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人在做,天在看!

“阿福,去劉子玉家裡了?”

司空府中,曹操眉頭緊鎖,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與會的文武大臣,除了郭嘉等幾個之外,大都留在了廳堂上。高順也來到了曹操的書房,看上去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似地,隨手拿起一卷書,津津有味的閱讀,彷彿渾不在意。

可實際上,他又怎可能不在意?

“周不疑的情況如何?”

“好像有點麻煩,華太醫和張機先生都在,但估計一時半會兒的也不會有結果。”

“奉孝,你說阿福這算是什麼意思?”

曹操擡起頭,向郭嘉看去。

而郭嘉則微微一笑,朝着高順看了一眼。

“依我看,友學是想要保住周元直。”

“哦?”

曹操也看了高順一眼,高順把手中的《孟德新書》,隨之放下來。

“周不疑是什麼人?”

“一個小孩子,有些聰慧,卻又是個狂生。”

“他很厲害嗎?”

郭嘉笑道:“厲害不厲害,卻說不準。不過有些急智,辯才不俗。去年曾多次抨擊友學,不過友學沒有理他。前些時候,兩人再次交鋒,友學好像把他罵的狠了些。以至於最近頗爲安靜。

否則的話,這孩子不曉得又會發出什麼言論……”

曹操掃了郭嘉一眼,苦笑一聲,卻沒有說話。

他隱隱約約猜出了曹朋的心思,可是又無法做出決斷。

對周不疑,曹操最初還是蠻欣賞。

可隨着周不疑在許都接連挑釁,令他多多少少感到不喜。而且,這孩子的背景,頗爲複雜,身後存着帝黨的影子,也讓曹操很不高興。只是曹沖喜歡和周不疑一起交流,曹操卻沒有阻止。一方面,他對周不疑根本就不屑一顧;另一方面,也希望曹衝能夠藉此機會增長見識。

想必,他這一次一定得了教訓!

阿福,莫非想把周不疑,送去呂漢?

倒也不是不可能。

曹操可是聽說,曹朋把他的家將龐明王雙,並六百健卒,送往渤海,似乎準備前往呂氏漢國。

對於這麼一個舉動,曹操開始有些不滿。

但後來一想,曹朋和呂氏之間,原本就存着一些不清不楚的關係。當年他冒死把呂氏一家送往海外,也說明了這個問題。據說,呂氏漢國的國主,和曹朋……這些是曹操在偶然中,和高順閒聊,知道了一些事情。當時曹操覺得好笑,沒想到這阿福,還是一個風流情種。

家裡有兩妻三妾不說,和蔡琰好像又有些不清不楚。

而今,又出來了一個呂漢國主,倒也真是一個‘妙人’。

這麼一想,曹操也就釋然。

呂氏漢國爲什麼要求豁免曹朋?說穿了就是那點男女之事。而曹朋呢,投桃報李,也必然會爲呂漢着想。呂漢而今的壓力,的確是很大。特別是一旦呂漢答應牽制高句麗,所要面臨的威脅,必然增加。曹朋給呂漢送去幫手,與其說是私通外邦,倒不如說是幫他的小情人。

至於周不疑……曹操有些猶豫。

說心裡話,周不疑雖然聰明,而且有辯才。

但這樣的人物,曹操手下還少了不成?論機智,他不如郭嘉;論幹練,他不如荀攸;論沉穩,他不如荀彧;論手段,他不如賈詡;論忠誠,更不比程昱。更不要說,曹操手下還有董昭、滿寵、毛玠、陳羣這些能人,又怎可能真看得上週不疑?他或許會欣賞周不疑的聰慧,可是卻沒想過,有朝一日會重用他。哪怕周不疑來歷可以,曹操也沒有把他放在心上。

他站起身,從書房裡行出。

郭嘉非常知趣的隨着曹操一同出來,兩人在門廊拐角處停下。

“奉孝,你以爲如何?”

“那要看主公,是否想要處置周不疑。”

“處置他做什麼?一個小孩子,恐怕還沒有這等周密的心思。這件事,恐怕是和他無關。”

“阿福怕也是這麼認爲。”

“可就這麼放過他?”

曹操又覺得,有些不太甘心。

“這個,就要看主公是否已做好了準備。”

做好什麼準備?

當然就是和帝黨翻臉的準備。

歷史上,曹操在建安十九年廢后,算是徹底與帝黨反目。但如果你仔細琢磨,就會發現,曹操和帝黨徹底反目時,雙方的實力對比。曹操在歷史上是建安十二年設立丞相府,而後興赤壁之戰。赤壁失敗之後,他發出唯纔是舉令,並且在短短五年中,三發唯纔是舉令,使得他的羽翼完全豐滿。憑藉西征涼州,攻擊漢中的功業,曹操權勢越發驚人。而在建安十九年,曹操已經身爲魏王,可以說北方局面,被他牢牢的掌控手中,已無人可以抗衡……而傾向漢帝,或者說漢帝的盟友,同時又是曹操肱骨之臣的荀彧已經死了。

帝黨的實力已經落到了谷底,而曹操權勢如日中天。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曹操纔有廢后的舉措。

而如今,曹操雖然強勢,更奪取了西北。

可他的權勢還沒有真正的建立起來。

從奉天子以令諸侯,道挾天子以令諸侯,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分水嶺,那就是丞相府的設立。

曹操還沒有做好,和帝黨徹底撕破面皮的準備。

郭嘉微微一笑,“發生這種事,總是要有人頂罪。周不疑或許無辜,但他現在,也必須要擔上這個罪名。否則主公你就只有……如果周不疑死了,一切都好說。若是活着,主公又要如何治他的罪名呢?這件事牽扯到高司馬,更關聯呂漢的態度。主公又何不順水推舟呢?”

這件事,你別插手了!

交給高順去處置……看曹朋的這個意思,是有心要保周不疑。

他未必是打算把周不疑送給高順,但卻不妨礙,讓高順出面解決。

如果高順願意接受,那自然好說;若他不願意接受,曹朋也不會有什麼反對的意見,皆大歡喜。

郭嘉笑道:“除非,主公有憐才之意。”

曹操聞聽,卻森然冷哼一聲。

“小小狂生,何至於我生憐才之心?

若是十五歲的阿福,說不得我會憐才一番。可這小狂生與阿福比起來,分明是天壤之別。”

“那就交給高司馬,也可以向呂漢表明主公心意。”

曹操想了想,輕輕點點頭。

十五歲的曹朋,隨着鄧稷,已經在海西創出了一番局面,更跟隨荀衍出使江東,還得了陳登的重視。

陳登在建安五年故去,當時曹朋被罰閉門思過。

曹朋十六歲,便主持了曲陽之戰。

力抗呂布和陳宮大軍,最後更大獲全勝……十五歲的曹朋,做出了陋室銘,在東陵亭七步成詩,爲徐州士林所稱讚。

十五歲的曹朋,交友極爲廣闊。

不但有荀衍陳登這樣的人物看重,還和陳羣、徐宣、陳矯等人友善。身邊更有步騭這樣的良吏相隨。

所以不管怎麼看,周不疑都比不得曹朋。

曹操或許有憐才之心,但絕不是周不疑這樣的人。想一想,當年他是如何對付禰衡,便可以看出端倪。

“若那孩子命好,能活下來,就交給高順處置。”

“主公英明!”

曹操哈哈一笑,揹着手溜溜達達往書房走。

走了兩步之後,他突然停下來,回頭看着郭嘉道:“奉孝,你猜阿福,會如何與劉子玉說呢?”

臨沂侯府,曹朋跪坐席榻之上,一言不發的看着劉光。

說起來,劉光和曹朋差不多的年紀,但看上去,卻好像比曹朋要年長許多,以至於似三旬而立。

瘦削的面頰,棱角分明,如刀削斧砍。

濃眉,朗目,若星辰璀璨。高挺的鼻樑,更平添英武氣概。頜下短鬚,使得他有顯得沉穩幹練。一襲黑色大袍披在身上,劉光臉上帶着笑容,端坐在榻上,同樣是一句話也沒有出口。

兩人就這麼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半晌後,曹朋突然道:“劉子玉,還記得你我初見否?”

“啊?”

“建安二年,我初至許都。

當時你與我三哥鬥犬獲勝,我用一口刀,抵了我三哥的黑龍。”

劉光一怔,露出一抹懷念之色。他閉上眼睛,許久後自言自語道:“太久遠,卻已經模糊了!”

“模糊了嗎?”

曹朋冷笑,“那你還記得,我離開許都之前,與你在北市的相見嗎?”

“不記得了。”

“可我記得。”曹朋看着劉光,一字一頓的說:“我至今仍記得,當時一個少年……好像也是十五歲。他在北市的一座酒樓下攔住我,還對問我說:我們是否可以做朋友?只是我當時,沒有回答。”

十五歲!

當劉光聽到這三個字的時候,不由得微微一顫。

面容有些抽搐,但卻沒有睜開眼睛。

曹朋口中那個十五歲的少年,說的不正是劉光嗎?

那時候的劉光,剛從長安到許都。他渴望得到朋友,所以纔會有那麼一幕景象。

曹朋站起身,“十年前的那個問題,我想我現在,已經有了答案。臨沂侯,你可想聽一聽嗎?”

“哈,願聞其詳。”

曹朋用拇指指着自己,“我姓曹。”

而後,他用食指指着劉光,“你姓劉。”

“如何?”

“所以,你我永遠都不可能成爲朋友。”

劉光的身子,在寬大的棉袍裡,輕輕的顫抖着。

半晌後,他睜開眼,“如此,我知道了。”

“還有一句話。”

“請說。”

“人在做,天在看……明日果,乃今日因。

臨沂侯,你多保重。以後吃飯的時候,小心點……聽說你已經有了孩子,也要多加小心纔是。

告辭!”

曹朋說完,扭頭就走。

劉光臉色一變,呼的站起來,厲聲道:“曹友學,自非私怨,何必牽累子嗣?”

而曹朋在大廳門口停下腳步,半晌後幽幽道:“正因爲不是私怨,我纔會心平氣和與你說話。

否則,你焉有命在此與我交談?”

說完,曹朋大步流星走出大廳,揚長而去。

劉光下意識的握緊拳頭。

他很想下令,將曹朋留在府中。可他知道,即便這裡是臨沂侯府,只怕他的一舉一動,也難逃曹操的眼睛。

“一介賤民,何至於此?”

曹朋已走下了臺階,扭頭疑惑的看了看劉光,“劉子玉,你又能比他高貴多少?”

劉光的臉色,陰沉似水……走出臨沂侯府,已過了子時。

氣溫越發低寒,小風襲來,讓曹朋激靈靈打了個寒蟬。

“伯仁,你怎會在這裡?”

曹朋意外的看到在臨沂侯府外,夏侯尚正牽着馬,微笑着看着他。

“我擔心小真守寡。”

“哈,你可真會說笑……這許都而今還是朝廷治下,焉有宵小,敢取我性命?那些人,也就是賣弄一下小聰明,耍弄一些陰謀詭計。這朗朗乾坤,我自有一腔浩氣長存,誅邪不侵呢。”

曹朋的聲音很大,可以清楚的傳進臨沂侯府。

如果說,冷飛刺殺他的時候,曹朋尚對劉光存一分情義;那麼現在,他們兩人,再無半分情義。

昔年那個北市街頭,怯怯的少年已經死去。

而今活着的,只是一個爲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陰險之人。

曹朋從夏侯尚手中接過了繮繩,翻身跨坐馬上,“這裡的空氣裡,都存着一股子腐臭的陰謀氣息,老子以後再也不想來這裡。除非,能一把火,讓這腐臭的味道,完全消散……走,我們回去。”

夏侯尚聞聽,不由得仰天大笑。

兩人打馬揚鞭,氣焰囂張無比。一隊軍卒,緊隨兩人之後,朝着銅駝巷的方向疾馳而去。

臨沂侯府的門,緩緩關閉。

回到銅駝巷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了。

當曹朋和夏侯尚邁步走進院子,迎面就見馬真和張機走出來。

“張先生,情況如何?”

“已無性命之虞。”

“活過來了?”

“呵呵,有元化在,區區堇草,焉能奈何?

不過,也着實有些驚險。若在晚一炷香,那孩子必死無疑。也不知,是何人竟如此心狠手辣。”

“都是些見不得光的鼠輩。”

曹朋說着,拱手向張機道謝,而後讓夏侯尚派人,護送張仲景回家。他徑自走進了廂房,卻見華佗正在收拾。周不疑臉色蒼白的躺在榻上,依舊昏迷不醒。但是,氣息卻悠長許多。

“華先生,多謝了。”

華佗微微一笑,淨了淨手,扭頭看了一眼仍昏迷不醒的周不疑,輕聲道:“危險雖已過去,但還要看之後的狀況。……這小子命好,也幸虧是遇到你,換個人……未必會理睬他死活。”

曹朋沒有吭聲,目光落在了周不疑的身上,久久不語……

第242章 虎豹騎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111章 漢家犬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98章 謀劃前程第598章 反戈一擊第363章 割喉禮第659章 假節第563章 隱憂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194章 海陵尉第279章 李中郎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660章 荊南(一)第81章 西域奇烏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510章 雒神,雒神第114章 馬賊胡班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528章 臥龍吟(上)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279章 李中郎第201章 水攻第93章 風起雲動第214 爭分奪秒第234章 夏侯真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348章 朱夏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659章 假節第612章 曹黃初會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515章 父憑子貴第663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680章 東不羹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635章 梳理(二)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624章 短歌行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243章 回家第238章 天車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476章 雲動(三)第612章 曹黃初會第621章 曹朋月下追黃忠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請假髮燒了暈的不行第143章 老饕第283章 投名狀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33章 義陽武卒(三)第272章 黑眊到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574章 荊州事,荊人治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594章 一槍三劍箭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20章 橐(二)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196章 恩義第661章 荊南(二)第89章 曹二代vs皇二代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159章 雙姝第299章 斬顏良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3章 我欲剛強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4章 成記商行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10章 雛鳥初啼第601章 南山故道
第242章 虎豹騎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111章 漢家犬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98章 謀劃前程第598章 反戈一擊第363章 割喉禮第659章 假節第563章 隱憂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194章 海陵尉第279章 李中郎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660章 荊南(一)第81章 西域奇烏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510章 雒神,雒神第114章 馬賊胡班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528章 臥龍吟(上)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279章 李中郎第201章 水攻第93章 風起雲動第214 爭分奪秒第234章 夏侯真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348章 朱夏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659章 假節第612章 曹黃初會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515章 父憑子貴第663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680章 東不羹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635章 梳理(二)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624章 短歌行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243章 回家第238章 天車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476章 雲動(三)第612章 曹黃初會第621章 曹朋月下追黃忠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請假髮燒了暈的不行第143章 老饕第283章 投名狀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33章 義陽武卒(三)第272章 黑眊到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574章 荊州事,荊人治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594章 一槍三劍箭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20章 橐(二)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196章 恩義第661章 荊南(二)第89章 曹二代vs皇二代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159章 雙姝第299章 斬顏良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3章 我欲剛強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4章 成記商行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10章 雛鳥初啼第601章 南山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