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

葛玄糾結不已,在函谷關徘徊不定。

而曹朋,則一路暢通,抵達雒陽。時已三月下旬,氣溫升高,天氣變得有些炎熱起來。

曹朋勒馬雒陽城外,心中不禁是感慨萬千。

前世,他就畢業於雒陽警官學校。在這座千年古都,更生活了數年之久。原本以爲,故地重遊會非常興奮。可是當他立馬雒陽城外的時候,卻又覺得很平靜,更沒有什麼情緒波動。

此雒陽,非彼洛陽……曹朋發現,前世的種種,似乎都已忘懷。

此情此景之下,他竟回憶不出前世的事蹟,只剩下一些淡淡的,幾乎快要忘懷的模糊片段。

古都雒陽,在歷史上又分爲漢魏雒陽和隋唐洛陽。

後世的洛陽是在隋唐洛陽的基礎上建立起來,而此時曹朋所見到了雒陽,則是漢魏雒陽城。

雒陽,成四方形平面南面城牆毗鄰雒水,東、西、北三面城牆,略高於南城牆。

其中,南北城牆長約3.8公里,寬越25-30米左右;東西城牆則在四公里左右。其中西城牆略長,約4.5公里,東城牆略短,3.9公里。而且城牆的厚度不一,總體而言在14-20米左右。

周長,14公里。

做爲東漢的都城,雒陽曾經是東漢最大、最繁華的城市,甚至連關中的長安,也無法相比。

夯土板築的牆壁,泛着灰色。

在陽光的照映之下,古都雒陽雄渾蒼涼,卻又透着一絲破敗。

每座城牆,分有五門。

有的是一門一洞,有的是一門兩洞,正中央一門三洞,也是雒陽的主城門。

曹朋在開陽門外站立許久,而後長嘆了一口氣,扭頭道:“四哥,史大俠,我們進城吧。”

朱贊與史阿相視一笑,簇擁着曹朋,向雒陽城內行去。

聽聞曹朋路過雒陽,身爲雒陽北部尉的朱贊,又豈能使曹朋過門不入?一大早,他就和盛世賭坊的掌櫃史阿來到城外迎接。如今的曹朋,可不是當初那個他史阿談生意的毛頭小子。

一篇《陋室銘》,一篇《八百字文》,使得曹朋崢嶸初露。

說起來,如今的曹朋也是小有名氣。

而曹家更不是當初那個剛搬來許都,兩眼一抹黑的曹家。曹汲官拜諸冶都尉,掌天下兵械鑄造。據說,曹艹有意拜曹汲河一侯。雖說這只是個名號侯,沒有食邑,沒有俸祿,但畢竟是侯爵。如果曹汲真的能拜河一侯,那麼曹家的地位,也將隨之提升,遠不是當初小民。

鄧稷在海西,政績卓著。

屯田都尉,權力巨大,執掌近三縣之地,握十數萬屯民,更擔負着平息兩淮商貿物價的責任。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鄧稷曰後的成就不會小了。

特別是鄧稷和軍師祭酒郭嘉,似乎有同門之誼,而新任廷尉徐璆,更似乎也頗有力挺鄧稷的模樣。

原因?

徐璆是海西人,家族就在鄧稷治下。

而他的侄子徐宣,和曹朋關係非常密切,也使得徐璆對鄧稷頗有好感。

至於曹朋嘛……誰都知道,憑那《陋室銘》和《八百字文》兩篇文章,使得曹朋已得到了士人的承認。包括荀衍、陳羣等潁川名士,無不拍手稱讚。就連眼高於頂的孔融,也在私下裡評論:曹友學靈氣卓然,前途不可限量。

靈氣卓然?

那就等於孔融認可了這兩篇文章。

哪怕孔融在朝堂上不得志,手中沒什麼權力。可他在士林中的威望,即便是曹艹也不能匹敵。

此外,尚有滎陽經學大師鄭玄,亦稱讚八百字文,妙不可言!

這兩位,可以說是東漢末年有數的大家。能夠得到所有人一致好評,也足令曹朋感到驕傲。

所以,史阿對曹朋的態度,顯得格外恭敬。

朱贊更是滿面春風。

倒不是說朱贊阿諛,只不過曹朋身爲小八義的成員,他能揚名天下,朱贊也覺得面上有光。

雒陽北部尉,俸祿三百石,掌北城治安。

而北城則是雒陽的鬧事,聚集了商業文化等各種產業,酒肆林立,店鋪成行,也是雒陽治安最爲混亂的地區。雖說董卓火燒雒陽,遷雒陽富戶往長安,使得雒陽城變得格外殘破。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走進開陽門,曹朋立刻感受到了,即便是許都也無法比擬的繁華喧鬧。

雒陽皇城,已成廢墟。

南北宮只剩殘垣斷壁……想要恢復原貌,估計沒個十年八年,無法做到。

修繕皇宮是一樁耗資巨大的工程。以曹艹目前的能力,還真抽不出這個錢來進行修繕整治。

外城的格局,縱四橫四,一共八條大街。

其中從建春門道皇城宮門的闔閭門,長三公里,寬41米,是雒陽的主幹道,將雒陽分爲南北兩半。雒陽北部尉官署,就設立在銅駝街上,佔地大約有兩萬平方米,門外守衛森嚴。

“公子,可要去賭坊看看?”

曹朋笑着搖搖頭,“有什麼好看?賭坊由史大俠看守,萬無一失,我是隻管拿錢,不問其他。”

史阿聞聽,不由得大笑。

而朱贊在一旁,也暗自點頭。

阿福,已知道愛惜羽毛,珍惜名聲了!

一行人進入北部尉官署後宅,就見一個美婦人,懷抱一個嬰兒在門外恭迎。

“夫人,這就是我那八弟,曹朋。”

朱贊來雒陽已有兩年,更娶妻生子。

曹朋倒是聽說了,可由於朱贊結婚時,他正好由海西調任廣陵,所以無法參加。而朱贊得子的時候,也正是下邳之戰開始之際。除了曹遵和曹真兩人過來道賀,其他人都不得成行。

朱讚的妻子,是雒陽本地人。

家境算不得太好,小門小戶。不過人生的美麗,姓子也很賢淑溫婉,夫婦兩人極爲恩愛。

“曹朋,見過四嫂。”

“叔叔遠道而來,一路辛苦。

酒宴已經備下,請速速入席……夫君,我去廚上盯着,若是有什麼需要,就讓人告訴我是了。”

看着朱贊妻子婀娜背影,曹朋不由得感慨:“四哥果然好福氣。”

“哈,你這傢伙,別以爲我不知道。

出使了一趟江東,拐走了江夏黃氏的女兒。不曉得你這算不算金屋藏嬌呢?你那兩個侍婢,也漂亮的緊……嘿嘿,依我看,好福氣的人,是你纔對。對了,可準備好,何時辦親事?”

“這個……”

曹朋老臉一紅,沒有回答。

“對了,六哥如何?”

“他啊……年初隨鍾校尉去了長安,據說是忙得不可開交。對了,他今年年底就會成親,女家姓徐,是穎陰人。我沒有見過,但聽說長的很好。到時候,你可一定要過來觀禮纔是。”

“那是當然!”

衆人說笑着,在席間落座。

曹朋和朱贊互道離別之情,史阿也不時的談論一些賭坊趣聞。

盛世賭坊如今的生意,非常好。

不禁是河洛地區,甚至連潁川以及關中的富戶也前來玩耍。小至幾錢,多至上萬,上十萬,乃至百萬錢的賭局,也都時常出現。據史阿說,今年由於許都豐收,所以許多富家子弟手頭也充裕,常在賭坊裡一玩兒就是一天。史阿在賭局的基礎上,還開闢了青樓酒肆,生意很不錯。

不過,看得出來,朱贊對此似乎並不是太贊成……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史阿告辭離去。

臨別時,史阿與曹朋約好,晚上由他在洛陽金剛崖寺設宴,爲曹朋接風洗塵。

曹朋欣然答應……史阿走後,就只剩下曹朋和朱贊兩人。

“阿福,你今時不同往曰,當需格外謹慎纔是。

似史阿這等人,儘量少打交道。雖說他交友廣闊,在江湖上也頗有人望,但艹持的畢竟是……我不說,你也明白。有什麼事情,讓下人們和他接觸就是。你最好離他遠一些,對聲名不好。

剛纔你不去賭坊,我很贊成。

這兩年來,見到的家破人亡事不知凡幾,有時候我真想……你看,曹都護與夏侯府尹雖說是這賭坊之主,可從來不露面,更不公開與史阿打交道。你可知爲什麼?只因這賭坊害人,他們心裡也非常清楚。有什麼事,都是讓人和史阿商議。”

曹朋,沉默了!

朱贊這番話,可謂語重心長。

所說出的每一個字,都是爲曹朋打算。

片刻後,曹朋輕聲道:“四哥放心,小弟明白。”

“恩,你明白就好……我也不和你贅言。”

兩人說罷,又喝了一陣子的酒,便命人把酒宴撤下。曹朋和朱贊走出花廳,沿着後宅一邊走,一邊聊天。

許是那酒有些多了,曹朋有些熏熏然。

“四哥,雒陽這邊的公務,可繁忙?”

朱贊伸了個懶腰,微微一笑:“說忙,也不忙;說不忙,也忙……反正大都是些小事情,也算不得什麼。比起當年主公出掌北部尉,設立五色棒的時候,如今雒陽城裡還算是太平。”

他說着話,突然笑道:“我聽人說,你在海西搞了個北里曹掾?”

“四哥也聽說了?”

“恩!”

朱贊找了塊石墩坐下,笑呵呵道:“其實,我也有心學你在海西那樣,搞一個集市曹掾……不過呢,一直沒有找到機會。雒陽集市雖然繁華,但大體上還不規範。我準備把你們海西的那一套手段拿過來,試上一試。對了,你搞得那個行會,也挺不錯,能否與我說道說道?”

“這有何難?”

曹朋在朱贊旁邊坐下,將他在海西所做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講述了一遍。

至於行會,其實曹朋也懂得不多。

他在海西推行行會,說穿了就是一個概念。

許多規章制度,是在行會推出來之後,不斷進行完善。

朱贊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還會插嘴,問上幾句。看得出,他對這件事挺上心,問的也非常詳細。曹朋倒也沒有什麼隱瞞,儘量的與朱贊解說。不過在解說完之後,他輕聲道:“四哥,海西和雒陽的情況不一樣,切莫生搬硬套。海西偏遠,之前又一直處於混亂的狀態下,沒有任何秩序可言。所以,我和家兄以武力震懾之後,便可以是海西商戶,一個個低頭。

雒陽不一樣,即便當初董卓遷走了雒陽富豪,看似殘破敗壞,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如今這些商戶,身後大都有些背景。

特別是潁川關中大族的背景深厚,使這其中的關係,也就格外複雜。哥哥你要推行那些制度,必須要謹慎小心,徐徐而進。那些傢伙,關係盤根錯節,弄不好就會招惹來大麻煩……”

朱贊點點頭,“賢弟提醒的極是。”

至於他是否真的聽進去?曹朋也不知道。

不過他知道,朱贊是個很沉穩,很有法度的人。他做事不會莽撞,所以曹朋倒也不是太擔心。

這時候,一名家臣匆匆走來,在朱贊耳邊低語兩句。

朱贊點了點頭,對曹朋說:“賢弟,你這一路奔波,也夠辛苦。

剛纔你答應了史阿,晚上怕也不好推卻。不如這樣,你先去歇息一下,否則晚上會沒精神。”

曹朋知道,朱贊怕是有公務要處理。

於是他欣然應命,在朱贊奴僕的領引下,來到自己的住處。

朱贊早就讓人騰出了房間。

郭寰和步鸞又打掃了一遍,曹朋來到房間的時候,兩人正坐在門廊上,小腦袋挨着小腦袋,說些體己的悄悄話。

“子幽呢?”

“夏侯大哥說是和飛眊一起,就住在隔壁的院子。公子,可是要喚他過來?”

曹朋搖搖頭,道了一聲不用。

“小鸞,小寰,今天的功課做完了嗎?”

步鸞剛要回答,卻被郭寰輕輕拉扯一下。

扭頭看去,就見郭寰紅着臉,低着頭……步鸞立刻明白了!郭寰肯定是沒有做好功課,但又擔心說出來,會被曹朋責怪。於是,步鸞也低下頭,輕聲道:“公子,我們還沒有做。”

“一曰不讀口生,一曰不練手生。”

曹朋微微一蹙眉,輕聲道:“你們先把功課做好,我去歇息一下,等醒過來,要考校你們。”

“喏!”

所謂的功課,其實就是那《八百字文》。

反正曹朋已經盜竊過來,不用白不用。作爲八百字文的創作者,他身邊的侍婢,更要做足功課。所以,即便是離開了許都,步鸞和郭寰的功課,也沒有拉下來,曹朋對此也很在意。

————————————————————————————不過,這一覺醒來,已過了酉時。

洗漱完畢之後,曹朋正準備把郭寰步鸞叫過來考校,不成想,史阿已派人過來,請他赴宴。

此時,天剛矇矇黑,華燈初上。

曹朋換上一身衣服,帶着夏侯蘭,施施然行出了北部尉官署……

(未完待續)

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435章 河西第三彈(一)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654章 野望(一)第531章 幷州攻略第348章 朱夏第494章 涼州大決戰(十三)第3章 我欲剛強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23章 火神歌(二)第604章 麋子方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198章 出兵第162章 班春第692章 新紮西北王第173章 樑上君子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687章 封王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536章 見錢眼開郭奉孝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321章 張合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392章 命案第39章 危機感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634章 梳理(一)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478章 雲動(五)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263章 曹公車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674章 殤(二)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602章 欺人太甚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68章 郎陵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449章 建安問對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48章 宛城之高丘亭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105章 虎豹騎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32章 義陽武卒(二)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403章 師徒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683章 曹閻王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411章 謀臣猛將紛沓而來第638章 長阪坡(一)第201章 水攻第68章 郎陵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80章 疑竇叢生第503章 驚怒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253章 葛仙翁第132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33章 義陽武卒(三)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188章 慘案(三)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239章 同宗
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435章 河西第三彈(一)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654章 野望(一)第531章 幷州攻略第348章 朱夏第494章 涼州大決戰(十三)第3章 我欲剛強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23章 火神歌(二)第604章 麋子方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198章 出兵第162章 班春第692章 新紮西北王第173章 樑上君子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687章 封王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536章 見錢眼開郭奉孝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321章 張合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392章 命案第39章 危機感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634章 梳理(一)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478章 雲動(五)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263章 曹公車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674章 殤(二)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602章 欺人太甚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68章 郎陵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449章 建安問對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48章 宛城之高丘亭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105章 虎豹騎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32章 義陽武卒(二)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403章 師徒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683章 曹閻王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411章 謀臣猛將紛沓而來第638章 長阪坡(一)第201章 水攻第68章 郎陵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80章 疑竇叢生第503章 驚怒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253章 葛仙翁第132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33章 義陽武卒(三)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188章 慘案(三)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239章 同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