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冢虎

寧靜的小山村,忽然被打破了原有的靜謐。

一羣人鮮衣怒馬來到村中,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不過,村民們很快就猜出了這羣人的來意。臥龍潭本是一個偏僻的小村落,不過由於胡昭遷居此地,並興辦書院,使得這小山村,不復當年的荒僻。事實上,每年都會有一些人前來此地,尋胡昭拜師。有寒門士子,也有高門子弟。一來二去,人們也見怪不怪。所以很快的,村民們便自顧自的做自己的事。

臥龍潭書院,因臥龍潭而得名。

曹朋一行人很容易便找到了這書院的所在。

它位於臥龍潭之畔,面積並不算太大,約兩千平方。

竹屋青舍,點綴于山水之間。兩米高的白色山牆,據說是村民們自發營造。大門是用竹子做成,顯得格外雅緻。矮矮臺階,在角落處,用青苔隱隱。整座書院,給人一種寧靜之感。

“你們在這裡守着。”

曹朋說罷,邁步走上臺階。

就在這時候,門開了……幾個青年從書院中走出,爲首的一個,身材高大,一襲灰色布裳。長的濃眉大眼,頗有些英武之氣。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印堂很窄,嘴脣有些單薄,眼睛也透着一絲陰鷙。

“你是什麼人?”

青年攔住了曹朋,沉聲問道。

“在下曹朋,前來拜見孔明先生。”

“先生不在,你走吧。”

“那先生何時回來?”

“我怎麼知道!”青年顯得有些不耐煩,“多則一兩年,少則七八月,先生的事情,我等怎能知曉。

這裡不歡迎你,你還是快點離開。”

曹朋眼睛一眯,突然道:“年兄,你可知誑語乃是大罪……若有來生,少不得入畜生道。”

他覺察到,當青年趕他的時候,眼角餘光不停往書院裡掃。

曹艹已經懇求過胡昭,而且胡昭也答應了。既然答應了,他就不會在這個時候離開。否則,依着胡昭的姓子,最可能是直接拒絕曹艹。根據曹朋打聽來的消息,胡昭是一個很豪爽的人。據曹真當初介紹,胡昭這個人很直接。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我不願意,你殺了我,也不可能低頭。但如果我答應了,那麼就算是天上下刀子,我也不會輕易改變我的主意。

似漢代儒者,很注重品德的修養。

什麼是品德?

如果按照這個時代的標準,就是忠、孝、悌、諾。

事君以忠,事父母以孝,事兄弟以悌,事朋友以諾。

能做到這四點,基本上就是道德仁義的典範。可不要小看這四點,聽上去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古人有千金一諾的成語,這信諾可想而知。

青年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他剛要開口,卻又被曹朋打斷。

“你可知道,你剛纔那些話,於先生有何影響?若傳揚出去的話,則先生之名,盡毀於你手中。想來你也是先生的學生,置先生聲明於不顧,難道就不覺得羞愧?此等行徑,當不得人子。”

你毀了孔明先生的名聲,真不是個東西。

青年頓時大怒,厲聲喝道:“小子,你找死嗎?”

曹朋笑了,“我是來拜師的,而非來找死的。你若是想找死的話,只管試試看……”

說話間,他腳下錯步,輕輕頓足。

淡淡的殺氣,縈繞身外。曹朋那是從戰場上走下來的人物,而青年不過是在村中好勇鬥狠。別看他比曹朋的個高,比曹朋身體壯實。但是當曹朋殺意畢露的時候,青年只感到心跳加速,臉色頓時變得煞白。

“你若現在通稟,那我可以當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你若是執迷不悟,那我告訴你,憑你剛纔的行徑,以漢律而言,我就算殺了你,也不足爲過。”

“周奇,莫要鬧了!”

青年身後的同學,嚥了口唾沫,輕聲勸說。

“這位公子,周奇剛纔只是給你開玩笑,你不必當真。

先生並未遠行,正在書房中看書。這樣吧,我去給你通稟,還請公子忘記剛纔的事情,如何?”

曹朋頓時笑了。

他這一笑,讓人感覺耳目一新。

先前,曹朋殺氣凜然,令人感到身前匍匐一頭猛虎;而這一笑,卻使人如沐春風,憨憨厚厚,好像鄰家沒有長大的男孩兒。幾個青年心裡不由得一顫,如釋重負般,輕輕出了口氣。

這小孩兒,和之前那些公子哥,不同!

兩個青年看着周奇,一個青年拱手,而後飛快跑進書院。

曹朋退下臺階,負手而立。

這時候,青年纔看到,在不遠處,停着一隊人馬。

兩個千嬌百媚的少女,正竊竊私語,臉上帶着燦爛的笑容。臥龍潭地處陸渾山腹地,偏僻荒涼。周奇這些人,是本地人,從小在山中長大,哪裡見過這等出色的女子,不由得目瞪口呆。

“對了,敢問公子大名,從何而來?”

一個青年開口問道。

“在下曹朋,自許都而來。”

“曹朋……敢問與當朝司空大人,是何關係?”

曹朋一笑,“某在曹司空帳下效力,拜騎都尉之職。”

青年,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而周奇的臉色,更加難看。他們並不知道,曹朋這騎都尉的職務,只是個名號,是個虛職。

在他們眼中,騎都尉,似乎比縣令還大。

兩個青年不由得暗自慶幸:我就說嘛,這位公子一看就和其他人不一樣,顯然是個有來歷的。如果剛纔動了手,豈不是自找麻煩?若傷了他,少不得會使官府出動,到時候先生都救不得。

想到這裡,青年瞪了周奇一眼。

周奇低下頭,沉默無語……“敢問,可是曹八百,曹公子到來?”

從書院中,傳來一陣爽朗笑聲。緊跟着步履聲匆匆,一個青年快步,從書院中走了出來。

周奇臉色更加陰沉,但還是讓道一旁。

曹朋擡頭看去,就見來人年紀比自己大,二十出頭的樣子。身高八尺,相貌俊朗。高挺鼻樑,眸光閃閃。他身着一襲白裳,腰繫一根玉帶,行走間衣袂飄飄,大袖飛揚,極有風度。

曹朋連忙上前,搭手道:“在下就是曹朋。”

“哈,曹公子,你總算是到了……老師說,你就是這一兩曰會來,所以一直在書院中等候。”

周奇等人臉色又一變,下意識的往後又退了一步。

青年看了看外面的夏侯蘭等人,眉頭一蹙,輕聲道:“曹公子,你這些隨從,準備如何安置?”

見曹朋露出疑惑之色,青年連忙說:“書院有規矩,書院弟子只得一人進入,隨從不可同行。你若是住在這邊,這些扈從必須安排妥當。只是這麼多人,村中也未必能夠住的下啊。”

“那怎麼辦?”

“你或是讓他們離開,或者……”

青年露出尷尬之色。

曹朋明白他的意思。

青年是說,要麼讓夏侯蘭他們走,住在山外縣城裡;要麼就自己解決。

曹朋想了想,“我自己解決吧。”

“也好!”

青年也是個爽落的人,見曹朋拿定主意,也就不再贅言。他側身道:“曹公子,請隨我來。”

“師兄先請。”

曹朋彬彬有禮,邁步走上臺階。

周奇等人見曹朋進了書院,心頭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他們向外走,當看到曹朋那匹照夜白的時候,又是一陣嘖嘖稱奇。來這裡拜師的人多了去,高門子弟也好,寒門士子也罷,竟無一人能同曹朋這般,有如此一匹好馬。這就好像後世大學,如果你開着一輛桑塔納去上學的話,會讓人嫉妒。可如果你開着一輛布加迪威龍,那就不是嫉妒,而是尊敬。曹朋那匹照夜白,在周奇等人眼中,就如同是一輛布加迪威龍。

越如此,就越說明曹朋非同一般。

加之他剛纔殺氣畢露,更使得周奇等人,心生畏懼。

而今,畏懼已轉變成了尊重……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有什麼可比姓呢?

別看人家小,可是一定是殺過人,上過戰場;寶馬良駒,佳人隨行,虎賁相從,如何能比?

至於官面上,曹朋是騎都尉,朝廷命官,更無法相比。

聽剛纔的話語,這位曹公子似乎還是一位名人,那就更不能得罪。

實力高出一點,會產生嫉妒;可是當實力高出百倍,千倍,使人根本不敢生出嫉妒之心……“周奇,以後別去招惹曹公子,否則會有麻煩。”

周奇點點頭,目光中閃爍着複雜之色。

——————————————————————————“對了,還未請教師兄大名?”

在往書院拜見胡昭的路上,曹朋好奇的問道。

青年溫和而笑,“大名不敢當,在下溫縣司馬懿。”

“原來是司馬師兄……”

曹朋心裡驀地一陣,猛然停住了腳步。

重生這世上三年多,曹朋見過的名士牛人也多了去。一開始,他還會感到震驚,比如魏延,比如典韋……可如今,見得多了,也就麻木了。連自己的外甥都變成了鄧艾,他又有什麼震驚?

可這一次,他真的驚了!

司馬懿,這傢伙就是司馬懿?

那個把三國的牛人都給耗死,最後篡奪了曹魏政權,兒子建立西晉的司馬懿?

三國演義裡,有幾個曹朋最討厭的人物。很不幸,這司馬懿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來,司馬懿纔是得了劉邦的真傳,又厚又黑。不過,也不得不承認,這司馬懿在三國演義中,唯一一個能使諸葛亮感到恐懼的對手。

司馬懿,也愣住了!

我叫司馬懿,你也不用這麼大反應吧。

“曹公子,怎麼了?”

曹朋回過神來,忙展顏一笑,“沒什麼,只是聽人提起過司馬公子之名。”

“哦?”

“令兄,可是前成皋令司馬伯達?”

司馬伯達,就是司馬朗。建安二年時,被曹艹徵辟爲司空掾屬,後任成皋令。建安三年,司馬朗因病去職,如今在溫縣老家養病。司馬朗,也就是司馬懿的哥哥。

司馬懿點頭,“正是,曹公子也知吾兄?”

“哈哈,何止令兄,司馬八達,名滿天下,誰人不知?”

司馬懿聞聽,頓時露出一抹得意笑容。

此時的司馬懿,還不是那個後世喜怒不形於色,榮辱不驚,老謀深算的司馬懿。他今年方二十歲,正是春風得意之時。聽曹朋誇讚,不由得心裡高興。不過,並不是說所有人誇獎他,他都會高興,這也要因人而異。曹朋是什麼人?那是以八百字而聲名鵲起的少年俊才。

別看司馬懿在陸渾山,可是對外面的事情,並不陌生。

特別是曹艹爲使曹朋拜師成功,在向胡昭推薦的時候,還命人將《八百字文》抄錄,送至胡昭面前。

胡昭看罷之後,也是大爲讚歎。

私下裡曾對司馬懿說:“單以文采,曹八百不輸蔡伯喈。”

這是一個何等駭人的評價!

蔡伯喈,蔡邕……胡昭竟然說,曹朋的文采不輸蔡邕?司馬懿身爲世家子弟,也是個骨子裡極高傲之人。一開始,他也不甚服氣,但讀過了八百字文,後又找到那篇《陋室銘》之後,司馬懿心悅誠服。所以,聽說曹朋要來拜師胡昭,司馬懿心裡面,也非常的高興。

將來回去,與兄長和弟弟們說起時,‘曹八百是我師弟’,聽着就有面子。

而今又聽曹朋稱讚自己,司馬懿心中又怎能不得意?

“賢弟,你過獎了!”

好傢伙,從公子一下子變成了賢弟。

聽上去可能少了些尊敬,可實際上,卻又透出了親熱。

曹朋不知爲何,陡然間毛骨悚然。

也許是年邁後的司馬懿,給他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那種陰鷙詭譎的印象,使得司馬懿稱呼曹朋爲‘賢弟’的時候,曹朋竟感到了一絲恐懼。好在,他馬上就緩過來,與司馬懿客套。

司馬懿兄弟八個人,他行二。

而其祖父司馬俊,官至潁川太守,其父司馬防,歷任雒陽令,河南尹,年老時轉爲騎都尉。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單獨提起司馬防這個人。

司馬防這一世,最得意的一件事情,莫過於在他出任雒陽令的時候,提拔了當時不過二十的曹艹爲雒陽北部尉。那也是曹艹一生,極爲重要的轉折之一。以至於曹艹得勢之後,對司馬家族非常厚待。特別是司馬懿的哥哥司馬朗,曹艹無比重用。如果說,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後來能篡奪曹魏政權。那司馬防當年的無意之舉,就是篡奪曹魏政權的基礎……“賢弟,老師就在屋中,你自己去吧。”

曹朋思緒此起彼伏,忽聽司馬懿呼喚他的名字。

擡頭看去,只見在林蔭小徑的盡頭,一座紅瓦青磚營造而成的書舍,靜靜的矗立在眼前。

(未完待續)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419章 黑眊出擊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247章 青梅煮酒(二)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696章 恩怨情仇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721章 葭萌關之藤甲兵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514章 師徒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697章 願爲紅顏棄前程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十二)第560章 張菖蒲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478章 雲動(五)第38章 農夫與蛇第196章 恩義第551章 歸附第194章 海陵尉第116章 陳登?薛州!第242章 虎豹騎第245章 衣帶詔第539章 雒神賦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二)第365章 周良第7章 鯤鵬定有乘風日第657章 赤壁不復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232章 抉擇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676章 殤(四)第521章 呂氏女虎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363章 割喉禮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112章 啓程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33章 義陽武卒(三)第70章 霸王三甩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545章 不知天地,焉論天下?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58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365章 周良第187章 慘案(二)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700章 定風波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694章 趙娘子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558章 南陽太守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183章 綰青絲(四)第612章 曹黃初會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602章 欺人太甚第662章 荊南(三)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226章 生與死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272章 黑眊到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61章 龍潭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23章 火神歌(一)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338章 五禽功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238章 天車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623章 天災第267章 投毒之謎
第419章 黑眊出擊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247章 青梅煮酒(二)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696章 恩怨情仇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721章 葭萌關之藤甲兵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514章 師徒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697章 願爲紅顏棄前程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十二)第560章 張菖蒲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478章 雲動(五)第38章 農夫與蛇第196章 恩義第551章 歸附第194章 海陵尉第116章 陳登?薛州!第242章 虎豹騎第245章 衣帶詔第539章 雒神賦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二)第365章 周良第7章 鯤鵬定有乘風日第657章 赤壁不復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232章 抉擇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676章 殤(四)第521章 呂氏女虎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363章 割喉禮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112章 啓程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33章 義陽武卒(三)第70章 霸王三甩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545章 不知天地,焉論天下?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58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365章 周良第187章 慘案(二)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700章 定風波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694章 趙娘子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558章 南陽太守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183章 綰青絲(四)第612章 曹黃初會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602章 欺人太甚第662章 荊南(三)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226章 生與死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272章 黑眊到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61章 龍潭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23章 火神歌(一)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338章 五禽功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238章 天車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623章 天災第267章 投毒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