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生死之謎

曹丕死後,曹朋一度無法相信。

不過隨着後來消息經過確認,他也就不再懷疑。只是……司馬懿的生死,卻讓曹朋疑惑不解。

據當時傳來的消息:司馬懿下落不明。

那麼,他究竟是生,亦或是死呢?

這也讓曹朋感覺,非常的揪心!

縱論整個三國時代,曹朋最感憂慮的人,不是諸葛亮,不是周瑜,不是曹操……而是那有冢虎之稱的司馬仲達。這貨太能忍了,也太能熬了……其人心計之深沉,令曹朋感到畏懼。

其實,在臥龍谷的時候,曹朋就有兩次差一點動了殺心。

但當時司馬懿對他極爲友善,讓他下不得狠心。

諸葛亮?

一事必親躬的主兒,活不長久;周瑜,也是個短命鬼。

三國演義中,曹操是個奸詐的主兒。但如果接觸起來,就能覺察到,他其實是個很真的梟雄。至少比起歷史上其他的梟雄而言,曹操是真正做到嬉笑怒罵藉由本心的人物。他根本不在乎外面人如何評價他,一旦定下了目標,就會奮勇向前。而最爲主要的是,曹操對身邊人,特別是對他的族人,非常好!曹朋是曹操的族人,在這一點上,他不必擔心太多……史阿苦笑道:“說起仲達,司空也曾問過我。

不過,我也確實不太清楚,仲達的生死。當日中丘遇襲時,仲達是在後軍,掌控輜重分發,並未和世子一起。我們突圍的時候,我看到輜重營燃起了大火,想必也遭遇烏丸突騎襲擊。以當時混亂的情況,仲達恐怕也凶多吉少。不過我無法確定,仲達此人,一向都很沉穩。若是見局勢不妙,說不定會提前撤走……但他此後一直沒出現,所以我估計他應該是遭遇不測。”

史阿倒是沒有保留意見,將他的想法一一說出。

可是,這依然無法打消曹朋心中的疑慮。

司馬懿,真的死了?

我不相信!

史阿也說了,司馬懿是個很沉穩,懂得進退,知曉趨吉避凶的傢伙。以當時的情況而言,他若是見情況不妙,說不定會立刻撤走。事實上,這傢伙憑藉這種趨吉避凶的本領,活生生磨死了曹操,磨死了曹丕,磨死了曹叡,磨死了諸葛亮,磨死了當時忠於曹魏的大多數人。

而後,他乘勢崛起!

在這一點上,司馬懿比諸葛亮厲害。

而且他知道培養人才,三國末期的魏國名將,勿論是杜預、羊祜這些人,與司馬氏頗爲親近。

渾不似諸葛亮死後,蜀漢人才凋零……這麼一個人,就這麼死了?

如果是在曹朋剛重生時,他可能會相信。可現在,他不信……當初,長安大亂,很多人都說李儒死了。可誰又能猜測到,李儒跑到雒陽,改頭換面的活着。若非曹朋的出現,說不定李儒現在躲在什麼地方,當一個逍遙快活的富家翁。司馬懿不見得比李儒笨,李儒能夠在長安當時那麼混亂的局勢下活命,難道司馬懿就不知道躲避?

問題是,如果司馬懿活着,他人在何方?

這讓曹朋,感到有些頭疼!

按道理,司馬懿的老爹還活着,而司馬氏整體歸附曹魏,他不可能一聲不響的,就人間蒸發。

除非……他效仿李儒?

曹朋激靈靈打了一個寒蟬,猛然坐直了身體。

“公子,你怎麼了?”

杜畿覺察到了曹朋的反應,連忙疑惑的問道。

“伯侯,你說如果司馬懿沒死,他爲什麼沒有露面?”

“司馬懿沒死?”

杜畿疑惑的看着曹朋,半晌後輕聲道:“若司馬懿沒死,定然恐懼。”

“哦?”

“世子戰死,可他卻活着。

我聽說,當初司馬懿投奔司空的時候,司空對他的印象並不是太好。但後來是卞夫人一力推薦,他才成爲世子的幕僚。如果他活着出現在司空面前,保不住司空會對他下毒手。即便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曾經有恩於司空,可在這件事情上,怕也是無能爲力,保不住司馬懿性命……史阿死戰跛足,猶被斷去手筋。那如果司馬懿活着,恐怕是……所以他沒有露面。”

曹朋,點了點頭。

這很有可能!

雖說史阿無法和司馬懿相提並論,但如果曹操真的起了殺心,司馬懿還真就活不了。

“伯侯,若他活着,會藏在何處?”

“這可就不好說了。”杜畿笑着搖搖頭,“司馬氏乃河內大族,親眷頗多。其三代爲官,還是有些門生故吏。不過,若我是司馬懿的話,惹出這麼大的禍事,絕不會返家躲避。因爲,即便是司馬防,也未必能護他周詳……司馬氏家族龐大,累世官宦。其根基是在溫縣,但是……”

“但是什麼?”

“我依稀記得,司馬懿的高祖司馬叔平,曾爲豫章太守;而司馬叔平之子司馬量,也曾履任豫章……一般而言,兩代在同一地爲官者,甚少。而司馬家恰恰曾兩代在豫章爲官,其根基亦非同小可。雖其後兩代,未履豫章,但其基業,卻非兩代可以消除。司馬氏,是否在豫章存有根基?若有,那我爲司馬防,會使司馬懿前往豫章,隱姓埋名,積蓄力量以待時機。”

“豫章嗎?”

那可是江東的地盤。

豫章郡始建於西漢初年,在東漢時,領21縣,絕對屬於上郡之列。不過後來,孫策分出兩縣,領廬陵郡;孫策死後,建安十年,也就是在前一年,孫權又把豫章郡分爲彭澤郡和鄱陽郡,把豫章郡一分爲四。由於豫章是水軍重地,所以孫權非常重視。所任官員,皆心腹之人。

即便是曹操派人去豫章尋找,也未必能找到當初司馬氏的根基。

更何況,隨着曹丕的死,曹操似乎也不想在追擊責任,所以權作司馬懿已死,不再過問。

而司馬氏,似乎也當司馬懿不存在。

可是,真的不存在了嗎?

曹朋深吸一口氣,突然覺得,心裡面好像壓了一塊石頭,沉甸甸的有一種喘不過氣的感覺。

算了,且把這件事放在一旁。

待日後,再去打聽吧……想到這裡,曹朋將面前的酒水一口喝乾,而後看着史阿問道:“史老大,你可願意留在我身邊?”

“史阿一廢人,蒙公子不棄,願意收留,豈敢推辭。”

史阿也想通了!

曹朋都不怕,他又怕什麼?

舉起酒杯,他一飲而盡,“雖說俺手殘了,腳跛了……可是一身所學,都存在腦袋裡。公子若用得上我史阿,只管吩咐。別的我不說,至少牽馬綴鐙,史阿倒也做的,但望公子不棄。”

牽馬綴鐙?

那簡直是大材小用。

曹朋道:“既然如此,史老大且先住下,不必拘束。

至於幹些什麼,你隨意就是。不過我還是那句話,你右手雖殘,尚有左手;你腳雖跛了,可還能騎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相信,王師教出的徒弟,絕不是隨隨便便,就放棄的人。

來,咱們滿飲此杯,明日還有事情要做。”

杜畿和史阿不敢怠慢,連忙舉杯飲酒。

青銅爵重重的砸在了桌子上,曹朋站起身來,負手走到門口,片刻後,他突然道:“起風了!”

夏秋相交,起風最正常。

清晨,曹操負手於花園之中,聆聽着羊衜的彙報。

“如此說來,阿福也算是以大欺小了。”

羊衜笑了,“以大欺小倒算不上,不過的確是狠狠的煞了一下週不疑的威風。不過,他在酒宴上所說的那些東西,不免匪夷所思。那海外蠻夷,果真也有那等見識過人的高士存在?卑職還是覺得,這事兒有些玄乎……歐羅巴,希臘……還有那個什麼亞里士多德,卑職從未聽說過。”

曹操笑着搖頭,“子路,你沒有聽說過,不代表就不存在。

阿福是個謹慎的人,決不可能無的放矢,胡言亂語。他既然敢在大庭廣衆之下說這些,那必然是確實存在。呵呵,不知天下之大,焉論天下之事?阿福這句話說的不錯,我也甚感有趣。

至少那大秦國,還有波斯,是確實存在。

恩,若北方戰事結束,我倒是有心派一隊使者,出使一番。就按照阿福說的那樣,從西域一路過去,好生的去看一看,這九州之外的世界。呵呵,說不定,還會有令人驚喜的收穫。

只是,我有些奇怪,阿福這些事情,又是如何知曉?

還有他說的那本什麼《歷史》,還有什麼《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又是什麼樣的書呢?能得阿福這樣推崇,必非普通文章。若是能有機會,倒真想看看,真想看看啊……”

說話間,曹操臉上,露出悠然神往之色。

曹朋並不知道,他在毓秀樓那一番話,引起了多麼巨大的反響。

第二天,孔融帶着應瑒前來拜訪,也仔細的詢問了一下,曹朋所說的那些事情,是否存在。

曹朋當然,予以肯定。

當孔融問及他是如何知道的時候,曹朋也早有準備。

他順水推舟的把這件事,推給了那位他素未謀面的仙長。不過,他並沒有說出左慈的名字,但只要是瞭解曹朋過往的人,大都知道,在他幼年時,曾得一道人教授,纔有而今之雜學。

孔融,對那位道長,不由得悠然神往。

他來找曹朋,還有另一件事。

那就是希望曹朋,能爲應瑒引介一下。這對曹朋而言,並不是一樁難事,勿論是他姐夫鄧稷,還是他老子曹汲,亦或者尚書府的荀彧,或者司空曹操,其實說白了,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不過,曹朋並不想把這位建安七子之一,推薦給其他人。

他即將前往南陽,需要大量的人手來組建班底。

雖說,他已經招攬了杜畿,並派人前往東郡,向鄧稷借調鄧芝。對了,還有一個不知道是否能招攬過來的盧毓盧子家,滿打滿算,也僅止三個人而已。這遠遠不夠,絕對不夠……想他在西北時,不過河西五縣,手底下就聚集了多少人才?龐統徐庶孟建龐林……其幕僚之龐大,也使得他可以順利的平定西北之亂。而今,南陽郡的狀況,遠不是河西郡可以相比。

一個僅僅三人的幕僚班底,肯定不夠。

應瑒,雖不清楚他其他的本領,但是以他建安七子的名號,做一個從事,綽綽有餘。

所以曹朋是打算,把應瑒截留下來,爲自己所用。他可不想將來到了南陽後,再重新組建幕僚。

於是,他熱情的對應瑒發出邀請,讓他暫時在奉車侯府住下。

“我與德漣一見如故,正應早晚盤桓。

若德漣不棄,可現在我這裡住下,待我這段時間迎接完了呂氏漢國,再爲德漣引介,如何?”

孔融和應瑒倒也清楚,呂氏漢國抵達在即。

據說,他們已和曹真的虎豹騎匯合,最遲明日便會到達許都。

曹朋剛獲任用,必然有許多事情要處理。既然他已經答應,那自然就無需擔心,只需耐心等待便是。同時,對於曹朋的邀請,應瑒也極爲心動。在考慮了一下之後,便答應了下來。

晌午,曹朋便前往大鴻臚劉曄的府上拜訪。

曹汲和劉曄有交情,兩人之前,常一起飲酒。不過當時,劉曄是感無施展才華的餘地,而曹汲則頗有隨遇而安的閒情逸致。如今,曹汲官拜涼州刺史,坐鎮西北,已成爲一方的大員。

而劉曄呢,也是忙得不可開交。

年初,他先是出使鮮卑,與中部鮮卑大人軻比能達成了盟約。

而後他剛返回許都,便聽說呂氏漢國將要歸附。這可是一樁大事件……自永元年以來,就未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外邦來投,請求歸附,對於朝廷而言,無疑是一樁大快人心的好事。

經年戰亂,也需要有一個可以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了……曹朋抵達劉府的時候,劉曄正忙得不可開交。

接待外邦使節,是一個極爲嚴肅的事情。這禮制所定,每一個步驟都不可以發生偏差,需要仔細的推演。劉曄一見曹朋,頓時喜出望外。他拉着曹朋的手,責怪道:“友學,何以來遲?”

不等曹朋解釋,劉曄拉着他,便走進了書房。

“你若再不來,我就要派人去找你。”說着話,他取出一塊令牌,遞給曹朋道:“你立刻帶依仗動身,務必於天黑前抵達長社。呂氏漢國今夜,就在長社留宿,你去迎接一下,明日隨同使團返還。”

“這麼急?”

曹朋詫異道:“叔父,我也知呂氏漢國歸附的重要性,可這迎接儀仗……按道理說,應該是行人丞負責,何故要我前去?”

劉曄神色古怪,半晌後輕聲道:“我也知不合規矩,可這是呂氏漢國使節所請!”

曹朋,頓時恍然……

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89章 曹二代vs皇二代第697章 願爲紅顏棄前程第397章 亂(二)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8章 籌謀未來第272章 黑眊到第718章 遼東亂(續)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365章 周良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604章 麋子方第539章 雒神賦第353章 悲憤詩第654章 野望(一)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274章 案中案第562章 馬氏五常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4章 成記商行第461章 涼州亂(九)第188章 慘案(三)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488章 涼州大決戰(七)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441章 定紅澤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204章 初戰第30章 扈從第585章 羊衜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728章 自毀長城第229章 關雲長第566章 鄉黨(二)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642章 虎豹如風第515章 父憑子貴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379章 鮮卑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05章 下馬威第9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536章 見錢眼開郭奉孝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158章 選擇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321章 張合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588章 壯哉,傅將軍第226章 生與死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170章 河一斬第243章 回家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647章 迫降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196章 恩義第723章 葭萌關之偷襲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586章 南就聚風雲第696章 恩怨情仇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202章 曲陽第638章 長阪坡(一)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630章 初戰子龍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160章 雙姝(續)
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89章 曹二代vs皇二代第697章 願爲紅顏棄前程第397章 亂(二)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8章 籌謀未來第272章 黑眊到第718章 遼東亂(續)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365章 周良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604章 麋子方第539章 雒神賦第353章 悲憤詩第654章 野望(一)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274章 案中案第562章 馬氏五常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4章 成記商行第461章 涼州亂(九)第188章 慘案(三)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488章 涼州大決戰(七)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441章 定紅澤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204章 初戰第30章 扈從第585章 羊衜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728章 自毀長城第229章 關雲長第566章 鄉黨(二)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642章 虎豹如風第515章 父憑子貴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379章 鮮卑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05章 下馬威第9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536章 見錢眼開郭奉孝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158章 選擇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321章 張合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588章 壯哉,傅將軍第226章 生與死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170章 河一斬第243章 回家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647章 迫降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196章 恩義第723章 葭萌關之偷襲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586章 南就聚風雲第696章 恩怨情仇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202章 曲陽第638章 長阪坡(一)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630章 初戰子龍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160章 雙姝(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