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荊南(一)

春風襲來,萬物復甦。

昨夜的一場小雨過後,令園中的空氣,變得格外清新。

荊南本就不是一個缺雨的地區,而春季的雨水,更加頻繁,倒真應了那首‘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詩句。院牆上,還殘留着雨水的痕跡,園中桃杏芬芳,散發着沁人肺腑的氣息。

劉備披着一件單衣,在園中漫步。

這本應該是一個極爲愜意的早晨,可是昨晚傳來的消息,卻讓他感到心頭,莫名的沉重。

曹朋,將都督荊南軍事!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劉備把曹朋看成了一個真真正正的對手。

雖然說,此前和曹朋的幾次交鋒,曹朋大都佔據着優勢,而他有諸多顧忌。但不得不否認,這曹朋的確是讓他有些頭疼。此人好像那水中滑不溜秋的魚兒,一不小心被他掙脫出去,翻身就是一口,把劉備咬得鑽心疼痛。站在一棵杏樹下,看着滿樹盛開的白色杏花,劉備的思緒,已飄飛到了九霄雲外……江陵慘敗,對於劉備而言,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他不僅僅是損兵折將,還搭上了妻兒,以及愛將趙雲。

甘玉,麋貞……兩個隨他出生入死,同甘共苦十餘載的女人,如今下落不明。甘夫人和糜夫人,是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來到他的身邊。歷經了多少次磨難,卻始終沒有背棄。可現在,連帶着他的兒子阿斗劉禪,都下落不明。這也讓劉備感到萬分的心痛!爲梟雄者,不拘小節,要有一顆冷酷的心。但梟雄也是人,也有感情……更何況,那是他的妻子,那是他的親生骨肉啊!

說甘夫人和糜夫人死於亂軍之中?

劉備並不相信……而向朗等人說趙雲背主求榮,投降了曹軍,劉備也不相信。

從長阪坡逃回來的人,把當晚的情況,說了不少。趙雲在長阪坡七進七出,殺死曹軍曹將無數。有名有姓的曹軍將領,就有十幾人,其中還包括了大將高覽,以及曹艹的愛將曹彭。

劉備曾在袁紹帳下呆過一段時間,自然知道高覽的厲害。

一個在敵軍中殺得血流成河,七進七出仍不放棄尋找劉備妻兒的人,怎可能輕易的背主求榮?

而且,據說包括向朗在內,都被曹朋俘虜。

那麼趙雲投降的原因,劉備大致上能猜出一個端倪:這是一個交易。趙雲用他投降爲代價,換來了向朗等人的活路。

可爲什麼只有向朗等人回來了?

而甘夫人、糜夫人和麋竺都沒有回來?結果只有一個,只是劉備不敢往深處想。

向朗說,糜夫人和甘夫人死於曹朋手下。

但是,和曹朋打過好幾次交道的劉備,雖然說不上對曹朋特別瞭解,清楚曹朋絕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否則,趙雲恐怕會第一個造反,殺了曹朋報仇。而趙雲沒有反應,也就說明曹朋和這件事沒有關聯。不是曹朋,那真相就只有一個。可是,劉備卻不能去責問向朗等人。

嘆了一口氣,劉備感到心情有些沒落。

征戰了半輩子,到頭來……他半眯着眼睛,良久轉身準備回屋。就在這時候,忽聞小校來報,“軍師自江夏趕來,有要事求見主公。”

“有請。”

劉備連忙道。

諸葛亮在江夏,一直負責與江東的聯絡。

而今突然回來,又所爲何也?

劉備是一個很能調整自己情緒的人,迅速將滿腹的兒女情長拋開,開始思忖諸葛亮的來意。

不一會兒的功夫,諸葛亮來到了廳堂。

他身着一襲淡青色鶴氅,手持羽山,頭戴綸巾,看上去飄然脫俗。

與劉備見禮之後,劉備問道:“軍師不在江夏,何故返回長沙?莫非,江東那邊,發生變故?”

“正是!”

諸葛亮微微一欠身,而後回答道:“曹艹突然下令,停止在烏林集結。

荊州水軍從三曰前開始後撤,而今向雲夢澤集結……而且,從江東傳來消息,曹艹連續派出十一批使者,出使江東。其中有荀衍荀休若,大都是與江東重臣關係密切之人,似有意求和。”

求和?

自古以來,都是弱者向強者求和,從未聽說過有強者與弱者求和。

劉備激靈靈打了個寒蟬,連忙問道:“是否有詐?”

他戎馬一生,又豈是善與之輩?從諸葛亮的言語中,劉備立刻醒悟到了什麼,聲音頓時透出緊張之氣。

諸葛亮搖了搖頭,“恐怕,曹艹是真的要與孫權說和。

我還聽說,曹艹把從江陵抽調樂進所部,屯紮臨沮。其意圖,分明是把兵力向西部集結……”

聯吳滅劉!

劉備道:“我昨夜剛得到了消息,曹艹命曹朋都督荊南軍事!

之前我還在奇怪,這好端端,曹艹爲何把曹朋派來……而今聽孔明一說,我倒是有些明白了。

老兒此舉,分明是要安撫孫權,全力攻取荊南,掌控荊楚之地。

把曹朋派來,就是爲了對付我……哼哼,曹艹未免也太小瞧了劉備,以爲區區一個曹朋,就能讓我束手無策嗎?”

諸葛亮想了想,卻道:“我倒是覺得,曹艹未必要鯨吞荊南。

否則,以他的兵力,大可以親自督戰,掃蕩荊南,何必要曹朋前來。曹朋都督荊南軍事,只是一個幌子,爲牽制主公而來。曹艹所要做的,是要橫掃江夏,以威懾江東,令孫權不敢輕易動兵。

待他佔領了江夏,安撫了孫權之後,便可以集中兵力,征伐長沙。

而主公那時候再無援兵,恐難以抵擋住曹艹的兵馬……”

“這個……”

劉備聞聽,心裡頓時咯噔一下。

諸葛亮說的這種可能,非常大!

如果真的讓曹艹攻佔了江夏,那孫權還敢不敢出兵援助自己,真就是兩可之間。

“孔明,那我當如何?”

諸葛亮想了想,沉聲道:“聯吳抗曹,不能改變。

只是,主公而今也不可以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於孫權身上,需另謀出路,以防萬一。亮準備立刻前往江東,遊說孫權,力爭他出兵相助。與此同時,主公還需設法與劉璋取得聯繫。”

“孔明,要往江東?”

劉備一聽,立刻急了,連忙搖頭道:“不行不行,那實在是太危險了。

而今江東態度不明,萬一發生變故,豈不是自投羅網?此事斷然不可,我不能允許……若孫權真的不肯出兵相助,那我就憑藉這荊南之地,與曹艹決一死戰。孔明你若是到江東,不行,我絕不同意。”

諸葛亮心中頗有些感動。

他正色道:“主公,且聽我一言。

長沙武陵兩地,看似廣袤,然則人口稀少,物資匱乏,不足以持。五溪蠻人而今雖跟隨主公,但卻不可以信。五溪蠻人反覆無常,多次歸降漢室,又多次造反作亂。今主公已重金厚利將之收買,焉知他曰曹艹許以更大利益時,五溪蠻人會倒戈相向?荊南,只可暫時落腳,而不足以爲根基。而今曹艹雖拉攏江東,但相信江東也有那明眼人,焉能看不穿其中奧妙?

所差者,只是一個外力。

亮去江東,有驚無險。就算不能讓孫權出兵,也能安然而回……倒是主公在長沙,需多加小心。曹朋都督荊南軍事,絕不可以掉以輕心。此人狡詐多謀,且頗知人心,手段甚是高明。所以主公最好是不要輕易與其衝突,儘量拉攏泊羅淵江東兵馬,也可以分擔壓力。

另外,亮記得當年主公出世,幽州牧便是而今劉季玉之父,劉焉。

此亦爲師生情誼,何不派人前往成都,與那劉璋多多往來?說不定,還能有意外的收穫……”

劉備是在黃巾之亂時出世,正逢幽州之亂,劉焉徵兵。

說起來,劉備和劉焉還真見過,並得到過劉焉的稱讚。只不過後來劉備離開幽州,征戰四方,再也沒有和劉焉聯繫過。黃巾之亂結束後,劉焉因功而調離幽州,出任益州牧。這段師生情誼,也就隨之斷去。而今劉焉已經亡故,劉璋和劉備甚至沒有見過面,更無半點交集。

但兩人同爲漢室宗親,也能拉扯上關係。

諸葛亮的意思非常明白:長沙若可以守,務必要堅守!

但是,如果不可以守,就前往西川避難。若有可能,把劉璋也給捲進來,同樣能分擔劉備的壓力。

西川天府之國,兵強馬壯,人口衆多。

若是劉璋出兵相助,曹艹也必然會有所顧慮……到不得已時,甚至可以把長沙獻出去。畢竟劉璋雖說闇弱昏庸,但是對荊州,卻一直虎視眈眈。

劉備還是不捨,可耐不住諸葛亮的勸說,只得答應下來。

離別詩,他拉着諸葛亮的手,忍不住落下兩行眼淚:“孔明此去江東,若事不可違,早些歸來,莫要讓備等的太久。

諸葛亮深吸一口氣,躬身一揖,“主公休要牽掛,亮必儘早返回。”

兩向交戰,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其中牽扯到經濟,外交,文化等方方面面。歷史上很多戰爭,並不是說兩邊召集起兵馬,而後一哄而上,廝殺慘烈……那是流氓打架,不是兩國交兵。

戰爭包括了太多的因素。

一般而言,能不打,是儘量不打。

戰爭之前,會有各種各樣的準備,包括徵集兵馬,訓練兵馬,外交聯絡,糧草輜重的籌集……曹朋非常清楚,接下來的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曹艹讓他都督荊南軍事,但卻是以牽制爲主。主戰場不在荊南四郡,而是位於江夏。也就是說,曹朋手中可以調動的兵馬不會太多,同時還要兼顧,儘量避免與泊羅淵江東兵馬衝突。

這其中的牽連,實在是太多了!

關係複雜,難以用言語解說清楚……曹朋不可能像在涼州那樣,敵我分明,毫無顧忌的進行攻擊。這也是曹艹對他的一次考驗,一次全方位的考驗。所以,當曹朋接到任命之後,並沒有急於出發,而是在樊城逗留了整整三天,聯絡各方人士。

從各部人馬之中,討要了四千人。

加上八百陌刀兵,以及五百飛駝兵,共五千三百人。

盔甲兵械,全部進行了更換。同時又從曹艹的手裡,硬生生挖來了三百架八牛弩,以及十萬支曹公矢。糧草輜重,不需要他費心,自有江陵方面供應。可是這曹公矢,八牛弩,還有一槍三劍箭,可是少有的大殺器。特別是八牛弩,自舞陰揚威以後,立刻得到了曹艹重視。

此次夏侯惇進駐南郡,共帶來了一千具八牛弩,全都是剛剛送抵過來。

曹朋是好說歹說,才從曹艹手裡要來了三百具,可稱得上是費盡了口舌。有時候想想,曹朋真覺得有些不划算……這八牛弩是他提供思路,他老婆黃月英一手創出,怎麼一下子就變成了曹艹所有?

知識產權,尼瑪,這年月沒有知識產權的保護,絕對是一個悲劇。

至於那十萬支曹公矢,同樣費力不少。

曹艹到最後,實在是受不了曹朋這般無休止的討要,一怒之下,讓他立刻出發,不許繼續滯留樊城。

就這樣,曹朋心不甘情不願的離開了樊城,帶領人馬,浩浩蕩蕩向武陵出發。

這一路上,時常可見兵馬調動的痕跡。

寬敞的大路上,不時會有曹軍的蹤跡……大戰將臨的氣息很濃,也讓曹朋感到有些緊張。

途經編縣時,曹朋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他讓黃忠率領兵馬繼續前進,自己卻領着一百親隨,在張鬆和法正的陪同之下,來到了編縣縣城。

“咦,怎麼不見蔣縣長?”

當編縣長慌慌張張跑出來拜見曹朋的時候,曹朋意外的發現,竟然不是他熟悉的蔣琬蔣公琰,而是一個陌生中年男子。

“大都督所言,可是蔣公琰?”

“正是。”

那新任的編縣縣長,是一個陌生人。

不過他的名字,聽上去倒是有些耳熟,名叫蔡陽。

此蔡陽,不是曹艹帳下那個蔡陽,而是之前曾被文聘提起過的枝江縣縣長蔡陽,蔡氏族人。

蔡陽連忙道:“蔣公琰在年初是因貪墨而被罷免了官職,而今由卑職接手。”

蔣琬,貪墨?

曹朋不禁一怔。

“他而今在何處?”

“尚在家中,不過聽說,過些時曰,要返回老家零陵。”

曹朋想了想,立刻道:“帶我前去。”

蔡陽不敢怠慢,連忙在前面領路。不多時,一行人便來到城西頭一處簡陋的宅院門口。蔡陽剛要叫人去叩門,卻被曹朋擺手攔住。曹朋跳下獅虎獸,邁步走到門前,輕輕拍擊了幾下門環。

片刻後,就聽院中傳來腳步聲。

一個清癯的聲音道:“誰在叩門?”

說着話,房門打開,蔣琬身着一襲青色長袍出現在曹朋的面前。

當蔣琬看清楚門外站立的曹朋時,不由得微微一怔,臉上露出一抹詫異之色,“曹公子?怎麼是你?”

(未完待續)

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80章 疑竇叢生第208章 第一日第462章 涼州亂(十)第441章 定紅澤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259章 冢虎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491章 涼州大決戰(十)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391章 無題第197章 威懾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65章 曹汲的憂慮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635章 梳理(二)第444章 糉子美人(二)第28章 荊襄豪門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695章 拂曉刺殺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20章 橐(一)第114章 馬賊胡班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159章 雙姝第493章 涼州大決戰(十二)第577章 無終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467章 涼州亂(完)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321章 張合第659章 假節第662章 荊南(三)第260章 學做人第227章 親戚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622章 老驥伏櫪第705章 論道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261章 愛蓮說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266章 出招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188章 慘案(三)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363章 割喉禮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第670章 序幕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528章 臥龍吟(上)第432章 雪花那個飄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8章 籌謀未來第17章 誰比誰高貴(五)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419章 黑眊出擊第659章 假節第93章 風起雲動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19章 新家(二)第207章 偷營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
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80章 疑竇叢生第208章 第一日第462章 涼州亂(十)第441章 定紅澤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259章 冢虎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491章 涼州大決戰(十)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391章 無題第197章 威懾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65章 曹汲的憂慮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635章 梳理(二)第444章 糉子美人(二)第28章 荊襄豪門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695章 拂曉刺殺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20章 橐(一)第114章 馬賊胡班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159章 雙姝第493章 涼州大決戰(十二)第577章 無終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467章 涼州亂(完)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321章 張合第659章 假節第662章 荊南(三)第260章 學做人第227章 親戚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622章 老驥伏櫪第705章 論道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261章 愛蓮說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266章 出招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188章 慘案(三)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363章 割喉禮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第670章 序幕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528章 臥龍吟(上)第432章 雪花那個飄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8章 籌謀未來第17章 誰比誰高貴(五)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419章 黑眊出擊第659章 假節第93章 風起雲動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19章 新家(二)第207章 偷營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