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

募春三月,桃杏凋殘。

緋紅粉白灑落地面,使人平添幾分惆悵。

建安四年的二月,幽州戰事落下帷幕。袁紹攻滅公孫瓚之後,佔居冀州、青州、幽州、幷州之地,實力暴漲。其麾下有雄兵數十萬,戰將千員。加之建安三年冀州豐收,也使得袁紹緩解了錢糧之荒,可謂是兵精糧足。於是,袁紹以長子袁譚、次子袁熙、外甥高幹分守青州、幽州和幷州,他自領冀州牧,以大漢大將軍之名瘋狂擴充兵馬,對曹操虎視眈眈。

說起來,曹操本應恐慌。

可是那天青梅煮酒,曹朋的一席話,使得曹操如撥雲見日。

袁紹,何足道?

倒是那個劉備,竟然逃脫了虎豹騎的追殺,讓曹操如蛟在噎。他想起了曹朋那天的話語: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劉備的“風雲”今在何處?若不能及早將其消滅,一旦化龍,必成心腹之患。可曹操也不得不承認,劉備滑溜的好像泥鰍,令人頗難下手對付。

這傢伙的警覺心很高,且頗有親和力。

如今又得了皇叔的封號,使得他名望暴漲………

曹操命虎豹騎追殺,已經使朝中不少人對他心懷不滿。更有甚者,在朝堂上直接發起攻擊。

這些人,皆居心叵測!

曹操越想越後悔,以前只顧及了禮賢下士,卻不想是養虎爲患。

下郊時,曹朋因劫糧與劉備衝突,就應該藉機收拾了劉備;後來劉備私下聯繫張遼”也可以趁機發作。

一時心慈手軟”竟使大耳賊逃脫。

更平白成就了劉備兄弟的名聲:劉備當上了皇叔,而關羽更因斬殺呂布,而聲名大悔……,…

自己”可真是作繭自縛!

不過呢,倒也並非全都是壞事。

袁術在壽春芶延殘喘,已抵不住勢態。孫策在江東,虎視眈眈……年初時,他攻佔了丹陽,收降大將太史慈:而後剿滅了嚴白虎,奪取烏程”將前吳郡太守許貢斬殺。旋即,孫策設計,奪取了廬江。至此,江東六郡盡歸孫策之手,其聲勢日益浩大,並對袁術展開攻擊。

如今的袁術,可謂衆叛親離。

麾下大將死的死”降的降,已沒有什麼力量。

於是,袁術命人向袁紹請降。他和袁紹本就是兄弟,雖說一個嫡出,一個庶出”可畢竟有那麼點親情。袁術表示,願意臣服袁紹,並獻出傳國玉璽。袁紹於是命外甥高幹率部於青州,接應袁術。

袁紹雖然表示願意接納袁術,可袁術要想到青州,必須穿過徐州。

這一段路程”袁紹幫不得他,只能靠他自己。於是袁術率部離開淮南,向青州挺進。不成想曹操得到消息”立刻派出中郎將張遼,率本部兵馬”屯守白馬,與離狐太守李典兩人合力,牽制高幹所部兵馬;同時又命海西屯田都尉鄧稷和廣陵太守陳登出兵,伏擊袁術所部。

鄧稷得到命令之後,於二月末,使曲陽長潘璋,海西尉周倉領兵出擊:同時陳登也派出東陽長陳矯與潘、週二人聯手,在僮縣夾擊袁術,令袁術大敗而走,最後不得不重又退回壽春。

袁術手下有一人,名叫徐謬,字孟玉。

此人是海西徐氏子弟,父親徐淑,曾爲度遼將軍。徐謬年少時,便以博學而著稱,後被徵辟公府,舉孝廉。後來,徐謬又遷荊州刺史。那個時候的刺史,遠非如今刺史權力驚人。

當時董太后的外甥張忠是南陽太守,貪墨數億錢。

徐謬欲治張忠之罪,董太后立刻派遣中常侍,向徐謬求情。

但徐謬不允……,董太后大怒,旋即徵張忠爲司隸校尉二想要威脅徐謬。可徐謬卻絲毫不懼,到任後,便彈劾張忠。後因張忠一事”使五郡太守罷官,徐謬因而聲名遠揚,爲世人讚歎。

中平元年,徐謬和中郎將朱偶聯手破黃巾賊於宛城。

卻因得罪了閹宦,而被治罪罷官。漢帝遷都許縣時,曾徵辟徐謬爲廷尉正。不成想在赴任途中,被袁術劫持。袁術欲授徐謬上公之位,但是被徐謬以死相逼,袁術最終不敢在逼迫。

袁術敗於僮縣時,徐謬盜來了傳國玉璽,來到許都。

玉璽的返還,也使得曹操正統之名更加顯赫,也算是在建安四年時的一樁喜事。

曹操款待了徐謬之後,感到有些疲乏,於是在家中小憩。午後,他抱着兒子曹衝,在書房裡寫寫畫畫,想要教授曹衝識字。雖然曹衝只兩歲,但天資聰穎,猶在曹操四子曹植之上。

拿着一本蒼領書,曹操一個字一個字的教曹衝。

身爲司空,總理朝堂。

曹操很少有閒暇的時間,和兒子相聚。

如今機會難得,他自然不願放過機會。

正開懷時,忽聞家臣稟報,“少府劉曄在外求男”

曹操一蹙眉,看了看正興致勃勃識字書的曹衝。

“請劉少府到書房說話。”

“喏!”

家臣旋即離去,不一會兒的功夫,劉曄興沖沖的走進了書房。

“習空!”

“噓。”

曹操擺擺手,對劉曄說:“待倉舒把這個字寫完。”

曹衝抓着胖乎乎的小手,畫完了一個字,然後咯咯的笑不停,惹得曹操大笑,抱着曹衝,用鬍子貼着他的小臉,狠狠的蹂躪一番,也使得曹衝笑得更加響亮。

懷抱曹衝,曹操笑道:“子揚,有什麼事情嘛?看你這興沖沖的模樣。”

“司空,我今日前來,確是爲你獻禮。”

“獻禮?”

劉曄說:“我今天去了諸冶府,結果在雋石那邊,找來了一樣好東西。”

“雋石?他能有什麼好東西?莫非又是什麼刀劍嗎?”

“非也”非也!”

劉曄說着話”從懷中取出那本小冊子,雙手呈給了曹操。

在曹操的印象裡,曹汲的確有才能”不過終究是個粗人,甚至目不識丁。也正是這緣故,曹操心裡還是有些猶豫。曹汲的才華,也只在冶煉、造刀。若使其歸宗認祖,是不是有些草率?

畢竟,譙縣曹氏,乃官宦之家。

雖然說不得是名門望族,也算得上上上之家。

如果引這麼一家人,曹操的確是要考慮其中的利害。

畢竟,歸宗認祖不是小事。有的時候,不是你是親戚就能歸宗認祖,宗族方面考慮的事情,覆蓋方方面面。

“八百字文?”

曹操看着封面上的四個字,微微一笑。朝聞道,夕可死一一一一一一說得好!“當他看到那一列小字的時候,不由得發出讚歎。旋即,曹操翻開封面,露出裡面的扉頁……“……

咯咯嗯……,曹衝突然笑起來。

他指着上面那個淚流滿面的圖畫,“倉舒。”

然後又指着那個大鬍子頭像”“阿爹!”

把個曹操樂得,大笑不止。不過笑完了,他有了一遍那闕不倫不類的五言絕句,露出一抹會意笑容。

“是友學所書?”

“正是。”

曹操頓時來了一點興趣,於是翻開來。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曹操一開始”大聲誦。可漸漸的,他書的聲音越來越小,臉上漸漸浮現出一抹凝重之色。

“這”果然是友學所書?”

“沒錯!”劉曄道:“據雋石所言,曹都尉爲了督促他識字,專門寫出了這篇八百字文。我一開始也沒有留意,但後來卻發現,這八百字,竟無一次重複。而且所書涉獵甚廣,乃驚世奇文。這等文字,看似淺顯易懂,再卻蘊意悠長。此天賜良才,主公怎能放過呢?”

曹操,倒吸一口涼氣。

認識八百個字,不是難事。

可要把這八百個字組合成一篇佳文,而且不見一個字的重複,即便是曹操自己,也未必能做到。

他再次認真罷,不由得連連稱讚。

“子揚,你真確定,這是友學所著嗎?”

“司空,不會錯的“……雋石說,友學一共抄錄了三本,原本如今在友學自己手中。這一本,還是我硬從雋石手裡討要過來,騙他說回家抄錄。但思來想去,又覺得應該先告知司空。”

曹衝瞪大眼睛在一旁,好奇的看着八百字文。

“阿爹,人……洪,洪……””

曹操不由得笑了。

曹衝是告訴他,他認得,天,字,還認得,洪,字。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八個字當中,他認得兩個。

“子揚,可否將此書留下來?”

“這個……”

劉曄露出爲難之色。

“這樣,你留下來,我用二十道左伯紙與你交換。並且我親自抄錄,明日把抄錄的文章給你。”

劉曄既然過來,本就存了獻書到意思。

剛纔的爲難,不過是故意做出來。一道左伯紙,就是一百張:二十道左伯紙,就是兩千張。

在這個時代,紙張仍是極爲稀缺的物品。

一般而言,麻紙相對通用,而左伯紙就屬於權貴之家特有的物品。即便如劉曄,也對這左伯紙極爲看重。不過,兩千張左伯紙並非主要,重要的是,他藉此機會和曹操拉近了關係。

“可是,雋石那起……,……

曹操擺手,“雋石那邊我自會爲你解說,你莫要掛念。”

“既然如此,那就尊司空之意。”

曹操和劉曄說了一會兒閒話,劉曄很識趣的告辭離去。

旋即,曹操把曹衝送到了環夫人那邊,而後拿着那冊八百字文,來到吳老夫人的住處………

“阿瞞,有事兒嗎?”

曹操把手中的這冊八百字文,呈到了老夫人面前。

老夫人識得字,接過來之後,眯着眼睛,認真的看了一遍,也不由得連連稱道。

“此何人所書?”

“祖母,此人您也認識,就是那個送您返還許都的曹友學。”

“曹都尉?”

曹操點點頭,看着老夫人不再言語。

老夫人拿起那小冊子,又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之後,把書冊放在身邊,擡頭凝視曹操。

“阿瞞,你意欲如華”

“祖母,曹家父子皆非等閒,特別是這曹友學,見識頗強,且有大局。此人能文能武,可算得上全才。我意欲使其歸宗認祖,但族中老丈,未必肯同意,還需祖母出面說項。

我原以爲,曹朋無疑高強,有大局。

未曾想他文采也如此出衆…………假以時日,此人必爲吾家萬里侯。”

老夫人手一顫,眸光陡然精亮。

曹操所說的萬里侯,其實也說的就是永平年間的定遠侯班超。班超本是書生,後投筆從戎,威震西域。可以說,班超的影響力,貫穿了整個東漢。即便是曹操,對班超也極爲讚歎。

相傳,班超冉未投筆從戎時,曾找相者看相。

相者說:“生燕頜虎頸,飛而食肉,此乃萬里侯相也。”

這萬里侯,最初是指封侯於萬里之外。後來班超封定遠侯”都護西域,果然如相者所言。

於是,萬里侯也就成了班超的另一個代名詞。

老夫人輕輕點頭,“曹友學有大才,中陽曹氏,可歸宗認祖,此事我可與族中老人商議…………不過,孟德你又準備如何用他?他返還許都,也有月餘,總不成一直這麼擱置,不免可惜。”

曹操想了想,“阿福天資不俗,大局無雙。

又通武藝,且文采出衆。按道理說,他可以任一縣之長。但我覺得,即有此天資,何需急於出仕?天資越好,就越是需要調教。他這等資質,若沒個明白人指點,難保不會走歧路。”

老夫人說:“既然如此,當初荀衍推薦荀仲豫,你爲何不同意?”

“這個,“……”

“既然你不同意荀仲豫,那就需要爲他找一個更好的老師。不過我倒也贊成,若荀仲豫爲友學之師,將來難保不會有麻煩。可這個老師,必須要好生考慮,莫耽擱了友學的前程。”

曹操想了想,“我心中倒是有一中意之人。”

“誰?”

曹操沉吟片刻,“祖母以爲,那位陸渾山的孔明先生,如何?”

“孔明先生?”

曹朋把手中的書卷放下,疑惑的看着曹真。

曹真是奉曹操之命,前來通知曹朋。

哪知道,曹朋聽了,孔明先生,四字之後,竟露出了駭然之色。

孔明?

諸葛亮難道已經投靠了曹操?

那自己這隻小蝴蝶,未免也太厲害了一些,居然把諸葛亮給召喚過來了…,不對,諸葛亮現在,應該和自己差不多大。他如今應該正求學,怎可能跑來曹操這邊,還被曹操看重?

“大哥,你說的,究竟是哪個孔明先生?

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682章 戊子暴動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474章 雲動(一)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283章 投名狀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624章 短歌行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593章 連環計第363章 割喉禮第408章 生意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537章 三薦第467章 涼州亂(完)第24章 鄰家有女(一)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518章 疏離第655章 野望(二)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377章 獅虎獸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95章 綿裡藏針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274章 案中案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226章 生與死第727章 最後考驗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379章 鮮卑第67章 重逢第197章 威懾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676章 殤(四)第159章 雙姝第408章 生意第234章 夏侯真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675章 殤(三)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125章 第一日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696章 恩怨情仇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397章 亂(二)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375章 叼羊第406章 紅水縣第675章 殤(三)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451章 食貨志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391章 無題第101章 惡來鬥虎癡(一)第732章 噩耗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81章 西域奇烏第588章 壯哉,傅將軍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238章 天車第109章 養成計劃第二彈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
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682章 戊子暴動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474章 雲動(一)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283章 投名狀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624章 短歌行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593章 連環計第363章 割喉禮第408章 生意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537章 三薦第467章 涼州亂(完)第24章 鄰家有女(一)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518章 疏離第655章 野望(二)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377章 獅虎獸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95章 綿裡藏針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274章 案中案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226章 生與死第727章 最後考驗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379章 鮮卑第67章 重逢第197章 威懾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676章 殤(四)第159章 雙姝第408章 生意第234章 夏侯真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675章 殤(三)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125章 第一日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696章 恩怨情仇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397章 亂(二)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375章 叼羊第406章 紅水縣第675章 殤(三)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451章 食貨志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391章 無題第101章 惡來鬥虎癡(一)第732章 噩耗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81章 西域奇烏第588章 壯哉,傅將軍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238章 天車第109章 養成計劃第二彈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