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堅定之心

區區一個宋憲,說實話並不足爲慮。

雖說他是大名鼎鼎的八健將,可八健將也有高低優劣之分。至少在曹朋看來,魏續、侯成、宋憲之流,和張遼差了一大截子。坐在海陵縣城外兵營的大帳之中,曹朋在一瞬間想到許多事情。這一戰一旦開啓,他和呂布之間,就再也沒有迴旋餘地,可惜了貂蟬的苦心。

“呂布派了宋憲爲主將,以宋廣爲先鋒,率六千悍卒,攻伐海西。”

說到這裡,曹朋微微停頓了一下,目光在衆人的臉上掃過。

連夜趕來的郝昭,明顯露出了尷尬之色。他似乎有些坐立不安,臉色一會兒白,一會兒紅。

“我與海西的關係,大家想必都很清楚。

雖然內兄尚未派人求援,但我絕不會坐視不理。我非好戰之人,卻絕不允許有人毀掉我的心血。呂布,虓虎也!食人尚可,商人卻非所長。若海西落入呂布手中,此前一載辛苦,都將付之東流帚

最可怕的是,海西百姓又將流離失所,到時候我海陵,也必會受到波及。

王旭,你以爲然否?”

王旭沉默片刻,用力點點頭。

他曾親眼見過流民四起的危害,更知道,海西一旦混亂,淮南也難倖免。

海陵縣好不容易緩了一口氣,昔日袍澤好不容易有了安穩生活。如果被破壞,他斷不答應。

“大人,末將願率一支兵馬,馳援海西。”

王旭起身,插手請命。

他這樣做,也算走向曹朋友明瞭自己的決心。

“既然如此,那我等即刻出兵,準備與呂布交鋒。

不過,海陵縣才穩定下來,還需有人駐守……王買何在?”

“末將在。”

“着令你率一百精卒,屯守海陵縣。與你便宜從事之權,若有意外發生,可立即向廣陵求援。”

“喏!”

“郝昭。”

郝昭一怔,旋即露出黯然之色。

他慢慢起身,拱手道:“末將在。”

“着你領一百精卒,屯守東陵亭,加強江防守護。”

“喏。”

果然如此……”

郝昭的心裡,其實很複雜。

一方面,與呂布交鋒,非他所願。不管怎麼說,他是呂布的老鄉,同出於幷州。而且,呂布曾經是郝昭心目中的偶像,哪怕後來被呂布送與曹朋,內心之中,依舊對呂布非常仰慕。但是,曹朋待他也不算太薄,至少一直以來,並沒有主從的姿態待他,更似是朋友和兄弟。

想當初,曹朋立下宏大誓願,也讓部昭佩服不已。

特別是在海西,可以說是曹朋一手打出今日海西的局面。期間種種手段,使得郝昭格外敬重曹朋。他不願意和呂布交鋒,卻更不願意被曹朋拋棄一旁。留守嗎?已說明了曹朋的不信任口連曹朋都不信任他了,他若是繼續留下來,又有什麼意義?可不留下,他又能去哪兒?

郝昭的年紀比曹朋大,但由於一直生活在兵營之中,所以心思很單純。

他的憂心仲忡,都表現在了臉上,曹朋也看在眼裡。只是曹朋並未贅言,也沒有開解他,繼續分派任務。以步騭爲海陵司馬,闞澤爲東陵亭司馬,負責協助王買和郝昭繼續留守原地。

待一系列任務分派完畢之後,曹朋到了一句i散了吧“衆人紛紛起身。

“伯道!”

曹朋喚住了都昭。

本有些迷濛的郝昭停下腳步,扭頭看了過去。

“公子………”

“陪我走走。”

曹朋笑呵呵的走上前,拍了拍郝昭的肩膀。

郝昭的個頭比曹朋高很多,體格也顯得健壯許多。可不知爲什麼,郝昭卻沒有感覺到不自然。

兩人走出軍帳,步出大營,一路上並沒有交談。

“公子………”

“伯道,你先聽我說。”曹朋停下腳步,看着郝昭,沉聲道:“我知道你現在心裡,可能不太痛快,但我希望你能明白,之所以讓你留守東陵亭,並非我不信你,而是爲了你考慮。”

“爲我考慮?”

“你是幷州人,對不對?”

“正是。”

“你麾下部曲,盡出於下邳,對不對?”

“是。”

“那你有沒有想過,將來在疆場上,遇到昔日袍澤,該如何面對呢?”

“這個………”

“很明顯,你並沒有想好。”曹朋輕聲道:“在我看來,你一直在疑慮,是應該臨陣倒戈?還是一同殺敵?你這種猶豫,並不適合上疆場,那樣會害了你,也會害了那些跟隨你的部曲。大丈夫馬草裹屍還,道理是沒錯。可這馬草裹屍,也要視情況而定。我不想你因爲猶豫,而壞了性命。你有才華,更有本領,將來應該做大事業,而非是因猶豫而戰死疆場。”

“可是,我………”

郝昭話說出一半,又咽了回去。

曹朋笑道:“你看,你自己都不敢肯定。”

他說着,翻身跨坐上馬。

“伯道,你知道你現在缺乏什麼嗎?”

“什麼?”

郝昭滿眼迷茫。

“一顆堅定的心!”

曹朋在馬上,握拳做出一個堅定的動作,“你自己都不堅定,如何能讓你的部曲,隨你堅定?

宋憲,跳樑小醜而已,不足爲慮。

但我不希望你在面對呂布的時候,仍在猶豫”回東陵亭吧,爲我看護好家園。海陵是我的根基,單憑博聲一人,很難堅固兩邊。什麼時候,你認爲自己不會再猶豫,我就讓你出戰。不僅僅是面對呂布,還包括你自己……好了,我要回城裡,你也趕回東陵亭,想明白之後,再告訴我。”

說完,曹朋撥轉馬頭,揚鞭而去。

營門外,郝昭看着曹朋遠去的背影,自言自語道:堅定的心?

他有些想不明白,但心裡面,卻似乎沒有了之前的抑鬱和迷茫。至少,公子他還相信我!

深吸一口氣,郝昭擡起頭,看着黑漆漆夜空。

公子說的不錯,我至今仍在猶豫……

海西,塔樓。

鄧稷把身上的袍子,用力緊了緊,站在窗口,鳥瞰夜幕中的海西縣城。

西校場的燈火星星點點,從校場傳來的刁斗聲,梆梆梆,已過了三更時分。整個海西縣,都顯得很寂靜。隱隱約約,能聽到從塔樓下走過一隊巡兵,整齊的步伐,透出一股威武之氣。

整牟海西縣,共八百兵馬。

其中,包括了二百巡兵,一百執法隊,三百屯田兵,以及二百水軍。

由於海西縣封鎖了東海私鹽通路,以至於私鹽販子們,只能另尋其他途徑。這也包括了從海上通路,就是從朐山裝船,沿海路運送。東漢末年的海船還算不得大強大,只能沿近海航行。以鬱洲山裁獲下來的八艘海船,足以封鎖海上通路。周倉以鬱洲山海島爲基地,將朐山至海西的海路,完全封鎖起來。兩艘海船一隊,輪流出擊,如今已漸漸有了幾分水軍氣象。

不過,這二百水軍,並不爲人知……

這也是曹朋離開海西之前,千叮嚀萬囑咐的結果。

甚至包括鬱洲山海島,也是秘密佔領。那裡現在是一片荒島,甚至連東海郡都不清楚狀況。

“老爺,狠晚了!”

胡班從樓下走上來,在鄧稷身後站定。

“夫人派人催促,說是請老爺早點回去。”

鄧稷驀地警醒,扭頭問道:“信使,可曾派出?”

“濮陽先生已派人前往海陵,估計這個時候,應該已抵達射陽,最遲天亮時分,公子便可收到消息。”

“阿福臨行之前,曾與我說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當時我還不是很在意,可現在看來………海西縣吞下三萬海民,其聲勢已經駭人。今年秋收,我不應該大肆宣揚。百萬斛存糧,雖說令海西糧價跌至每升三十錢,卻招來了他人眼紅。”

“可是,海西百姓對老爺卻是感激萬分。”

鄧稷苦澀一笑,輕聲道:“我打壓糧價,他們固然感激;可我若爲他們找來戰事,他們還會感激嗎?六千兵馬……呂溫侯此次對海西,看樣子是勢在必得。一場惡戰,怕在所難免。”

胡班沒有接話。

事實上,秋季豐收,也怪不得鄧稷張揚。

百萬斛的存糧,不僅僅是讓鄧稷有些忘乎所以,甚至包括濮陽闓在內的許多人,也爲之興奮。

唯有一人,當時曾阻止鄧稷打壓糧價。

理由很簡單:海西縣糧價每升七十錢,看似很高,實際上相比其他地方,已經算是很低了!諸如同樣豐收的許都,如今糧價也是在每升一百一十錢,而下邳等地,糧價高達三百錢。

以七十錢的價格,穩定海西,目前剛好合適。

如果再壓低糧價的話,勢必會造成他人對海西縣的窺視………”

只可惜,這樣一個建議,在當時被許多人所忽視。爲此,主簿戴乾甚至與那人激烈的爭吵。而鄧稷當時雖然沒有發言,可是從態度上來看,無疑是站在戴乾一邊,最終還是打壓了糧價。

也許,那個人可以爲老爺解憂?

“老爺,其實您也不必憂慮。”

“呃?”

“潘文珪有萬夫不擋之勇,周縣尉同樣是身經百戰。

咱海西縣,也不是任人欺凌之地。老爺在海西威望甚高,只需要振臂一呼,哪個敢不相從?

;至於呂布的六千兵馬,何不向人請教?”

“誰?”

胡班不禁笑了,“老爺的同族兄弟,可不是等閒之輩。

還記得當初來海西的時候,公子曾多次打聽他的情況,顯然是對他非常看重。當初他曾諫言阻止打壓糧價,足以說明他有先見之明。何不向他請教一下,說不定能有應對的辦法。”

鄧稷眼睛一亮,“你是說,伯苗?”

精神在剎那間,頓時振奮許多。

“不錯,咱們這就去伯苗家中求教。”

“可天色已晚……”

“沒關係,我想伯苗此時,斷然還沒休息。”

鄧稷力匆走下塔樓,早有隨從牽馬過來,胡班攙扶着鄧稷翻身上馬,而後才跨坐馬背之上。

一行人,在漆黑的夜色中,沿着溼涔涔的街道急行。

在快到北集市的時候,拐進一條小巷,在一處宅院門口停下。胡班先下馬,攙扶着鄧稷從馬上下來。然後三步並作兩步,便跳上門階,伸手抓住門環,蓬蓬蓬。p擊三下。從門內,傳來腳步聲。

“鄧先?”

門打開了,從院子裡走出一名四旬老者,手裡還拎着一支燈籠。

鄧稷有些呆愣。

只因這老者衣衫整齊,看不出是匆忙起身的跡象。

他剛要開口,就見老者一躬身,輕聲道:“大公子,我家公子在書房,已恭候多時。”

“這麼晚了,伯苗還沒有歇息?”

“公子說,大公子一定會來,所以一直在書房裡等待。”

鄧稷聞聽,心中不禁一震,連忙邁步走上臺階,跨入宅院。

胡班和那老家人鄧先,則在偏房裡歇息。看到偏房牀榻上已收拾好的行李,胡班心頭一咯噔。

“老鄧,你們這是………”

“少爺說了,如果大公子今天不來,天亮之後,他就會告辭離開。”

胡班激靈靈打了個寒蟬,“老鄧,你們要去哪兒?”

“回老家”其實在來海西之前,我家公子聽說巴西太守龐羲好士,已有意前往巴西投奔。只是大公子來信,邀請公子來海西共謀富貴,公子才改了主意,帶着我來這邊,之後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大公子在海西很順利,公子感覺大公子有些張狂,所以不是太滿意。

如果大公子今天不過來的話,那公子就不會再留下來,幫助大公子了。”

好傢伙,險些誤了大事!

胡班不由得暗自慶幸,幸虧自己想到了這位,否則的話……

不過聽鄧先的話,這一位鄧公子,莫非已有了破敵之策?心裡的一塊大石,頓時放回肚中。

若如此,海西無憂矣!

與此同時,鄧稷邁步走進了書房。

書房中,點着兩根大蜡,十公分長的火苗子噗噗直跳。

在書房正中央,懸掛着一副地圖。地圖前面,一個身着大紅色錦袍的青年,正負手而立。

他背對着房門,長髮披散於肩頭。

聽到腳步聲,青年轉過身來。只見他肌膚白暫,面如敷粉,劍眉朗目,透着一股子英朗之氣。

看是鄧稷進來,青年也出了一口氣。

“大兄,你總算來了。”

鄧稷看着青年,半晌後上前一揖,“悔不聽伯苗之勸阻,以至於海西有今日之禍。我知道我之前有些張揚,可是還望伯苗你能看在昔日情分上,助我一臂之力,保海西一個清明………”

青年連忙上前,“大兄,你這又何必?”

他微微一笑,“若呂布親來,友是張遼統兵,我說不得會勸大兄你讓出海西,退往東海郡。不過,區區一個宋憲,即便是有六千兵馬,在我眼中,也不過土雞瓦狗耳,大兄何慮之?”

鄧稷眼睛一亮,“伯苗,計將安出?”

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48章 宛城之高丘亭第480章 雲動(完)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551章 歸附第197章 威懾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十二)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55章 回家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663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125章 第一日第46章 宛城之選擇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44章 宛城之覆沒第112章 啓程第470章 馬文鷺第599章 奪宛城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642章 虎豹如風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168章 東陵亭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149章 大地震之商屯(二)第194章 海陵尉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683章 曹閻王第51章 夏侯蘭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580章 祖宗法度第542章 杜伯侯關於這兩天斷更的原因第526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402章 爪黃飛電第512章 龍鳳怨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261章 愛蓮說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680章 東不羹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451章 食貨志第693章 馬如風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188章 慘案第635章 梳理(二)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701章 斬將奪旗者,常山趙子龍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377章 獅虎獸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239章 同宗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485章 涼州大決戰(四)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441章 定紅澤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
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48章 宛城之高丘亭第480章 雲動(完)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551章 歸附第197章 威懾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十二)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55章 回家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663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125章 第一日第46章 宛城之選擇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44章 宛城之覆沒第112章 啓程第470章 馬文鷺第599章 奪宛城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642章 虎豹如風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168章 東陵亭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149章 大地震之商屯(二)第194章 海陵尉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683章 曹閻王第51章 夏侯蘭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580章 祖宗法度第542章 杜伯侯關於這兩天斷更的原因第526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402章 爪黃飛電第512章 龍鳳怨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261章 愛蓮說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680章 東不羹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451章 食貨志第693章 馬如風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188章 慘案第635章 梳理(二)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701章 斬將奪旗者,常山趙子龍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377章 獅虎獸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239章 同宗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485章 涼州大決戰(四)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441章 定紅澤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