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間隙

鐺鐺鐺!

鳴金聲在舞陰城下響起。

張飛即便是心中再有不滿,也不敢違抗軍令,只得下令收兵。

天色,將晚。

舞陰縣城若磐石般堅硬,絲毫沒有露出破綻。城牆上殘留着礌石砸過的痕跡,城頭上竄起一道道濃煙。當劉備軍潮水般退去的一剎那,從舞陰縣城方向,傳來了雷鳴般的歡呼聲,有劫後餘生的興奮,但在張飛的耳朵裡,卻好像是在嘲笑……嘲笑他張飛的不自量力行爲。

環眼圓睜,張飛咬碎了鋼牙。

他氣沖沖返回軍營,見到趙雲劈面就問:“子龍,俺眼見就要攻破舞陰,何故在此時鳴金收兵?”

攻破舞陰?

趙雲心中苦笑!

我只見你損兵折將,卻奈何不得舞陰縣城。

那縣城上的八牛弩箭,猶如噩夢一般,令軍卒們心驚肉跳。

二十輛井闌,在短短的時間裡,就折損了七輛。更不要說,完全無法對舞陰縣城形成弓箭壓制,沒有保護的軍卒,猶如飛蛾撲火一樣,死傷無數。短短功夫,劉備軍折損了近千人。

雖說打仗不可能沒有死傷,但問題是,你根本無法奈何舞陰城……可這些話,趙雲不可能說出來。

他是一個好部曲,但卻不是一個好的謀臣。

趙雲不會爭,也不知道該如何講話。更多時候,常山趙子龍屬於實幹派,卻不知道如何與人交流,更不清楚,該怎樣把自己的意願,轉達給對方知曉。這也是劉備一直不肯讓他獨領一軍的原因之一。反倒是張飛,你看他五大三粗,看似莽夫一般,但他會去爭,會去搶。

說他是居功自傲也好,說他是恃寵而驕也罷。

總之,張飛咋咋呼呼,而且屢犯錯誤,卻能被委以重任,獨領一軍。

因爲張飛知道該怎麼去表達他的內心想法,在這一點上,趙雲的性格決定了他比不得張三爺。

“軍師醒了!”

“啊?”

趙雲輕聲道:“軍師的情況很不好,三將軍快去看看吧。”

張飛顧不得再去和趙雲爭執,連忙一路小跑,跑進了中軍大帳之中。大帳裡,瀰漫着一股子血腥氣,衆將早已守候在裡面。當張飛衝進來的時候,恰逢軍醫往外走,張飛上前,一把將軍醫攫住手臂。

“軍師情況如何?”

“軍師他……”

那軍醫一臉的憂慮,顯然情況不容樂觀。

張飛勃然大怒,一把將那軍醫推倒在地,“你這鳥廝,若救不得軍師,留你何用?”

說話間,他拔出寶劍,三步並作兩步上前,就要取那軍醫的性命。一干武將,噤若寒蟬,竟無一人敢站出來,爲那軍醫說話。張飛手起劍落,卻見寒光一閃。鐺一聲響,一柄寶劍架住了張飛的寶劍,張飛怒喝一聲,後退兩步扭頭看去,確是趙雲及時趕來,攔住了張飛。

“子龍,欲阻我乎?”

“三將軍,何苦遷怒他人?

想必先生已經盡力,此時殺人,與戰事不祥。”

張飛一雙環眼圓睜,剛要開口喝罵,卻聽到從牀榻上傳來一個虛弱的聲音,“翼德,休得無禮。”

“軍師。”

張飛聞聽,立刻把趙雲和那軍醫丟下,跑向牀榻邊。

史書上曾記載,張飛重士大夫,而輕士卒。他對荀諶的尊敬,是發自於內心,僅次於劉備。

至於諸葛亮,張飛一直瞧不上眼。

一方面固然是諸葛亮年紀太小,另一方面,則是因爲荀諶在士林中,所享有的偌大名望。潁川荀氏,可不是琅琊諸葛氏可以相提並論。累世清名,所積累下的人望和威信,即便是劉備在荀諶跟前,也從不敢有半分失禮。若不是荀諶開口,張飛甚至可能,和趙雲拔劍相向。

趙雲心裡輕嘆一聲,走上前將那軍醫攙扶起來。

“先生勿怪。”

他把軍醫送出中軍大帳,突然壓低聲音道:“先生趁此機會,趕快離開軍營。

若軍師無恙,尚一切都好說。萬一……只怕到那時候,誰也攔不住三將軍,你還是快走吧。”

軍醫的臉色發白,聽趙雲說完,也不贅言,拱手一揖到地,轉身匆匆離去。

看軍醫遠去,趙雲深吸一口氣,轉身返回中軍大帳中。此時,荀諶氣色敗壞,那張清癯面容,全無半點血色,如死人的面孔一樣慘白。他握着張飛的大手,說話都透着一絲絲吃力。

“我本想借此機會,爲主公謀一根基,不想這小小舞陰縣城,竟如此難對付。

翼德,我若不在,你切不可莽撞行事,當即刻收兵,返回宛城。主公而今藏於比水灘頭,準備伏擊曹友學……你通知主公,當穩守宛城,結交南陽豪強。儘可能勸說李珪劉虎二人出兵參戰,如此一來,也可以避免劉荊州的責難。荊襄,雖未大江龍腹,卻爲四戰之地,不可以爲根基。主公若要中興漢室,當設法謀取西川。不過,還需留意,西川和荊襄兩地豪強的衝突。不可以棄荊襄豪強不顧,亦不可完全依靠荊襄士人,否則的話,必將有禍事。

若主公謀取西川之後,切不可急於出兵。

當效仿孫氏父子在江東之舉措,接納南荒蠻族……曹友學在河西之舉措,可以爲借鑑。

且不可窮兵黷武,恐難以長久。翼德,你性情剛烈,好意氣用事,而今正是主公危急存亡之事,你當收斂脾氣,不可以再隨性由之。子龍有大才,可惜不擅言語,你當多多幫襯他。”

荀諶這一番話,幾近於交代後事。

張飛虎目含淚,連連點頭。

那槍矛給荀諶造成的傷害,着實巨大。

肋部被槍矛撕裂,甚至可以看到體內的臟器蠕動。

如此傷勢,就算是華佗前來,也無法挽回荀諶的性命。荀諶心知肚明,在交代完了張飛之後,再也無力開口,躺在榻上,氣息漸漸的微弱下來。想當初,荀氏三若聞名於潁川,兄弟三人感情深厚。可無奈後來,還是因政見而產生了衝突。荀彧投奔了曹操,而荀諶則歸附袁紹。

此天不予我!

荀諶腦海中,浮現出少年時兄弟三人求學的情形,那慘白如紙的面龐上,竟漸漸浮現出一抹紅潤。

可惜,你我兄弟無法再次對決。

而今你勝了一着,若有來世,你我再見分曉……緊握着張飛手臂的大手,突然鬆開。

荀諶頭一歪,再無半點氣息。

張飛坐在牀榻邊上,腦袋裡已空白一片。他久久無法相信,荀諶已經死亡的事實,好半天,他突然一聲怒吼,“來人,給我點齊兵馬……今日若不踏平舞陰縣城,爲軍師報仇雪恨,某誓不爲人。”

帳中衆將,聞聽頓時面面相覷。

張飛的心情,大家都可以瞭解。但這個時候再出兵攻打舞陰,無疑是一個差到極點的選擇。

荀諶的死,令士氣低落。

此時發動攻擊,又如何能取得勝利?

雖有哀兵必勝的說法,可問題是,而今軍中,已不是簡簡單單的哀兵可以形容。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不知該如何勸說張飛。很明顯,張飛已經暴走了……一個暴怒的張三爺,與喝醉了酒的醉鬼沒什麼區別。這時候上去阻止張飛,弄不好會丟了性命。

“三將軍,不可!”

趙雲上前,一把抓住了正要往大帳外行去的張飛。

“軍師遺命,讓我等立刻撤兵,返回宛城。”

張飛的眼睛通紅,厲聲道:“子龍,何不欲爲軍師報仇?主公命你保護軍師,軍師受傷時,你又在何處?”

言下之意,就是指責趙雲瀆職,才令荀諶致死。

如果換做旁人,馬上會一句話頂回去:如果不是你三將軍冒進受傷昏迷,軍卒羣龍無首,我又何必去安撫兵士,穩定軍心?

可偏偏趙雲,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

他脹紅了臉,喏喏卻不知如何開口。但手上仍緊緊的抓着張飛的手臂,不肯放鬆半分。

“趙雲,給我鬆開手。”

“軍師遺命,命我等撤兵返回。

今軍師屍骨未寒,三將軍欲抗命乎?令軍師不瞑目!”

“你……張飛瞪着趙雲,而趙雲卻毫不示弱的回視。

兩人僵持了半晌,張飛終究是無法甩開趙雲的阻攔。畢竟趙雲不是他那些部曲可比,早在建安四年,便投奔劉備,數次救劉備於危難之中,更立下了無數功勳。張飛不可能像對他部曲那樣隨心打罵,而趙雲的身手,比之張飛由強橫一分,也使得張飛,不得不心存顧慮。

“就這麼撤兵,豈不被人恥笑?”

“是主公基業重要,亦或是三將軍顏面重要?”

“子龍,你……”

趙雲一句話,噎得張飛半天回不過來氣。好半天,他頹然讓步,“那你說,咱們當如何撤兵?”

“此時撤兵,舞陰必然追擊。

雲願斷後,掩護大軍撤離。三將軍可趁夜保護軍師遺骸,返回宛城。若曹軍追擊,雲願爲三將軍阻之。”

張飛沉默了!

半晌後,他一頓足,氣呼呼道:“就依子龍所言。”

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154章 真兇第113章 願聞其詳第215章 奇兵第67章 重逢第644章 亂戰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416章 河西第二彈(五)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263章 曹公車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125章 第一日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247章 青梅煮酒(二)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669章 益陽之戰(五)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536章 見錢眼開郭奉孝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661章 荊南(二)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219章 燕人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147章 祖水河畔論英雄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28章 荊襄豪門第80章 疑竇叢生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725章 梟雄末路第436章 河西第三彈(二)第662章 荊南(三)第56章 張家桃園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599章 奪宛城請假髮燒了暈的不行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510章 雒神,雒神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200章 鄧芝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526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457章 涼州亂(五)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677章 絕境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238章 天車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479章 雲動(六)第552章 酒宴疑雲第537章 三薦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37章 驕傲不死第557章 相思子第167章 陋室銘第55章 回家第242章 虎豹騎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451章 食貨志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219章 燕人第201章 水攻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三)第701章 斬將奪旗者,常山趙子龍第732章 噩耗第444章 糉子美人(二)第449章 建安問對第19章 新家(一)第687章 封王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198章 出兵第78章 初會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392章 命案
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154章 真兇第113章 願聞其詳第215章 奇兵第67章 重逢第644章 亂戰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416章 河西第二彈(五)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263章 曹公車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125章 第一日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247章 青梅煮酒(二)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669章 益陽之戰(五)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536章 見錢眼開郭奉孝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661章 荊南(二)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219章 燕人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147章 祖水河畔論英雄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28章 荊襄豪門第80章 疑竇叢生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725章 梟雄末路第436章 河西第三彈(二)第662章 荊南(三)第56章 張家桃園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599章 奪宛城請假髮燒了暈的不行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510章 雒神,雒神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200章 鄧芝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526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457章 涼州亂(五)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677章 絕境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238章 天車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479章 雲動(六)第552章 酒宴疑雲第537章 三薦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37章 驕傲不死第557章 相思子第167章 陋室銘第55章 回家第242章 虎豹騎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451章 食貨志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219章 燕人第201章 水攻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三)第701章 斬將奪旗者,常山趙子龍第732章 噩耗第444章 糉子美人(二)第449章 建安問對第19章 新家(一)第687章 封王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198章 出兵第78章 初會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392章 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