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師徒?父子?

正月初一,平靜異常。

除了廣陵方面發生了一點小衝突,蔣琬臨時設立關卡,在一個往江東的商隊中,意外發現了一架八牛弩,旋即引起蔣琬的關注。商隊是丹陽的行商所有,在被發現了八牛弩之後,立刻反抗,十餘人當場被殺。

八牛弩,是曹軍的一大殺器。

雖然已經開始裝配,但極爲稀缺,看管也非常嚴密。水軍之中,只有大型樓船纔可以裝備。而在步軍當中,更屬於保護極爲嚴密的軍用物資。

據說,曹軍已經開始裝配車弩,不過目前尚在調配。

八牛弩的威力極爲驚人,在經過無數次改良和調整之後,一箭射出,在八十步內能把一艘艨艟攔腰斬斷。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自然要妥善保管。莫說是商人,就算是在軍中,也是有專人看護,每日清點方可。

蔣琬立刻報知滿寵!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江東方面居然能弄出來一具完整的八牛弩,究竟是哪裡出錯?

滿寵也極爲重視,在得到消息之後,連夜趕赴廣陵。

經過兩天刑訊,那行商終於交代,這八牛弩是他費盡心思,從琅琊郡的一個人手中得到。可究竟是什麼人?他又說不清!不過他交代,那人在當地似乎頗有能量,當時他提出要求之後,那人也只是猶豫了一下,便立刻應承下來。隨後不過一個月的時間,他便搞來了這具八牛弩。

琅琊郡?

滿寵有些吃驚。

他在反覆斟酌之後,決定把這件事,上報與曹操知曉。

畢竟,對方能弄出這具八牛弩來,想必也不會是等閒之輩,不能不慎重對待。

也就是在當天,蔣琬一封密函,悄然送往鄴城……

曹朋回到家之後,猶自感覺心裡不太舒服。

左中郎將何等重要的職務,竟然交給了那麼一個默默無聞之輩?未免也太過兒戲!

沒錯,環郎是曹操的近臣,更是環夫人的親族。

可他沒有任何功勞,更不要說什麼威望,怎可以擔當如此重要的職務?哪怕是一個虛名,也是名不正言不順!曹朋想不明白,曹操何故,犯下這樣的錯誤?這在以前,是斷然不可能出現的事情,偏偏現在……

晚飯時,他雖強作笑顏,與衆人寒暄。

可是家中的氣氛,還是顯得有些壓抑。

曹汲私下裡問曹朋:“那環郎是個不講理的人,你這般對他,豈不是開罪此人?”

曹朋聞聽,則冷笑一聲,“父親,怕他作甚?

這天下姓曹不姓環,輪不到他在咱爺們面前耀武揚威。他明日正午若不道歉,老子就砸了他的田莊,毀了他的住所。我在前方浴血奮戰,卻由不得這等人物在後面給我搗亂。惹怒了我,我不怕讓他知道,這曹閻王三個字是怎麼寫。”

曹朋強硬的態度,倒是讓曹汲放了心。

“對了,小紹那孩子今天回來,好像有些不高興,晚飯也沒怎麼吃……

你是不是說他了?”

“只教訓了幾句。”

“小孩子,難免會犯錯,你也莫太過嚴苛。

該說的時候要說,該哄的時候要哄……那小紹不是等閒人出身,心氣高傲的緊。你要好生疏導,莫讓他鑽了牛角尖,平白毀了一個孩子。”

“這……”

曹朋想了想,便應下了。

對孫紹,他挺喜歡。

這孩子有乃父之風,豪邁而剛烈。

說起來,今天的事情並怪不得孫紹,連他老孃都讓他去玩耍……誰又能想到,在這鄴城的地界,居然會發生此等事情?曹朋當時也是怒極了,纔會責罵孫紹。但是在小孩子心裡,未嘗不會覺得,有一些委屈。

曹汲跑去和孩子們戲耍去了!

蔡琰等人則聚在一起,或是說着悄悄話,說是玩兒投壺的遊戲。

曹朋想了想,起身走出偏廳。

“小紹呢?”

他找到今夜當值的馬謖,輕聲問道。

馬謖說:“孫公子今天似乎有些抑鬱,所以剛纔鄧公子和子均,還有徐公子拉着他去校場,說是操演武藝……公子,發生了什麼事情?要不我去找他?”

“算了,我自己去就是。”

曹朋擺擺手,直奔校場而去。

遠遠的,就聽到一陣喊喝聲,已經白蠟杆子撞擊,發出篤篤篤的聲響。

於是在場邊停下腳步,駐足觀看。

一輪明月高懸,場中正鬥得熱火朝天。

王平和徐蓋兩人雙戰孫紹,兩根白蠟杆子,使得風雨不透,將孫紹逼得節節敗退。

一旁鄧艾觀戰,身邊還站着幾人。

曹綰也在,正興致勃勃的爲孫紹加油。

而曹陽、姜維兩人,則指指點點,不時低聲交談。

若是單打獨鬥,勿論是王平還是徐蓋,都不是孫紹的對手。但兩人聯手,孫紹不免有些吃力。哪怕他天生神力,又得了馬家槍真傳,但年紀擺在那裡。王平和徐蓋都不是弱手,單打獨鬥,也只比孫紹差一籌。

兩人這一聯手,孫紹漸漸抵擋不住。

十幾個回合過後,卻見徐蓋瞅了個空子,一杆子將孫紹打倒。

“不公平,不公平……”

曹綰大聲喊叫起來,“你們兩人聯手,勝得不英雄。小紹哥哥,再與他們打過……小維,九斤,你們兩個過去幫忙,一定能打贏他們二人。”

姜維和曹陽,頓時躍躍欲試。

姜維今年九歲,比曹陽略大一點。

不過呢,曹陽底子好,又有華佗用藥水浸泡,再加上從小聯繫五禽戲和白虎七變術,這根基打得很結實。才八歲,可是尋常十三四的孩子,已不是他對手。個頭承曹朋的基因,看上去有十來歲的模樣。一手白猿通背拳,以及天罡槍法,使得出神入化。更重要的是,他還得到了龐德、甘寧、典韋和黃忠的傳說,可謂集百家之長,身手不同凡響。

只是,曹陽性子有些內斂,看上去有點靦腆。

他最聽曹綰的話,當下走到兵器架旁邊,探手就拿起一根一丈二尺長的白蠟杆子。

姜維也上前拿起一根來,和曹陽並肩而立。

徐蓋一看,頓蹙眉頭。

這兩個小子,可不比孫紹容易對付。雖然武藝不如孫紹,但勝在兩人從小一起長大,配合默契。更重要的是,兩人的武藝都不弱,真要打起來,再加上一個孫紹,還真有些麻煩。徐蓋以前,可是見過姜維和曹陽在外面動手。這兩人都不是招搖的人,可是那曹綰,卻好打不平。

當初在許都,沒少交手,徐蓋也是親眼見過……

就在這時,忽聽一聲咳嗽。

曹朋從暗處走出來,緩緩走到場中。

“大過年,不好好玩耍,卻在這裡比什麼武藝?

士載,帶大家下去吧……綰兒趕快回去,你娘剛纔找你,莫讓她心急。”

曹朋這一出現,令孩子們頓時老實下來。

別看他平日裡很溫和,但久居上位,一聲令下可使萬個人頭落地,血漂檣櫓,那種氣度,不是一幫子小孩子可以抗拒。即便是曹綰,也連忙答應一聲,拉着曹陽和姜維跑了。

“小紹留下,士載你們都回去吧。”

“喏!”

鄧艾等人不敢拒絕,連忙插手應命離去。

孫紹站在一旁,抿着嘴,低着頭,透出一股倔強之氣。

曹朋走上前,伸手想要幫他把衣服上的灰塵撣去,卻見孫紹本能的一側身,躲了過去。

“心裡委屈?”

“沒有!”

“那梗着脖子作甚?”

“……”

孫紹,用無聲做出了抗議。

曹朋笑了,拍了拍孫紹的肩膀。

“陪我坐下來說說話吧……我記得從你來到我這裡後,我們就沒有好好談過。”

曹朋說完,徑自來到場邊一條長椅上走下。

這長椅,是他找人專門打製而成,後面還豎着一支大傘。孫紹猶豫了一下,走過來在曹朋身邊坐下。兩人肩並肩,看着空蕩蕩的校場,沉默無語。

好半天,曹朋突然道:“若我記得不錯,你和士載同年。”

“嗯!”

“那到現在,可有表字?”

“呃……”

“你要是願意,我贈你一個。

你是孫家的長子,不若叫做伯文,你以爲如何?”

孫家長子?

這個稱號,不免有些遙遠。

在江東,可能已經沒有多少人,還記得他這麼一個長子吧。人言孫家長子,必然想起去年纔出生的孫登,而不會是他孫紹。伯,是嫡出纔能有的表字。而在江東,人們說起嫡出,必然第一個想起的,便是孫權。

孫紹眼睛一紅,忙起身道:“謝老師賜字。”

“坐吧!”

曹朋拍了拍長椅,突然長嘆一聲。

“伯文,你對你父親,有印象嗎?”

“恩?”

孫紹一怔,猶豫了一下之後,搖了搖頭。

他出生的時候,孫策忙於征戰,幾乎不着家。母親生他時,難產而死,可孫策卻不在身邊。後來,孫策寵愛大喬,也不曾太多關注。等孫紹開始真正記事,孫策卻已經故去,只有一個極爲模糊的記憶,以及從他人口中,得知的消息。至於孫紹自己,說實話,對孫策印象不深。

“我第一次見到你父親的時候,那是你方週歲。

是一個很英武,很豪邁的人……當時我覺得,做人當如小霸王一般。可是後來,我改變了這個想法。特別是聽到你父親死訊,更是如此。

伯文,你知我如何看你父親?”

孫紹一怔,詫異向曹朋看去。

曹朋則笑了笑,輕聲道:“伯符勇武過人,有霸王之風。

然則,這世上只有一個霸王,伯符永遠都只能做一個小霸王,而無法成爲真正的霸王。伯文可知道,要爲霸王,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

不是你有多麼強大的武力,也不是你有多麼厲害的智謀,而是責任……

你父親,是一個沒有責任感的莽夫而已。”

“你胡說!”

孫紹聞聽,長身而起,滿面怒容。

“我父親,乃當世英雄,絕不是你說的那般。”

“英雄?何爲英雄?”

曹朋聞聽,哈哈大笑,“殺幾個人,奪幾座城池,爲一方諸侯,便是英雄嗎?若真如此,這世上英雄,未免太多。爲霸王也好,爲英雄也罷,只在一個責任。今魏王,乃至劉備,都可以稱之爲英雄,甚至包括袁紹、劉表,也算得英雄。惟獨你父親,不是個真英雄,因爲他沒有責任感。”

“我說這些,你可能覺得不高興,不順耳。

但我說的,是事實……爲英雄,當胸懷天下。伯符當時爲江東之主,身系江東安危。可他卻自以爲勇冠三軍,隻身前往柴桑,才遭遇許貢家臣伏擊,以至於身死。他這是不自重……一個不自重的人,如何算得英雄?大丈夫生於世上,持三尺青鋒,搏不世功業,本事正常。可問題是,你父親當時,已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身系整個江東的命運。

從大處說,正是因爲他這種不自重,莽撞,令江東上下,陷入了危機。

而從小處來將,他上有老母,下有妻兒。

明明是一方諸侯,卻要逞那匹夫之勇……你可以說他是自信,但我卻以爲他是不自重。他是江東之主,更是你的父親,你母親的丈夫,你祖母的兒子,可是卻不自愛。這就是沒有責任感,絕非一個真英雄所爲。”

孫紹,沉默了!

他對孫策的瞭解,的確不多。

所聽到的,也無非是孫策當年如何豪勇,如何勇冠三軍……

可是曹朋這個論調,他從未聽過。從小,他以父親作爲偶像,可在這一刻,他發現自己的偶像,似乎破滅了。

“我今天爲何要打你,知道嗎?”

“我……”

“你沒有做到你的承諾!

我也知道,是你母親讓你離開……可是你出門時,是怎樣答應我呢?

我要你照顧好你母親,你姑姑……

你若是沒有應下,我什麼都不說。可你應下了,這就是你的責任!不管那過程,有多枯燥,你多不喜歡。但你應下的事情,你卻沒有做到!

就如當初,你父親信誓旦旦,要光復孫氏門楣。

可結果呢?

他不自重,不自愛,身死魂滅,卻留下你孤兒寡母,淒涼過活。你二叔執掌江東,對你忌憚提防,百般壓制。到最後,不得不背井離鄉,不正是因爲當初你父親,沒有盡到他的責任所致?你可曾想過這些嗎?”

孫紹低下了頭,沒有再開口。

曹朋嘆了口氣,站起身來,“伯文,你可有理想?”

“我,我想有朝一日,奪回我父基業。”

“你父親的基業是什麼?”

“江東!”

“可我問你,十年了,這江東可還多少人,記得你父親?”

曹朋輕聲道:“連你姨丈,都不肯幫你,爲你解除煩惱,你以爲將來,有多少人能聽從你的命令?伯文,你和我一樣,都不是爲一方雄主之人,與其爲了你無法完成的目標,倒不如想一想,更實際的事情……

比如,如何讓自己更強大,如何讓你的母親,還有妹妹過上更好的日子。

而今江東是孫權的孫,而非孫策的孫。

你還是好好去考慮,怎樣才能盡到一個好兒子的責任,讓你母親快活。”

曹朋說罷,便不再贅言。

他拍了拍孫策的肩膀,轉身離去。

卻不知,在校場的一隅,喬夫人和孫尚香怔怔的站立。

看了看曹朋的背影,又瞅了瞅在那裡發呆的孫紹。喬夫人的眼睛紅紅的,貝齒輕輕咬着紅脣,好半天,她嘆了口氣,拉着孫尚香轉身走了。

正月初一,註定是一個不平靜的夜晚。

環郎帶着人,來到郡廨要人,卻被步騭直接打了出去。

“這步子山,忒無禮了!”

環丘忍不住破口大罵,對他老子環郎說:“父親,步子山如此無禮,分明就是不把你放在眼裡。他這樣做,咱們日後,又如何在鄴城立足?”

哪知道,環郎反手就是一巴掌。

“都是你這畜生招來禍事,沒事去惹那曹閻王作甚?”

環丘長這麼大,還沒有被這麼打過,一下子就發作了……

“還不是你沒本事,怕了那曹朋,卻來找我出氣。

若有膽子,去尋那曹朋的事,何必拿我來出氣?再說了,我又不知道是曹朋的家眷,就算言語間有些冒犯,何至於如此?曹朋如此跋扈,你卻不敢出頭,只敢在家裡作威作福……我不管,我不會去向他道歉。你若是怕他,我去找姑母做主!我就不信,就沒人能治得了曹朋。”

環丘說着,就衝出了家門。

環郎張了張嘴,想要阻攔,但話到嘴邊,還是又咽了回去。

環丘話說的無禮,但也並非沒有道理。

沒錯,你曹朋是厲害,是牛逼,可是你也太霸道了些……打了我的人也就算了,還把人抓起來。我好歹也是左中郎將,是環夫人的族兄,你卻仗着你曹氏族人的身份,絲毫不把我放在眼裡,實在是欺人太甚。

還要我帶着兒子,去登門道歉?

你想都別想……

不行,我若是不能出了這口氣,日後又如何在鄴城立足?

不過考慮到曹朋那赫赫兇名,環郎還是有些心悸。他轉念一想,你不是張狂嗎?那就讓小丘尋夫人說話,看你能奈我何。我就不信,連夫人也治不得你嗎?

說實話,環夫人是不想插手這件事。

當初爲環郎謀了這麼一個左中郎將的職務,已經是費了不少心思。若不是感覺勢單力孤,而荊襄世族相繼倒戈,讓環夫人感受到了莫名的壓力,她也不會把環郎提到這麼一個職位上。也是曹操身子衰弱,比之當年要似乎好說話一些。可即便如此,環夫人依然感受到了巨大壓力。

一切,都是爲了倉舒未來!

曹衝而今,已經從潁川書院出師,拜東鄉侯,假平虜將軍,南中郎將,被曹操所重視。

匈奴河之戰,曹衝參軍事,隨同作戰,斬殺十人,戰績不俗。

可是,曹彰卻已拜五官中郎將,鎮北將軍,譙侯,在軍中威望甚高。如此一來,曹衝能否爭得過曹彰,讓環夫人極爲憂慮。更重要的是,隨着曹彰資歷越來越深,身邊已經聚集了不少親信。昔日袁紹降將,如張郃等人與曹彰走的很近,牽招、蔣義渠以及管承,也都臣服曹彰。

去年,曹彰還請出了早已歸隱的許攸爲謀士,更拜得荀悅爲師,得到了荀氏之助。曹彰的班底,也在不斷的擴張,遠非曹衝可以相提並論。

同時曹植也逐漸嶄露頭角,憑藉其超凡脫俗的文采,而得到曹操看重。

曹衝的對手,越來越強大,讓環夫人堅定了,爲曹衝招攬幫手的決心。若非如此,她斷然不會讓環郎出任左中郎將。只是沒想到,這正月初一,環郎就惹上了曹朋。環夫人早已得到了消息,心中也極爲不滿。

她覺得,曹朋實在是太張狂了!

沒錯,大王寵信你。

你的功勞高,聲名響亮,可是卻不能這樣目中無人。

環丘找到環夫人一鬧,讓環夫人也是心中煩悶。

“倉舒,你以爲此事,當如何是好?”

曹衝喝了一口酒,沉吟良久之後,輕聲道:“環丘少不更事,母后最好不要插手其中。曹朋而今,氣焰正熾,他環丘招惹了曹朋,活該倒黴。

母親莫忘記了,那曹朋最是看重家人。

當初伏均前車之鑑,他曹朋連伏完都敢殺,又怎會懼怕環郎?這件事,咱們不能出面。只要出面,且不說被掃了面子,更可能會惹來麻煩。”

曹衝而今,業已十五。

環夫人聞聽,不由得輕聲道:“倉舒,可那畢竟是你舅父啊。”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留之何用?”

曹沖淡然一句,確使得環夫人心裡,沒由來一顫。

曹操曾說過,曹沖涼薄。以前倒不覺得什麼,可今日一看,果然如此。

不過,若沒有這份心狠手辣,焉能做得大事?

環夫人想到這裡,旋即釋然。

“只是,這件事也不能讓曹朋得逞。”

“此話怎講?”

“不管怎麼說,那環郎也是母親族人。如果真插手不管,恐怕冷了族人的心。而且與他人看來,母親連自家人都顧不得,如何能安心效力?

所以,母親要管,卻不能插手。”

孩子的確是大了!

就這番話,可以看出曹衝的心智,已經成熟。

只是,這要管,卻不能插手,又是什麼意思呢?

環夫人疑惑的看着曹衝,卻見曹衝一笑,來到她身邊,在她耳邊低聲言語。

“這件事,母親絕不能露面。

明日一早,孩兒會去武鄉侯府拜會……不管怎麼說,曹朋總是與孩兒有師生之誼。出了這種事,孩兒也該出面寬慰先生,母親以爲孩兒說的可對?”

環夫人的臉上,頓時閃過一抹笑容。

“我兒,言之有理!”

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4章 成記商行第486章 涼州大決戰(五)第403章 文姬之請(一)第432章 雪花那個飄第17章 誰比誰高貴(四)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160章 雙姝(續)第548章 生死之謎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201章 水攻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459章 涼州亂(七)第721章 葭萌關之藤甲兵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732章 噩耗第708章 何不深閨鎖大喬?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727章 最後考驗第198章 出兵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189章 慘案(四)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159章 雙姝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339章 三字經第93章 風起雲動第542章 杜伯侯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363章 割喉禮第171章 隨行江東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198章 出兵第9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51章 夏侯蘭第200章 鄧芝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23章 火神歌(二)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638章 長阪坡(一)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245章 衣帶詔第612章 曹黃初會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299章 斬顏良第373章 尋釁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676章 殤(四)第61章 龍潭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699章 小兵傳奇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14章 鹿門弟子(一)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197章 威懾第477章 雲動(四)第112章 啓程第80章 疑竇叢生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113章 願聞其詳第95章 綿裡藏針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692章 新紮西北王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720章 烽火葭萌關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232章 抉擇第20章 橐(二)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105章 虎豹騎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
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4章 成記商行第486章 涼州大決戰(五)第403章 文姬之請(一)第432章 雪花那個飄第17章 誰比誰高貴(四)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160章 雙姝(續)第548章 生死之謎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201章 水攻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459章 涼州亂(七)第721章 葭萌關之藤甲兵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732章 噩耗第708章 何不深閨鎖大喬?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727章 最後考驗第198章 出兵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189章 慘案(四)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159章 雙姝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339章 三字經第93章 風起雲動第542章 杜伯侯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363章 割喉禮第171章 隨行江東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198章 出兵第9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51章 夏侯蘭第200章 鄧芝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23章 火神歌(二)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638章 長阪坡(一)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245章 衣帶詔第612章 曹黃初會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299章 斬顏良第373章 尋釁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676章 殤(四)第61章 龍潭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699章 小兵傳奇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14章 鹿門弟子(一)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197章 威懾第477章 雲動(四)第112章 啓程第80章 疑竇叢生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113章 願聞其詳第95章 綿裡藏針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692章 新紮西北王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720章 烽火葭萌關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232章 抉擇第20章 橐(二)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105章 虎豹騎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