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殤(四)

風城頂守衛森嚴。 .

王雙率領近二百名暗士悄然入山,還要神不知鬼不覺的拿下對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天亮以後,江夏兵再次發動了潮水般的攻擊。

而風城頂上的礌石轟擊,也沒有停息。這就說明,王雙沒有得手!否則風城頂的威脅,就應該不復存在。曹朋也很清楚,對手既然能想出這樣的招數,又豈能沒有防備?王雙等暗士的安危,曹朋倒是不太擔心。對於這支史上第一支叢林特戰隊的戰鬥力,曹朋還是非常放心。

問題在於,他快要撐不住了!

一個晌午的時間,下雋曹軍死傷超過二百,比昨日的情況更加嚴重。

如果繼續在東關堅持,勢必造成更大的傷亡。江夏兵今天的攻擊,較之昨日更加兇猛。想必關羽也知道,沒拖延一日,就會增加一倍的危險。曹軍主力隨時可能突破鄂縣防線,直逼下雋。如果他不能在曹軍主力抵達之前攻克下雋,那麼數千兵馬,就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所以,關羽幾乎是不計傷亡的進行攻擊。

憑藉着風城頂的壓制,江夏兵可以迅速逼近下雋城牆……一波又一波的衝擊,令下雋東關岌岌可危。江夏兵死傷慘重,但是曹軍的傷亡,同樣驚人。到正午時分,幾乎達到了一比一的傷亡數字。

曹朋知道,繼續堅守東關,已失去了意義。

江夏兵再次發動了攻擊,出人意料的,是風城頂的壓制,卻突然間消失了……

曹朋一怔,旋即反應過來。這很有可能是王雙等人已經得手,只是來得晚了一些,曹朋已經決定,撤出東關。

原本打算在東關堅守兩日,但而今,只守了一天半。

關羽真的是瘋了……

這傢伙爲了奪取東關,至少損失了一千多人。可是看他的樣子,卻絲毫沒有氣餒,一副誓要攻取下雋的架勢。

“恆若,準備棄守東關。”

由於寇封戰死,文武重傷。

所以如今跟隨曹朋守禦東關的副將,便是羅蒙。

“回大都督,兒郎們已經準備妥當。”

曹朋點點頭,頗有些留戀的看了一眼已經被鮮血浸透的東關城牆,內心裡輕輕嘆息一聲,下令全軍撤退。

昨天,東關城頭有守軍千餘人。

而現在,撤離東關的曹軍將士,不過三百餘人。

可以說,這一天半的時間裡,曹軍的傷亡之慘重,觸目驚心。但也正是這一天半的時間,使得正可以從容佈置,在下雋城中,設下了第二道防線。曹朋相信,憑藉東關橋,至少可以在堅守兩至三天。

所謂東關橋防線,其實就是以雋水爲分界,在東關橋上設下埋伏。

在這裡,就必須要介紹一下下雋城的整體地勢。先前說過,下雋建立在暇心畈。畈,亦指窪地。地勢相對低凹,想要衝擊下雋,就必須要先衝入凹地,而後纔可以發動有效攻擊……

而下雋整座縣城的地勢,卻又是西高東低。

從東關入城,至雋水,有一條大約三十度傾斜的斜坡。當初建城的時候,爲方便通行,所以在東關大街上用碎石鋪築成路,可以並行三輛馬車。說起來,這東關大街,也算是非常寬敞。

這也是從東關到西關,唯一的一條通路。

雋水上架設了一座堅固的石橋,連接雋水兩岸。

以前,由於擔心洪澇的問題,所以下雋主要是在西岸開發,而東岸也就變成了貨真價實的貧民區。

爲了保證下雋之戰的勝利,曹朋下令,將整個東關的建築全部推倒,使之變成了一片難以行走的廢墟。同時,又留下了東關大街,作爲唯一樞紐。那些居住在東關的百姓,全部撤離至西岸,讓整個東岸,變成了一塊空曠的無人區。

經過正數日趕工,東關橋防線,已經趨於完善。

大批從東岸拆除的土石,堆積在東關橋橋頭,形成了一道約半人多高的馬牆。

站在橋頭,可以鳥瞰整個東岸。江夏兵的一舉一動,也都盡入眼簾。趁着江夏兵休整之際,曹朋率領曹軍退出東關,直奔東關橋。

而在東關橋西岸,一杆大纛迎風飄揚。

大纛上書:都督荊南,橫野將軍。正中央一個斗大的‘曹’字,確是掐金邊,走銀線,在陽光下閃爍光芒。

曹軍,嚴陣以待。

當曹朋和羅蒙帶着人抵達東關橋的時候,正帶着劉聰,迎上前來。

“辛苦大都督。”

曹朋一笑,“言何辛苦,本份而已。”

說着話,他扭頭對羅蒙道:“恆若,帶着兄弟們下去好生歇息,東關一戰,兒郎們確是辛苦。”

“喏!”

只有親身經歷了東關血戰,才知道那裡的戰鬥,是何等慘烈悲壯。

羅蒙方經歷半日廝殺,已是精疲力竭。聽到曹朋吩咐,也不推辭,連忙帶着人,過橋而去。

“情況如何。”

“回大都督,一切已準備妥當。”

曹朋正色道:“孝直,我等需在此堅守至少兩日,告訴兄弟們,務必堅持,我當親自督戰。”

說實話,曹朋此時也疲憊不堪。

然則身爲主將,他卻不能休息,必須要坐鎮中軍。

所謂中軍,就設立在東關橋西岸。一旦東岸防線告破,他就要直面江夏兵的衝擊,可算得上是危險之至。但在這個時候,他必須要堅持。與正商議片刻,正當他準備巡視軍營時,忽聽東關方向,鼓聲隆隆。緊跟着傳來轟鳴巨響,並伴隨着震耳欲聾的喊殺聲,傳入耳中。

曹朋臉色一變:東關城破!

原以爲,關羽會休整一下,哪知道這傢伙竟然這麼着急,只這麼一會兒的夫,便開始攻擊。

“大都督……”

“我累了,要去睡覺。

天黑之前,這裡一切交由孝直負責。”

這個時候,曹朋表現的越是輕鬆,曹軍將士就越是安心。

正微微一笑,“大都督只管歇息,有正在,絕不容賊人擾大都督好夢。”

“如此,就拜託孝直。”

曹朋頷首,轉身離去,直奔中軍大帳。

喊殺聲越來越近,可是曹朋卻顯得無比平靜,神色中透着幾分安詳。一路走過來,曹軍將士看到曹朋那份愜意輕鬆的模樣,也不由得隨之心安。走進中軍大帳後,曹朋將身上染血的衣袍脫下,換了一件乾爽蟬衣,命人將大帳帳簾挑起,而他則高臥榻上,酣然入夢了……

那份安詳自若,那份氣度,也使得曹軍頓時士氣大振。

站在中軍大帳外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裡面安然入睡的曹朋。又有什麼,能比這種姿態,更能安撫軍心?

喊殺聲越來越響,但曹朋卻恍若未聞。

他是真的累了!

一頭栽倒在榻上,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而在東關橋頭,正身着皮甲,手扶寶劍,親自督戰。

眼見江夏兵出現在長街盡頭,正的臉上,頓時露出一抹詭異的笑容。

他扭頭,對劉聰道:“孟明,準備好了?”

“只等軍師號令。”

正點點頭,一擺手,就見從橋西頭推過來兩輛梭形衝車。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地面上有四條凹進地面的軌道,一直延綿至長街盡頭。衝車之上,填滿了碎石斷木,顯得極爲沉重。而在衝車周圍,則包裹黑布。那上面,潑灑了桐油,兩個彪形大漢手持火把,站在衝車後方。

東關內,關羽催馬入城。

風城頂上突然失去了礌石壓制,他就知道事情不妙。

然而,東關告破,風城頂的作用已經失去。關羽分的清楚輕重!他知道,當務之急是要儘快攻克下雋,而後整頓兵馬,並派人向劉備求援。風城頂的馬謖雖是個人才,可是相比之下,卻比不得當前軍務。所以,關羽沒有理睬風城頂的變故,而是率部直接衝進了下雋城內。

一入城,關羽頓時懵了!

從他的角度看去,可以清楚的看到那東關橋上築起的馬牆。

很明顯,曹軍並不準備就此放棄,而是要堅守下雋。

好毒辣的曹家小兒……這分明是要置我於死地!

關羽咬牙切齒,低聲咒罵。曹朋這一手的目的,已經非常清楚……我可以讓出城關,但是我會憑藉整座城池和你周旋。只要你關羽一天不能把下雋全部佔領,我就要拖住你一日。

縱馬登上東關城頭,關羽駐足,舉目眺望。

好開闊的視野!

整個東岸,猶如一片廢墟。

殘垣斷壁,粗木巨石可謂是犬牙交錯。如果想要從廢墟上發動衝鋒,就必須要遭遇曹軍兇猛的弓箭襲擊。道路崎嶇坎坷,若發動攻擊,勢必要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而這裡,風城頂已無造成壓制和威脅。同樣的招數,於東關有效,可是在下雋城中,卻無產生效果。

“君侯,這當如何是好?”

有親隨上前詢問。

關羽一咬牙,“給我衝……若不能攻下東關橋,渡過雋水,我們依然是死路一條。”

“喏!”

江夏兵此時的士氣不錯。

剛攻克了東關,正是志得意滿,氣焰囂張的時候。所以當關羽一聲令下後,江夏兵立刻發動了兇猛的攻擊。廢墟之上,有盾兵在前,掩護前進;而在東關大街上,江夏兵把臨時製作的簡陋擋箭牌推在前面,向東關橋緩緩推進。剎那間,東關橋頭,萬箭齊發……站在東關城頭,可以清楚的聽到那弓弦如一的聲響……錚!嗡……一排利矢沖天而起,飛射而來。

好在盾牌手在前,可以阻擋箭矢襲擊。

同時,關羽下令,命弓箭手還擊,掩護兵馬推進。

雙方一陣鬥箭,就聽那箭矢破空,發出咻咻聲響。一聲聲慘叫,夾雜在那箭矢的歷嘯聲中,令人不寒而慄。

江夏兵的弓箭手,佔居人數的優勢。

而曹軍的弓箭手,則憑藉地形……雙方你來我往,纏鬥不止。而江夏兵則不斷逼近東關橋,在距離東關橋頭還有四百餘步的時候,正突然拔劍,厲聲喝道:“衝車,給我推過來……”

兩個彪形大漢,舉着火把點燃衝車上的引火物。

剎那間,衝車之上,烈焰騰騰。十個人推着一輛衝車,從橋西頭開始推行,速度越來越快,眼見着到了橋東頭,軍卒猛然鬆手,那衝車沿着凹陷在地上的軌道,沿着傾斜的長街,呼嘯着就衝了下去。正是因爲那一段距離的推動,使得衝車的速度,達到了一個極致。巨大的慣性,使那梭形衝車夾帶千鈞之力呼嘯而來。衝在最前面,推着擋箭車的軍卒不由得一怔。

可沒等他們反應過來,衝車就到了跟前。

江夏兵卒的眼中,就見一團巨大的火球呼嘯而來。

梭形車頭,兇狠的將擋箭車撞擊粉碎,而後勢無可擋的繼續衝擊。

一名江夏兵躲閃不及,被衝車一下子撞飛了出去,身體正面出現了一個極爲明顯的凹陷痕跡。

摔落地面之後,那江夏兵口吐鮮血,頓時氣絕身亡。

而其他的江夏兵,則連忙閃躲。可是衝車車頭上三排倒鉤,卻發揮了巨大的威力。倒鉤兇狠的從軍卒身體上劃過,把江夏兵攔腰斬爲兩段。與此同時,有一些江夏兵閃躲不及,被倒鉤拖着往長街盡頭滑行。倒鉤撕裂了衣甲,撕裂的肌腱,當慣性消失,衝車轟隆一聲倒地之時,那江夏兵已被拖得血肉模糊,恍若一堆爛肉。長街地面上,留下了一道醒目的血印子。讓那些正準備衝鋒的江夏兵,看得是目瞪口呆,面色慘白,一時間竟再也不敢發動衝鋒。

烈焰熊熊,衝車成了一堆廢銅爛鐵。

關羽帶着人來到陣前,看到地面上的衝車殘跡,面頰抽搐不停。

他一眼認出,這衝車是出自諸葛亮之手。當時關羽張飛他們還笑話說,這玩意華而不實,當不得大用。可沒想到,居然產生了如此威力。兩輛衝車撞碎了數座擋箭牌,更使得十幾名軍卒,慘死於長街上。自己親手所造的武器,卻成了己方的追魂貼。關羽,又怎能不怒。

舉目擡頭,向東關橋頭凝視。

卻見橋上曹軍,沒有任何動靜。

打退了江夏兵的攻擊,他們好像絲毫不覺興奮,靜悄悄的,令人心悸……

這,必將是一場惡戰!

其慘烈程度,恐怕尤勝昨日東關之戰。

如果有充足的時間,關羽倒不介意好生和曹軍過招。可問題是,他現在真的沒有時間了……

原以爲攻破東關,這場戰鬥已經結束。

哪曉得東關雖然攻破,可是真正的惡戰,方纔開始!

關羽鳳目圓睜,拔刀厲聲喊喝:“兒郎們,而今危急之時,更當奮勇爭先,殺出一條血路……給我進攻!”

江夏兵在經過了短暫的混亂之後,齊聲吶喊,再次衝向東關橋頭。

東關橋上,曹軍憑藉馬牆的掩護,不斷予以還擊。在這塊長僅止兩裡的長街上,喊殺聲震天,戰鼓聲隆隆。

雙方你來我往,鏖戰不休。

關羽接連發動了五六次攻擊,卻遲遲不見效果。

心中陡然間大怒,他命人取來重甲,劈在身上。手持雙刀,健步如飛,眨眼間便衝到了最前方。

主將親自上陣,江夏兵頓時氣勢如虹。

正虎目圓睜,大聲呼喊。

剛纔江夏兵的進攻,已連放出三十輛衝車……對江夏兵造成了巨大傷亡的同時,也讓正暗自擔心。

如今,關羽親自出陣,卻非同尋常。

wωw•тt kдn•¢ O

按道理說,正應該立刻通知曹朋。

可是,他已經向曹朋保證過,絕不去擾曹朋清夢。而今夕陽西下,距離天黑尚早,怎能驚擾主將。

正大聲吼道:“衝車,給我推過來。”

兩輛衝車呼嘯而來,順着軌道送出。不過這一次,正是下了血本……他連續下令,在短短時間裡,接連送出十輛衝車。兩排衝車,每排五輛,相互連接,烈焰熊熊。就好像兩頭火龍般呼嘯而來,令江夏兵卒,頓時驚慌失措。關羽大吼一聲,跳步側身,閃過了第一輛衝車。手中長刀探出,狠狠斬在那衝車上。夾帶着千鈞巨力的衝車隨之轟然倒塌,橫在長街中央。可是第二輛,第三輛……衝車接踵而至,兇狠的撞在那倒塌的衝車之上。那驚人的撞擊,所產生的巨大氣流,即便是關羽也有些承受不住。他連忙閃身跳起來,躲避飛濺的碎石……

與此同時,從東關橋頭上射來了如雨飛蝗。

關羽手舞雙刀,怒喝連連。

可是,當數百支利矢全都對準他一個人的時候,關羽即便是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防護得當。

而那被撞擊粉碎的衝車,在地面上殘留了一地碎石和燃燒的草木。

關羽在躲避箭矢的同時,還要小心腳下。

這一個不留神,便被一支利箭射中。關羽悶哼一聲,險些栽倒在地上……也幸虧是身披重甲,否則必然被箭雨射成了刺蝟。本想要一鼓作氣,衝上東關。可是接連受阻,關羽也清楚,事不可違。

當下,他緩緩向後退去。

而東關橋頭,兩輛衝車再次放出,迫使得關羽不得不狼狽而走,險些被衝車上的倒鉤掛住。

退回長街盡頭,關羽仍有一種驚魂未定的感受。

看着東關橋上那面迎風飄揚的大纛,他一咬牙,再次下令衝鋒……

“傳我命令,三軍輪流攻擊。

我就不信,他們手裡能有多少衝車……只要那衝車告罄,東關橋守禦,形同虛設。兒郎們,隨我衝。”

關羽在喘息一口氣之後,再次一馬當先,衝上了長街。

江夏兵齊聲吶喊,緊隨關羽而上。

“這傢伙瘋了!”

正大驚失色。

“弓箭手,給我放箭!”

正如關羽所言,你手裡有多少衝車?

只要我有所準備,你衝車的威脅,可以將至最低。而且,我會不斷壓縮你衝車衝擊的距離,只要距離縮短,那麼你衝車的威力,也將會隨之減少。沒錯,我這樣做是會造成巨大傷亡。

但傷亡再大,也好過全軍覆沒。

關羽破釜沉舟,讓正着實感到頭疼。

“這傢伙瘋了,這傢伙他孃的瘋了……”

“他不是瘋了……而是覺察到了衝車的弱點。他這是用人命來縮短衝車的攻擊距離,我卻是小覷了這位漢壽亭侯。”

就在正連連呼喝的時候,忽聽身後有人說話。

正忙扭頭看去,只見曹朋在文武和羅蒙的護衛下,走上東關橋。

“大都督……”

“孝直,休要多言,這不是你的過錯。”

曹朋微微一笑,“狗急了跳牆,人急了拼命……這位關將軍而今,就如同那被逼急了的瘋狗,不顧一切。他這選擇,倒也沒什麼錯誤,只是若沒有冷酷心腸,恐怕也做不出這等決定。

這傢伙,的確是不愧當今將魁元。”

“那……”

“他要消耗咱們的衝車,那就陪着他瘋。”

曹朋突然一咬牙,厲聲道:“他關雲長不害怕,可是我就不信,他江夏兵,個個都是關雲長。”

正拱手應命,數量衝車再次推出。

負責運送推車的軍卒,也是氣喘吁吁。好在,身邊還有人可以替換。當他們感到體力不足的時候,立刻有人上前,把他們接替下來。

天,漸漸的暗下來。

夜幕籠罩下雋,卻見下雋城中,燈火通明。

亮子油松點燃,把個下雋東岸,照映的如同白晝……

正如曹朋所言,這世上只有一個關雲長。江夏兵在反覆衝鋒過後,死傷已超過千人之數!

巨大的傷亡,令江夏兵也爲之心驚肉跳,慌亂不已。

東關橋上,曹軍同樣有死傷,但相比之下,這一場惡戰對曹軍而言,遠不似東關之戰那般慘烈。

漸漸的,江夏兵開始駐足不前。

關羽接連又發動了兩次亡命攻擊,把距離縮短了近一里之多。

也就是這一里道路,卻倒下了足足千人,把這一里長街,染成一片血色。

關羽氣喘吁吁,也有些承受不住。

有扈從上前勸說:“君侯,兒郎們快頂不住了……再這樣衝鋒,只怕不等咱們攻下東關橋,自家就要潰敗。當務之急,先穩一下陣腳纔是。還有,風城頂上,馬主簿久無消息,也許打探一番。若馬主簿在,說不定能想出什麼辦。咱們還有時間,且休息一晚,來日再戰。”

關羽心有不甘,卻也不得不承認,再打下去,徒增傷亡。

他擡頭,向東關橋頭看去。

只見東關橋上,燈火通明。

一股熟悉的身影,就昂首立於橋上。

關羽鳳目微合,眼中透出濃濃的殺機。

片刻後,他突然刀指橋頭,厲聲喝道:“曹家小賊,某誓殺汝。”

聲音洪亮,在夜空中迴盪。

卻聽東關橋頭傳來一陣爽朗笑聲,“二將軍,朋大好人頭在此,若想殺我,何不前來……”

關羽聞聽,咬牙切齒。

可是他更清楚,再強攻下去,未必能有結果。

他深吸一口氣,恨恨頓足,心有不甘的吩咐道:“傳令,收兵。”

此時,天將人定!

第593章 連環計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54章 同行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695章 拂曉刺殺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92章 小八義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17章 誰比誰高貴(五)第474章 雲動(一)第542章 杜伯侯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483章 涼州大決戰(二)第68章 郎陵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112章 啓程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154章 真兇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226章 生與死第501章 生子當若小曹賊第675章 殤(三)第77章 不簡單的一家人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527章 初論江東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215章 奇兵第353章 悲憤詩第674章 殤(二)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351章 三年後關於這兩天斷更的原因第705章 論道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339章 三字經第339章 三字經第709章 誰家江山第524章 小人難測第69章 仇人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14章 鹿門弟子(一)第425章 戰雲亂起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219章 燕人第579章 鄧村第61章 龍潭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442章 大場面!!!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二)第52章 夏侯蘭(二)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259章 冢虎第451章 食貨志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167章 陋室銘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713章 上魏王治荊南策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396章 亂(一)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231章 殺身之禍
第593章 連環計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54章 同行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695章 拂曉刺殺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92章 小八義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17章 誰比誰高貴(五)第474章 雲動(一)第542章 杜伯侯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483章 涼州大決戰(二)第68章 郎陵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112章 啓程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154章 真兇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226章 生與死第501章 生子當若小曹賊第675章 殤(三)第77章 不簡單的一家人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527章 初論江東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215章 奇兵第353章 悲憤詩第674章 殤(二)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351章 三年後關於這兩天斷更的原因第705章 論道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339章 三字經第339章 三字經第709章 誰家江山第524章 小人難測第69章 仇人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14章 鹿門弟子(一)第425章 戰雲亂起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219章 燕人第579章 鄧村第61章 龍潭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442章 大場面!!!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二)第52章 夏侯蘭(二)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259章 冢虎第451章 食貨志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167章 陋室銘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713章 上魏王治荊南策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396章 亂(一)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231章 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