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大地震之商屯(二)

“爹,鄧縣令走了”

送走了鄧稷和曹朋以後,麥仁又回到了小院裡。

他登上閣樓門廊,在窗下彙報。一層厚厚的圍簾,遮擋在門前。從裡面傳來一陣急促的咳嗽聲,伴隨着重重的喘息。片刻後,圍簾挑起,從裡面走出一個男子。黑黑的皮膚,身形短小。

“老爺,外面風大,太爺請您進屋說話。”

麥仁點點頭,邁步走了進去。

可是當他和那男子錯身而過之後,臉上頓時浮現出一抹濃濃的厭惡之色。

那男子,正是麥成。

說實在話,麥仁也不知道,麥熊爲什麼會信任麥成。

想當初麥成投奔過來的時候,麥仁對他就不怎麼看得上。也不知道是拐了多少道彎兒的親戚,以前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這個人,突然跑過來,麥仁怎可能會看得上?而且麥成長的又有些猥瑣,給人的感官不算是特別好。並且言語粗俗,有時候身上還會不經意的流露匪氣。

好歹也是書香門第,麥仁再怎麼說,也是茂才功名,焉能看得上這麼一個親戚?

可偏偏,麥熊看得上。

不但讓麥成留在了身邊,還非常關照。

此前,麥成留在縣衙,麥仁就覺得不太合適。

鄧稷到任之後,立刻將麥成拿下。麥仁一開始也不想理睬,後來還是麥熊傳話,他纔出面。

好在,鄧稷挺給他面子。

屋子裡,有一股濃濃的藥味。

火塘子裡面,炭火燒得正旺,使得廳堂裡很暖和。

正中央是一副牀榻,後面還豎着一面屏風。屏風上,鑲嵌有一面銅鏡,一個老者正躺在榻上。

“父親”

“鄧縣令走了?”

老者說話很含糊,而且還有一點海西獨特的鼻音夾雜其中。

如果不仔細聽,只怕是很難聽清楚他在說什麼。好在麥仁也習慣了,所以並不是特別困難。

“是,已經走了”

“他來幹什麼?”

“一是拜會父親,想要聆聽父親教誨;二來則是想告訴我,三天後,他將在縣衙設宴,請孩兒赴宴。”

“赴宴?”

“是啊,據說還有其他人。”

麥熊咳嗽了一下,挪動略有些臃腫的身子,在牀榻上翻了個身。

一張極其醜惡的面孔,顯露出來。一臉的皺紋,幾乎遮掩住了他的口鼻眼睛。一道傷疤從額頭一直劃到了耳根子上,更使得他看上去格外猙獰。當年麥熊組織鄉鄰抵禦盜匪,被盜匪所傷。這道疤痕,就是在那時候留下來,時隔許多年,依舊鮮紅。他一開口,那傷疤就會輕輕蠕動,好像一條蚯蚓般。麥仁不由得低下頭,那麼過去這麼多年,他仍舊不太適應。

“誰”

“好像說,海西有頭面的人都會受到邀請,包括孩兒在內。”

“恩。”

“爹,你說我去還是不去?”

“你看着辦……咳咳咳”

麥熊一句話沒說完,就是一陣劇烈的咳嗽,而後吐出一口發黃發濁的濃痰。

麥成連忙上前,攙扶麥熊。

“老爺,太爺身子骨不強,恐怕說不得太多話。”

麥仁臉色一變,剛要開口,卻見麥熊朝他有氣無力的揮了揮手,這到了嘴邊的斥責,又生生嚥了回去。

這麥成,太無禮

世家大族有世家大族的規矩。

麥家雖然算不得世家豪門,但也算是官宦門第,書香門第,自有他們的規矩擺放在那邊……

主家說話,那容得一個小小的旁支插嘴?

更何況,麥仁從來沒有把麥成放在眼中,更沒有把他看成是麥家的子弟。

哼了一聲之後,麥仁甩袖離去。

出閣樓,他又停下了腳步,在門外說:“對了,還有一件事。鄧縣令剛纔還問了我一件事。”

“咳咳,何事?”

“他問我知不知道魚吻銅鎮的事情。”

門簾後,傳來一聲輕響,好像是銅盂被撞翻的聲音。

“魚吻銅鎮?”

“是啊,鄧縣令說,他在縣衙的書齋裡發現了一個暗格,並且從暗格中發現了魚吻銅鎮……呵呵,他還問我,那魚吻銅鎮是不是和李廣利的寶藏有關。孩兒只能推說不知道……依我看,這鄧縣令的德行似乎也不怎麼好。他上任以來,屢興異舉,所爲皆是求財貨耳。

這種人留在海西,只怕於海西縣無異。

孩兒想走一趟廣陵,拜訪一下陳元龍……不行的話,就把他趕回去。他終究不是海西人,怎可能爲海西着想?”

門簾後鴉雀無聲,過了好一會兒,麥熊那混淪的聲音再次響起。

“我兒既然有了主意,就去做是了。”

“喏”

麥仁應道:“過三天後的酒宴,孩兒就不去了”

“嗯……”

得到麥熊的首肯,麥仁似乎鬆了一口氣。

別看他麥家在海西有頭有臉,可是在廣陵郡,也算不得什麼。如果論出身門第,在廣陵郡當首推陳氏;如果論財貨,在廣陵郡當首推盱臺魯家。反正這左右都輪不到麥家……如果在從前,麥熊身體康健的時候,還能說上話,那麼現在麥熊病倒,麥家的話語權也隨之削減。

別看麥仁是茂才,但在廣陵,着實不太顯眼。

如果沒有麥熊的支持,麥仁又怎可能趕走鄧稷?鄧稷不管怎麼說,都是朝廷命官。麥仁還沒有這個信心,能夠說服陳登去頂住朝廷的詔令。但如果是麥熊同意,可行性就相對增加。

趕走了鄧稷……

麥仁那圓乎乎的臉上,露出一抹笑意。

這海西縣,到頭來還是我麥家的

————————————————————————————————

鄧稷準備在縣衙設宴,宴請賓客。

消息很快便傳揚了出去,九大行首那顆懸着的心,一下子放回了肚子裡。

不怕你有動作,就怕你不吭不響。賴好有點閱歷的人,都能感受到,鄧稷最近的平靜,似乎是爲大動作做準備。究竟是什麼大動作?又會給海西帶來什麼變化?大家都有些忐忑。

因爲鄧稷和以前幾任縣令明顯不同。

他似乎更能隱忍,更懂得輕重……

之前陳昇囂張跋扈,是何等的張狂。所有人都認爲鄧稷在海西待不了多久,可沒想到鄧稷忽然在沉默中爆發,不但解決了問題,還將陳昇一家滿門滅掉。其手段之毒辣,令人咋舌。

而後北集市整頓,曹掾署成立。

其強硬之勢初現崢嶸。

那些不願意配合的人,在短短數日間被清剿一空。

或是被查出短缺過往稅賦,或是有勾結盜匪之嫌疑。

不是被打入大牢,便是被淨身出戶,家產被抄沒了不說,人也被趕出海西縣城。

鄧稷之前所針對的,大都是一些小商家。可誰都清楚,隨着鄧稷在海西的地位漸漸鞏固,他遲早會有別的動作。商賈們的心思很簡單,民不與官鬥能用錢帛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他們等待着鄧稷出招,可鄧稷偏偏又沒有舉措。

這也使得商賈們開始擔心,擔心鄧稷的下一步行動,就會針對他們……

商賈們也不是沒有想過聯手對抗鄧稷。但陳昇前車之鑑猶歷歷在目,若非不得已,他們也着實不想和官府對抗。現在,他們終於等到了鄧稷在縣衙設宴,說明這一切,都能商量。

這也是鄧稷第二次在縣衙設宴。

與第一次的門可羅雀相比,這一次的情況,有了明顯的變化。

消息傳出之後,人們就爭相打聽,這次縣衙會請什麼人過去赴宴。九大行首,自無需贅言,海西的一些名流縉紳,也可能會在邀請之列。但其他人呢?一時間,海西的商賈們削尖腦袋想要獲得邀請。雖然還不清楚這次酒宴的目的,不過能夠推斷,必然是有大事件發生。

上一次,鄧稷設宴,一舉摧毀了陳昇在海西數年間建立的根基。

那麼這一次……

人們,議論紛紛。

————————————————————

時間過得飛快,眨眼間三天過去。

縣衙並沒有去大肆裝飾,和往日一樣,只不過清掃了一下街道而已。

大門兩邊各有五根栓馬樁,是專門用來停放車馬所用。天剛一擦黑,大門外就變得熱鬧起來。

第一個到來的人,就是金市行首黃整,字文清。

他不僅來了,而且還帶來了貴重的禮物,一套由東漢末年名士蔡邕親手所做的《論語》石碑。

注意,是石碑,而非拓文。

早年間,蔡邕因得罪了十常侍,受到迫害,流亡江北。

蔡邕的才華自無需贅言,德行也不算差,只是書生氣重了些。前半生,他與十常侍相抗爭,得了偌大名聲。只是到了晚年,被董卓所脅迫,不得已出仕。但他出仕的目的,還是爲了編撰《東觀漢紀》。董卓雖說粗鄙,可是在對士人倒也看重,給予了蔡邕極高的待遇……

所以,董卓死後,蔡邕爲他哭喪。

卻不想得罪了司徒王允。

書生氣啊……

在那麼殘酷的政治鬥爭前提下,你不好好做你的學問,卻跑去爲董卓哭喪,豈不是令王允臉上無光。

於是,蔡邕被王允殺害。

縱觀蔡邕一生,其才學無雙,更極爲重視教學。

流亡江北的日子裡,蔡邕還專門爲當地的一個書院,書寫了《論語》,並雕刻成碑,立於書院內。黃巾之亂後,那塊名爲‘論碑’的石碑便不知去向。黃整也不知是從何處聽說到,曹朋好《論》的消息,於是費盡心思,託人購買禮物,不成想卻買來了這麼一塊石碑。

雖然不是什麼金銀財寶,卻足以體現出黃整的心思。

諸如此類的禮物,也有不少。

九大行首都是人精,沒一個是省油的燈。

送來的禮物千奇百怪,卻件件能透出他們的心意。

至華燈初上,縣衙門前的木樁,掛起了燈籠。

客人們也紛紛抵達,這其中,也包括了久不露面的西里教諭王成。

一進門,王成就笑呵呵的與衆人招呼。

黃整打趣道:“王先生,你最近可是神出鬼沒,難找的緊啊。”

“諸公海涵,諸公海涵……成前些日子有些瑣事,以至於一直不在家中。今天凌晨才返回,一回來就聽說鄧縣令設宴。成焉能不至?聽說諸公前些日子找我?未能相見,得罪,得罪啊。”

他一臉笑容,周旋於衆人間。

“麥公何故不見?”

王成突然問道。

“呃……不知道啊”木作行首潘勇掃了一眼堂上衆人,也不由得有些奇怪的說:“按道理,麥公也應該來了,怎麼到現在也不見人影?”

正說話間,忽聽後堂傳來呼聲:“鄧縣令到”

緊跟着,鄧稷從後堂夾道快步走出。

“累諸公久等,海涵,海涵。”

他笑呵呵的擺手道:“既然大家都已經來了,那酒宴就開始吧。”

“鄧縣令,麥公好像還沒有到。”

“哦?”

鄧稷眉毛一挑,眸光閃動,從宴席上掃過。

旋即一笑,“既然沒來,那就不用再等了。”

所有人聞聽這句話,心裡面不由得一咯噔。黃整等人相視一眼,眼中都露出了駭然之色……

難道說,鄧縣令和麥仁鬧翻了嗎?

應該不會吧

之前鄧縣令設宴,也只有王成和麥仁前來捧場。

聽說前些日子,鄧縣令還去了麥仁家中,當時兩人相談甚歡,怎麼這一眨眼的功夫,就鬧翻了?

麥仁和陳昇的情況還不一樣。

陳昇,只是個暴發戶,雖然強橫,但根基並不深厚。

可麥仁卻是本地的老牌縉紳,在他的背後,代表着本地的利益。如果鄧稷和麥仁鬧翻了,豈不是說……

有道是,宴無好宴。

如果鄧稷和麥仁真的翻了臉的話,我們出現在這裡,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

幾個本地縉紳的臉色,變幻不停,似乎有些猶豫。

鄧稷笑道:“來人,上酒。”

“慢”

一個老者驀地起身,拱手道:“鄧縣令今日設宴,宴請我等衆人,實在是我等草民的榮幸。

只是……鄧縣令今日請我們過來,究竟是什麼用意?”

“呃,這個嘛,可以先吃酒,咱們邊吃邊說。”

“鄧縣令,您還是把事情先說清楚吧。否則我們這心裡面總是懸着,就算山珍海味,也吃不下。”

一個老牌的本地縉紳,展現出了極爲強硬的姿態。

麥仁的缺席,似乎給這酒宴,一下子帶來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鄧稷面色如常,依舊帶着淡淡的笑容。

他放下手中的酒觴,看着那老者,對他那種強硬的態度,似乎並不在意,反而輕輕點點頭。

“既然如此,那就先說正事。”

————————————————————

本日第二更奉上

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465章 涼州亂(十三)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65章 曹汲的憂慮第474章 雲動(一)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419章 黑眊出擊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483章 涼州大決戰(二)第122章 海西縣的下馬威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477章 雲動(四)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421章 非同等閒第510章 雒神,雒神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476章 雲動(三)第105章 虎豹騎第441章 定紅澤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391章 無題第37章 驕傲不死第62章 惡來兇猛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229章 關雲長第321章 張合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406章 紅水縣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403章 文姬之請(一)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61章 龍潭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168章 東陵亭第537章 三薦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234章 夏侯真第677章 絕境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159章 雙姝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266章 出招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27章 百鍊鋼刀(一)第476章 雲動(三)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585章 羊衜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732章 噩耗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474章 雲動(一)第725章 梟雄末路第203章 論戰第691章 春潮第398章 亂(三)第204章 初戰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272章 黑眊到第127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662章 荊南(三)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122章 海西縣的下馬威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196章 恩義第677章 絕境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二)第345章 潁川訪友
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465章 涼州亂(十三)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65章 曹汲的憂慮第474章 雲動(一)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419章 黑眊出擊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483章 涼州大決戰(二)第122章 海西縣的下馬威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477章 雲動(四)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421章 非同等閒第510章 雒神,雒神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476章 雲動(三)第105章 虎豹騎第441章 定紅澤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391章 無題第37章 驕傲不死第62章 惡來兇猛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229章 關雲長第321章 張合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406章 紅水縣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403章 文姬之請(一)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61章 龍潭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168章 東陵亭第537章 三薦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234章 夏侯真第677章 絕境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159章 雙姝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266章 出招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27章 百鍊鋼刀(一)第476章 雲動(三)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585章 羊衜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732章 噩耗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474章 雲動(一)第725章 梟雄末路第203章 論戰第691章 春潮第398章 亂(三)第204章 初戰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272章 黑眊到第127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662章 荊南(三)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122章 海西縣的下馬威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196章 恩義第677章 絕境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二)第345章 潁川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