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葭萌關之偷襲

白水關,位於後世廣元市青川縣營盤鄉。

陸路北通秦隴,南接葭萌;水路溯白龍江而上,便是甘南,向下可抵達巴渝,乃至於荊襄。

歷史上,法正在爲劉備分析巴蜀形式的時候,就曾提過白水關。

他說:“魚復、關頭實爲益州禍福之門。”

這關頭,也就是白水關。

法正當時曾設計,進入巴蜀,有兩條路。一個是從魚復入蜀,走巴郡,另一個便是從白水關,進入蜀郡。所以,守住魚復和關頭,就是巴蜀之福,失掉這兩處,便是巴蜀之禍。由此可見,白水關之重要性!

曾有晉人在《南漢記》記載:蜀有三關,陽平、江關和白水。

劉備以吳懿說降吳蘭之後,爲安撫成都諸將,於是委派了成都人鄧銅爲白水關關尉。諸葛亮在抵達葭萌關後,便立刻覺察到孟達的異動,於是藉口與他商量事情,將孟達從白水關騙至葭萌關,而後將其斬殺。

鄧銅旋即奪取白水關,復將白水關,掌控於手中。

這鄧銅年紀不大,卻是個孝廉出身。

也是成都本土的豪強,威望不小。此人心狠手辣,抵達白水關後,將孟達部將斬殺大半,迅速控制住了局面。而後又與涼州胡王白虎文、南中蠻王治無戴聯手,守禦白水關,信心滿滿,對曹軍來犯,絲毫不懼。

這白虎文,本是河湟胡人。

早在曹朋第一次圍剿馬騰的時候,白虎文屬馬騰部下。馬騰戰死後,白虎文率部逃入巴蜀之地。後來又和劉備扯上了關係,成爲新一任胡王。

而治無戴,則是南中蠻人。

三人聯手,先伏擊了典滿許儀,大獲全勝。

而後典滿許儀按兵不動,更助長了三人的氣焰。

仲春之時,三人在白水關頭飲酒作樂,一邊喝着酒,一邊指着北方笑罵。

“人道那曹朋厲害,我看也不過如此。

兵法有云,兵貴神速。這曹朋坐擁漢中,卻遲遲不肯出擊,顯然是不曉兵法。真不知,他那偌大的名聲,又是從何而來。軍師對此人,未免看得太重。”

鄧銅說罷,還笑呵呵對白虎文道:“胡王以爲如何?”

白虎文臉上帶着笑,可心裡卻不太舒服。

你看不起人家曹朋,人家未必把你放在眼裡。鄧銅一邊詆譭曹朋,一邊詢問白虎文,實際上也是在諷刺白虎文無能。這話語中的意思,白虎文焉能聽不出來?只是他而今身在巴蜀,受人挾制,也無力與鄧銅辯駁。

於是微微一笑,“那是自然。”

鄧銅聞聽,哈哈大笑。

就在這時候,忽聞小校來報:“啓稟關尉,曹軍以黃忠爲先鋒,率部五千,正向白水關進發。預計傍晚時,將抵達關下,請關尉早作打算。”

曹軍,出擊了?

鄧銅一怔,旋即露出疑惑之色,“黃忠何人?”

白虎文和治無戴兩人,更是一臉茫然。

也難怪,鄧銅不過二十多歲,從未走出過巴蜀。曹操麾下衆將,他記得名字的,也不過寥寥。但大多是如曹朋曹仁曹洪,夏侯淵夏侯惇,李典樂進等人。黃忠在曹魏體系,並不是非常出名。一則是黃忠低調,二則是因爲他跟隨曹朋,以至於名聲被曹朋所遮掩。河東對幷州之戰時,黃忠倒是露了一次威風。可隨後,黃忠出任河西郡太守,也就漸漸被人淡忘。

除了曹魏集團的高層,還有少數人之外,知曉黃忠之名的人,的確不多。

鄧銅見是個無名之輩,更不在意。

“曹朋欺人太甚……竟使個無名小卒,便敢來取我白水關?”

話音未落,卻聽一旁有人道:“公子何必爲此事生氣,待某家前去,爲公子斬殺了黃忠,以免壞了公子酒興。”

鄧銅擡頭看去,頓時笑了。

請戰之人名叫鄧虎,乃是族中勇士。

此次鄧銅前來,成都鄧氏爲他準備了二十餘勇士助戰,這鄧虎便是其中之一。鄧虎年過三十,身高八尺,膀闊腰圓,使一口開山鉞,號稱鄧家猛虎。

其人有兄弟五人,個個能征善戰,也是鄧銅的心腹。

見鄧虎請戰,鄧銅自然不會拒絕,便滿上一杯酒水,“鄧虎,此戰若成,你當爲首功。”

鄧虎二話不說,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旋即,他和四個兄弟便衝下關頭,點起兵馬,風一般衝出白水關,向北而去。

白虎文看了鄧銅一眼,嘴巴張了張,可卻未說話。

他也知道,這時候開口勸說,必受鄧銅羞辱。那曹朋究竟有什麼本事?白虎文雖未窺全豹,但也有所瞭解。以馬騰那麼厲害的人物,還不是被曹朋打得狼狽而走,最後身死魂消。他既然出兵而來,即便那黃忠聲名不響,也絕非等閒之輩。要知道,當初跟隨曹朋的人,哪個有名號?還不是隨了曹朋之後,聲名越來越響亮,最後成爲一方諸侯。

但轉念又一想,鄧虎五兄弟勇猛善戰,當問題不大。

於是便把心放回肚中,安心飲酒,不再過問。

仲春時,巴蜀多雨。

到午後,一場春雨淅淅瀝瀝落下。

鄧銅酒吃多了,有些熏熏然,便返回大帳裡歇息。睡得迷迷糊糊時,忽聞有人呼喊。

他睜開眼睛,一臉不快之色道:“發生何事,竟擾我春夢?”

“公子,大事不好了!”

鄧銅的酒勁兒還未醒,當下道:“發生了什麼事?”

“鄧虎將軍他……”

“鄧虎回來了?”鄧銅頓時驚喜異常,大笑道:“我早就知道,鄧虎必能旗開得勝,可曾取了那黃忠首級來?他在哪裡?我要爲他擺酒慶功。”

小校一臉尷尬之色,半晌後期期艾艾道:“鄧虎將軍,死了!”

“啊?”

“鄧虎將軍在城外三十里處列陣,與曹軍交鋒。

結果不三回合,被那曹軍先鋒黃忠斬殺。將軍四兄弟上陣欲爲鄧虎將軍報仇,結果被黃忠斬殺三人,生擒一人。三千兵馬潰敗而走,如今曹軍,已抵達關外。”

“啊!”

鄧銅聞聽,頓時慌了神。

卻在這時侯,關外突然響起隆隆戰鼓之聲。

白虎文和治無戴跑來大帳,拱手道:“關尉,曹軍已經兵臨城下,正在城外搦戰,不知關尉有何打算?”

鄧銅這時候,有些不知所措。

“速速應戰,速速應戰!”

“慢!”

治無戴突然攔住了鄧銅,輕聲道:“曹軍兵鋒正盛,不可以觸其鋒芒。

我有一計,可大勝曹軍。

但還需要關尉配合……”

鄧銅連忙問道:“敢問何計?”

白虎文一旁,不由得露出一抹嘲諷之色。

日間在關頭何等囂張,這會兒就萎了嗎?果然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那曹朋不動則已,動必如疾風暴雨,難以阻擋。卻不知老戴有什麼好辦法?”

“我藤甲兵,而今在白水西岸,不爲人知。

我這就派人前往通知,命他們趁夜渡河。而今正在小雨,曹軍搦戰必不能久。他遠道而來,又歷經一場大戰,必然人困馬乏,疲憊不堪。

待後半夜,公子在城頭舉火爲號。

我自白水西岸出擊,咱們裡應外合,可以一舉將曹軍擊潰,大獲全勝。”

鄧銅聞聽,頓時大喜。

“大王所言極是,就依計而行。”

只是白虎文的心裡,卻感到有些擔憂。

他隱隱覺得,曹朋恐怕沒有這麼容易對付。依着白虎文對曹朋的瞭解,這個人若用兵時,必然是計出連環,一環連着一環。而且曹朋最善奇襲,怎可能沒有防備?想要偷襲曹軍,恐怕難成……但一想到治無戴手中那三千藤甲兵的兇悍,白虎文又多出幾分信心,說不定,可以馬到功成?

白龍江上,水霧瀰漫。

已經近子時,白龍江兩岸,寂靜無聲。

在濛濛雨霧裡,從江西岸,緩緩行來密密麻麻的人影。沒有舟船,那些人卻盤坐於水面之上。身披獸皮甲,頭戴斗笠,看上去如同鬼魅一般。

若此時有人在岸邊,必然會心生寒意。

鬼影重重,猶如一羣水鬼從江中冒出來,悄然無聲逼近而來。

這些人在渡過白龍江之後,登岸站起。從身下拿起一幅幅鎧甲,迅速披在了身上。而後手持鋒利竹矛,列隊行進。當大隊人馬完全渡過白龍江之後,細雨止息。

爲首的鬼卒,使得是一口鋼刀。

他舉刀朝着白水關方向一指,鬼卒們迅速行動,猶如鬼魅般穿行在地上,踩着泥濘的小路,可腳下卻不發出半點聲息,令人不由得心驚肉跳。

忽然,一陣急促的梆子響。

從兩邊密林中,飛出一排排火箭,呼嘯而來。

那火箭射中鬼卒之後,鬼卒立刻便燃燒起來。緊跟着,從密林中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休放走一人,格殺勿論!”

一隊隊曹軍,呼嘯而出來。

不過每個人手裡,都拿着一個陶罐,在距離鬼卒還有十幾步的時候,便狠狠砸出去。陶罐中的火油,瞬間流遍全身。火箭呼嘯,那些鬼卒身上的藤甲,本就怕火,再加上這些陶罐,便再也無法撲滅……藤甲兵們一個個變成了火人,在熊熊烈焰中,淒厲呼號不止。

一隊騎軍,從林中行出。

曹朋跨坐獅虎獸,居於正中,兩邊則是典滿和許儀。

“早就知道,這幫子南蠻會故技重施,卻不知同樣的計策使第二次,便不得用了。”

典滿詫異道:“阿福,你怎知這些人怕火?”

“二哥難道忘了?

我部下不泛西川人士,所以我詢問了一下,有人聽說過這些蠻人,號南中藤甲兵。他們身上的鎧甲,是用百年野藤,泡製桐油而成。這種藤甲刀槍不入,遇水不沉,可承重三百斤。唯一的缺點,就是怕火……試想,五行之中火克木。

那野藤就算是千年,也還是五行之木,焉能不懼烈焰?”

遠處,白水關方向傳來了喊殺聲。

隱隱約約,似極爲激烈。

許儀笑道:“這一下,他們纔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想要偷襲,反被我等伏擊。藤甲兵一去,白水關不足爲慮。想必此時,漢升將軍和子龍將軍,正殺得過癮呢。”

曹朋聞聽,頓時大笑。

在弄清楚了藤甲兵身份後,曹朋便不再懼怕。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橋段,他可是記憶深刻。唯一擔心的,是藤甲兵來無影去無蹤,極難捕捉蹤跡。唯有引蛇出洞,讓他們自己出來,纔可以一舉消滅。這支藤甲兵若不能消滅,終究是心腹之患。

曹朋思來想去,便以黃忠爲誘餌,攻擊白水關。

郭淮獻出一計,“既然漢升將軍出擊,白水關恐難抵擋。

到時候,說不得那些蠻人會故技重施,放出藤甲兵來。公子何不將計就計,引藤甲兵出洞?待藤甲兵出來,咱們一舉攻殺,則心腹之患必去。”

曹朋欣然應允。

他以黃忠趙雲爲先鋒,郭淮爲長史,參軍事,兵臨白水關。

而後又在距離白水關最近的渡口埋伏下來,等待藤甲兵出現。果不其然,南蠻成功了一次之後,似乎上了癮,居然再次偷襲。曹朋不費吹灰之力,便解決了藤甲兵。待天亮之後,他督帥大軍,兵臨白水關城下。

藤甲兵,聽上去好像很厲害。

什麼刀槍不入,遇水不沉……可在曹朋看來,那就是個雞肋。你不能解決怕火的缺點,便不足爲慮。

相較而言,曹朋更看重他手中的無當飛軍。

鄧銅在白水關上,面色如土。

昨夜偷襲,卻損失慘重。

曹軍之中有黃忠趙雲,更有韓德孫紹等人蔘戰,不管哪一個,都算得上悍將。偷營不成,反被伏擊。鄧銅所帶的二十多屯將,除了鄧虎五兄弟戰死之外,昨夜偷營回來,一清點,發現折損了一大半。而治無戴更音訊皆無,想來也是凶多吉少。他站在白水關上,看着關城下密密麻麻的曹軍,不由得遍體生寒。

而白虎文,也是感到心驚肉跳。

治無戴至今沒有回來,必然失敗了……引以爲傲的藤甲兵,居然就這麼輕易被曹朋所破!白虎文不知爲何,腦海中又浮現出,當年涼州慘敗於曹朋的景象。莫非,這曹朋真是我的剋星嗎?

白虎文偷偷看了鄧銅一眼,心中頓生一絲不屑。

昨日還大言不慚,而今卻膽小如鼠。

這樣的人,怎能擔當大任?

若不是你有個好老子,恐怕連狗都不如!

兩人站在關頭上,心裡面忌憚頗深,各懷心思。

忽聽城下曹軍陣營中,戰鼓聲隆隆響起。三通戰鼓結束,一員小將縱馬衝出陣來。

馬上之人,鄧銅認識。

他叫張虎,一杆大槍出神入化,殺法驍勇。

張虎在關下勒馬,大槍遙指城頭,“白水關人聽着,與你一個時辰,獻關投降。

一個時辰之後,大軍一動,便格殺勿論。”

那囂張氣焰,直氣得鄧銅暴跳如雷。

他開口想要罵回去,哪知張虎理都不理,說完了撥馬就走。

緊跟着,曹軍陣前一陣忙碌,一架架奇形弩車,在軍陣前擺列整齊。

“那是什麼?”

“大弩吧。”

“怎地看上去有些怪異?”

“天曉得,我也是第一次見到。”

鄧銅和白虎文搞不懂,曹軍究竟是怎生個意思,於是決定按兵不動。

一個時辰的時間,很快過去。

就在鄧銅和白虎文緊張萬分的時候,忽聽白水關外曹軍中戰鼓聲再次響起。曹軍陣型,巍然若泰山,紋絲不動。二百餘八牛弩同時激發,一支支槍矛呼嘯射出,朝着白水關關上飛去。只嚇得鄧銅白虎文連忙縮頭躲避,卻聽到一聲慘叫響起。一名蜀兵被槍矛攔腰射成了兩段,上半身倒在血泊中,下半身卻還站立在地上,鮮血染紅了地面……蓬,蓬,蓬!

站在城頭上,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關牆在劇烈的顫抖。

豎在關頭上的大纛,被槍矛打成兩截,倒在了地上。

蜀軍將士,根本不敢擡起頭來,所在女牆下,一個個臉色慘白,心驚肉跳。

三輪拋射結束,曹軍陣營中,戰鼓聲隨之止息。

鄧銅和白虎文小心翼翼探頭出來,往城牆上一看,就見一支支槍矛沒入城牆中,把城牆打出了一道道裂紋。若不是白水關城牆堅厚,說不得這幾輪轟擊,便被打得城牆坍塌。鄧銅和白虎文,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時候,又有一名小將從陣中衝出。

“某乃徵西大將軍帳下騎將孫紹,奉大將軍之命,特再次警告爾等……爾等蠻夷,不知天軍厲害。

今先以警告,天黑之前,若再不決定,便是白水關城破之時!到時候,白水關內,雞犬不留!爾等要何去何從,早作打算,以免自誤,壞了性命。”

說罷,孫紹一如先前張虎,撥馬就走。

而白水關上,鄧銅和白虎文則面面相覷。

“曹軍勢大,不可硬敵。”

“正是……如今之計,當堅守不出,同時派人前往葭萌關,向軍師求援。”

白虎文連連點頭,眼中卻閃過一抹冷芒。

他的意思,是投降!

可看鄧銅的意思,好像是要繼續抵抗。白虎文心中頓時生出了殺意,你想要送死,卻莫要連累於我。不過,鄧銅在白水關勢大,白虎文也不敢輕舉妄動。他臉上帶着微笑,但心裡面,卻早已有了另一番計較。

第261章 愛蓮說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61章 龍潭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461章 涼州亂(九)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563章 隱憂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729章 混亂之始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253章 葛仙翁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183章 綰青絲(四)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二)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112章 啓程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196章 恩義第56章 張家桃園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二)第245章 衣帶詔第30章 扈從第634章 梳理(一)第579章 鄧村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19章 新家(一)第253章 葛仙翁第202章 曲陽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58章 冷靜了嗎?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245章 衣帶詔第728章 自毀長城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188章 慘案第78章 初會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77章 不簡單的一家人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561章 前生宿敵,今世若何?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253章 葛仙翁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363章 割喉禮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584章 南陽之爭第一彈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28章 荊襄豪門第232章 抉擇第234章 夏侯真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604章 麋子方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81章 西域奇烏第279章 李中郎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520章 且隨她去!第663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635章 梳理(二)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402章 爪黃飛電第200章 鄧芝第593章 連環計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615章 老將軍保重!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413章 河西第二彈(二)
第261章 愛蓮說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61章 龍潭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461章 涼州亂(九)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563章 隱憂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729章 混亂之始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253章 葛仙翁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183章 綰青絲(四)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二)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112章 啓程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196章 恩義第56章 張家桃園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二)第245章 衣帶詔第30章 扈從第634章 梳理(一)第579章 鄧村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19章 新家(一)第253章 葛仙翁第202章 曲陽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58章 冷靜了嗎?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245章 衣帶詔第728章 自毀長城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188章 慘案第78章 初會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77章 不簡單的一家人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561章 前生宿敵,今世若何?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253章 葛仙翁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363章 割喉禮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584章 南陽之爭第一彈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28章 荊襄豪門第232章 抉擇第234章 夏侯真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604章 麋子方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81章 西域奇烏第279章 李中郎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520章 且隨她去!第663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635章 梳理(二)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402章 爪黃飛電第200章 鄧芝第593章 連環計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615章 老將軍保重!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413章 河西第二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