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拼‘師’有道

暮春的夜晚,帶有一絲躁動。

在這個萬物萌發的時節,人們行走於建陽門大街上,四處可見街頭上招展的旗幡。正戌時,天已經黑了。街道兩邊的店鋪,燈火通明,使得這古老都城的夜晚,透出無限盎然的生趣。

曹朋沒有騎乘照夜白,而是坐在一輛牛車上。

車篷敝開,夜風習習。

坐在車裡,倒也不覺得煩悶。

夏侯蘭騎馬跟在旁邊,一名飛睡駕車,跟隨着史阿,沿悠長大街行進,兩邊景緻盡入眼底。

曹朋坐在車上,倒也悠然自得。

金剛崖寺,聽上去似乎很陌生。

但如果提起它後世的另一個名字,人們也許就耳熟能詳:白馬寺!白馬寺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三大佛寺之一。滎陽洞林寺,龍門香山寺,還有這白馬寺。不過白馬寺最初,名叫金剛崖,有金剛棲息之意。

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中金神,極爲佛門金剛,於是派遣使者蔡音、秦景等人前往西域求佛。此時的佛教,又稱浮屠教,早在西漢年間便流傳至中原,但是並不爲太多人接受。不過在西域,許多國家視佛教爲國教。

如烏孫、疏勒、龜茲,更是浮屠治國。

蔡、秦二人於月氏遇到天竺僧人迦什摩騰(一名攝摩騰)、竺法蘭。於是便邀請這兩人到洛陽宣講佛法。這也就是佛教史上,最爲著名的,永平求法,的故事。不過那畢竟是佛教史上的記錄,誰也說不清楚究竟。反正是迦什摩騰和竺法蘭來了,並向劉莊宣講一次佛法之後”漢明帝便敕令仿造天竺寺院的式樣,在北鄧山和睢水之間,選定一處地址修建寺院。

最初”白馬寺是以官署之名而存在,管轄所有至中原傳法的僧人。

若想要傳法,就必須持有白馬寺的度牒,否則便不受朝廷保護,甚至可能被官府視爲邪教。

白馬寺的主持,拜白馬寺卿,不在朝廷品秩之內”但每月會領取傣祿。

迦什摩騰和竺法蘭在白馬寺…………最初是叫做金剛崖寺,定居之後,苦心編譯《四十二章經》,使之成爲流傳至國內的第一部翻譯成漢語的經文。《四十二章經》編譯完畢之後,漢明帝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有功的藉口,改金剛崖寺爲白馬寺。不過許多人仍習慣稱之爲金剛崖寺。

前世,曹朋也曾來過白馬寺。

但說實話”除了看到一堆人,就是掏錢上香,並沒有領悟到什麼高深佛法。

而在東漢末年,受戰亂影響,白馬寺早已不在朝廷治下”而成爲一座單獨的佛寺。信佛的人有,特別是在董卓遷都之後,許多洛陽人都開始信奉佛法,成爲佛門信徒,並供奉家產。

所以,白馬寺在戰火中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反而變得越發興旺。

曹朋抵達白馬寺的時候,史阿已經在寺外等候多時。一見曹朋,他立刻熱情的迎上前來”“公子,怎地這時候纔到?”

“路上欣賞夜景”以至於來得晚了,史大俠勿怪。”

“公子客氣了……”今日正好有幾個好朋友也在,聽聞公子大名,他們也想拜會一番。史阿冒昧做主,還望公子海涵。”

在來白馬寺的路上,曹朋已經想到了這個結果,所以並沒有太在意。

他微微一笑,“史大俠,你纔是客氣了!”

朱贊說的沒有錯,自己現在要謀求名聲,一言一行都必須注意。

史阿這個人,江湖氣甚重。

所以和他打交道,必須要謹慎小心。

不能太親熱,也不能太疏遠。這裡面有一個“度,的掌握,不過總體而言,曹朋把握的還算不錯。

史阿開懷大笑,拉着曹朋,大步走進寺院。

ωωω☢ttkan☢C○

在後世,白馬寺沒有許多風景名勝。比如二僧墓、齊雲塔,清涼臺等景緻……”不過在東漢末年,這些景緻還未曾出現。二僧墓只是兩座墳塋,墓前豎着兩隻石碑,看上去古樸簡陋。

曹朋隨着史阿登上一座高約有六米,底部是夯土板築,上面鋪着青石的高臺。

在後世,這座高臺名爲清涼臺,是白馬寺最爲著名的一道風景,更被人稱之爲,空中庭院,。

但如今,空中庭院尚只是一個雛形,大約一百三十平方的高臺上,建有重檐歇山的樓閣。

後世相傳,這裡曾是劉莊幼時讀書避暑之所,後來改爲翻譯經文的地方。

不過曹朋大體上是不信的,這譯經臺據史阿所說,分明是迦什摩騰和竺法蘭來到洛陽之後才營造而成。當時,劉莊早已經登基“……想必是佛教爲了烘托自家的高明,編撰出這樣的故事。其實,佛經中這樣的謊話隨處可見,都是宗教爲了爭取信徒,而刻意流傳下來。

曹朋前世是無神論者。

對於宗教,他既不反對,也不排斥。

道教也好,佛教也罷,包括什麼基督教天主教,他都沒有太多惡感重生後,特別是得知自家還有個牛逼的神棍老師,也使得曹朋在不知不覺中,更偏向道教。

閣樓中,四面窗戶敝開,裡面已坐着七八個人。

“史兄,怎地現在纔來?”

一個相貌粗豪的漢子見史阿走進來,立刻大笑着起身。

史阿道:“祝兄,我來爲你介紹………這位就是著有《陋室銘》和《八百字文》的曹八百,曹朋曹公子。”

曹八百?

曹朋聞聽一怔。

那粗豪的漢子已走上前,聽聞史阿介紹,微微一拱手”算是行禮。

“史兄”你來的正好。

昨日我在你那賭坊中可是輸得好慘,今天你既然來了,祝某一定要你狠狠的破費一番”方解心頭之恨。”

看他這模樣,似乎並沒有把曹朋放在心上。

曹朋也沒有在意,同時對史阿剛纔的介紹,心中暗自滿意。

他沒有介紹自己是什麼盛世賭坊的幕後老闆,說明史阿是個懂得分寸的人。一個知曉進退,懂得分寸的人,總是可以讓人產生好感。如果說之前曹朋對史阿客氣”是因爲當初是曹真介紹史阿過來,而且這傢伙的老師,是當世第一劍客王越,漢靈帝的劍術教習:史阿自己,更擔任了兩年曹丕的劍術老師,所以曹朋不得不敬重。那麼現在,史阿的得體懂事”就令曹朋產生了好感。怪不得那時候大哥推薦了史阿,這個人果然是一個有眼色的傢伙一一,一“此人名叫祝道,是睢陽有名的地頭蛇。

他祖籍就在睢陽,而且使得一手好劍,家中且頗有財產”所以在睢陽,頗有一些影響力。”

祝道?

沒聽說過!

曹朋搔了搔鼻子,表示自己知道了。

史阿沒有再說下去,而是帶着曹朋,與閣中衆人引介。

現任白馬寺卿玄碩,本姓袁。

董卓在遷都長安的時候,連帶着當時的白馬寺卿一起帶走。初平三年,董卓被呂布所殺,李催郭汜圍攻長安,使得長安大亂。玄碩持前任白馬寺卿印綬,返回睢陽,接掌了白馬寺,併成爲新一代白馬寺卿。不過,他這個白馬寺卿是自封的,並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想想也是,朝廷當時亂成一團,小皇帝自身難保,誰有這等閒情逸致,來理睬這白馬寺卿?

而當時白馬寺殘破不堪,也沒有人願意擔當。

既然這位袁玄碩願意出任白馬寺卿,自然也沒人反對。

一晃,七年。

白馬豐比之當初,不曉得繁盛了多少倍,人們也就漸漸認可了玄碩。

同時,玄碩才學淵博,兼通琴、棋。在睢陽七年時間裡,他結交了不少朋友,漸漸站穩腳跟。

聽了史阿的介紹,玄碩忙稽首行禮。

“原來是曹八百當面。”

又是曹八百?

曹朋這時候已經反應過來了這曹八百的意思。

想必是取自那,八百字文”就如同蔡邑被稱之爲蔡飛白的性質一樣。蔡苞以飛白書而名揚天下,故而尊其飛白爲雅稱。曹八百,也是同樣的原因,這種稱呼,也代表當世人對曹朋的一種認可。曹八百的稱號,起於清明之前。當世曹朋忙於出行,所以未曾留意外界的稱呼。

只是,“曹八百,這個名字,實在是太難聽了,…

可這種事又不是曹朋能決定,所以也只能心中苦笑,認可了這個名字。

“這位是張粱張元安,張公子。”

史阿手指一個青年,爲曹朋繼續引薦。

張粱?

那不是太平道的教主嗎?

這傢伙,還真敢起名字,居然和反賊同名。

他身材高大,體格魁梧。大約在,BO公分左右,生的孔武有力,相貌英武。

“我曾受過荊州龐元安先生的教誨,未曾想今日,又得識一位元安。看起來,我與叫元安的人,有緣啊。”

張粱一怔,旋即哈哈大笑。

龐元安就是龐季,龐統的老子。

沒想到曹朋把自己和聞名天下的名士相提並論,張粱對曹朋的好感,頓時倍增。

“此元安族弟,名張泰,字子瑜。曹公子,張公子乃杜夔先生門生,精於音律,是玄碩先生的至交。”

張泰,生的文文弱弱。

臉上掛着一抹倨傲之色,與曹朋拱手。

“聞曹八百學識出衆,文采過人,不知師出何人?”

靠,拼老師?

曹朋微微拱手,一臉卑謙之色,“在下才疏學淺,至今仍未得名師相授。曹司空正因此,所以推薦在下前往陸渾山,拜胡昭胡孔明先生爲師。此次途經洛陽,正是前往陸渾山拜師。”

如果不清楚胡昭的情況,曹朋未必會這麼說。

可他打聽過了,胡昭那是和鍾繇、邯鄲淳、衛凱等人齊名的人物。邯鄲淳,曹朋不是很瞭解,但衛凱,如今都護關中,乃當今名士。至於鍾繇,更了不得,勿論出身名聲還是家世,少有人能夠相提並論。胡昭既然能與這些人齊名,那他的名聲,可想而知,絕對屬於翹楚。

不是說杜夔才疏學淺。

杜夔是穎川人,曾官拜雅樂郎,於中平五年因病辭官。

後戰亂開始,杜夔遠遁荊襄,寄居劉表帳下。所以,若以名望而言,杜夔和胡昭,明顯是兩個層面到人物。

一今天,一個地,截然不同。

張泰以杜夔弟子而自居,洋洋自得,頗有些目中無人。

哪知道,曹朋這一句話,就把他給噎得半死。

胡昭隱世陸渾山,興辦書院,教授陸渾山三百里弟子。但實際上,能列入胡昭門牆者,寥寥數人瓿就如同許多玄幻小說裡,有外門弟子和核心弟子的區分。

那書院裡的,大都是礙昭的外門弟子,想要成爲胡昭親傳弟子,卻比登天還難。

曹朋奉曹操之命,拜師於胡昭,那斷然不可能是外門弟子,肯定是親傳弟子。否則,也不可能煩勞曹操出面。

張泰的臉,騰地一下紅了。

懦懦不知該如何回答。

曹朋這句話分明是警告他:別跟我甩臉子,老子上面有人,連曹操曹司空都親自出面,爲我尋找老師。你的老師是杜夔沒錯,可是和我提的兩個人比起來,狗屁不是,可別惹我。

“玄碩居士,有貴客登門,何不與我知?”

就在張泰面紅耳赤,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纔好的時候,閣樓外忽然傳來了女子嬌柔的說話聲。

一名緇衣女子,款款走進了閣樓。

這女子一進了閣樓,頓時令所有人眼前不禁一亮。

怎生個一亮?

女子秀髮如雲,披散瘦削肩背。眼眉兒彎彎,透着萬種風情,秋波盪漾,鼻兒挺拔,櫻桃小嘴兒,令人不由得生出採擷品嚐的衝動。寬大緇衣,掩着玲瓏曼妙**,卻更顯誘惑………

“關居士,我正要讓人過去請你,你卻自己來了。”

玄碩呵呵笑道,聲音略顯嘶啞。

他轉過身,對曹朋輕聲道:“此北鄧山下,菊huā菴菴主,嶽關居士。”

說罷,玄碩笑着走上前,“關居士來得正好,待我來爲你引見一位少年俊才。這位就是前不久,做出《八百字文》,以《陋室銘》而享譽兩淮的曹朋曹八百。昨日你還說“不見曹八百,成就浮屠亦枉然。呵呵,現在可好了,曹八百就在你面前,你現在即便成就浮屠亦無憾了。”

嶽關眸光似水,自曹朋身上掃過。

不知爲何,曹朋激靈靈,打了一個寒蟬……

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229章 關雲長第161章 鬱洲山第544章 史老大第644章 亂戰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618章 圈套(二)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200章 鄧芝第69章 仇人第234章 夏侯真第21章 龐德公第141章 虓虎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673章 殤(一)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299章 斬顏良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365章 周良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660章 荊南(一)第495章 涼州大決戰(十四)第604章 麋子方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552章 酒宴疑雲第379章 鮮卑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十一)第696章 恩怨情仇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519章 疏離第510章 雒神,雒神第494章 涼州大決戰(十三)第618章 圈套(二)第38章 農夫與蛇第687章 封王第621章 曹朋月下追黃忠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58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525章 緋聞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375章 叼羊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624章 短歌行第52章 夏侯蘭(二)第157章 徵辟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80章 疑竇叢生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410章 建安八年人口販賣計劃!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245章 衣帶詔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373章 尋釁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46章 宛城之選擇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534章 南陽太守第99章 子廉不廉第624章 短歌行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201章 水攻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475章 雲動(二)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699章 小兵傳奇第692章 新紮西北王第13章 姐姐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25章 洪娘子之請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129章 雷霆手段
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229章 關雲長第161章 鬱洲山第544章 史老大第644章 亂戰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618章 圈套(二)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200章 鄧芝第69章 仇人第234章 夏侯真第21章 龐德公第141章 虓虎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673章 殤(一)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299章 斬顏良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365章 周良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660章 荊南(一)第495章 涼州大決戰(十四)第604章 麋子方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552章 酒宴疑雲第379章 鮮卑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十一)第696章 恩怨情仇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519章 疏離第510章 雒神,雒神第494章 涼州大決戰(十三)第618章 圈套(二)第38章 農夫與蛇第687章 封王第621章 曹朋月下追黃忠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58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525章 緋聞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375章 叼羊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624章 短歌行第52章 夏侯蘭(二)第157章 徵辟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80章 疑竇叢生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410章 建安八年人口販賣計劃!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245章 衣帶詔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373章 尋釁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46章 宛城之選擇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534章 南陽太守第99章 子廉不廉第624章 短歌行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201章 水攻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475章 雲動(二)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699章 小兵傳奇第692章 新紮西北王第13章 姐姐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25章 洪娘子之請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129章 雷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