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江表虎臣

“馮超!”

胡班足蹬一雙黑履,站在一塊乾地上喊道。

一夥人正在縣衙的後院牆外,被周倉帶着人監視幹活。這些人就是和馮超一起劫道剪徑的盜賊,不過他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海西縣巡兵!反正鄧稷現在缺人手,乾脆就把這些人拉過來幹活。不管他們是否心甘情願,在周倉那雙眼睛的注視下,也不得不勤快起來。

馮超放下手裡的木槌,直起身子。

“跟我走,公子找你。”

胡班擺了擺手,示意馮超趕快。

馮超愣了一下後,忙走了過去。

“快跟我去換件衣服,公子在前廳等着呢。”

“哪位公子?”

“哈,這縣衙裡,還能有幾位公子?走吧,過去你就知道了。”

胡班咋咋呼呼,把個馮遺弄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他隨着胡班,先換了一件深灰色的襜褕,外面則罩了件大袍,跟在胡班的身後,穿過後院拱門,很快便來到了前廳大門。

大門外,曹朋一身黑袍,負手而立。

典滿和許儀也換了一身新衣服,踩着黑履,手裡還拎着馬鞭。

王買和鄧範則在低聲交談。兩個人看到馮超過來了,只是朝他點了點頭,並沒有說什麼話。

“幾位公子,喚罪人前來……”

曹朋有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好了好了,什麼罪人不罪人。你若真想恕罪,陪我出去走一走吧。”

“啊?”

“別告訴我你不熟悉這裡!”曹朋的表情很淡然,也看不出喜怒哀樂。

“初來乍到,我們對這邊的情況都不瞭解。你在這裡兩年了,想必對海西縣,也能有個認識。帶我們到處走走,順便說一說海西縣的風物人情……對了,這邊可有什麼好吃的去處?”

“呃……這個罪人倒還清楚。”

“既然如此,咱們走吧。”

曹朋說着,便走下了臺階。

他也沒有騎馬,好像是準備步行過去。

典滿和許儀笑嘻嘻的跟在他身後,不時的說笑兩句。

“馮超,怎麼走?”

站在岔路口上,曹朋回身問道:“既然是由你帶路,你倒是走過來一點,大家也好說話嘛。”

“這個……罪人卻之不恭。”

馮超心裡突然升起了無限的感慨。

兩年前,他是這海西縣縣令之子;兩年後,他卻成了階下囚。

眼前的這些個少年,顯然是不同尋常。馮超心裡即感到落寞,同時又生出了一絲期盼之情。

他快走兩步,在前面領路。

馮超的年紀大約在二十出頭的模樣,生的一副好模樣。

換照他的說法,他祖籍許都,在當地也算得上一家小小的望族。只不過因他父親馮爰庶出,和家裡分了家,便投到陶謙帳下。熬了十年,纔算是當上了縣令。可沒想到只兩個月,便丟了性命。馮超沒有回過老家,對於家鄉的事情,也幾乎沒有印象,所以也沒有談太多。

從縣衙出來,衆人南行。

先是到海西塔樓觀賞了一番,鳥瞰海西的全景。

這座塔樓,據說始建於西漢年間。當時海西國還是李廣利的治下,於是有人便造了這座塔樓,以示紀念。當時,塔樓名叫觀海閣,據說是因爲李廣利曾在這塔樓上,飲酒觀海而名。只不過,李廣利後來投了匈奴,觀海閣也就變得無人理會,慚慚成爲本地的一處景觀……

“那邊是荷花池,池裡還有做山丘。

夏天的時候,池中菡萏吐豔,池畔垂柳嫋嫋……不過這個季節,那荷花池周圍變得很冷清。”

馮超在曹朋身邊,爲他介紹海西的景緻。

“往北邊走,就是商市。這個時段,正是集市開市的時候。嗯,如果公子有興趣,也可以前去一觀。海西的人口雖然不算太多,但是在這周遭幾縣,倒也算得上是最繁華的縣城了。”

廣陵郡,始建於漢武帝元狩三年,由江都國而爲廣陵國。

王買始建國元年,改爲江平郡。後東漢建武初,又從江平郡改爲廣陵郡,置治所於廣陵縣。

期間,又歷經更迭,郡國之名具複數次。

在順帝永和三年,廣陵郡治下共才十一縣,分別是廣陵、江都、高郵、平安、凌縣、東陽、射陽、鹽瀆、典縣、堂邑和海西。海西縣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又和東海郡的朐縣同位於游水以東,和曲陽淮浦,隔水相望。用勾連山東兩淮之要地,八水相通之樞紐來形容,絕不誇張。

聽得出,馮超言語中,還是有些自豪。

也許兩年的時間,足以把他同化!同化成爲一個海西人……

“馮超,你昨天說,海西才三害?”

曹朋突然轉變了話題,把馮超嚇了一跳。

他連忙向四處觀望,見這塔樓上,除了他們這些人外,並無旁人。曹朋出門還帶了十名扈從,在塔樓樓梯口守護。典滿和許儀站在另一個窗戶旁邊,朝着遠方的海天一線,指指點點。

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模樣。

只是由於距離有些遠,所以看得也不甚真切,有些模糊。

王買和鄧範兩人,則站在曹朋的身後,看上去好像是在爲他守護。馮超這纔算是鬆了一口氣。

“我想知道,這海西還有沒有別的人物?

我是說,比較出名的人物……呵呵,我們來到這裡,總要拜會一下本地縉紳,瞭解情況嘛。”

“海西……說起來也沒什麼大人物。不過先帝時,曾出過一個孝廉,後來還在朝堂上做過太中大夫,名叫麥熊。但他並沒有做多久,聽人說不足月餘,便被人頂替,而後返回海西。

此人在海西,是一位名人。

當年太平賊肆虐時,這爲麥熊麥大人還組織鄉鄰抵抗。只是這些年,他因年齡日增,身體越來裁不好。差不多有好多年沒有公然露面。先父就任時,曾去拜訪此人,也只在牀榻上見了一面而已。據先父回來時說,麥老大人的身子很差,從頭到尾也只說了一兩句話而已。”

說再這兒,馮超不由得發出一聲感嘆。

“如果麥老大人身體康健,海西也斷然不會變成如今模樣。”

“麥熊?”曹朋一蹙眉,本能的就想到了那個被關在牢裡的麥成。不過他並沒有追問,而是好奇的看着馮超說:“難道麥老大人就沒有子嗣嗎?他不能出面,他的兒子也可以啊?”

“麥仁……太柔弱!”

馮超苦笑說:“麥老大人倒是有一個獨子,年近四旬。只是這身子骨也不太好,而且酗酒,很少有清醒的時候。海西縣的那些人也不會去掃惹麥家,麥老爺自然也懶得出面理睬……對了,昨日在縣衙裡那個牢頭禁子,就是麥老爺的遠方侄兒,據說很得麥老大人的喜愛,所以才被留在縣衙之中。那個人……說實話不招人喜歡,很奸猾,也不知麥老大人爲何就看中了他。麥老爺對麥成也不是很看重,基本上不和他來往,就任他住在這縣衙之內……”

曹朋手指輕輕敲擊窗棱,露出沉思之態。

“還有呢?”

“城西頭,有一個王先生,名叫王成。此人讀過聖賢書,在城西頭開設了一傢俬館,教授鄰里的孩童。他家境倒也不錯,所以也不怎麼貪圖錢財,在本地頗有名聲,也是善良之人。”

王成?

沒聽說過,很陌生!

曹朋只知道,後世的樣板戲《英雄兒女》裡,有一個英灘名叫王成。

三國時期……

他扭頭笑道:“虎頭哥,還是你本家呢。”

王買呵呵一笑,並未贅言。

曹朋又問:“除了這兩個人,還有什麼人嗎?”

“剩下的…”馮超面頰抽搐了一下,“就是陳昇了!”

“陳昇又是誰?”

馮超回道:“陳昇,是海西縣的一霸。

他原本是琅琊郡東安人,十年前來到海西定居。此人頗有手段,而且手下還有一羣爪牙。他蠶食鯨吞,強取豪奪,霸佔了海西三成以上的良田沃土。在城裡,還設有店輔商號,北集市十家店鋪,就有三家是他所設。且這個人很機靈,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往郡府州衙打點。

當初陶徐州在世時,就受過他的蠱感。陶徐州的兩位公子,更是沒少爲這陳昇幫忙,使其在海西的根基,越發牢靠。先父就任之後,因爲和陳昇隊識,所以也勸說過他。兩人還爲此而鬧出了矛盾,甚至反目成仇。先父過世後,這陳昇竟然在家中奏響鼓樂,還宴請賓朋。”

說到這裡,馮超咬牙切齒,面目顯得猙獰可怖。

曹朋低聲道:“那令尊之前的縣令,就無人過問嗎?”

“當時陶徐州尚在,陳昇與陶徐州兩位公子關係又好,誰敢過問?

還有,陶徐州故去之後,陳昇又拜入廣陵陳氏門楣,還成了陳氏子弟,如今是更加的囂張。”

這個陳昇,聽上去好像很符合薛州啊!

你看,他是十年前過來。

當時薛州恰好失蹤,不見了蹤跡。

他手裡有爪牙,在海西縣根基牢固,還和廣陵陳氏勾搭上了關係……

這不又恰好和薛州的情況吻合?難道說,陳昇就是薛州?這年月,想隱姓埋名並非一樁難事。

白天,是地方豪強;晚上,又變成了海賊大盜!

有可能,非常有可能!

曹朋這心裡,不由得有些忐忑。他在窗戶旁站立許久,突然道:“走,咱們去北集市看看。”

“去北集市?”

“呵呵,看一看這個陳昇,究竟是如何經商。”

馮超搔搔頭,隨着曹朋走下塔樓。

“馮超!”

“罪人在。”

“你說海西有三害。

海賊我已經瞭解,商蠢子我也清楚……可這鹽梟,又如何成了一

害?

按道理說,鹽梟經由海西行商,雖不一定能爲海西帶來好處,但至少也不會成爲禍害吧。”

“那些鹽梟販賣私鹽,與兩淮豪族相勾結,已成尾大不去之勢,如何不算一害?”

“我的意思是說,他與海西縣……”

曹朋停頓了一下,向兩邊看了一眼,壓低聲音道:“他們在海西,應該沒和什麼人勾結吧。”

“這個……那些鹽梟每次都是匆匆來,又匆匆走,倒是沒聽說和什麼人聯繫。”

“那你認爲,壞令尊牲命的人,會是誰!糜家?海賊?亦或者是那個陳昇?”

馮超顯得有些猶豫,很明顯,他也無法確定兇手究竟是哪一個。

這些人,都有可能聯絡盜匪,都有可能殺害他的父親。可究竟是誰?他打聽了兩年,也沒有結果。

“那你以爲,會是誰?”

“陳昇!”

馮超想了一會幾,給出了一個答案。

“爲什麼?”

“出事之前,家父曾經見過陳昇,而且兩個人還有一番激烈的爭吵。家父回家後曾對我說:陳昇乃蠢蟲,早晚不得好死。爲了這件事,家父那天還喝醉了酒,在院子裡咒罵陳昇……”

曹朋點點頭,沒有發表意見。

一行人不知不覺,穿過了一道雙層拱門後,便來到了北集市。

與塔樓冷冷清清的景象不同,北集市很熱鬧。來自游水西岸的商人,還有東海郡,以及兩淮地區的商賈,人聲鼎沸。據馮超介招,海西縣如今已經變成了東海地區最大的一個銷贓集市。販賣私鹽,倒賣贓物……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基本上,買方和賣方並不會照面,都是通過這裡的店鋪進行交易。而海西的店鋪,則用這樣的方式賺取差價,也算是一本萬利。

真正的賣方和買方,不需要接觸。

一切都交給這裡的賈人來處理,可以省卻很多麻煩。

所以,海西縣的人。雖說只有三萬餘人,但卻是一處五方雜處之地。

集市縣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酒肆布幌林立,顯得格外嘈雜。

曹朋一行人正在行走,忽聽前方傳來一陣吵罵聲。

“你們這是什麼破店,爺爺在這裡住了不過幾天的光景,就要收取恁多的錢財?”

“客官,你這怎麼說話……你在這裡住了這麼多天,小的們也都伺候的盡心盡力。別的不說,你每天就要喝兩瓶酒。

一部五斤,二十個大錢,一天就是四十個大錢。除此之外,你每天吃肉吃的恁爽快,難道就不用錢嗎?再算上您住了七天,一天只收你十大錢,加起來五百錢,小的可沒有多要半點。小的這也是小本生意,你財大氣粗,何苦爲難小的呢?”

“怎麼回事?”

曹朋不由得好奇上前探望。

“住了店,吃了酒,不給我罷了。”

馮超似乎對此,有點見怪不怪。

“休說你那破酒,一瓶酒摻了半瓶水,淡的連個鳥滋味都沒有,爾還敢收取這許多的錢財?”

“客官,你喝得時候,可沒說這些,還一個勁兒的叫好。

再者說了,二十錢一瓶酒,你還想怎樣?小的敢說,這集市裡沒人能比小店賣的更賤……”

夥計說罷,突然眉頭一蹙。

他語調變了個味兒,“客官,你別是沒錢,想要白吃白住吧。”

“胡說!”

和夥計爭吵的,是一個青年。

看年歲,大約在二十出頭的模樣,和馮超差不太多。

古銅色的臉,呈醬紫色。濃眉大眼,看上去挺精神……只是在這個時候,青年似乎底氣不足,說話也沒有了早先的那份豪氣。

“小的是不是胡說,客官拿出錢來,便能見分曉。

若是拿不出錢……”那夥計冷笑兩聲,衝着後院叫喊道:“三黑哥,有人想要在這裡賴賬!”

話音未落,就見內堂門簾一挑。

呼啦啦,從裡面走出五六個閒漢來。

爲首的一個閒漢,長的是肩闊背大。大冷的天,他只穿了一件單薄襜褕,露出胸口濃密的黑毛。

“哪個混蛋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在這裡賴賬?

也不打聽一下,這是誰的地方……我們陳公又豈是你這潑皮無賴敢辱罵的人嗎?找死……”

說着,閒漢一揮手,身後的人呼啦一下手,便圍了上去。

青年頓時勃然大怒,“爾等意欲如何?”

“小子,今天你老老實實把錢交出來,爺爺們就放你一條生路。

如果你不交錢,那可別怪我們海西人不懂得待客之道。你豎着進來,讓你橫着滾出去……”

青年不由得冷笑,“幾個小蠢賊,好大的口氣。”

“蠢賊?”三黑是怒不可歇。

“兄弟們,動手!”

這時,周圍圍觀的人呼啦一下,如鳥獸散。

青年墊步擰腰,閃身就跳到了大街上。

他挽起袖子,把衣襟往腰裡一紮,“來來來,我潘璋就在這裡,倒要看看你們如何來收拾我。”

曹朋原本是打着看熱鬧的主意,並不想出面插手。

畢竟,這是他來海西的第一天,也不想太招惹是非……

但當他聽聞青年自報家門的時候,不由得愣了一下。

潘璋?

曹朋突然倒吸一口涼氣:莫不是那個隨呂蒙奇襲烽火臺,後來又生擒關羽,奪走青龍偃月刀,誘殺老將黃忠的潘璋潘文珪嗎?

不對啊,他不是江表虎臣,東吳的悍將嗎?

怎麼剛纔聽他說話,卻好像是東郡的口音,全無半點江淮的味道!

莫非,是重名?

曹朋心裡猶豫了一下,就聽街市上傳來一連串的慘叫聲。

他擡頭看,就見潘璋在眨眼間,便將那些閒漢們擊倒,正揪住那個三黑,一拳轟在對方臉上。

這一拳,顯然是力道奇大!

只打得那個三黑,滿臉是血……

“殺人啦,有人鬧事了!”

夥計在店門。大聲呼喊起來。

曹朋一蹙眉,扭頭對典滿和許儀道:“二哥,三哥,想鬆鬆筋骨嗎?”

“當然。”

“那是陳昇的店鋪,咱們遲早要收拾他。趕得早不如趕得巧,乾脆咱們現在就砸了這家店,如何?”

“正合我意。”

典滿許儀聞聽,頓時大笑起來。

“兄弟們,給我砸了這家店。”

說着話,兩人健步如飛,就衝了過去。

十名扈從二話不說,緊隨其後,風一般衝進了店中,見人就打,見東西就砸,集市上頓時大亂。

曹朋則衝着潘璋喊道:“潘璋,還不快跟我走。”

注:根據三國志記載,潘璋於建安元年,孫權爲陽羨長時投奔了孫權。而在三國演義中,則是在孫策死後,孫權掌權後才投奔孫權。本書採用《三國演義》的劇情,故而潘璋此時,尚爲歸附孫權,正處於很落魄的狀態之下。

第272章 黑眊到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559章 拜相第620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28章 荊襄豪門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十一)第470章 馬文鷺第235章 老嫗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653章 嚴黃會第661章 荊南(二)第392章 命案第559章 拜相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407章 人,人,人!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272章 黑眊到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239章 同宗第592章 兵臨城下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139章 照夜白(一)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75章 賭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620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234章 夏侯真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565章 鄉黨(一)第473章 曹之殤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593章 連環計第51章 夏侯蘭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128章 一手遮天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535章 江水如龍第234章 夏侯真第194章 海陵尉第699章 小兵傳奇第339章 三字經第147章 祖水河畔論英雄第677章 絕境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299章 斬顏良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479章 雲動(六)第187章 慘案第259章 冢虎第363章 割喉禮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125章 第一日第443章 糉子美人(一)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75章 賭第546章 終究是個孩子第676章 殤(四)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54章 同行第79章 虎賁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725章 梟雄末路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442章 大場面!!!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457章 涼州亂(五)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
第272章 黑眊到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559章 拜相第620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28章 荊襄豪門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十一)第470章 馬文鷺第235章 老嫗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653章 嚴黃會第661章 荊南(二)第392章 命案第559章 拜相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407章 人,人,人!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272章 黑眊到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239章 同宗第592章 兵臨城下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139章 照夜白(一)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75章 賭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620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234章 夏侯真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565章 鄉黨(一)第473章 曹之殤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593章 連環計第51章 夏侯蘭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128章 一手遮天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535章 江水如龍第234章 夏侯真第194章 海陵尉第699章 小兵傳奇第339章 三字經第147章 祖水河畔論英雄第677章 絕境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299章 斬顏良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479章 雲動(六)第187章 慘案第259章 冢虎第363章 割喉禮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125章 第一日第443章 糉子美人(一)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75章 賭第546章 終究是個孩子第676章 殤(四)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54章 同行第79章 虎賁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725章 梟雄末路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442章 大場面!!!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457章 涼州亂(五)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