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假節

天底下的牛人多了去!

三國百年間,更號稱凝聚了華夏幾千年的精英人物……那麼多牛人,曹朋也不可能一個一個的招攬過來。所以諸葛均不願留在他身邊,他也不會在意。不管那‘兄弟之義’是真實,亦或者是藉口,反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能重生三國走上一遭,已經是一樁莫大幸事。

轉眼間,已至月末。

在樊城逗留了十日,龐德公再次返回鹿門山,遁世山中。

也許這一入山,他再也不會出現。不過對於心願已了的龐德公而言,能終老山林,同樣是一樁美事。至於俗世紅塵中的爾虞我詐,紛紛擾擾,從此和他再也沒有關係。離開樊城前,龐德公把他多年收藏的典籍全都贈給了曹朋,而目的只有一個,希望曹朋能把這些書籍刊印成書,傳於世上。龐德公的典藏,也許比不得當年蔡邕那麼豐富。但許多孤本、珍本甚至是絕本,絕對稱得上珍貴。曹朋不禁有些感動,與司馬徽商議了一下之後,最終說服了司馬徽,請他暫緩求仙問道的計劃,前往滎陽住持校檢書冊,刊印發行等事宜。

司馬徽本就是一個教育學者,否則也不會傾盡家財,開設水鏡山莊,教書育人。

而今,曹朋請他校檢書冊,無疑是一樁功在當今,利在千秋的大事業。他在三思之後,終於答應下來。

隨後,曹朋又派人前往陸渾山臥龍谷,請求胡昭出山。

畢竟刊印書冊,校檢是一樁極爲重要的事情。單憑司馬徽一人,未必能夠用。反正胡昭在陸渾山也是教書育人。如果真的能讓書籍普及起來,對於胡昭而言,也是一樁了不得的功德。

曹朋相信,胡昭不會拒絕。

在說服了司馬徽以後,曹朋還派人前往許都,與孔融等人聯絡。

包括黃承彥在內,一併獲得他的邀請。隨後,他又讓人前往滎陽,請母親張氏出面,在浮戲山下買一塊土地,用於校檢書籍。浮戲山風景如畫,是個很不錯的去處。而滎陽地處中原大地,本就是一個學風盛行之所。曹朋在做出這一系列的安排之後,就準備不再過問此事。

可法正看在心裡,忍不住勸諫道:“公子人脈廣闊,而今校檢書籍,刊印發行,乃一樁盛事。

既然請了這麼多人,而且這又不是一件短期能夠完成的事業。

何不開設書院,一邊校檢,一邊講經開課,教授人才?這可是一大盛事,別人窮一生之力,也未必能做成這樣。而公子有如此的手段,也無需爲錢糧費心,爲何不大張旗鼓興辦呢?”

身爲曹朋的謀主,法正考慮的,遠比曹朋更多。

如果說,刊印書冊,校檢經典只是曹朋一時興起的話,那麼法正的存在,就是讓曹朋從這件事當中,最大程度的獲得好處。開設書院?是個不錯的建議!將來這書院開設起來,說不定能比肩潁川書院。身爲書院的創始者,日後所有從書院走出的學子,都將是曹朋的門生。

曹朋有些爲難,輕聲道:“我哪有工夫,開設書院?”

法正笑道:“公子此言差矣,是讓你開設書院,又不是讓你管理書院。

說實話,公子聲名響亮,但想要坐鎮書院,這資歷和學識,恐怕還不足以去擔當重任。問題是,公子有強大的人脈。此次校檢典籍,更聚集了司馬徽、胡昭、孔融還有令岳黃老先生。

這些人,哪個不是飽讀詩書的博學鴻儒?

而今能聚在一起,恐怕連潁川書院都要退避三舍。公子只需要把書院開設起來,然後交給他們處置就好。呵呵,孔明先生是公子老師,黃老先生乃公子丈人,還怕他們不盡心盡力?”

曹朋連連點頭,“孝直所言極是。”

當下,他又書信數封,派人分別送往各地。

同時又派人到中陽山,把計劃告訴了黃月英和夏侯真。畢竟這不是一樁小事,母親張氏雖然精明,但畢竟是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農家婦人。這種事情,讓黃月英她們出面,效果會更好。

再說了,滎陽爲河南尹治下。

而夏侯淵又是河南尹,那也算是曹朋的一畝三分地。

把這件事情安排妥當以後,龐山民自鹿門山返回,來到了樊城。

荊州刺史,尚沒有定下人選。龐山民這個別駕從事,也就變得無所事事。他長於內政,也懂得兵事,是一個極好的幫手。曹朋倒是想把他招攬過來,可無奈何曹操已經有了安排,只是短時間還無法任命。沒辦法,曹朋只能讓龐山民作爲賓客,幫助他處理一些事情。法正的確很牛,但這廝強項是在出謀劃策,布控大局。很多細節方面,的確需要有人來拾遺補缺。

曹朋請龐山民爲賓客,暫爲舍人。

隨後,又讓濮陽逸和陸瑁負責協助龐山民,倒是爲他減少了許多麻煩。

與此同時,曹操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安排。

正月十七日,荀衍奉命出使江東;隨後,又派出使者,向孫權提出請求,希望將女兒嫁於孫紹。

孫紹是誰?

孫紹就是孫策的兒子。

孫策有一子三女。

如果按照歷史的進程,陸遜的老婆,就是孫策的一個女兒。

奈何當年陸遜與顧氏女成親,因曹朋的參與,得以締結良緣。所以孫策的女兒,自然也不可能再下嫁陸遜。否則的話,孫權就要和顧家產生矛盾。偏偏顧雍又是孫權繼位信賴的肱骨之臣,自然不可能做出這種自毀長城的事情。而且,陸遜在兩年前誕下一子,名爲陸抗。

真實的陸抗,應該是在二十年後出生。

可是在這個時空裡,這位東吳後期的名將,卻提前誕生了……

由於陸瑁這層關係,曹朋和江東陸氏的聯繫,一直沒有中斷。

得知陸抗出生的時候,曹朋也是禁不住感慨萬千。亂了,這個世界似乎已經完全亂了套……

不過,對於曹朋而言,卻並非不可接受。

孫權繼位吳侯後,封孫紹爲上虞侯。表面上,他對孫紹非常關愛,可實際上,卻多有猜忌。畢竟孫權這個吳侯的位子,是從他哥哥手裡得來。按照習俗,父死子繼天經地義。孫權雖是的孫策親口承認的繼承人,但是在不少人的心裡,還是希望將來孫權走了,孫紹繼任。

有這個心思的人可不少!

周瑜肯定算是一個,畢竟從親疏關係上,孫紹是周瑜的外甥。

張昭也有這樣的想法,還有當初那些被孫策提拔,而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將。當然了,孫權也有自己的班底。比如魯肅、諸葛瑾這些人,都堅定的支持以孫權爲核心的路線。這就是讓孫紹的地位,顯得非常尷尬。孫權一方面對他關懷有加,另一方面,又對他小心提防……

也難怪,孫紹頗隨其父。

年僅十三歲,卻天生神力,勇烈異常,有乃父之風。

不過他空有上虞侯封號,卻無用武之地。孫權是斷然不會讓孫紹出風頭,甚至讓他隨繼母大喬,居住富春老家,始終不肯讓孫紹出頭。歷史上孫紹怎麼死的?誰也不知道,反正史書中只留下了他的名字,還有一個上虞侯的封號。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任何關於他的記錄。

曹操不是第一次和孫氏結親。

別忘了,曹彰名義上的老婆,就是孫氏族人。

只是這一次,曹操要把女兒許配給孫紹,一定會讓孫權感到很頭疼吧……拒絕,亦或者接受?

勿論哪一個選擇,都會讓孫權非常難受。

曹朋聽到了這個消息後,卻露出了一抹苦澀的笑容。

“是大妹還是小妹?”

“是二小姐!”

曹操而今有三個女兒,長女曹節,次女曹憲,幼女曹華。其中曹華的年紀還小,如今方纔兩歲。曹節十五,而曹憲十二。曹朋感慨,曹憲這一嫁給孫紹,日後恐怕是難以善終。而今曹孫尚未反目,可一旦反目,她又豈能有好果子吃。政治聯姻的結合,最終都不會有好結果。

更何況,那孫紹……

曹朋甩了甩頭,把這消極的念頭拋開。

這種事情,不是他可以摻和。曹家三女既然生在了曹家,也許都無法避免這最終的悲劇吧……

歷史上,曹家三女後來都成了皇后貴人。

可是,她們卻成了曹家的敵人。

“對了,陌刀兵訓練的如何了?”

早在一月初,曹朋從軍中抽調出八百壯士,配以特製的陌刀進行訓練。由於陌刀份量奇重,加之其特殊的構造和使用方法,所以這陌刀軍的成員,也是千挑萬選,費了好一番心思。

身高低於185的,不要!

身體瘦弱,力氣不大的,不要!

沒有練過武的,不要……

總之,好不容易湊足了八百人,曹朋命寇封負責訓練。爲此,他還向黃忠請教,轉身創出三式刀法,配以陌刀使用。經過一個月的時間,也有了一些成績。寇封雖算不得超一流的武將,可是在練兵方面,倒是有幾分天賦。

“陌刀兵已成雛形,但還需戰陣檢驗。”

“甚好!”

曹朋又詢問了一些關於虎豹騎訓練的事情,準備親自前往校場觀摩。

哪知道,就在這時候,忽有人來報:“丞相派人前來,求見都督。”

曹朋心道一聲:來了!

自從之前荀彧提議讓曹朋前往武陵,牽制劉備後,曹朋就知道,曹操基本上已經同意了請求。

這一次的對決,可不必南陽郡。

劉備在新野的時候,畢竟受到了諸多節制,難以全力施展拳腳。可現在,他坐擁兩郡,內有江夏爲援,外與孫權暗通消息,可以說是實力大增。雖說武陵長沙兩郡的人口,比不得南陽郡那麼多,但畢竟是他來做主,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牽制。所以這一次,曹朋很是小心。

至於曹朋要荀彧幫忙,曹操兵沒有答覆。

反正,那只是小小的報復而已,曹朋也沒有真的指望,曹操能把荀彧派過來。畢竟,荀彧是尚書令,黃門侍郎,侍中……他的身份着實太高,讓荀彧當曹朋的下手,他未必同意。

曹朋身邊,內有龐山民輔佐,外有法正出謀劃策。

武有黃忠,有萬夫不擋之勇,治兵有寇封,也是一把好手。再加上王雙傅龠等人,也不缺人手。不過,曹朋不打算帶領虎豹騎前往武陵,不是曹操要罷免他,而是荊南地區的地形,根本就不適合騎軍衝鋒。荊南地區,山川縱橫,頗有些小江南的味道。在荊南地區作戰,最主要的還是依靠步兵,特別是山地步兵。騎兵,在荊南只可以做輔助兵種,無法作爲主力。

相反,對江夏的戰事,騎兵就能派上用場。

曹朋最近一段時間,除了保持對虎豹騎和陌刀兵的訓練,還特意加強了一些刀盾兵的演練。

也不知,曹操這次會給他多少兵馬。

前往武陵,絕不會是一樁輕鬆的事情……

就在他思忖的時候,丞相府使者走進了大廳。

曹朋一見來人,頓時笑了,“永年兄,近來可好?”

由於曹操強行徵辟張鬆,委以丞相掾的職務,張鬆在益州使團離開後,便留在了襄陽。與歷史上那個桀驁不馴的張永年相比,張鬆表現的低調了很多。後來,他在觀察了曹操一段時間後,獻上了西川地形圖。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張鬆在曹操的身邊,過的也頗爲輕鬆。

聽到曹朋的問話,張鬆頓時笑了。

“大都督,日後還要請你多多關照。”

“哈哈,永年兄說笑了,而今你可是丞相的身邊人,該說關照的人是我,你可別諷刺我了。”

“誒,我可沒有說笑。

我方與丞相懇求,前來爲大都督效力。丞相已經准許,任我爲長史,聽從大都督調遣……所以,從今天開始,我就是大都督的部曲。不是大都督關照張某,又是何人來關照我張永年呢?”

“你來我這裡?”

張鬆笑了,“正是。”

“可我恐怕很快就要前往武陵,那裡可是非常兇險。”

“誒,兇險又有何懼?”張鬆說着,轉身從身後的隨從手中,拿起一卷錦帛,“大都督不是很快要前往武陵,而是三天之內,必須動身。丞相任大都督爲橫野將軍,假節,都督荊南。”

說罷,他雙手將錦帛奉上,而後又讓隨從將一個錦盒,放在曹朋的面前。

節,是古代代表皇帝的信物,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

依照漢代律法,分爲假節、持節、使持節和假黃鉞四種。其中,假黃鉞權力最大,包括假節、持節和使持節的大臣,皆可先斬後奏,有生殺大權;而使持節,則是指勿論是在戰時還是平時,兩千石以下官員,可以先斬後奏;持節,是說平時可以斬殺無官位之人,而戰時則可以斬殺兩千石以下官員。曹操授予曹朋的假節,是四種之中權力最小的一種:平時沒有處決犯人的權力,但是在戰時,可以斬殺所有違反軍令之人。

而現在,正是戰時!

一般而言,能得節鉞的人,地位都很高。

曹操本身是假節鉞,但是在他的帳下,曹朋卻是第一個得到假節權力的將領。

曹朋的臉色,頓時變化,連忙起身,恭恭敬敬的接過來。

只是,他有些想不明白,曹操爲何要給他這麼個假節的身份。都督荊南,也就是說,整個荊南四郡的戰事,藉由他來掌控。這可是曹操對他的信賴,一般人,根本不可能獲得這樣的權力。

“永年兄,丞相還有其他吩咐嗎?”

“丞相有書信一封。”

張鬆取出一封書信,遞給了曹朋。

曹朋打開來,一目十行的看去,臉色頓時變得有些古怪起來。

曹操將於三月,向江夏發動攻擊。給曹朋的任務非常簡單,就是要切斷長沙與江夏郡之間的聯繫,把劉備死死拖在荊南。同時,他還要做好對付江東的偷襲,但是絕不可以對江東開戰。

這個難度,可是有點大啊!

江夏郡和長沙郡,必經下雋縣。

要切斷二者的聯繫,就要佔領下雋,將長沙和江夏分隔。

說實話,攻取下雋,難度不大;可是要打下雋,就必然要經過泊羅淵。偏偏泊羅淵爲江東佔居,周泰徐盛,都不是等閒之輩。曹操又不許曹朋和江東發生衝突,這個難度,的確不小。

曹操雖說已經派人聯絡江東,欲安撫孫權,令其不參與荊南戰事。

可孫權能否答應,尚在兩可之間。就算孫權嘴上答應,也保不齊,他會在暗地裡支持劉備。

脣亡齒寒的道理,孫權又豈能不知?

所以說,要想攻取下雋縣,就勢必要和江東衝突。

這個麻煩端地不小……

曹朋眉頭緊蹙,繼續往下看。

wWW ●Tтkā n ●c ○

卻突然間,露出了一抹古怪的笑容!他似乎明白了,曹操爲何要授予他假節,原來如此……

因爲,除了讓曹朋都督荊南事之外,曹操還有一項任命。

尚書令荀彧,參丞相軍事,屯駐作唐,監荊南軍事……一個是都督荊南軍事,一個是監荊南軍事。

意思就是,荀彧爲曹朋副手,同時又有監軍之責。

讓曹朋假節,除了是爲方便他在荊南行事之外,也有爲荀彧充當曹朋副手做解釋。畢竟,假節後的曹朋,將代表皇帝。身爲尚書令的荀彧,就不會有什麼尷尬,或者心中產生不滿。

只不過,讓荀彧過來……

曹朋心中,即歡喜,又有些緊張!(未完待續。

第207章 偷營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161章 鬱洲山第379章 鮮卑第3章 我欲剛強第373章 尋釁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727章 最後考驗第657章 赤壁不復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27章 百鍊鋼刀(一)第373章 尋釁第596章 間隙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150章 大地震之商屯(三)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226章 生與死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163章 雲山米行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266章 出招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260章 學做人第725章 梟雄末路第634章 梳理(一)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128章 一手遮天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174章 情信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456章 涼州亂(四)第535章 江水如龍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第474章 雲動(一)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229章 關雲長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第574章 荊州事,荊人治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348章 朱夏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第556章 卞夫人第670章 序幕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722章 葭萌關之初戰第423章 明犯天威,皆可殺之第184章 錦帆賊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283章 投名狀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512章 龍鳳怨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51章 三年後第338章 五禽功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158章 選擇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363章 割喉禮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654章 野望(一)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80章 疑竇叢生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348章 朱夏第363章 割喉禮第363章 割喉禮第602章 欺人太甚第713章 上魏王治荊南策
第207章 偷營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161章 鬱洲山第379章 鮮卑第3章 我欲剛強第373章 尋釁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727章 最後考驗第657章 赤壁不復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27章 百鍊鋼刀(一)第373章 尋釁第596章 間隙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150章 大地震之商屯(三)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226章 生與死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163章 雲山米行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266章 出招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260章 學做人第725章 梟雄末路第634章 梳理(一)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128章 一手遮天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174章 情信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456章 涼州亂(四)第535章 江水如龍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第474章 雲動(一)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229章 關雲長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第574章 荊州事,荊人治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348章 朱夏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第556章 卞夫人第670章 序幕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722章 葭萌關之初戰第423章 明犯天威,皆可殺之第184章 錦帆賊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283章 投名狀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512章 龍鳳怨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51章 三年後第338章 五禽功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158章 選擇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363章 割喉禮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654章 野望(一)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80章 疑竇叢生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348章 朱夏第363章 割喉禮第363章 割喉禮第602章 欺人太甚第713章 上魏王治荊南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