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

曹朋越發的深居簡出。

兩天來,幾乎是足不出‘門’,除了必要的生理排泄之外,大都是呆在房間裡面。

但王雙和姜敘卻是出入頻繁,紅水集發生的一應事情,都能及時的傳到曹朋的耳中。

樑元碧來了!

秋奴來了(紅澤三十六部大人之一)。

某某人到了……

馬超帶着人去拜會了某某大人……

諸如此類的消息,曹朋盡掌握手中。紅澤會盟固然令他關注,但馬超的舉措,同樣不敢有半分懈怠。

“樑元碧說,那死者是他部族豪帥。”

李丁坐在房間裡,喝了一口水後,慢條斯理的說道:“昨夜他抵達紅水集之後,竇將軍便讓他去辨認那死者的身份。果不出將軍所料,那人的確是休屠各人。據樑元碧說,此人犯了過錯,本是要治他的罪,不想卻被他得了風聲逃走……”

曹朋好奇問道:“那竇將軍怎麼說?”

“竇將軍沒有說什麼,只是把屍體還給樑元碧再沒有追究此事。”

“那殺人者……”

“殺人者不知是誰,樑元碧也不是太清楚。

只說那傢伙外面有不少仇家,可能是被仇家聽到了風聲,所以纔會出手將他殺死。”

乍一聽,這個解釋也說得過去。

可如果仔細一想,就會發現裡面的破綻太多。不過曹朋不會說出來,只是笑了笑後,便陷入了沉思。李丁又和曹朋聊了一會兒,便告辭離去。等李丁走了,曹朋立刻把王雙找來。他取出半枚虎符,猶豫了一下,便遞到了王雙的面前。

“王雙,你即刻啓程,去找鄧範。

見到鄧範,你就告訴他,讓他給我把休屠各端了。記住,凡不降者,皆可殺之。”

姜敘在一旁一怔,看着曹朋的目光,陡然間有些變化。

待王雙離去,曹朋看了一眼姜敘,沉聲道:“紀之有話要說?”

姜敘猶豫片刻,輕聲道:“公子,要打休屠各?”

“然!”

“可是……”

“紀之,此前我請你去休屠各代爲聯繫樑元碧,那樑元碧拒絕了,對不對?”

姜敘點點頭,“沒錯。”

“我記得,你對我說,你並未見到樑元碧。”

“正是。”

“你找的是休屠各豪帥引介。按道理說,樑元碧就算不見,從禮數上而言,你代表的是朝廷,代表的是我漢室顏面。他樑元碧也不是個不懂禮數的人,和我漢室關係頗深,至少也該和你接觸一下才對。但是他沒有,連這最簡單的禮數都沒有,是和緣故?你當時告訴我說,樑元碧拒絕了,我就在想這件事情。

休屠各的狀況並不好,如喪家之犬,甚至連個棲身之地……

這種時候,他若是能得到朝廷的支持,大有好處。可這傢伙竟然毫不猶豫的拒絕了!紀之,你可想過這其中的緣由?很簡單,樑元碧找到了更好的出路……或者說,他自以爲是更好的出路。紅澤竇蘭?雖說他在紅澤頗有威望,但說出路,他恐怕是勉強自保而已。而那檀柘即將離開,也不可能給他多少幫助,那麼樑元碧的出路又會是在哪裡?我之前只是懷疑,但現在基本上已能夠肯定。

西涼馬騰!

樑元碧定然是已歸順了馬騰,或者說他和馬騰達成了協議。

這具體的內容我不好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樑元碧已經背叛了竇蘭……”

姜敘聞聽,不由得瞠目結舌。

好半天,他纔算回過味兒來,輕聲道:“那豈不是說,紅澤會有危險?”

休屠各和紅澤三十六部相互依持,纔有了這些年的平穩。如果休屠各人背叛了紅澤,那紅澤就如同一個瘸‘腿’之人,恐怕再也無法抵擋住西涼馬騰的攻擊。

紅澤若丟失,曹朋在河西的迂迴空間必然縮小。

失去了紅澤的話,他想要在河西站穩腳跟,其難度也將隨之加大……

姜敘既然決意要投奔曹朋,自然要爲曹朋考慮。一時間,姜敘也不禁急了眼。

“紅澤,的確危矣。

但竇蘭也不是省油的燈……嘿嘿,依我看,此天助我也,令我收復紅澤。”

見姜敘一臉茫然,曹朋笑了。

“紀之無需擔心,你我只需安靜的看一出好戲,即可明白我的意圖。”

正值秋高氣爽,紅水集外,格外熱鬧。

一個臨時營建起來的營地之中,身着各式戎裝的軍卒,肅然而立。轅‘門’內,一座高臺聳然,高臺下,則站立三百銳卒,一個個‘挺’‘胸’腆肚,透着股驕橫之氣。

鐺鐺鐺!

三十六聲銅鐘響,只見三十六名以竇蘭爲首的男子,邁步登上高臺。

李丁作爲李其的代表,也位列這三十六人當中。高臺下,又有馬超樑元碧等人相侯,一個個面容肅穆,沉靜不語。

在竇蘭的帶領下,紅澤三十六部大人先祭祀了天地,而後從高臺上下來。

這也是紅澤人的一個習俗,每逢有大事發生,必先祭祀天地,告祭祖先。這裡面有一個潛在的含義,便是紅澤三十六部休慼相關,在祖先的英靈之下,商討示意,成就盟約,永不背棄。百年來,這已是一個習俗,從未有一次違背……

想當年,三十六部大人的祖先,在紅水集外結下了同盟之約。

而今,他們將在三十六部大人的祖先注視下,來商議紅澤三十六部的未來!

竇蘭身披甲冑,神‘色’莊重的來到馬超和樑元碧的面前。

“大公子,樑大人,請隨我入帳。”

馬超和樑元碧相視一眼,微微一笑,拱手道了聲謝,而後和竇蘭一同走進大帳。

隨後,三十六部大人魚貫而入。

待所有人都進入之後,三百銳卒呼啦啦上前,將大帳圍住,避免閒雜人等靠近。

大帳很大,六百平方有餘。

馬超和樑元碧跪坐竇蘭上首,三十六部大人則依次分爲四排跪坐蒲席之上。

依照規定,每一個大人可以帶一名隨從。

分成兩排,緊貼着大帳帷幕跪坐。曹朋作爲李丁的隨從,而出席了此次會盟。在他身邊,是竇蘭之子竇虎。而正對着曹朋的,則是馬超的隨從謀主,虎白……

曹朋和竇虎有一面之緣,所以也不算陌生。

但是,當曹朋和虎白的目光相觸時,虎白微微一怔,臉上不自覺的‘露’出疑‘惑’之‘色’。他眯着眼睛,凝視曹朋。當曹朋向他看過來時,連忙‘露’出笑容,頷首致意。

而曹朋也很客氣的,與虎白點頭。

“今日請諸位大人前來,乃爲紅澤今後而謀。

朝廷,已決意收復河西,並命兵馬入駐,如今屯駐廉縣。據說,有五千人之多……

廉縣主將,名叫鄧範,據說是從河東調來,乃一員悍將。

不過具體主持河西事務的人,目前還未打聽清楚……昔年,朝廷棄河西,而令我等無家可歸。百年來,雖偶有聯繫,但大都是利用我等。自段將軍之後,紅澤與朝廷再無任何關聯。現在突然要收回河西,我紅澤,又當何去何從?

西涼馬騰馬將軍,派大公子前來勸說,也是希望紅澤人能聽從馬家的調遣……馬將軍,伏‘波’將軍之後。孟起更是有西涼第一虎將之名,想來諸位都不會陌生。

孟起言:若紅澤歸附西涼,一如從前,不做任何變化。

同時,若紅澤遭遇攻擊,勿論羌胡還是朝廷的兵馬,馬家都會給予足夠的支持。

諸公以爲,當何如?”

竇蘭的聲音非常洪亮,但話語中,卻聽不出他的傾向。

說完以後,他便閉口不言,目光灼灼的從三十六部大人身上掃過……

“家祖因身體不適,故而有小侄出席。

此次會盟商議,家祖曾有吩咐,皆從竇將軍所言,故小侄就不再發表什麼主意。”

李丁率先開口,旗幟鮮明的表明了立場。

竇蘭的決意,便是李家的決意,他和竇蘭保持一致。

說罷,李丁便坐下來,似老僧入定一般,一言不發。曹朋不由得眯起了眼睛,心中暗道:果不出所料,李其雖然在我面前信誓旦旦,可是在關鍵問題上,他還是會追隨竇蘭。也就是說,如果竇蘭要歸附馬騰,那李其也會歸附馬騰……

雖說李其曾爲漢室校尉,可畢竟在紅澤生活了幾十年,從內心而言,還是支持竇蘭。

幸好,我也沒有把賭注押在李其的身上!

“當年朝廷棄河西,我等三十六部先祖曾立下誓言,若有一日朝廷收復河西,則三十六部子民當爲朝廷效力……竇大哥,我只問一句話,朝廷可真要收復河西?亦或者是如當年段熲那般,用完了我們,便置之不理?其他事情倒也好說,我只想知道,朝廷的決心。”

此人名叫馬倫,但並不是西涼馬氏族人。

他這一番話,也使得衆人連連點頭。看得出,朝廷的信譽在這裡,算不得太好。

竇蘭道:“朝廷派何人出鎮河西,目前我尚不清楚。

不過到現在爲止,廉縣鄧範並沒有與我聯繫,故而我也不知道,這其中的真假。”

“那就是沒有誠意嘍?”

一名部落大人沉聲道:“也許在朝廷眼中,我等紅澤人早就淪落成爲蠻夷。若朝廷真的要收復河西,我敢說,咱們這些人,最有可能成爲被朝廷攻擊的目標。再者說,自段熲之後,朝廷再未與我等有關聯……而馬將軍卻是涼州子弟,與我等素來親善。馬將軍乃伏‘波’將軍之後,孟起有霸王之勇。依我說,與其歸附朝廷,倒不如和馬將軍做朋友。反正馬將軍也是漢臣,也算是歸附朝廷……”

這番話說完,大帳中議論紛紛。

有的人認爲,應當遵從祖先當年的遺命,聽從朝廷調遣;有的卻認爲,馬家在涼州實力雄厚,根深蒂固,應該和馬家合作。雙方各執一詞,相互間爭吵不休。

竇蘭也不阻止,只是安靜的在一旁聆聽。

漸漸的,支持與馬家合作的聲音越來越大,贊成歸附朝廷的人,已呈現劣勢……

“樑大人,你以爲如何?”

竇蘭突然開口,目光凝視樑元碧。

第173章 樑上君子第585章 羊衜第416章 河西第二彈(五)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351章 三年後第363章 割喉禮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247章 青梅煮酒(二)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515章 父憑子貴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545章 不知天地,焉論天下?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88章 皇親國戚第716章 遼東亂(中)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593章 連環計第348章 朱夏第182章 綰青絲(三)第652章 兩個選擇第93章 風起雲動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653章 嚴黃會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請假髮燒了暈的不行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第604章 麋子方第596章 間隙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515章 父憑子貴第617章 圈套(一)第449章 建安問對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198章 出兵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243章 回家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432章 雪花那個飄第634章 梳理(一)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586章 南就聚風雲第48章 宛城之高丘亭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155章 交易第97章 鬼才第723章 葭萌關之偷襲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646章 軟肋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245章 衣帶詔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79章 虎賁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第596章 間隙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94章 拉幫結派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214 爭分奪秒第67章 重逢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230章 ?虎歸天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十二)第68章 郎陵第403章 文姬之請(一)第263章 曹公車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25章 洪娘子之請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147章 祖水河畔論英雄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474章 雲動(一)第351章 三年後
第173章 樑上君子第585章 羊衜第416章 河西第二彈(五)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351章 三年後第363章 割喉禮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247章 青梅煮酒(二)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515章 父憑子貴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545章 不知天地,焉論天下?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88章 皇親國戚第716章 遼東亂(中)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593章 連環計第348章 朱夏第182章 綰青絲(三)第652章 兩個選擇第93章 風起雲動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653章 嚴黃會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請假髮燒了暈的不行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第604章 麋子方第596章 間隙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515章 父憑子貴第617章 圈套(一)第449章 建安問對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198章 出兵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243章 回家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432章 雪花那個飄第634章 梳理(一)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586章 南就聚風雲第48章 宛城之高丘亭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155章 交易第97章 鬼才第723章 葭萌關之偷襲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646章 軟肋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245章 衣帶詔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79章 虎賁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第596章 間隙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94章 拉幫結派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214 爭分奪秒第67章 重逢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230章 ?虎歸天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十二)第68章 郎陵第403章 文姬之請(一)第263章 曹公車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25章 洪娘子之請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147章 祖水河畔論英雄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474章 雲動(一)第351章 三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