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

周武**後兩年,即武則天正式登基後的第三年,勤奮過度以至於“過勞死”的唐鬆穿越一千三百年回來了。

武則天,上官婉兒,太平公主,韋皇后,安樂公主……個個幹姿百媚,個個野心勃勃,這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女人空前玉橫的時代。

醉臥山中,權傾天下!

且看生死輪迴後心性大變的唐鬆如何享受美好的大唐生活。

看着曹彰那帶着期盼的眼神,曹朋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自曹衝拜師以來,他一直都期盼着,曹衝有朝一日能夠繼承曹操的事業。這裡面多多少少,有私心作祟。除了曹衝是他的學生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爲曹沖年紀還小,可發展的空間,遠比曹丕大。不可否認,曹丕同樣優秀,但在他背後,有着太過於身後的世家背景,並非曹朋所願意看到的結果。相比之下,曹衝則單純許多,更容易雕琢。加之環夫人的刻意拉攏,也使得曹朋站在曹衝一邊。

可是,曹丕不在了!

如果曹彰真的要和曹衝相爭,他該如何選擇?

曹彰很真,也很直率。

同樣身爲曹朋的學生,曹彰一直以來給曹朋的印象是一個熱血少年。如果他繼承了曹操的事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是,曹彰一直沒有表露出這種想法。

沉吟半晌後,曹朋突然道:“子文,這是你真實的想法?”

“嗯?”

曹彰有些猶豫。

曹朋笑了笑,站起身對曹彰道:“子文,且隨我來。”

他領着曹彰走進書房,點亮了油燈之後,在書案上鋪開一張白紙提起筆來·……·……

想了想,曹朋突然對一臉迷茫之色的曹彰道:“子文,人常言逐鹿中原。

我想問你,這中原究竟有多大?你知道嗎?”

曹彰毫不猶豫的回答:“中原有九州!”

“好!”

曹朋提筆,在紙上畫出了九州形狀,而後招手示意曹彰過來:“這就是中原,對不對?”

“好像是……不過小了些吧。”

“你別急!”

曹朋想了想,按照前世記憶中的世界地圖,又在九州的周圍三兩筆點墨勾勒出來。

“這是什麼?”

“這纔是這藍天之下,真正的世界。”

曹彰不由得來了興趣,靠過來仔細的看着這幅並不算規則的簡陋世界地圖。

“中原,很小啊!”

“是啊……人常說逐鹿中原,逐鹿天下,卻不知道,這天下究竟有多麼大。你看,這裡是大秦國,這裡呢,叫做埃及。而在緊鄰着西域的地方還有一個名叫波斯的地方,同樣有着輝煌的歷史。這裡有一個小國家,原本叫做馬其頓。

這個國家曾有一個君主,叫做亞歷山大曾率領大軍,橫掃了整個地中悔……大秦國也有一個皇帝,叫做凱撒從這裡,一直打到了埃及算得上雄主二字。

這些國家,比不得咱們昌盛,可是他們的眼界,卻看的似乎更遠。

我們整日裡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殊不知在九州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世界。”

曹朋對歐州史,並不是很瞭解,但這並不妨礙他憑着印象,和曹彰信口開河·……

“這裡,叫做大洋洲;這裡,叫做美洲。

這些地方,還是一片蠻荒,但是卻有着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物產。只不過,這些地方的人,比之羌胡還要野蠻,卻佔領者如此肥美的土地,和廣闊的空間。”

曹朋放下筆,閉上了眼睛。

異刻後,他輕聲道:“我曾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可以走遍這整個世界。

子文,我曾說過,我要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可是這只是一個虛幻的口號,連我自己,都不數道,最終會是怎樣的結果。

說實話,你剛纔問我,是支持你還是支持倉舒。

我很爲難··你們都是我的學生,你和倉舒,各有優點,同樣也各有缺點。讓我幫誰?我不知道。但如果一定要我選擇,倒不如兩不相幫,帶着人向北走·……鮮卑,匈奴,皆我之心腹大患。與其爲你兄弟而頭疼,還不如去打一今天下。”

曹朋的措辭,非常凌亂,條理也顯得不太清楚。

可是在曹彰聽來,卻又似句句發自肺腑一般,情真意切。

“你好好想想,如果你真要去爭,我也會支持你,給你一些建議。但我絕不會插手你和倉舒之間的爭鬥!子文,你性情豪爽,有衝勁兒,是個做大事的人,不管你做什麼樣的決定,我作爲先生,都不會阻止。因爲這是你自己選的道路。

只是有一句話,卻不吐不快!

子文可知這天下,究竟有多大嗎?”

曹朋拍了拍曹彰的肩膀,站起身,走出了書房。

曹彰呆呆的坐在書案旁邊,看着眼前那副看上去簡陋的令人發笑的地圖,久久不出聲。

圖上的墨跡,漸漸幹了。

曹彰突然把圖小心翼翼的捲起來,拿在手裡,而後吹滅了油燈。

眸光裡,似乎多了些許堅定之色,他大步走出書房,朝着那已經熄了燈的臥房一揖,而後轉身離開。臥房裡,曹朋站在窗內,靜靜地看着外面。曹彰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在眼內。當曹彰離去的一剎那,曹朋知道他心裡已做出了決斷。

忡十十十十十件十十件十十件十件十十件十十件十十忡件十十十件十十件十十十中件中件忡十十第二天,曹朋再次和蘇則會面,雙方又具體的商談了許多事情。

算算時間,來氐池也快二十日了·……再過幾天,就要九月,他離開武威,足足近一個月的時間。該商量的事情,都已經商量完畢,於是曹朋決定返回姑臧。

蘇則有些不捨,畢竟能找到個談得來的人,並不容易。

人道知己難求,大致如此。

蘇則在酒泉這麼一個近乎於荒僻偏冷之地駐守,也着實不太容易找到一個能說得來的人。他和曹朋的年紀,相差了近一倍,但卻能說到一起,也是一種緣分。

今曹朋要返回姑戚,蘇則一直把他送到了弱水河畔兩人才拱手道別。

過弱水之後曹朋一行人直接返回日勒。

曹彰在經過一番考慮後,最終決定留在日勒縣,同時把牛剛也留下來,協助他整備兵馬。在曹朋的心中,日勒是武威西面的一座軍府,也是極爲重要的一處要塞。曹彰年紀雖不大,但已有大將之風。

武有牛剛,文有蘇由,足以協助他將日勒治理妥當。畢竟,日勒的走要作用是在乾溝通西域的商路·成爲連接酒泉和武威的紐帶。

曹朋給曹彰留下了八百兵卒,同時準他設立軍府,推行府兵屯田制度。

對此曹彰也非常爽快的答應。

親歷過許都屯田,又見識過曹朋在河西的推行。

曹彰多多少少,也算是有了一些經驗。商路之事自有蘇由打理,無需他費心思。

留在日勒牧馬山丹,倒也別有樂趣。

在日勒停留了兩日,曹朋又對曹彰好一番叮囑,這才踏上了返回姑臧的歸途……

整體而言,曹朋很滿意這次出訪張掖所取得的成果。

所以,在歸途中,他看上去非常輕鬆。只是這種輕鬆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便被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破壞。曹朋一行人抵達番和後,就遇到了從姑臧趕來的信使。這信使是趙昂派來,目的地正是日勒。看那信使風塵僕僕的模樣,就知道他這一路上,必然是非常的匆忙。眼中佈滿了血絲,臉上還透着疲乏之色。

“發生何時,如此匆忙?”

“回將軍,七日前,馬超突然攻佔張掖。”

信使的回答,讓曹朋一臉茫然。

“馬超攻佔了張掖?”

這怎麼可能!

他剛從張掖過來,根本就沒有看到馬超的蹤跡。再者說了,馬超不是在龍耆城嗎?就算他要攻打張掖,要麼翻過祁連山,要麼就是先佔領武威,而後纔可能威脅張掖郡。

已入暮秋,先不說馬超是如何穿越過河涅那荊棘密佈,野獸出沒的千里無人區。但只是一個祁連山脈,就足以令馬超兵馬精疲力竭。所以,馬超越過祁連山的可能,基本上等同於無。如果不是走祁連山捷徑,那就只有攻取武威郡了·……·……

問題是,可能嗎?

武威郡現在可說是兵強馬壯。

經過數月的休整之後,曹朋並沒有一味的擴充兵馬。他雖然也下令徵召兵卒,但同時有設下了極爲嚴苛的限制。二十六到三十五之間,纔會被徵召入伍。身有殘疾者,不招;家中獨子者,不招……·林林總總十條規定,不僅僅穩定了武威的民心,同時還強化了兵源的質量。要知道,東漢末年的涼州,走出精兵銳卒之地。與幷州軍,幽州軍和丹陽兵齊名。武威地處羌漢混居之地,頗爲混亂。

許多西涼人,十二三歲便騎馬挽弓,上陣搏殺。

其中,最爲著名的恐怕就是那位馬超馬孟起,十二歲便開始征戰疆場·……

這也使得西涼兵有着極爲豐富的戰鬥經驗,至二十五歲時,大都成爲身經百戰的老兵油子。

曹朋設定年限,也正是由此而考慮。

他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武威郡,而不是窮兵贖武,揮霍武威郡的元氣。

幾個月下來,曹朋在武威徵召兵馬七幹人,卻個個都是精兵強將,能以一當十。

加上他從河西帶來了八幹人,武威郡如今共駐軍一萬五千人。

這樣的兵力,對於物質基礎本不是特別牢固的武威而言,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如果繼續徵召,勢必要加重武威郡的負擔。

文,有龐統徐庶賈星,更有趙昂這等沉穩幹練的官員;武,有閻行潘璋韓德,特別是那閻行,驍勇善戰,精通兵法,是一個難得的將才。在這種情況下,馬超想要強攻武威?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所以,曹朋纔會放心前往張教……

“你說清楚一點,馬超怎攻佔了張掖郡?”

信使聞聽,立刻明白曹朋這是誤會了!

他連忙解釋道:“將軍誤會了,馬超並非攻佔張掖郡,而是攻佔了張掖縣!”

“啊?”

曹朋頓對面紅耳赤。

爾來,在涼州除了有張掖郡之外,還有一個張掖縣,就隸屬於武威郡治下。

張掖縣的位置,大約在今武威市涼州區東南,位器相對偏僻。

自漢武帝元鼎二年置武威郡以後,到東漢時期,武威郡下屬共十三個縣城。張掖就位於鸞鳥(武威市涼州區西南西營河水庫北部)正南方,與蒼松三足鼎立,形成了一個極爲奇特的相互呼應的態勢。不過,自東漢末年羌人暴動以來,特別是在馬騰佔領了武威縣之後,張掖縣逐漸被忽視,以至於不置官吏,不予駐兵,形成了一個極爲混亂的羌漢錯居區域,漸漸被人們所遺忘掉……

這與武威郡人口本就稀少有很大的關係。

而張掖縣的設置,原本是爲了抵禦羌胡。但馬騰和羌人之間的關係,又註定了雙方相互依存。如此一來,張掖縣的用途,也就顯得不再那麼重要,和必需了!

曹朋佔領武威郡之後,雖然得趙昂成公英的提醒,讓他知道了張掖縣的存在,可由於種種原因,曹朋並沒有急於收復張掖縣,而是使其保持原有的狀況。畢竟,自中平之後,張掖縣就屬於三不管地區,羌漢混居。這個區域的羌人衆多,如果強行收回,很可能會刺激當地羌人的情緒,引發出第二次羌人暴動。

這也是曹朋爲什麼要在這時候前往張掖郡,和蘇則會面的一大因素。

他希望藉由打開西域商路這個辦法,慢慢收攏羌人部族,繼而再去控制住張掖縣。

只不過,他似乎晚了一步。

馬超搶先一步攻佔張掖縣,着實出乎曹朋的意料之外。

張掖縣一旦丟失,就意味着丟失了武威郡南大門外的一座橋頭堡。雖然有鸞鳥和蒼松可以爲屏障,但如果任由馬超佔領張掖,早晚會使得武威郡,發生混亂。

馬家在西涼的影響力,可不容小吧·……

“趙縣令和軍師他們,如何安排?”

信使連忙回答:“今龐軍師已趕赴蒼松,與潘護羌匯合;徐軍師和閻行將軍則率部前往鸞鳥,抵禦馬超的攻擊。成縣令和鄧範將軍,在武威縣整備兵馬,夏侯將軍則率部,在鳳鳴灘集結。趙縣令命卑下前往日勒通知將軍,請將軍速做決斷。”

從這一番安排來看,確是滴水不漏。

特別是讓閻行在鸞鳥出戰馬超,無疑最爲合過……

羌人重勇士,今武威郡能與馬超抗衡者,除曹朋和龐德之外,恐怕就是閻行閻彥明。閻行在涼州,極有威望,可以穩定軍心。而徐庶善於戰陣之法,精通野戰,他和閻行聯手,的確是一個最佳的選擇。有龐統在蒼松,也可以阻止金城援兵。

但不知爲什麼,曹朋總覺得,馬超這個時候突然攻打張掖縣,似乎顯得有些詭異。

“令明!”

“末將在。”

曹朋在思忖片刻之後,沉聲令道:“立刻整理行裝,咱們連夜動身,趕赴鸞鳥。”!~!

第62章 惡來兇猛第207章 偷營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403章 師徒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51章 夏侯蘭第184章 錦帆賊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260章 學做人第642章 虎豹如風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692章 新紮西北王第544章 史老大第33章 義陽武卒(三)第51章 夏侯蘭第168章 東陵亭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154章 真兇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52章 夏侯蘭(二)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560章 張菖蒲第565章 鄉黨(一)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483章 涼州大決戰(二)第465章 涼州亂(十三)第676章 殤(四)第418章 河西第二彈(七)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535章 江水如龍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519章 疏離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542章 杜伯侯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229章 關雲長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230章 ?虎歸天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17章 誰比誰高貴(五)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145章 千古紅顏第198章 出兵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562章 馬氏五常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52章 夏侯蘭(二)第623章 天災第617章 圈套(一)第155章 交易第420章 覆沒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578章 吾家黃鬚成長第421章 非同等閒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258章 陸渾山第644章 亂戰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226章 生與死第137章 疑竇重重(下)第636章 梳理(三)第239章 同宗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654章 野望(一)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11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96章 恩義第592章 兵臨城下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
第62章 惡來兇猛第207章 偷營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403章 師徒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51章 夏侯蘭第184章 錦帆賊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260章 學做人第642章 虎豹如風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692章 新紮西北王第544章 史老大第33章 義陽武卒(三)第51章 夏侯蘭第168章 東陵亭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154章 真兇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52章 夏侯蘭(二)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560章 張菖蒲第565章 鄉黨(一)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483章 涼州大決戰(二)第465章 涼州亂(十三)第676章 殤(四)第418章 河西第二彈(七)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535章 江水如龍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519章 疏離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542章 杜伯侯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229章 關雲長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230章 ?虎歸天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17章 誰比誰高貴(五)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145章 千古紅顏第198章 出兵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562章 馬氏五常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52章 夏侯蘭(二)第623章 天災第617章 圈套(一)第155章 交易第420章 覆沒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578章 吾家黃鬚成長第421章 非同等閒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258章 陸渾山第644章 亂戰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226章 生與死第137章 疑竇重重(下)第636章 梳理(三)第239章 同宗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654章 野望(一)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11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96章 恩義第592章 兵臨城下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