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殤(三)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

當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來襲,陸爲民該如何重掌這人生際遇?

從畢業分配失意到自信人生的崛起,詭譎起伏的人生,沉浮跌宕的官場,一步一個腳印,抓住每一個機會,大道無形,行者無疆,漫漫官道,唯有胸懷天地,志存高遠,方能直抵彼岸。

++++++++++++++++++++++++++++++++++++++馬謖的‘妙計’其實並不複雜,甚至可以用簡單二字來形容。

在安營紮寨的時候,馬謖帶着人在下雋周圍走了一遭,卻意外的發現,在下雋東關的東北方,也就是風城嶺上,有一座頗爲隱秘的山峰。其高度比東關城頭要高出一些,站在山頂上,可以鳥瞰東關城頭的一舉一動。而且,這座山峰位於東關的一個視線死角,很難覺察。

“謖領八百人連夜入山,等風城嶺上。

只需攜帶十具投石機,加上五百強弓手,便可以將東關之敵壓制。到時候君侯率部從正面突擊,末將在風城嶺上用投石機和弓弩手壓制,下雋豈不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唾手可得?”

關羽大喜,連連稱讚。

當下,他調撥出一千健卒與馬謖,命他連夜動身,潛入風城嶺,登頂等待時機的到來。而後,關羽纔算放下心來,命人把關平的棺槨安放在後營之中。待明日下雋城破,再妥善安置。

第二天,關羽率部,在下雋城外列陣。

而曹朋早已準備妥當,聽聞關羽叫陣,他立刻帶着文武登上東關,觀察江夏兵的狀況。看得出來,經過一夜休整,江夏兵已經恢復了元氣。加上關羽戰前鼓動,所有人都清楚了他們目前所面臨的局勢。如果不能攻破下雋,他們就只有死路一條。關羽更把從西陵縣帶過來了金銀錢帛,盡數分給這些江夏兵。所謂重賞之下必有死夫,江夏兵的氣勢,可謂到了極致。

關羽縱馬上前,來到下雋城下。

“曹朋小賊,可敢與某家鬥將。”

說實話,曹朋倒是真想和關羽鬥一鬥。

可是他知道,而今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他的目的是阻攔關羽進入長沙,在這個大前提下,他絕不會冒然行事。

所以,曹朋在東關城頭冷笑,“二將軍以爲這是遊戲嗎?

若二將軍有本事,只管攻過來。有什麼手段,某家接下就是,休要耍弄什麼小孩子的把戲。”

關羽端坐馬上,鳳目微合。

半晌後,他突然大笑,刀指曹朋,“曹家小兒,今日就讓你知道你家二將軍的厲害。”

說罷,他撥轉馬頭,迴歸本陣。

看着關羽輕鬆的表情,曹朋心裡陡然間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這傢伙哪裡像是窮途末路的人,好像智珠在握,信心滿滿。難不成,他關雲長到了這個時候,還能反敗爲勝?不過,曹朋心裡還是多了幾分小心,忙命令文武傳令,讓城上軍卒留意江夏兵的動向,小心關羽使詐。

咕隆隆!

戰鼓聲轟鳴。

關羽下令,箭陣出擊,對城頭實行壓制。

刀盾兵列陣前行,緩緩向下雋關頭逼近。飛蝗滿天,咻咻作響。無數支利箭飛來,射在跌落城牆上的沙袋上,只見那沙袋破裂,沙土從破口處傾斜而下,灑在城關牆角。曹朋皺起眉毛,觀察對方的動作。只是,他有些不明白……關羽這種攻擊,並不能對下雋造成任何威脅,又爲何如此作爲?

就在他準備下令還擊的時候,忽聽頭頂傳來一陣呼嘯。

曹朋擡頭看去,只見十餘枚礌石從天而降,朝着城頭便砸落下來。其中一枚礌石,直奔曹朋而去。

文武大叫一聲:“大都督小心。”

說着話,他持盾縱身上前,舉盾相迎,想要護住曹朋。

可是,那塊礌石份量奇重,加上拋落的慣性,兇狠的砸在文武手中的盾牌上。那堅厚的盾牌,被啪的一聲砸裂。文武被巨大的衝擊力撞得連連後退,旋即就噴出一口鮮血,一屁股坐在地上。

“哪兒來的礌石?”

城頭上,曹軍一陣慌亂。

剛纔一輪礌石,令曹軍死傷三人。

人數雖然不算太多,可是對曹軍所造成的影響,卻是極爲巨大。

誰也不清楚,那礌石從何而來。曹朋把文武攙扶起來,靠着女牆蹲下,大聲呼喊道:“弓箭手,還擊。”

隨着曹朋一聲令下,弓箭手上前。

城外,江夏兵呼嘯而來,向下雋發動起猛烈的攻擊。

雲梯密佈,紛紛靠向城牆。就在曹軍準備還擊的時候,就聽到一陣呼嘯聲,數十枚礌石再次飛來,令城頭上頓時一片慌亂。曹朋仔細觀察,這一次,他終於發現了礌石的源頭。竟然是從風城嶺上飛來,讓曹朋大吃一驚。他舉目觀察,卻看不見敵人的蹤跡……這說明,對方的藏身之處一定非常隱蔽,而且恰好可以壓制下雋東關。該死的,這就是關羽的手段嗎?

但不得不說,這從天而降的礌石,給曹朋帶來了巨大的困擾。

弓箭手無法對敵軍進行有效的壓制,反而畏手畏腳,難以施展。而且,對方藏身之處極爲隱蔽,只能確定,是在風城嶺上。如果是在平時,曹朋倒可以派人查找敵人的蹤跡。可現在,關羽正面突擊,令他根本無暇顧及風城嶺上的敵軍。偏偏這支該死的敵軍,又死死的壓制住己方的行動。城裡的拋石車,根本不可能砸到風城嶺上。只要城頭上有任何異動,都將遭受到風城嶺上的打擊。

“穩住,穩住!”

曹朋大聲呼喊,穩住陣腳。

文武突然開口道:“大都督,這樣子下去,根本守不住。”

“那怎麼辦?”

“放江夏兵登城。”

“哦?”

“他們用這樣的手段,無非就是掩護江夏兵登城。我們只要放他們上來,到時候他們的偷襲,也就不復有效用。再說了,敵軍雖多,卻只有這麼大的空間。在局部,是我們佔居優勢。

軍師不是說了嗎?

要咱們至少堅持一天的時間。

咱們現在,只有用人命堆上去,拖住對方的腳步。

只要過了今天,就算他們攻破了東關,也難以佔領下雋。”

曹朋想了想,覺得頗有道理。關羽安排了這麼一支兵馬,明顯就是爲了壓制城頭上的弓箭手。

可如果城頭上敵我難辨,那麼那支奇兵的用途,也就隨之降低。

“王雙。”

“喏!”

曹朋冒着漫天飛來的礌石,把王雙叫過來。

他一把抓住王雙的衣襟,沉聲道:“立刻聚集所有闇士,自西關出,深入風城嶺。你看到沒有,就在那個位置,一定有一支敵軍奇兵隱藏。給我幹掉他們,最遲明日正午,一定要給我拿下那支兵馬。若能成功,你當爲首功……記住,入山之後,要小心謹慎,莫被對方察覺。”

“公子,你放心好了。”

王雙二話不說,帶着十名闇士就衝下了東關。

闇士的優勢,在於暗殺,在於叢林特種戰。這種正面的交鋒,並非闇士所長,甚至可以說,讓闇士參加這種戰鬥,猶如用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而今關羽鼓搗出來一支奇兵,卻恰恰令闇士有了用武之地。不過,曹朋也相信,對方一定會嚴加防範,想要消滅對方,並不容易。

法正那邊,還需一天時間佈置。

所以,不管用什麼方法,曹朋都必須要把這一天給撐過去……王雙離去之後,曹朋立刻下令,將弓箭全部丟棄,所有人持刀盾,準備應戰。而曹朋自己,也手持雙刀,藏身於女牆之後。文武雖然想要留下來繼續作戰,可是剛纔那一枚礌石,着實傷了他的臟腑,令他難以繼續堅持。於是,曹朋讓人把文武送到法正那邊,他自己帶着人,透過女牆向外觀瞧,觀察着江夏兵的動向。

由於得到了馬謖強有力的支援,江夏兵顯然輕鬆許多。

東關的曹軍,無法給予江夏兵有力還擊,所以很快的,江夏兵便舉着雲梯,衝到了下雋城下。

東關城牆並不算太高,雲梯可以輕而易舉的扣在城牆上。

江夏兵手持刀槍,口中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呼喊聲,朝着城頭蜂擁而上。

曹朋躲在女牆後一動不動,不時讓人傳令,要曹軍將士穩住。當第一個江夏兵攀上了城牆的時候,曹朋猛然長身而起,手中鋼刀橫抹,一下子將那江夏兵斬下城牆。可是,卻有越來越多的江夏兵登上了城牆,曹朋大吼一聲,“兒郎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今日正是我等建立功業之際。給我把這些反賊打下去……”

說話間,兩名江夏兵猱身撲來。

卻見曹朋錯步而動,身體猛然一個迴旋,手中兩柄鋼刀,一柄橫抹,一柄飛刺。只聽兩聲慘叫,那兩名江夏兵便倒在了血泊之中。曹朋連連得手,也使得城頭上的曹軍,頓時精神大振。

正如文武剛纔所說的那樣,當江夏兵登上城頭的時候,風城嶺上的敵軍,便立刻停止了攻擊。

曹軍沒有了礌石和箭矢的威脅,雖然面臨肉搏血戰,卻好像輕鬆了不少。

這些個曹軍,全都是曹朋從軍中挑選出來的悍卒。每一個人,都至少參加過兩場以上的戰事,經驗極其豐富。江夏兵雖然兇猛,卻抵擋不住曹軍瘋狂的反撲。曹朋更是奮勇當先,兩口鋼刀上下翻飛,所過之處,只殺得江夏兵血流成河,殘肢斷臂,在城頭上灑了一地……東關的地勢,註定了關羽難以施展開全部兵力。

狹小的關隘,也只能上來幾百人,可城頭上,卻有千餘名曹軍悍卒守衛。

很快的,江夏兵就抵擋不住,開始向城下潰逃。曹朋一腳把一個江夏兵從城頭踹下去,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聽礌石呼嘯,朝着城頭飛落。

尼瑪,礌石轟,步兵衝,步兵衝完礌石轟……日本人的衝鋒戰術,難道就是從這裡學來的嗎?

曹朋嚇得閃身躲避,一枚礌石兇狠的砸落,正砸在方纔曹朋所站立的地方。他抹了一把冷汗,連忙大聲呼喊:“所有人,躲起來,躲起來……敵軍礌石轟擊,大家小心,藏好行跡。”

從最開始的慌亂,漸漸的曹軍開始習慣了這種攻擊方式。

每一次將江夏兵趕下去,風城嶺上的敵軍,必然會用礌石轟擊。待礌石轟擊過後,江夏兵就會再次衝鋒。周而復始,一連五六次反覆。當風城嶺上的敵軍再次用礌石轟擊的時候,曹軍將士已經不再慌亂,甚至還有人在城頭上唱起了民間小調,引得所有人,發出快活笑聲。

關羽手持雙刀,怒目凝視下雋。

馬謖的計策不差,可是沒想到,曹軍竟想出了這樣的對應辦法。

每一次衝鋒,眼睜睜看着部曲就要攻破下雋,但最終還是被曹軍從城頭上趕下來。這座並不算特別堅固的城池,此時就好像一塊堅硬的磐石,抵禦着自己如同潮水般的攻擊。偏偏,這下雋的地勢,又註定了關羽無法把兵馬展開。暇心畈本就是一個很奇怪的形狀,加之風城嶺爲其側翼,令關羽一時間,也束手無策。而今的狀況,他只好反覆衝擊東關城牆。

關羽相信,以下雋的城防,很難堅持太久。

原本灰色的城牆,此時已變成了暗紅色,在夕陽餘暉的照映下,整個城市籠罩在一層血色的光暈中。

鮮血順着夯土築城的城牆縫隙向下流淌,很多地方,已出現了凝固的現象。

城頭上,硝煙瀰漫。

城牆下,屍橫遍野……短短一天的時間,江夏兵付出了數百人的性命,但下雋東關,依舊巍然聳立。

曹朋猶如一個血人般站在城頭上,拄刀眺望。他那一對鋼刀,一把已經卷口,無法繼續使用。

身上,沾滿了鮮血。

肩膀上還掛着一小段不知是何人的腸子,看上去格外恐怖。

這一場惡戰,比之當年曲陽之戰,還要兇險許多。江夏兵的悍不畏死,幾乎可以比擬當年的呂布兵卒。自曲陽之戰結束後,曹朋幾乎沒有再遇到過如此兇險的局面。哪怕是當初坐鎮白馬,他也有巨大的迴旋餘地。可是在下雋,他沒有任何可以迴旋的餘地,唯有和對方死戰。

好在,這一天終於過去。

東關依然在曹朋的手中……呼吸了一口瀰漫在天際,帶着濃濃血腥氣的空氣。

曹朋回身查看,只見城頭上的曹軍,一個個精疲力竭。不少人甚至直接坐在屍體上,血泊中,卻恍若不覺。一些軍卒,把城頭上的江夏兵屍體擡起來,從城上扔下去,而後大口喘息。

這一戰,真的是太苦了!

只一天的時間,曹軍死傷超過四百,絕對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可沒有辦法,由於風城嶺上敵軍的礌石和弓箭壓制,使得曹軍無法拒敵在城外。只能用這種肉搏的方式和對方鏖戰。如果不是地形的限制,說不定此時此刻,東關已經被關羽攻破。

也不知道,王雙能否及時幹掉那支奇兵。

曹朋心裡倒是非常好奇,這究竟是何人所獻的計謀?

他在下雋這麼多天,都沒有留意到這麼一個藏身之所。或者說,他根本沒有想到,會有這麼一個地方。偏偏關羽的人,在一夜之間就發現這麼一個好地方,令曹朋完全陷入了被動之中。

人才,這絕對是一個人才!

曹朋可以肯定,這絕不是關羽的主意。

以曹朋對關羽的瞭解,他也不可能想出這樣的招數。

那是個極爲高傲的傢伙,不屑於用陰謀詭計。喜歡硬碰硬,這一點從歷史上諸葛亮入川之前,與關羽的交談便可以看出端倪。

諸葛亮入川時,曾詢問關羽:“若曹操來犯荊州,當如何拒敵?”

關羽的回答是:“全力迎戰。”

“那若曹操和孫權聯手,又當如何應對?”

按照諸葛亮的想法,自然是聯吳抗曹。可是關羽的回答,卻極爲堅決和強硬,“分兵拒之。”

所以,曹朋相信,這個奇兵之計,絕非出自關羽之手。

不過,他今日失敗,明天必然會發動更爲兇猛的攻擊。而東關守軍,而今已死傷慘重。最爲重要的,這一日鏖戰,給大家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今天能夠堅守,可稱得上是一個奇蹟……但明天呢?

明天能夠繼續堅守嗎?

曹朋開始想念曹操了……老傢伙,你在西陵休息的已經夠久了,是不是該出手了呢?

他後悔自己沒有多帶一些兵馬,以至於現在,有些捉襟見肘。但仔細想想,如果他帶太多的兵馬,難保會被劉備覺察。所以說,這種事情有利有弊,很難說清楚究竟是好,還是壞。

但願得,曹軍不要在鄂縣拖延的太久,否則自己這邊,可就真的麻煩了!

關羽倒是小事,重要的,是長沙郡的劉備。

萬一被他覺察到情況不妙,必然會出兵救援。甚至有可能羅縣的太史慈出兵前來!畢竟,劉備的存在有利於江東的發展。如果失去了劉備的牽制,相信江東方面,也會非常的痛苦。

就在這時,一隊人馬從城下匆匆上來。

爲首之人,正是曹朋副將羅蒙。

這羅蒙是襄陽人,早年間隨家人避難西川。但是,在張鬆出使襄陽的時候,羅蒙隨同張鬆一起返回襄陽。見荊州地方安寧,羅蒙便決定留在老家。後來得張鬆的推薦,曹朋徵辟羅蒙爲軍中長史,隨軍聽令。

羅蒙登上城頭,快步來到曹朋的面前。

“大都督,軍師讓我通知你,東關橋已經安排妥當,你可以隨時棄守東關,撤往東關橋。”

“準備好了?”

“正是!”

曹朋喜出望外,用力一掌拍擊在女牆上。

法正安排好了,那麼接下來,他所要承受的壓力,也將大大減輕……關羽,爾授首之日,業不遠矣!

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189章 慘案(四)第638章 長阪坡(一)第112章 啓程第39章 危機感第239章 同宗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160章 雙姝(續)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493章 涼州大決戰(十二)第189章 慘案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75章 賭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23章 火神歌(二)第41章 宛城之夕陽聚第396章 亂(一)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726章 曹操稱帝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501章 生子當若小曹賊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13章 姐姐第299章 斬顏良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260章 學做人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80章 疑竇叢生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63章 武卒已死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485章 涼州大決戰(四)第232章 抉擇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522章 福紙第136章 悶頭髮大財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259章 冢虎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197章 威懾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488章 涼州大決戰(七)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20章 橐(二)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243章 回家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32章 義陽武卒(二)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544章 史老大第63章 武卒已死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560章 張菖蒲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488章 涼州大決戰(七)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232章 抉擇第617章 圈套(一)第545章 不知天地,焉論天下?第197章 威懾第279章 李中郎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491章 涼州大決戰(十)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31章 義陽武卒(一)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623章 天災第211章 不眠之夜
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189章 慘案(四)第638章 長阪坡(一)第112章 啓程第39章 危機感第239章 同宗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160章 雙姝(續)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493章 涼州大決戰(十二)第189章 慘案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75章 賭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23章 火神歌(二)第41章 宛城之夕陽聚第396章 亂(一)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726章 曹操稱帝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501章 生子當若小曹賊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13章 姐姐第299章 斬顏良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260章 學做人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80章 疑竇叢生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63章 武卒已死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485章 涼州大決戰(四)第232章 抉擇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522章 福紙第136章 悶頭髮大財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259章 冢虎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197章 威懾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488章 涼州大決戰(七)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20章 橐(二)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243章 回家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32章 義陽武卒(二)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544章 史老大第63章 武卒已死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560章 張菖蒲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488章 涼州大決戰(七)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232章 抉擇第617章 圈套(一)第545章 不知天地,焉論天下?第197章 威懾第279章 李中郎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491章 涼州大決戰(十)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31章 義陽武卒(一)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623章 天災第211章 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