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紅水集會盟,暫時終止。

此次會盟,令紅澤的局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首先,昔日三十六部,變成了紅澤十八部。與羌胡生活百年,紅澤人在不知不覺中,也沾染了許多羌胡的習俗。

失敗者,沒有人權。

既然你決意造反,就代表着你背棄了祖先的盟約。

如果你勝利了,我們會被你們奴役;同理,你們失敗了,你們的部族,將被我們吞併。

根據倖存的十二命部落大人共同決意,十一個部落從此成爲他們的部族。而被叛逆者所殺害的幾名部落大人,經商議,人口不足千人的部落,就近併入其他部落。原部落大人家眷,可移居紅水集,聽從竇蘭調遣。紅水集吞併了三個小部落後,其人口已達到了八千餘人。而此次平叛,功勞最爲卓著的李家部族,也吞下了三個部落,人口與紅水集持平。這是竇蘭爲感‘激’李其堅定不移支持他的回報。

至於其他部落,或多或少都得到了極大的利益。

經過這一番整合之後,紅澤三十六部正式變更爲紅澤十八部。

每一個部落的人口,也隨之暴漲。比如之前人口最少的耿家,在吞下馬倫部落之後,將增長到四千人。即便馬倫部落會抗爭,但其餘十七個部落會出兵協助。

同時,耿家退出原來佔居的牧原,向東遷移。

李家則會佔領耿家的牧原,其部落面積,較之早先擴張三倍之多。

不過,作爲條件,李家將會直面西面馬騰和西北羌胡。你得了那麼多的人口,成爲和紅水集並列第一的部落,所要承擔的義務,自然要比早先多上許多……

由於李其不在,由李丁出席了分贓大會。

對於竇蘭的這個要求,李丁也不好決定,提出轉告李其,由李其決斷。

而耿家,雖然吞併下馬倫部落,也需要一個消化的過程。在短時間裡,他的主要‘精’力,將會放在治理部曲上面。耿家原有的牧原雖然‘肥’美,但卻要直面馬騰和羌胡。耿大人也有些畏懼,所以當竇蘭提出之後,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雖然重新分配的牧原比不得原來牧原的‘肥’美,可至少不需要直面對手。

曹朋坐在一旁,只是靜靜聆聽。

而竇蘭等人也不敢耽擱太多時間,因爲他們必須儘快消化新勢力,甚至可能會發生戰鬥。他們的行動越快,所要付出的代價就會越少。所以大家也沒有過多爭論。

待商討完畢,十六路部落大人離去。

大帳中總算是恢復了平靜……

樑元碧被打斷了四肢,猶如一灘爛‘肉’般躺在地上,不時發出一陣陣痛苦的呻‘吟’。

“我要休屠各。”

曹朋開‘門’見山,一點都不客氣,“休屠各尚有數千人,我需要這些人爲我做工。”

“做工?”

“竇將軍,咱們無需贅言,有什麼就說什麼。

此次我督鎮河西,一方面是因爲司空之命,另一方面,則是我主動提出來的請求。

昔年,河西屯田百萬之衆,纔有了冠軍侯橫掃漠北的顯赫功勳。

自朝廷退出河西,數百年苦心經營的西北屏障隨之崩塌。羌胡、匈奴可以長驅直入,襲擾關中,令百姓苦不堪言。每一次襲擾,都會令無數家庭毀滅,母親失去了孩子,丈夫失去了妻子,孩子找不到父母……我實不願這等慘劇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所以纔會提出重舉河西,屯田駐軍的想法。這河西,是我大漢子民的江山,如今卻被那些異族人肆虐蹂躪。想當年,陳湯高呼‘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我等子孫不才,竟眼睜睜看着昔日敗將,在我們的土地上耀武揚威。每每思及這些,曹某就夜不能寐……竇將軍,我們愧對我們的祖宗!”

竇蘭的臉,青一陣,紅一陣,卻沒有說話。

曹朋也不理竇蘭的反應,直勾勾看着竇蘭道:“此次司空與我四千兵馬,在入冬前會再有八千戶共三萬七千人遷移河西。到時候,我手中能有近六千軍士,但想要控制河西,仍遠遠不足……況且,河西荒廢百年,想要安排這些人,必須要有大量的勞力。休屠各人將成爲我的奴隸,在入冬前,必須完成大量勞務。

竇將軍,我不妨把話說明白……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司空早晚會重新控制河西,不會任由這裡被那些羌胡佔居。

河西廣袤,當年能容納百萬屯民。

所以,你我之間並無任何衝突,相反我駐守河西以後,還能夠給你足夠的支持。

曹司空,乃我族叔。

如今他忙於河北戰事,所以無暇西顧。不過,他即便無法給我太多兵馬,卻能提供足夠的輜重。竇將軍,想必你也要許多年,沒有好好的享用家鄉的東西了。”

竇蘭,陷入了沉思。

曹朋有一句話說的不錯:當年河西有百萬之衆,如今他紅澤四萬人,曹朋四萬人,加起來不過八萬人口,在這裡居住,綽綽有餘。而且,百年來紅澤苦苦守在河西,受盡了孤立無援的苦楚。如果真有這麼一支力量可以相互扶持,倒也是一樁好事。

但問題在於,一俟曹朋在河西站穩腳跟,紅澤還能保留這麼大的自由嗎?

當慣了土皇帝,真要讓竇蘭臣服,他也確實不習慣。之所以拒絕馬騰,這土皇帝的心思也佔了很大的比重。如果曹朋到時候和他們開戰,紅澤又會是什麼結果。

竇蘭很清楚,如今中原戰‘亂’迭起,看似虛弱。

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如果朝廷較真的話,別說紅澤,就連那馬騰,都不堪一擊……

“曹中郎,既然你已將話說到這個地步,我也不妨直言。

我自然願意接納朝廷,但是……這河西之地複雜,你又準備怎樣來站穩腳跟呢?”

曹朋笑了!

竇蘭這句話,如同後世詢問施政方針。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也等於是向朝廷示弱。不過,鑑於此前朝廷多次利用,使得竇蘭心有顧慮。所以,我先聽聽你準備怎麼做?如果你說不出個一二三來,那就說明,朝廷對河西利用之心,大於收復之心。想要我配合你,可沒那麼容易。

“實不瞞將軍,在將軍會盟之時,我已命鄧校尉領兵出擊,襲掠休屠各人。”

“什麼?”

竇蘭大吃一驚。

不僅是竇蘭大吃一驚,包括那半死不活的樑元碧,也不禁駭然睜大了眼睛……

“最遲明日,鄧校尉將佔領休屠各部落。

若有反抗者,格殺勿論……但上天有好生之德,朋亦非嗜殺之人。休屠各人犯了錯,但罪不至死。所以,如果他們願意歸降,我也可以饒了他們的‘性’命。而這關鍵就在於,樑大人的選擇。若樑大人願意使休屠各人滅族,我亦不會心慈手軟。”

“你,你要我如何?”

“我留你一命,就是要你活着出現在你的部落,讓你的族人,老老實實聽從我的調遣。

我不妨把話說明白,我在廉縣尚有兵馬。

我會從你部族中‘抽’調出兩千男子,前往廉縣營建城池。餘者,在紅澤東部,營建一座規模不小於武威縣城的城池。”

竇蘭聞聽,大驚失‘色’。

“曹中郎,你要在紅澤建城?”

“不僅是在紅澤,還有此前休屠各牧原,以及耿家牧場,紅砂崗三地,在未來三年中,營建三座小型城鎮。”曹朋站起來,目光炯炯有神,凝視着竇蘭道:“我要在兩年之內將河西穩定下來,使人口達到三十萬;五年後,我要牧馬朔方。”

竇蘭,‘激’靈靈打了個寒蟬。

他敏銳的捕捉到曹朋話語背後的真意。

這位曹中郎的年紀不大,可是這心……朔方郡,那是在永平年間,朝廷賜予南匈奴休養生息之地。如今,整個朔方郡都在南匈奴人的掌控之下。曹朋這分明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其真實目的,是在匈奴,是在與河西一山之隔的朔方!

其實,竇蘭對朝廷把朔方讓給南匈奴,也一直有所不滿。

原因嘛,很簡單!

那朔方郡,是前漢大將軍衛青打下來的疆域,是我大漢的治下。而匈奴人就是一羣養不熟的白眼狼。把朔方郡‘交’給南匈奴人,簡直就是養虎爲患,與虎謀皮。

當初,朝廷想要借南匈奴節制鮮卑。

可實際上,這些年來南匈奴人表面上維維是諾,可實際上對中原造成的危害,遠甚於鮮卑人。昔年,竇憲大敗北匈奴,就曾建議朝廷,將南匈奴趕出朔方郡。

可這個決議,卻最終被朝廷否認……

竇蘭深吸一口氣,凝視曹朋良久。半晌後,他站起身道:“我雖然不知道你爲何要營建城池,但想來,你已有了萬全籌謀。你想要休屠各人,我可以答應下來。但是,休屠各一直爲我紅澤抵禦西北羌胡,你要走休屠各人,那就必須擔當起抵禦休屠澤羌胡之責……此外,若馬騰出兵攻打紅澤,我亦需你出兵襄助。”

曹朋聞聽大笑,也站起來,伸出手掌。

“竇將軍,咱們一言爲定!”

————————————————————

那啥,以後每天的更新時間,會盡量固定下來。

中午十二點左右,晚上五點左右。

老新不再說什麼豪言壯語,只認真碼字,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老新。

謝謝!

第621章 曹朋月下追黃忠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162章 班春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239章 同宗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551章 歸附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242章 虎豹騎第53章 曹公帳下,誰可爲將?第552章 酒宴疑雲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455章 涼州亂(三)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243章 回家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569章 南陽之故友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274章 案中案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64章 老君觀裡話前程第584章 南陽之爭第一彈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624章 短歌行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691章 春潮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第88章 皇親國戚第353章 悲憤詩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109章 養成計劃第二彈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197章 威懾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150章 大地震之商屯(三)第604章 麋子方第630章 初戰子龍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339章 三字經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436章 河西第三彈(二)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23章 火神歌(二)第425章 戰雲亂起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229章 關雲長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542章 杜伯侯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8章 籌謀未來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655章 野望(二)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161章 鬱洲山第566章 鄉黨(二)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219章 燕人第618章 圈套(二)第196章 恩義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20章 橐(一)第537章 三薦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566章 鄉黨(二)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642章 虎豹如風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196章 恩義第435章 河西第三彈(一)第531章 幷州攻略第377章 獅虎獸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167章 陋室銘
第621章 曹朋月下追黃忠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162章 班春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239章 同宗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551章 歸附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242章 虎豹騎第53章 曹公帳下,誰可爲將?第552章 酒宴疑雲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455章 涼州亂(三)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243章 回家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569章 南陽之故友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274章 案中案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64章 老君觀裡話前程第584章 南陽之爭第一彈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624章 短歌行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691章 春潮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第88章 皇親國戚第353章 悲憤詩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109章 養成計劃第二彈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197章 威懾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150章 大地震之商屯(三)第604章 麋子方第630章 初戰子龍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339章 三字經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436章 河西第三彈(二)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23章 火神歌(二)第425章 戰雲亂起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229章 關雲長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542章 杜伯侯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8章 籌謀未來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655章 野望(二)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161章 鬱洲山第566章 鄉黨(二)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219章 燕人第618章 圈套(二)第196章 恩義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20章 橐(一)第537章 三薦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566章 鄉黨(二)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642章 虎豹如風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196章 恩義第435章 河西第三彈(一)第531章 幷州攻略第377章 獅虎獸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167章 陋室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