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

“陳宮va曹洪。

曹朋登上望樓,鳥瞰南城門戰場,但心思早已飛到了北城門外。

十一月二十七日,沂水、泗水等河流已築壩蓄水結束。呂布敗亡的日子,已爲時不遠。

可一直到目前爲止,曹朋也沒能想出一個妥善的法子。

原因嘛,很簡單。

呂布其實還是想偷生芶全,但陳宮態度堅決。

同時,呂布也不可能放下架子,真的向曹操低頭。後世白門樓上,呂布被擒之後曾與曹操說:我服了你,以後我們兩個聯手,我領騎軍,你統步軍,天底下還有誰再也無人能抵擋明公。

這句話乍聽,似乎並沒有什麼問題。

可你如果仔細琢磨,就能砸摸出一點不尋常的滋味。

你這還沒有投降呢,就想要獨領一軍?而且還是最精銳的騎軍……你統騎軍,曹操領步軍,那打出來的戰果又該算誰的呢?嘴巴上呂布願意臣服曹操,可是這心裡面,還是把自己看作溫侯。這就是一個位置的問題。呂布即便是被曹操俘虜了,也沒有能擺正自己的位子。如此情況下,曹操又豈能饒過呂布?不可否認,呂布武勇天下第一,這一點誰都不能否認。

而他統領騎軍的能力又強,臨陣變化,指揮方面甚至無人可以比擬。如果他是一員戰將,還好說一些。可問題是,呂布的野心太大了!而他的能力,從來都沒能和他的野心成正比。

說好聽一點,呂布是單純。

說難聽一些,他就是愚辦……

爲武將者,是單純;但逐鹿天下,就是愚蠢。

呂布,還沒有成爲一個政治家的必要覺悟,厚與黑都做得不夠偏偏又野心勃勃,不死若何?

這樣一個人,如何救?

且不說救了呂布之後,會和老曹翻臉;就算和老曹不翻臉,曹朋就能降伏得了呂布不成?

救了之後,如何用?

這問題一直困擾着曹朋,使他最終決定,放棄救援呂布。不救呂布”只救他的家人……這個難度相對來說,還算輕鬆一點。從歷史的經驗來看老曹應該並沒有危難呂布的家人,只是後來究竟是什麼結局,誰也不清楚。

呂布沒有兒子……不對,有一個假子,但不足爲慮。一羣女人,威脅相對較弱真救下了,曹操也不會翻臉。

可問題又來了,怎麼救?

遠處城樓下,喊殺聲震天介響;大營中,卻是肅穆而整齊。

曹朋到了曹洪帳下之後,除了他手中精選出來,經歷過曲陽之戰的三百銳士之外餘者盡數交付曹洪。在他眼中,一千多兵卒交出去似乎很可惜但實際上卻卻下了一個老大包袱。

那些人,並非海西人,也沒有經過生死大戰。

說穿了這一千多兵卒是由降卒組成,對曹朋並無太多歸附之心。

東陵亭有二百兵卒,曲陽尚有三百留守,而手中留有三百人,對曹朋目前而言已足夠了!

他的身份和地位還達不到那種動輒上千衛隊的資格。

有這八百人,已經逾越了禮制。雖說亂世之中不需要在意那麼多的禮法,可他現在是曹操的手下必須要考慮到曹操的想法。換句話說,他必須交出兵權!留有八百人曹操不會在意,可如果留下幾千人,曹操肯定會有忌憚。遲早要交出去,倒不如爽快些,主動交出。

再說了,曹朋和曹洪關係親密,交給曹洪也算是交給了自家人。

曹朋這種爽利的態度,也着實讓曹洪開懷。接收一千七百兵卒後,曹洪便奏報曹操,由曹朋派人繼續執掌下相。道理很簡單,下相轉運的糧草,全都是曹朋提供,自然該由他執掌。

曹操不會駁了曹洪的面子,欣然答應。

旋即,曹洪以鄧範爲別部司馬,假下相長事,坐鎮下相。

爲什麼是鄧範?

而不是潘樟,夏侯蘭等人?

論能力,論才學,潘樟夏侯蘭,甚至包括王旭在內,都比鄧範強。

可別忘記了,鄧範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義之中的老五。換句話說,鄧範和曹朋一樣,那都是自己人。這種情況下,曹洪當然選擇更熟悉的邸範,而非潘璋和夏侯蘭等人……不過,曹朋沒有忘記爲潘樟和夏侯蘭請功。

包括暫代曲陽長的步鶯,統一被任別部司馬,也算是有了一個交代。尊洪任命的別部司馬,可是比之前他們所任的別部司馬強。之前曹朋任他們別部司馬,不在朝廷登錄。可曹洪任的別部司馬,是軍職,在朝廷中有登錄,也算正式成爲朝廷官員。

配二百石體祿,比之早先,自然不同。

用一千七百人,換來衆人的前程,更能減少自己的麻煩,曹朋何樂而不爲?

所以,潘樟和夏侯蘭,隨鄧範出鎮下相,曹朋只留下甘寧在自己身邊。十一月的徐州,天氣很冷。望樓下,三百悍卒身着薰兄披衣,跨刀執矛,背弓負箭”整齊而肅穆的立於周圍。

甘寧站在曹朋身側,已換下身上錦袍,改着薰兄披衣。

披衣,類似於一種披風的服裝,內着一件魚鱗鐵札甲。這魚鱗札甲,由醜口枚鐵片製成,重四十餘斤。如果不是甘寧這種力大魁梧者,普通人根本無法穿戴。但即便是這樣一件鐵札甲,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穿戴。曹朋奪取了下相之後,從庫府中得來這件札甲,贈與了甘寧。

“公子,何故不成聲?”

“我在想,該如何才能救出呂布家人。”

甘寧道:“這有何難,讓呂布把家人送出來不就走了?”

“哪有這麼容易!”

曹朋笑了笑,聲音放低“呂布手下,心也不齊。況且呂布猶自存幻想,豈能輕易把家人送出?

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將他家人救出來,首先就是要保密。

還有一點,呂布……我救不得他!如何能使他絕了念想,終究是一樁麻煩事情我尚未想出妥帖主意。”

“那……”

“此事不急,呂布尚未到山窮水盡之地,必然不會輕易相從。”

“山窮水盡?”甘寧問道:“那要等到什麼時候?”

曹朋揉着面頰回答:“也許”就在今晚!”

建安三年十一月二十九,天色轉陰。

一夜寒風呼號,氣溫陡降。至午時,鵝毛大雪紛紛揚揚灑落,徐州迎來了建安三年的初雪。

雪勢越來越大,在牛後達到了極致。

狂風捲過雪花漫天飛揚,使得人們視線受阻。如此惡劣天氣根本無法對下郊發動攻擊。於是曹操下令,暫休兵一日。待大雪停息之後,再做攻擊。同時下令各部兵馬,後撤十里。

下邦城南的軍營中,曹朋曹洪甘寧,以及正好輪休,前來找曹朋的典滿許儀,正聚集於大帳中開戰。一張四四方方的桌子,上面鋪着罕見的白鹿絨毯。白鹿絨毯上,擺放着一百零八張用玉石雕琢而成的麻將牌。這麻將牌透着淡淡的翡翠鸀,一看就知道屬於那種名貴玉石。

曹洪坐莊”興高采烈的打出一張牌,咧大嘴笑道:“老子這把牌,贏定了。”

典滿紅着眼睛,惡狠狠道:“勝負尚未可知。”

甘寧一言不發,臉上明顯透着緊張;而許儀呢,一臉頹然之色,顯然是輸了不少……

“今夜”不安寧啊!”

大帳外,黑漆漆,寂靜無聲。

除了巡夜的巡兵之外,所有人都縮在帳蓬裡,不肯出來。

“公子”你說呂布會不會偷營?”

“不好呃……不過不用擔心,營中早已做好了準備。如果呂布出城,那就是自尋死路。”

鄧芝低聲道:“那可有什麼頭緒?”

曹朋左右看了一眼“我已命楚戈混入城中,那小子眼皮子活絡,想來可以找到機會。”

“但願得!”鄧芝呼了一口濁氣。

“我還是覺得,咱們這一次,有些冒險了。”

“冒不冒險,咱們都已經在這裡了。大丈夫恩怨分明,既知有危險,有些事情也必須去做。”

鄧芝頗爲讚賞的點點頭!

東漢末年,國家這個概念並不明確,甚至有些模糊。

自古以來的家天下思想,使得人們首先考慮的,是,家,的感念,對“家”的忠城。所謂忠貞,並不是沒有,但這個概念和國家的概念一樣,都很模糊。人們評判一個人的好與壞,首先是從“義,字考慮。這“義”又是什麼?其涵蓋的範圍很大,一時間也無法說清楚。

對父母的孝,對國家的忠,對朋友的情……

等等諸如此類的概念,都可以歸攏到“義,字當中。

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不管這個“義,自孔子傳至東漢末年,其含義出現了多大的變化,重義之人,總能令人敬佩。

軍帳中,有些喧鬧。

忽然,曹朋站起身來,走到大帳門口,側耳傾聽。

只聽遠處傳來天崩地裂的聲響,轟隆隆似萬馬奔騰……

“決堤了!”

曹朋大喊一聲,匆匆走出軍帳,爬上了望樓。

他手搭涼棚向外觀瞧,之間夜色中,一道亮白銀線出現,轉眼間變成滴天巨浪,呼嘯着向下郊方向衝去。下郭的地勢相對偏低,那河水涌來,迅速便淹沒過去。沂水等四條河流蓄水十餘日,其水量已經積蓄到了驚人的地步。河水卷着木樁巨石,呼嘯着向下郊城衝擊而去。

轟隆”轟隆……

四條河流的洪水匯聚在一起”拍打在下郊城牆之上,發出轟鳴之聲。

早已做好準備,撤退到高出的曹軍,看着淌天洪水襲來的剎那,也不禁一個個變了臉色。

曹洪哈哈大笑,甘寧面色凝重。

而曹朋看着身下汪洋,不由得輕嘆一聲:“下郊,完了!”

隨着他這一聲感慨,忽聽下那城方向傳來一聲轟鳴。

黑夜中,半截城牆承受不住兇猛的洪水衝擊,一下子倒塌。一道可以容納三輛馬車出入的缺口,驟然出現。

“破城了,破城了!”

下邦城中,人們奔走呼喊,嘶聲不止。

曹朋神色慘然,默然不語。

好半天,他自言自語道:“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裡徐州路。郊王都,意躊躇。傷心秦楚經行處,宮闕萬舟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鄧芝聽得真切,不由得激靈靈,打了一個寒顫。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下郊,作爲昔日下郊國王都所在,堅厚城牆終於擋不住洪水衝擊,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

洪水衝進了下郊城內,摧毀無數房舍,更使得百姓失去了家園。

不過,下郊共有內外小三道城牆。外城告破之後,呂布在第一時間,收攏兵馬,自外城後撤,退入內城堅守。

此時呂布,手中只剩下三四千人。

但據城而守,已經足夠。內城城牆不似外城高”但勝在堅孱。

曹操即便是想要強攻內城,也必須花費出巨大的代價。這不是曹操所期望的結果……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那豈不是兩敗俱傷,平白便宜了別人。就在他躊躇之時,荀攸獻出一計。

“略公何必憂慮,呂布如今”已成甕中之鱉。

外城告破,他再無回還餘地。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如……今明公兵力十倍於呂布,更有海西存糧,使明公糧道不絕,無後顧之憂。下郊內城,能有許多存糧?只需圍城,不出十日,下郊必破。到時候,那呂布就算有天大能耐,也只有束手就枷……明公實多慮也。”

曹操聞聽此計,不由得喜出望外。

沒錯,小小的下郊內城,又能有多少糧草?

呂布空有三四千兵馬,再加上小城裡的家丁奴僕,以及內城裡的官員故吏,足足有六千人。

這六七千人每日消耗的糧草,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只要把下郊給圍死了,那麼用不了多久,呂布部曲不攻自破。

曹操立刻下令,將下郊內城”團團圍住……

水淹下郊的第二天,曹朋隨曹洪所部,進駐下郊城中。行走於溼涔涔的街道上,曹朋突然間生出無限感慨。

“二哥,三哥,還記得一年前,咱們在這裡與呂布交鋒嗎?”

長街空蕩蕩,兩邊酒樓冷冷清清。

一年前,曹朋典滿和許儀三人,曾在這裡,與呂布進行過一次短暫的交鋒。

那一次,合三人之力,卻被呂布一擊而敗。如今回想起來,令人頗有些感慨,世事無常……

曹朋勒住戰馬,擡頭仰望長街旁的酒樓。

那天,呂藍就在這酒樓中觀戰,也正是因爲她的緣故,才使得自己一行人,免於被殺之厄。

當日”她救了我!

曹朋猛然發現”他欠呂家的,不止是貉蟬一個人,還有呂藍。

嬌憨的笑聲,在耳邊迴響,那張天真的笑靨,浮現在曹朋的眼前:無論如何,我也要救她們!

曹朋下意識握緊了拳頭。

“曹友學,救我!”

就在曹朋陷入沉思之時,忽然聽到一聲呼喚。

他擡頭看去,不由得笑了……

不知不覺,曹賊字數已過百萬。

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8章 荊襄豪門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676章 殤(四)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240章 生擒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271章 雪蓮,雪蓮(二)第622章 老驥伏櫪第80章 疑竇叢生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二)第159章 雙姝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655章 野望(二)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623章 天災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19章 新家(二)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475章 雲動(二)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636章 梳理(三)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201章 水攻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518章 疏離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339章 三字經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558章 南陽太守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194章 海陵尉第406章 紅水縣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232章 抉擇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172章 丹陽一夜第530章 角力第64章 老君觀裡話前程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235章 老嫗第501章 生子當若小曹賊第689章 西北風雲再起第448章 洛神爲婢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598章 反戈一擊第585章 羊衜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170章 河一斬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348章 朱夏第274章 案中案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208章 第一日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243章 回家第112章 啓程第174章 情信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732章 噩耗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39章 危機感第70章 霸王三甩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197章 威懾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544章 史老大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363章 割喉禮第676章 殤(四)第503章 驚怒第494章 涼州大決戰(十三)
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8章 荊襄豪門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676章 殤(四)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240章 生擒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271章 雪蓮,雪蓮(二)第622章 老驥伏櫪第80章 疑竇叢生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二)第159章 雙姝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655章 野望(二)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623章 天災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19章 新家(二)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475章 雲動(二)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636章 梳理(三)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201章 水攻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518章 疏離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339章 三字經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558章 南陽太守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194章 海陵尉第406章 紅水縣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232章 抉擇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172章 丹陽一夜第530章 角力第64章 老君觀裡話前程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235章 老嫗第501章 生子當若小曹賊第689章 西北風雲再起第448章 洛神爲婢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598章 反戈一擊第585章 羊衜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170章 河一斬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348章 朱夏第274章 案中案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208章 第一日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243章 回家第112章 啓程第174章 情信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732章 噩耗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39章 危機感第70章 霸王三甩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197章 威懾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544章 史老大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363章 割喉禮第676章 殤(四)第503章 驚怒第494章 涼州大決戰(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