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

眼前的男子,大約三旬靠上?

一襲月白色鶴氅披身,頭戴綸中,容顏俊美,風度翩翩,絕對能稱得上是一位美男子。在他身邊,還跟着一名男子,年齡也在三旬靠上。曹朋認得他旁邊的男子,赫然正是龐山民。?

而走在前面的男子,他看着眼熟,卻有些想不起來在何處見過。?

“友學,羊冊鎮一別經年,別來無恙!”?

男子面帶儒雅笑容,令人如沐春風。?

羊冊鎮??

曹朋頓時想起來了眼前男子,連忙土前幾步,躬身行禮,“學生曹朋,見過水鏡先生。”?

司馬徽!?

曹朋重生之後,認識的第一個三國名人。?

當年,他在中陽鎮怒殺成紀,被迫隨同家人逃離家園,前往棘陽投奔鄧稷夫婦。不想風雪交加,在途經羊冊鎮的時候,曹朋遇到了兩個人。也正是這兩個人,改變了曹朋的命運……?

一個是龐季,也就是龐德公的哥哥。?

另一個便是眼前的司馬徽,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司馬德操,水鏡先生,諸葛亮的老師。在十年前那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曹朋以十勝十敗論,而令司馬德操與龐季對他心生重視。隨後,纔有了司馬徽贈車之舉措。也正是因爲那輛馬車,使得曹朋一家在棘陽站穩腳跟。雖然後來遭遇黃射的迫害,但司馬徽給予曹朋的幫助,算起來猶甚於龐德公曹朋怎能不敬。?

司馬徽也在上上下下打量曹朋,心中感慨萬千。?

當年一念之差,未得良才而授之,如今想來,卻是後悔無窮。?

曹朋還車的時候,龐德公二話不說,便贈與尚書與《詩》《論》。司馬徽當時就是猶豫了那麼一下,結果被龐德公搶先。既然龐德公要收曹朋,司馬徽也不好相爭鬥沒有太多後悔。?

要知道,他返回襄陽之後,諸葛亮便拜入水鏡山莊。?

時山莊之中,有臥龍鳳雛,更有水鏡四友,司馬徽能有什麼遺憾?可不久之後,曹朋以一篇陋室銘而聞名天下,司馬徽便有些後悔了!古人講‘德行’二字。德爲先,行在後。也就是說你有沒有真本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德行“陋室銘”正恰恰應和了這個“德”字。?

隨後,曹朋拜師胡昭,又做龘愛蓮說。?

司馬徽得到了文稿,扼腕長嘆。?

一晃十載,昔年那個羊冊鎮瘦弱少年,而今已成爲天下人所熟知的曹三篇,曹八百。論聲名,曹朋的才名未必遜色司馬徽。而他征戰涼州,治理河西將西北打造成一個富庶之所,也使得司馬徽爲之讚歎。?

見曹朋一如十年前恭敬甚至執弟子禮,也讓司馬徽感到很開心。?

“友學,機伯此次行事有虧德行卻並無私心作祟。?

他畢竟有大才學,在荊襄甚有名聲。若友學一怒而斬殺機伯先生,只恐會受世人指責……友學莫忘記當初禰衡之死,乃前車之鑑。我厚顏懇請友學饒過機伯父子,於友學而言,並無害處。?

曹朋,激靈靈打了個寒蟬。?

他猛然向伊籍看去,突然間明白了,伊籍剛纔爲何破口大罵。?

伊籍是個極具風度的君子,口碑甚好。而今卻口出污穢之言,與他以往言行頗有不同。一開始,曹朋以爲他是因爲失敗所以纔會如此。可司馬徽這一說,他猛然醒悟了伊籍的真正用意。?

伊機伯,你好算計!?

荊襄是一個文風極其鼎威的地方。?

在劉表的治理下,荊州雖說不得是風調雨順,國富民安,但這文風之威,未必就遜色於潁川。君不見,徐庶、石韜、孟建、崔均四人紛紛來荊襄求學,不正是因爲這文風的鼎威嗎??

這裡聚集了太多名士,人言荊襄名士冠絕天下,雖有些誇張,卻可見一斑。?

在荊州,文士的地位遠遠高於武夫。?

以文聘之能,還要擺在蒯氏門下求學;蔡氏之所以能強威,也是因爲有蔡諷的名聲做底蘊?

荊州的風氣,頗有些類似於後世的宋朝。?

宋太祖曾立下,不得殺害讀書人,的規矩。荊州雖然沒有宋朝那麼明文規定,但文士的地位之高,卻未必遜色宋朝。禰衡那種‘憤青’,數次羞辱劉表,而劉表不敢壞其性命;黃祖只因爲殺了禰衡,結果是衆叛親離,連他親哥哥對他都惱怒異常,甚至不肯給予他原諒。?

由此可見,在荊州,名士的地位何等高貴。?

伊籍雖是山陽人,但素以風姿儒雅而著稱,爲荊襄人士所敬重。如果曹朋殺了伊籍,名不正言不順,更會被荊襄士人所指責。到時候,很可能會出現當年黃祖殺禰衡的狀況,弄的曹朋聲名狼藉。伊籍,這是要用他的性命,來和曹朋做一次交鋒。?

曹朋的臉上,陡然間露出一抹詭異笑容。?

歷史上,伊籍並不出彩。?

劉表死後,伊籍歸附劉備,就再也沒有登場……?

也正因爲這樣,曹朋纔不把伊籍放在心土。沒想到,這老兒竟有如此能耐……如果曹朋殺了伊籍,激怒了荊襄士人,則曹朋在荊州的未來,必然艱難。同時,也可以爲劉備爭取時間。好算計,真好算計!?

“機伯先生,你言我助紂爲虐,卻不知曹丞相,何以爲紂王??

想當年,天子東歸,諸侯漠視……劉荊州身爲漢室宗親,二十二路諸侯討伐董卓時,他不肯出兵;天子東歸時,他仍舊沒有動作。反倒是丞相面對關中李郭之強威兵力,迎奉天子,盡人臣本份。天子定許都,至今十載。荊州未曾貢奉,更不要說,劉荊州親自前去朝拜天子。?

丞相迎奉天子十載,治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爭徐州,滅呂布,平劉備,戰袁紹,定關中,鎮西北,取北疆……就連海外藩國,也因仰慕我天朝之赫赫聲威,遠渡重洋,前來歸附。此不遜色於霍驃騎,班定遠之勳,何來國賊之說?”?

伊籍聞聽,不禁啞口無言。?

曹朋說的這些,都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他雖然和曹操爲敵對,但是對曹操這十年來所做的種種,有時也會柏案稱讚。不過,稱讚歸稱讚,卻不肝、伊籍對曹操認同。說到底,就是因爲曹操當年斬殺俊儀名士邊讓,激起了整個兗州士人的憤怒。伊籍,同樣是兗州人士,而且與邊讓也頗有交情。故而曹操斬殺邊讓,讓伊籍對他極爲憤怒。在伊籍看來,曹操的所作所爲,就是對名士尊嚴的踐踏和羞辱。?

曹操一生中最大的一個錯誤,恐怕就是斬殺邊讓。?

怕?

若非邊讓之死,引發兗州之亂,激起兗州士人之怒火,令曹操當年好友張邈讓甚至與他反目成仇。而這後果,至今也未能消除。邊讓之死龘,逼反了陳宮,引來了呂布,造成此後徐州,數年戰亂不止。曹操也因爲這個原因,不得不從東郡撤離,遷移到了豫州,安家落戶。?

曹朋見伊籍不言,不禁冷笑。?

禁?

“倒是爾等,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道?

伊機伯你自詡賢良,我且問你,與國家,與百姓有何建樹?整日坐而論道,滿口自德文章,只知道誇誇其談,爲一己之私,卻不顧生靈塗炭。曹丞相代天討伐不臣,你這種所謂賢良,卻在後面拖後腿。你本爲劉荊州幕僚,卻要助那劉備,篡奪荊襄……好一個忠臣賢良,好一個風雅名士。伊機伯,劉備何等人也?一織蓆販履之徒,竊命皇親國戚,爲禍天下。?

當年曹丞相待他何其重,不思報效國家,卻爲一己之私,而肆虐蒼生。何?

此人歸附公孫瓚,卻在公孫瓚危機時,不予援助;此人解徐州之危,卻暗地裡收買人心,竊取徐州。不過,劉玄德終究是個無德行之人,哪怕是得了徐州,最終卻被呂布奪走,惶惶若喪家之犬。丞相收留此人,他卻在汝南招兵買馬,心懷不軌。他假託天子血詔,卻四處招搖撞騙。自稱漢室宗親,卻無半點證據,證明其出身……官渡一戰,袁紹讓他駐守濮陽。?

他卻帶着袁紹兵馬,逃去了東海,與海賊造反,致使東海郡生靈塗炭。?

走投無路時,劉荊州收留此人。?

他不思報答恩義,反而私下裡四處招攬,收買人心,令荊襄內部,混亂不堪……劉荊州頭七未過,他便要篡奪荊州。此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不知禮儀廉恥之輩,也敢稱之明主?依我看,劉備纔是國賊,纔是逆臣,而你伊機伯,纔是真真正正,助紂爲虐的卑鄙小人……”?

老子殺不得你,但至少要罵個痛快!?

罵不死你,也要罵臭你……?

伊籍瞪大而來眼睛,看着曹朋,嘴脣顫抖不停,呼吸陡然間變得急促起來。?

一旁司馬徽和龐山民想要阻止,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勸說。曹朋說的,似乎是句句在理,沒有半點虛假。兩人相視一眼,不由得暗自苦笑。?

司馬徽更在心中感嘆:十年前,這小曹朋以十勝十敗論,令我等啞口無言。那時候,我就該知道,他是一個口舌伶俐之人;卻不想十年之後,他不僅成名就,這伶牙俐齒之能,似乎比之十年前,更甚一籌,直讓人無辯駁。?

伊籍的臉色蒼白,胸口更劇烈的起伏不停。?

他想要辯駁,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而曹朋越罵越很,一個髒字不帶,同時又句句誅心,讓伊籍感到氣短……?

他張了張嘴,卻覺得喉嚨發甜,胸口發悶,當曹朋罵他是,助紂爲虐,卑鄙小人,八個字的時候,伊籍大叫一聲,“羞煞我也!”?

一口鮮血噴出,身子隨之癱軟地上,氣息全無!?

“機伯,機伯!”?

“父親……”?

司馬徽和龐山民,以及一旁的伊陽,不由得大驚失色,大聲呼喊。?

可伊籍再也沒有睜開眼睛,靜靜的躺在冰冷的地面。?

“機伯,故去了!”?

一旁押送伊籍父子的衛士,擡頭駭然向曹朋看去。?

卻見曹朋面透冷意,微微一笑,轉過身,看也不看一眼。?

而站在曹朋身後的蔡中蔡和,不由得激靈靈打了個寒蟬,再看向曹朋的時候,那目光已透着濃濃懼意……

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604章 麋子方第397章 亂(二)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396章 亂(一)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二)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470章 馬文鷺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556章 卞夫人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339章 三字經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299章 斬顏良第462章 涼州亂(十)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215章 奇兵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58章 冷靜了嗎?第557章 相思子第321章 張合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624章 短歌行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183章 綰青絲(四)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1章 我有凌雲志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259章 冢虎第539章 雒神賦第700章 定風波第105章 虎豹騎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646章 軟肋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418章 河西第二彈(七)第365章 周良第274章 案中案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375章 叼羊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242章 虎豹騎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十一)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545章 不知天地,焉論天下?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137章 疑竇重重(上)第23章 火神歌(二)第188章 慘案(三)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七)第486章 涼州大決戰(五)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392章 命案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136章 悶頭髮大財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487章 涼州大決戰(六)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7章 鯤鵬定有乘風日第646章 軟肋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84章 錦帆賊第537章 三薦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51章 夏侯蘭第631章 那個並不愚蠢的女人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522章 福紙第112章 啓程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
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604章 麋子方第397章 亂(二)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396章 亂(一)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二)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470章 馬文鷺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556章 卞夫人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339章 三字經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299章 斬顏良第462章 涼州亂(十)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215章 奇兵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58章 冷靜了嗎?第557章 相思子第321章 張合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624章 短歌行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183章 綰青絲(四)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1章 我有凌雲志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259章 冢虎第539章 雒神賦第700章 定風波第105章 虎豹騎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646章 軟肋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418章 河西第二彈(七)第365章 周良第274章 案中案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375章 叼羊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242章 虎豹騎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十一)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545章 不知天地,焉論天下?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137章 疑竇重重(上)第23章 火神歌(二)第188章 慘案(三)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七)第486章 涼州大決戰(五)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392章 命案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136章 悶頭髮大財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487章 涼州大決戰(六)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7章 鯤鵬定有乘風日第646章 軟肋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84章 錦帆賊第537章 三薦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51章 夏侯蘭第631章 那個並不愚蠢的女人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522章 福紙第112章 啓程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