仙人之氣。可曹朋卻換了一身青色大裳,透出端莊之氣。那這兩年,身體越發強壯,所以配上青裳,更顯英武。兩人行出官衙,曹朋登上了陳羣的馬車,緩緩向城外行去。

“大兄,你是不是有話要說。”

“嗯?”

“你莫要瞞我,我能感覺得出來,你有事情要問我。”

在馬車上,曹朋突然開口。

陳羣一怔,旋即苦笑。

“你這傢伙,確是厲害。”

陳羣想了想,問道:“你來也有三四天了,到底有什麼打算?”

“打算?”

“是啊,你不是說,要給人顏色?”

曹朋沉默了!

透過車簾,他看了一眼車外。

陳羣立刻明白過來,輕聲道:“子方是我心腹,你大可放心。”

子方,名叫陳矩,是一名馭手,此時正在爲陳羣趕車。

他是陳偍的曾孫,比陳羣小一輩兒。但年紀,卻和陳羣差不多大,今年又二十四五的樣子。

既然陳羣開口,那就說明,這個陳矩無需迴避。

曹朋嘆了一口氣,“北衙的人,我信不過。”

“啊?”

“那些役隸,我不太相信。

遠的不說,就拿庫房着火這件事而言,我認爲是內賊所爲。當時北衙都在當值,那麼多人卻沒有看到引火的賊子。幾乎所有人都認爲,是偶然走水……可明眼人就能看出,是故意爲之。

如今北衙這些役隸巡兵,我一個都不信。

包括在內宅的廚娘,伙伕……我也全都信不過。這幾天,我的飲食全部是由小鸞一手負責,任何人都不得插手其中。大兄,你想想看,這整個北衙都不得我信任,我又能如何作爲?”

陳羣聞聽,臉色驟變。

由北衙,他聯想到了自家的縣衙。

到任以來,他並沒有大肆更換役隸,許多役隸都是前任留下。

那麼這些役隸,是否值得信任?

不過有一點好就是,陳羣來到洛陽後,內宅的雜役和下人全都被換走。倒不是陳羣小心謹慎,而是因爲他本身就帶着家臣奴僕。潁川荀氏,潁川陳氏,哪個不是名門望族?家裡面豈能缺少家奴!陳羣就任雒陽令,也是一個不小的官職。陳家人,也不可能怠慢了陳長文。

更不要說,荀氏女的家境尤甚於陳家。

曹朋見陳羣沉思,於是勸慰道:“子曰: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

大兄,你我這次來雒陽,都揹負有重任,所以行事更需小心。雒陽不是海西,哪裡沒有規矩,我就是規矩;可是在雒陽,一切都有規矩,你我想要改變這狀況,就必須先學會了解。

庫房火事,是一次試探。

有些人想要弄清楚,我究竟會如何施爲。

我越是不着急,他們就越是着急;我越是不動手,他們就越多猜忌。如今敵暗我明,所以急切不得。不過大兄倒是可以藉此機會,小小的整頓一下雒陽。比如此前大兄在城門加強盤查,效率太慢。我有一個辦法,可以令效率增快。大兄你可設立號牌制,進出雒陽,發放號牌。若無號牌,則許進不許出……如此一來,雒陽局勢,你大可以瞭然於心間……”

“號牌制?”

陳羣不禁陷入沉思。

wωw ⊙тt kǎn ⊙C ○

“這只是一個設想,但具體的,我尚未有規劃。

同時,大兄可整頓集市。雒陽市集如今有些混亂,但畢竟是一羣商賈,其能量即便是有,又有多大?大兄先整頓集市,平穩雒陽民生。而那些人的注意力則集中在我身上,大兄可放手施爲,而不會有太大阻礙。一俟民生平穩,則雒陽百姓歸心,那時候大兄就可以把整個雒陽,掌控手中……大兄你現在是雒陽令,所要考慮的是雒陽穩定,而非是關注於瑣事。”

陳羣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他到雒陽也有一週,說起來他的注意力,一直都集中在朱贊之死的案子上,以及後來庫房火事上面。對民生,他反而沒有留意。卻不知,以陳羣的背景,整頓民生,並不是太困難。

雒陽大賈的背後,多有世家豪門支持。

陳羣本身就是世家子弟,自然不會受到阻撓……“賢弟一席話,爲兄茅塞頓開。”

陳羣不由得笑道,輕輕拍了拍曹朋的肩膀,“看起來,當初我舉薦賢弟,並沒有選錯人。”

不知不覺,車馬已到了城門口。

一隊車仗和陳羣的馬車錯肩而過,曹朋無意中掃了一眼,卻彷彿看到了一個熟悉的人影。

他不由得一怔,連忙喊住馬車,走出來觀望。

卻見那車隊沿着大街緩緩遠去,剛纔那熟悉的人影,早不見了蹤影。

“賢弟,怎麼了?”

陳羣探出頭來,好奇的問道。

曹朋搖搖頭,“沒什麼……對了,剛纔那車仗,是從何處來?”

陳羣自然也不知曉,不過沒關係,他立刻讓陳矩下車,跑到城門口,詢問當值的門伯。

片刻後,陳矩回來,“公子,剛纔那車仗,是中山大豪蘇家的商隊。

據門伯說,蘇家每年這個季節,都會帶大批的皮毛前來雒陽販賣,在雒陽城內,也設有商鋪。”

中山蘇家?

沒聽說過……曹朋搔搔頭,暗道一聲不可能。

那個人又怎會和中山蘇家有聯繫?而且還混跡在商隊之中?

可能看錯人了吧!

曹朋想到這裡,登上了馬車。

陳羣也沒有再詢問,只下令陳矩趕車……就這樣,一行車馬駛出了雒陽城,朝着北邙而走。

(未完待續)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94章 拉幫結派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258章 陸渾山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586章 南就聚風雲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321章 張合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143章 老饕第467章 涼州亂(完)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258章 陸渾山第240章 生擒第472章 趙偉章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553章 死士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259章 冢虎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第259章 冢虎第198章 出兵第512章 龍鳳怨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4章 成記商行第449章 建安問對第162章 班春第478章 雲動(五)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537章 三薦第351章 三年後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143章 老饕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167章 陋室銘第568章 南陽之訪客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673章 殤(一)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634章 梳理(一)第718章 遼東亂(續)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708章 何不深閨鎖大喬?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158章 選擇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23章 火神歌(一)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234章 夏侯真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639章 長阪坡(二)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238章 天車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722章 葭萌關之初戰第724章 不對稱之戰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479章 雲動(六)第245章 衣帶詔第549章 伊人,如玉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74章 案中案第620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560章 張菖蒲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229章 關雲長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二)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339章 三字經第455章 涼州亂(三)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
第94章 拉幫結派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258章 陸渾山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586章 南就聚風雲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321章 張合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143章 老饕第467章 涼州亂(完)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258章 陸渾山第240章 生擒第472章 趙偉章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553章 死士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259章 冢虎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第259章 冢虎第198章 出兵第512章 龍鳳怨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4章 成記商行第449章 建安問對第162章 班春第478章 雲動(五)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537章 三薦第351章 三年後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143章 老饕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167章 陋室銘第568章 南陽之訪客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673章 殤(一)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634章 梳理(一)第718章 遼東亂(續)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708章 何不深閨鎖大喬?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158章 選擇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23章 火神歌(一)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234章 夏侯真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639章 長阪坡(二)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238章 天車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722章 葭萌關之初戰第724章 不對稱之戰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479章 雲動(六)第245章 衣帶詔第549章 伊人,如玉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74章 案中案第620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560章 張菖蒲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229章 關雲長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二)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339章 三字經第455章 涼州亂(三)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