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

北軍中候,隸屬執金吾。

不過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此之前,執金吾一職一直懸而未決,沒有人出任。北軍五營歸於衛尉所轄,而北軍中候則直屬司空府,由曹艹指揮。當然了,這樣的分派顯得有些混亂,卻可以最大程度上進行監管。至少在曹朋隨曹汲前往譙縣之前,執金吾的人選還沒有確定。

“現任執金吾是誰?”

曹朋在前往執金吾衙門的路上,忍不住問那帶路的小校。

小校年紀不大,看上去和曹朋差不多。長的倒是眉清目秀,不過黑黑瘦瘦的,似乎有些單薄。

“曹中侯有所不知,今執金吾,便是都亭候賈詡大人。”

賈詡?

曹朋心裡沒由來的咯噔一下。

他倒是聽說了張繡歸降的消息,但具體情況並不是特別瞭解。

特別是賈詡的安排,他更是全然不知。也怪不得曹朋,他回來到現在,不過幾個時辰而已,根本不可能把打聽清楚狀況……他不去問,李儒等人自然也沒說,還以爲曹朋已經知道。

“執金吾,是賈詡?”

“是啊,曹中侯何故吃驚?

你不是與曹公說,希望能拜家都亭候爲師嗎?”

我說過這句話嗎?

好吧,我的確是說過,但那也只是隨口說說而已……曹朋猛然勒馬,看着那小校,“你是誰,怎知道這種事情?”

“在下賈星,是都亭候義子。”

賈星?

沒聽說過……至少三國演義裡面,沒有半點印象。

曹朋疑惑的看着眼前的少年,心裡面急速的盤算起來。

看上去似乎很正常,身爲上司,要見一下自己的下屬,也沒什麼不對。可不知爲什麼,曹朋心裡面總有些忐忑。賈詡,那可是三國第一毒士,陰人……但如果讓曹朋說他怎麼毒?曹朋又說不出來。只是本能的,對賈詡有些畏懼。即便是在面對曹艹的時候,曹朋也沒有過這種感覺。可現在要去見賈詡了,曹朋還真有些畏懼。這種感覺,說不清楚,道不明白。

也許,是本能的畏懼?

“曹中侯,我們走吧,都亭候正等着呢。”

看起來,還是專門召見。

曹朋暗自深吸一口氣,故作淡然道:“也好,那我們快些過去。”

————————————————————————執金吾衙門,位於毓秀門外。

早在秦時,執金吾本名中尉,是負責拜爲京都和宮城的官員,其所屬兵卒,也稱之爲北軍。

漢武帝太初元年,改‘中尉’爲執金吾。

擔負着京城之內的巡查,禁暴,督殲等事宜,與守衛宮禁之內的衛尉互爲表裡。秩中兩千石,設有兩丞、司馬和千人。不過呢,到了東漢年間,執金吾直系,至保留了武庫令一職。

而今的武庫令,正是曹朋的老子,曹汲。

曹汲是拜奉車侯,任民曹都尉,兼武庫令……換句話說,曹朋父子如今都屬於賈詡的屬官部曲。

提起執金吾這個官職,恐怕給後世人最爲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句‘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應娶陰麗華’。而說出這句話的人,正是東漢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不過,自東漢以來,執金吾的權利越來越小。曹艹拜賈詡爲執金吾,其實也只是一個名義上的榮耀而已。

賈詡如今真正的職務,是參司空軍事,也就是司空府幕僚。

自有漢以來,官分爵、階、職。

爵,官之尊,例如賈詡的都亭候;階,官之次;職,官之掌。

後陳羣創九品中正制,加入了‘品’,也就是官之序。對賈詡而言,都亭候是他的爵,執金吾是他的階,參司空軍事,纔是他的職。

在執金吾衙門裡,曹朋終於見到了那位大名鼎鼎的毒士,賈詡。

賈詡是武威姑臧人,個頭偏高,大約有188左右。瘦高挑,膚色古銅,顯然是常年受風吹雨打所致。做一個有些的謀主,可不是整天呆在屋子裡,他同樣要進行大量的戶外活動……賈詡長的很英武,年輕時應該屬於帥哥一類。

頜下長髯,面帶笑容,頗有幾分慈祥長者的外貌。

“曹中侯!”

“卑職曹朋,見過都亭候。”

“哈哈,不必客氣,不必客氣,曹中侯還請入座。”

別看這廝笑得燦爛,外表和善,可曹朋卻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受。

好像,好像一條隱藏着草叢裡的毒蛇,當賈詡目光落在曹朋身上的時候,曹朋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這傢伙,感覺比郭嘉還要可怕!

郭嘉的厲害之處,在於他的‘鬼’,也就是變幻莫測,難以琢磨。

而賈詡,似乎在難以琢磨的基礎上,還要增添一分陰鷙。他的謀劃,往往一針見血,直擊要害。不出招則以,出招就是置人於死地的毒招。李儒和賈詡曾同爲董卓效力,他也說過,若是以謀略而言,他差賈詡很多。爲什麼這麼說?因爲賈詡是他當時唯一看不懂的傢伙。

賈詡似乎並不是全意爲董卓效力。

而這裡面,也有董卓對賈詡輕視的因素。

自進入雒陽後,董卓對世家子弟尤爲重視,而對之前那些追隨他的寒門士子,相對冷淡了。

李儒對曹朋說過,若見到賈詡,最好以靜制動。

否則的話,就很容易被他看出破綻……所以,曹朋彬彬有禮,坐下之後,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好像老僧入定一般。

若說賈詡對曹朋有惡感?

那倒不至於……只是他心裡不爽曹朋破壞了他韜光養晦的策略,令他到許都後,頗有些尷尬。

內心裡,他未嘗沒有幾分得意。

畢竟曹朋是曹艹的族人,而且以《八百字文》而顯世,不大不小也是個名人。

能得到曹朋那麼高的讚譽,賈詡要說不開心,那純粹胡說八道。他陰了曹朋一招之後,心情也舒緩了許多。今天把曹朋叫過來,就是想再敲打一下,順便和曹朋拉一拉關係……朝中有人好辦事!

這人情世故,賈詡看得比郭嘉透徹。

可沒想到,這曹朋進屋以後,好像刺蝟一樣的把自己保護起來,坐在那裡,是一言不發。

這小傢伙,倒也能沉得住氣。

“聽說曹中侯,是舞陰人?”

“哦,家父早年曾在舞陰居住,是中陽鎮人世。”

“中陽鎮啊,我知道那地方,我還去過那裡……不過曹中侯又怎麼來到了許都?令尊何等才華,若當時投效張伯鸞,也是能出人頭地啊。”

“這個……只因當時得罪了舞陰令,只得逃亡。”

“原來如此。”

賈詡輕輕點頭,“那姓成的非善良之人,竟使得我們如今才得相見。”

“以後,還請都亭候多多關照。”

“呵呵,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賈詡眼睛微合,沉吟片刻後,突然道:“賈某初至許都,就聽人談及曹中侯之威風。更拜曹中侯所賜,賈某得主公看重,忝爲執金吾,不勝慚愧。

不過呢,有一件事還要請曹中侯多多包涵。”

“什麼事?”

“前些時候,我與主公商談時,曾建議主公在梅山設置兵馬。

主公當時問我什麼人合適,我對這邊的人也不熟,所以就貿然提起了令兄之名,不知曹中侯意下如何?”

我意你妹……曹朋心中陡然大怒。

我說老曹幹嘛突然把我姐夫從海西調回來,原來是你這老傢伙在裡面鼓搗。我和你無冤無仇,你差點壞了我的財路……你現在既然說出來,等着吧,這事兒不算完,早晚要爆回來。

臉上,卻是一派鄭重。

“都亭候嚴重了,皆爲朝廷效力,朋焉能有怨言?”

“呵呵,沒有怨言就好,沒有怨言就好……”

賈詡臉上笑容更濃,而曹朋依舊是你問我一句,我回答一句。

兩人各懷心思的聊了片刻,曹朋告辭離去。

他前腳剛一離開,賈詡臉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他揉了揉鼻子,突然道:“確是個有趣的小傢伙。”

“父親,此人如何?”

賈星站在賈詡身後,低聲問道。

“這小子似乎很瞭解我,在剛纔說話的時候,居然以靜制動,絲毫不露破綻……不過呢,這小子可是向我下戰書了。”

“什麼時候?”

賈星一直在旁邊侍候,聞聽不由得一怔。

賈詡呵呵笑道,“我剛纔告訴他,我把他姐夫召回許都,問他意下如何。你還記得,他怎麼回答?他說‘焉能有怨言’!焉能有,那就是有嘍……這小傢伙,一定會有其他的動作。”

“那……”

“嘿嘿,這樣倒也不錯。

反正閒着也是閒着,有個小傢伙來逗我開心,挺好……退之,從明曰起,你就到他手下做事。”

“啊?”

“他這北軍中侯以下,尚有中丞空缺,你就先做那北軍中丞。”

“喏!”

“他說什麼,你就做什麼。我的意思是,幫我盯着這小子。”

賈星有些不太理解,但想了想,還是點頭答應下來……——————————————————————“這賈詡,太可惡了!”

曹朋回到府中,在佛堂裡暴跳如雷,“我又爲招惹他,他竟然差一點壞了我的財路。”

李儒身披一件裘衣,頗爲悠閒的掏着耳朵。

等曹朋罵完後,他纔不陰不陽的開口道:“依我看,你何止是招惹他,還壞了他的大事呢。”

“此話怎講?”

“曹孟德多疑,心機之深,少有人可比。

賈文和初來許都,定想着韜光養晦,慢慢來……可你卻好死不死的在曹艹跟前說了一句想要拜他爲師的話,等於把他給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公子,你可不是那市井小民,你一篇《八百字文》,得天下人讚歎……你想拜賈文和爲師?豈不是把他給擡到了桌面上,下不來嗎?”

“下不來,就呆着。”

曹朋氣呼呼的道了一句,旋即又笑了。

“若非先生提醒,我險些不知這其中奧妙。”

“那傢伙,不謀則已,一謀必殺……他倒也沒太大惡意,就是想出口氣,噁心你一下吧。”

“那我,就給他噁心回去。”

“哦?”

曹朋搔搔頭,苦笑道:“不過我還沒想好,怎麼才能噁心到他。”

李儒眼睛頓時澄亮,輕聲道:“這還不容易?他越是不想出風頭,你就越要讓他出風頭……”

曹朋一怔,不由得嘿嘿直笑。

“說得好,說得好!”

這心裡面就盤算起來,該怎樣噁心到賈詡?

當晚,曹朋在府中設宴,宴請魏延。

兩人自汝南一別之後,已有兩年多沒見過,這一重逢,自然有許多話要說,更生出許多感慨。

想當初,魏延不過是一個大頭兵。

而今,他已成爲曹艹眼中的大將。回來這一段時間裡,曹艹幾次召見他,詢問他很多事情。

看得出,魏延已不再是當初那個鬱郁不得志的傢伙,即將飛黃騰達。

爲此,曹朋和他連幹了好幾碗。兩人談起九女城,說起夕陽聚,還聊到了當初死戰不退的唐吉。

“阿福,還記得咱們當初的誓言嗎?”

“恩?”

“總有一天,咱們要馬踏江夏,拿住那黃射,千刀萬剮。”

在曹府門前,魏延拉着曹朋的胳膊。

曹朋鄭重的點點頭,“魏大哥放心,我沒有忘記!”

可是,這心裡面還是有些矛盾。黃射,斷然不能放過……但我答應了月英,會饒他姓命。可昔年義陽武卒的仇,卻不能忘卻。曹朋送走了魏延之後,不禁心事重重,徹夜難寐……一邊是兄弟,一邊是月英,我該如何選擇?

——————————————————————————————建安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曰,大河兩岸,突降暴雪。

這也是建安四年,最後一場雪吧!

劉延登上了城頭,舉目眺望蒼茫原野。之見大河上下,千里冰封,茫茫蒼原,染成了白色。

這兩天,河對岸的袁紹軍很安靜。

安靜的讓劉延心裡面有點發慌……一般來說,這個時候不太可能出現什麼戰事,畢竟馬上新年,大家的心思未必集中在這上面。可對於即將決戰的雙方而言,每一次時機的出現,都有可能產生出極爲嚴重的後果。

這麼大的雪,萬一袁紹軍攻過來的話,那還真不太容易防禦。

“城中百姓,可遷移完畢?”

劉延揉了揉太陽穴,低聲問道。

曹艹把東郡交給他,使得劉延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東郡,是最前沿。一旦雙方開戰,東郡首當其衝……所以,劉延決意,將白馬縣的百姓全部遷移至濮陽。這樣一來,雙方即便開戰,也能有足夠的緩衝。想到這裡,劉延又嘆了一口氣。

哈氣從口中噴出,在夜色中格外清晰。

“太守,大事不好!”

就在劉延準備下城的時候,就見一名斥候,跌跌撞撞衝上來。

“袁紹軍,袁紹軍……”

一股寒氣從腰間升起,順着脊樑骨直衝頭頂。劉延一個哆嗦,連忙衝上去一把抓住了斥候。

“袁紹軍怎麼了?”

“袁紹軍,渡河了!”

“啊?”

劉延只覺腦袋裡嗡的一聲響,眼前直冒金星。

還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袁紹居然出兵了?在這個時候出兵?

“可看清楚有多少人馬?”

“大約有數千人,正朝這邊趕來。”

劉延連忙跑到箭樓上,頭伸出垛口向下觀瞧。一批批百姓,正攜家帶口的魚貫往城外走出去。

這如果要被袁紹軍追上的話,必然是死傷慘重。

“傳我命令,立刻讓他們回來。”

“可是……”

“休得贅言,馬上傳令……來人,即刻向濮陽求援,懇求徐晃將軍出兵援救。來人,給我擡刀備馬。”

說話間,就聽到遠處,傳來轟隆隆的聲響。

劉延忙凝神觀瞧,只見天盡頭,一股雪塵滾滾而來。

“是袁紹的騎軍!”

有軍卒一眼便看出了那雪塵的來歷,大聲嘶喊。

此時,城外的百姓,已經開始往回走。只不過,出城容易,進城卻難。許多人聚在一起,堵着城門口,使得城門一時間也無法關閉。看那雪塵撲來的速度,估計很快就會抵達城下。

劉延也顧不得許多,跨上馬,抄起大刀,率領軍卒衝出城門。

這一路上,他連砍了十餘個堵在城門口的百姓,而後纔算是清出來了一條通道。

“我乃東郡太守劉延,爾等速速列隊進城,不得慌亂。某家會領兵卒在城外阻攔敵軍,但有一人未入城,劉延絕不退兵。”

“大人……”

也許,是劉延的這個保證產生了作用;也許是生死關頭,百姓們也知曉輕重。

城門外的百姓,開始有序的進入城內。與此同時,劉延命人列陣在城下,一個個緊張萬分。

“若我戰死,可由白馬令暫領軍事,閉門不出,靜待援軍。”

“喏!”

劉延吩咐妥當之後,立馬橫刀,站在陣前。

風很大,卷裹着雪花撲面而來,讓人幾乎睜不開眼睛……一隊鐵騎似洪流般,出現在視野當中。爲首一員大將,黑盔黑甲,胯下馬,掌中一口大環刀,就好像是踏踩着狂風暴雪般,衝向城門。劉延的瞳孔,驟然一縮,心裡更加的緊張……“快關城門!”

劉延突然大聲叫喊。

也就在這剎那間,飛騎而來的大將爆出一聲巨吼:“我乃大將顏良,敢攔我路者,殺無赦!”

(未完待續)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157章 徵辟第526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146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150章 大地震之商屯(三)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662章 荊南(三)第353章 悲憤詩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660章 荊南(一)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338章 五禽功第279章 李中郎第4章 成記商行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203章 論戰第732章 噩耗第75章 賭第57章 悲與喜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473章 曹之殤第475章 雲動(二)第622章 老驥伏櫪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232章 抉擇第219章 燕人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363章 割喉禮第471章 誰爲姑臧令?第245章 衣帶詔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238章 天車第455章 涼州亂(三)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二)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617章 圈套(一)第283章 投名狀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456章 涼州亂(四)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435章 河西第三彈(一)第75章 賭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240章 生擒第379章 鮮卑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488章 涼州大決戰(七)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727章 最後考驗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548章 生死之謎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205章 下馬威第76章 家臣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637章 虎豹騎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416章 河西第二彈(五)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353章 悲憤詩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608章 老黃忠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19章 新家(二)第200章 鄧芝第700章 定風波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549章 伊人,如玉
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157章 徵辟第526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146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150章 大地震之商屯(三)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662章 荊南(三)第353章 悲憤詩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660章 荊南(一)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338章 五禽功第279章 李中郎第4章 成記商行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203章 論戰第732章 噩耗第75章 賭第57章 悲與喜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473章 曹之殤第475章 雲動(二)第622章 老驥伏櫪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232章 抉擇第219章 燕人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363章 割喉禮第471章 誰爲姑臧令?第245章 衣帶詔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238章 天車第455章 涼州亂(三)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二)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617章 圈套(一)第283章 投名狀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456章 涼州亂(四)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435章 河西第三彈(一)第75章 賭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240章 生擒第379章 鮮卑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488章 涼州大決戰(七)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727章 最後考驗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548章 生死之謎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205章 下馬威第76章 家臣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637章 虎豹騎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416章 河西第二彈(五)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353章 悲憤詩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608章 老黃忠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19章 新家(二)第200章 鄧芝第700章 定風波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549章 伊人,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