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建安問對

曹朋有點不明白,疑惑的看着李儒。

如果袁尚真的把這劫人的罪名栽贓到曹操頭上,有麻煩的應該是曹操,而不是他。

李儒所說的‘小心’,又是何意?

曹朋發現,自己的腦瓜子有點不太夠用了!也許在其他方面,他有着穿越者的優勢,但是論分析時局上,似乎還有很大的差距。古人的腦瓜子,轉的可不慢,當曹朋還在消化李儒之前所說的那些事情時,李儒的思路已轉到了另一方面。

“還請先生指教。”

李儒猶豫了一下,給自己滿上一杯酒,然後又給曹朋滿上一杯。

“公子認爲,如今這冀州困局,當如何才能解決?”

曹朋愣住了!

冀州的困局,可不是他的困局,那是袁氏的困局,與他何干?說實話,曹朋從來未想過,如何爲袁氏勾畫未來。而今李儒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話,讓他不知如何回答。

好在,李儒並沒有讓他考慮太久,而是伸出手來。

“其一,袁氏兄弟,必須齊心協力。

此前袁家諸子,各自爲戰,除了一個高幹依附袁尚之外,可以說彼此間根本沒有聯繫。而今,袁譚大勢已去,難有作爲。即便是他在背後對孟德出招,孟德也未必會把他放在心上。袁譚困居南皮,青州大半已被孟德所掌控,無需考慮。

那麼,就剩下袁尚和袁熙兩人。

袁尚坐擁冀州,有袁本初爲他打下的基業;袁熙性情柔懦,但畢竟是幽州刺史。而此人與遼西烏丸蹋頓公孫康之流,頗有交情。如果此二人聯手,麻煩頗多。

最重要的是,此二人再加上高幹,坐擁三州,實力不可小覷。”

曹朋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敢問先生,可有其二?”

“當然!”李儒喝了一口溫熱的酒水,沉吟片刻,組織了一下他的思緒。而後,他看着曹朋道:“這其二,若我是袁尚,單純憑藉自家兄弟,必不是曹操對手。想當初,袁紹掌四州,坐擁百萬雄兵,卻慘敗曹操之手……他兄弟二人外加一個高幹,雖有力與曹操一戰,卻不能長久。故而,若解河北困局,在外而不在內。”

“在外,不在內?”

“內,便是他兄弟闔牆,彼此相爭。

不過現在已不需要擔心……袁熙此人野心不大,非雄主,故而袁尚大可以放心。高幹是袁紹的外甥,對袁氏忠心耿耿。雖說資歷頗深,但是這名望……呵呵,說起來,高幹的名望甚至在袁熙之上,但想要爲河北之主,卻萬萬不可能。

這,便是內!

解決了內憂,袁氏兄弟至少能與孟德僵持,但如果沒有這外援,則早晚必敗。”

“何人,可爲袁氏外援?”

曹朋隱隱約約,覺察到了李儒話中的意思。

李儒笑了!

他輕聲道:“袁氏之外援,便在西涼……想來公子也感覺到了,卻還未看破其中的玄機。以前袁氏兄弟不合,所以也無法考慮太多;而今,如果袁熙袁尚合作,即必然會想到外援的問題。馬援此人,名爲漢臣,實爲漢賊。假伏波將軍之名,坐擁西涼,實力不俗。若無公子在河西插手,馬援早晚將河西拿下……因爲這河西,若依照治下,本就有一部分屬武威郡,剩下的則是無主之地。

而公子的出現,令馬騰無功而返。可此人卻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必然會等待機會,復奪河西。

我是袁尚,會請人前往西涼,與馬騰結盟。

而後派兵襲擾河東,可斷去公子後援。試想,河東一亂,衛覬等人勢必出兵救援。這時候,袁尚請馬騰在西涼出兵,趁公子立足未穩之時,一舉而克之,則河西不復存在。馬騰得了河西郡,可南下渡河,直撲大散關。而他尚有盟友韓遂,可從金城出兵,攻取隴西。安定隴西兩郡一旦丟失,則關中必然大亂……關中若發生動盪,受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雒陽。

到時候,雒陽一旦發生騷亂,許都也會產生影響……整個河南,都將爲之動盪。”

李儒一番話,令曹朋倒吸一口涼氣。

他從沒有站在袁氏的角度,來考慮過這一場河北之戰。

但如果按照李儒所說的這樣,那麼河北困局,還真有可能會被袁氏二子所破解。

眼睛,不由得眯成了一條線。

曹朋抿了一口酒,輕聲道:“馬騰,會出兵嗎?”

“河東治,則馬騰不會輕舉妄動。

但河東若亂,馬騰必然出兵……別看他此前曾爲孟德解河東之危,可現在,他絕不會放棄這奪取河西的機會。依我看,馬騰會出兵,而且很可能就在年初。”

“袁氏,有此謀乎?”

曹朋有點不太相信,畢竟三國演義裡,那袁紹諸子,可是一個比一個廢柴。在他的印象裡,曹操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便將河北蕩平。但是從目前來看,曹操征戰河北並非一樁易事。至少從袁紹死後至今,已經兩年,河北依然未定。

李儒說:“審正南,剛愎。

然其智謀,並不差,至少未必遜色於當初沮授田豐之流……”

審配?

說實話,曹朋印象不深。

只是依稀記得,這傢伙是在鄴城城破時,縱火焚城。但除此之外,審配有什麼特別的貢獻?卻想不起來……似乎袁紹手下的那些人,一直在內鬥,內鬥。審配如此,郭圖逢紀同樣如此。以至於到最後,大好的局面,被斗的個四分五裂。

審配,能有這麼厲害?

曹朋閉上眼睛,靠在太師椅上,輕輕拍打額頭。

半晌後,他猛然坐直了身子,“如此,我明日一早,便召集士元和元直,商議此事。”

“如此,甚好!”

李儒沒有就此事在說下去,而是美滋滋的喝了一口酒。

曹朋手下,有謀士!

無論是龐統還是徐庶,都是多謀之人,甚至包括步騭龐林,也非等閒。凡事不可做的太滿,留那麼幾分,給別人來做。他知道,以龐統等人之智,必能想出破解之法,不需要他去費心。相比之下,當事情發生後,曹朋第一個便找到他,足以說明,他在曹朋心目中的地位。李儒並非謀主,卻比之謀主,更加重要!

日後,他早晚要離開……畢竟他的身份,不可能永遠瞞下去。

李儒覺得,他可以走,但是應該爲他的兒子,打一個好基礎。以前,李儒是想着十年之期一過,他拿着他的黃金,帶着他的兒子,找一荒僻之地,隱姓埋名,過富家翁的生活。可那是不得已而爲之的事情……如今,若自己的兒子能跟隨曹朋,卻是個不錯的選擇。世人知李儒多,而知其子少。這其中也有李儒相對低調的元素在裡面。李儒認爲,他可以走,但必須要爲兒子,謀劃一個未來。

曹朋,人不錯!

是個能容人,也能聽得進別人勸諫的主兒。

更重要的是,他這人重情義,想必以後會看在自己面子上,給孩子一些照拂……帳外,起了風。

風捲戰旗,獵獵作響。

邦邦邦,三聲梆子響,已是三更時分。

曹朋驀地驚醒,看着李儒苦笑道:“不知不覺,竟已三更,卻是耽擱了先生歇息。”

“哈,這算得什麼?”

李儒微微一笑,拿起那捲書,“反正也無甚事情,能與公子聊一聊,倒也是一樁美事。若公子不嫌棄,儒欲與公子徹夜暢談,只是不知道公子,是否願意呢?”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曹朋收服李儒之後,很少有徹夜長談。

往往是短短几句話的聊天,便能使他茅塞頓開。似今夜這種,一說話就是兩三個時辰,可是很少見。他睏意全消,聽李儒這麼一說,也頓時升起了夜談之心。

李儒道:“我正在看公子所撰寫的銀樓運營,有些問題想要請教。”

“請教不敢說,只是小子一時興起,胡思亂想罷了。”

“不,不是胡思亂想。

也許乍看,這銀樓平淡無奇,但仔細深究,卻可以看出,這其中蘊含了許多玄機。”

李儒讓人準備酒菜,拿着那捲書,和曹朋討論起來。

說實話,曹朋前世不過一個警察,哪裡懂得那麼多金融上的事情?

當初他設立銀樓,主要是爲了解決海西行會,與雒陽之間路途遙遠,而交易量極大,運輸錢幣頗爲繁瑣的問題。除此之外,他並未想太多……不過,對於銀行進行運營的一些基礎方式,他也非一無所知。李儒問的問題,大都很淺顯,所以解釋起來,倒也算不得特別麻煩。當然了,若問的深了,曹朋一時回答不出,便藉口需要考慮一二,推搪過去……可即便如此,李儒眼中卻閃爍光彩。

“如此奇思妙想,果然不凡!”

李儒在聽完了曹朋的介紹之後,忍不住連連讚歎。

他猶豫了一下,爲曹朋斟滿一杯酒,輕聲道:“只是公子這想法絕妙,卻未能盡其用。若只是爲了存取銅錢,方便交易而設立銀樓,實在是有一點可惜了……”

“哦?”

曹朋眉毛一挑,“願聞先生指教。”

“其實,公子設立的銀樓,用處遠非如今這樣。

若操作得當,這小小銀樓,勝似百萬雄兵……嗯,讓我想一想,該怎麼來操作。

公子,我有一比。

憑此銀樓,能使西川大亂!”

曹朋不由得心裡一動,“朋願聞其詳。”

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557章 相思子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729章 混亂之始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11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240章 生擒第266章 出招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683章 曹閻王第207章 偷營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98章 謀劃前程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56章 張家桃園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10章 雛鳥初啼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563章 隱憂第201章 水攻第585章 羊衜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188章 慘案(三)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154章 真兇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569章 南陽之故友第197章 威懾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555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682章 戊子暴動第578章 吾家黃鬚成長第675章 殤(三)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29章 九女城第202章 曲陽第201章 水攻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363章 割喉禮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109章 養成計劃第二彈第594章 一槍三劍箭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第643章 子龍第35章 義陽武卒(五)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19章 新家(一)關於這兩天斷更的原因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398章 亂(三)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618章 圈套(二)第501章 生子當若小曹賊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27章 百鍊鋼刀(一)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553章 死士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99章 子廉不廉第197章 威懾
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557章 相思子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729章 混亂之始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11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240章 生擒第266章 出招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683章 曹閻王第207章 偷營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98章 謀劃前程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56章 張家桃園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10章 雛鳥初啼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563章 隱憂第201章 水攻第585章 羊衜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188章 慘案(三)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154章 真兇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569章 南陽之故友第197章 威懾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555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682章 戊子暴動第578章 吾家黃鬚成長第675章 殤(三)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29章 九女城第202章 曲陽第201章 水攻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363章 割喉禮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109章 養成計劃第二彈第594章 一槍三劍箭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第643章 子龍第35章 義陽武卒(五)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19章 新家(一)關於這兩天斷更的原因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398章 亂(三)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618章 圈套(二)第501章 生子當若小曹賊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27章 百鍊鋼刀(一)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553章 死士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99章 子廉不廉第197章 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