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

曲遇聚,塔村。

渡口還有數千人等待渡河,可袁軍追兵,已出現在塔村村口。

甘寧面色沉冷,凝視着逼近而來的袁軍追兵,俊朗的面容浮現出一抹森冷笑容……“信之,都準備好了嗎?”

“以準備妥當。”

“傳我命令,全軍退入村中……袁賊騎軍爲主,進了村莊,也就是失去了用武之地……來人,通知渡口,加快撤離速度。務必要使百姓穩定情緒,就說援兵已到達,無需擔憂。”

“喏!”

親隨和韓德領命而去。

甘寧眼中閃過一抹憂慮之色。

袁軍已追至塔村,卻不知公子那邊的情況如何?

——————————————————————————追至塔村的袁軍,是張郃所率領的大戟士,有千五百人。

本來,他在小潭追擊曹艹成功之後,袁紹所率領的大軍,旋即便抵達。張郃也無意在小潭爭鋒,袁紹大軍三萬人,足以吞下曹軍。他知道,曹艹舉城撤離,在塔村上有一部分人手。

袁紹下令張郃,率一營大戟士攻擊塔村。

按照張郃的本意,他並不想攻擊塔村。他也知道,袁紹在三曰前便下了屠城令,言攻破酸棗之後,屠城三曰,不留活口。張郃並不想去屠殺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可袁紹既然下令,他也不得不執行。趁着夜色,他率領大戟士兵臨塔村……遠遠的,就見塔村幽靜,恍若死地。

勒住馬,張郃蹙起眉頭。

心裡隱隱有不祥之兆,可有說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

依稀,可以看到曲遇聚渡口火光閃動,想必那些酸棗百姓,還沒有成功撤離……追,還是不追?

張郃猶豫不決。

“雨生,怎麼辦?”

他突然轉頭,向身後的青年問道。

這青年姓田,冀州鉅鹿人,單名一個方。說起這田方,就不得不提及另一個人人,那就是袁紹麾下的謀士田豐。田豐,就是田方的族叔。如今,田豐被關在鄴城大牢,而田方則跟隨張郃,成爲張郃身邊的行軍司馬。他表字言之,不過張郃私下裡更多是稱呼他的小名:雨生。

田方輕聲道:“若中郎收兵,主公恐怕不會答應。”

張郃去年時,因攻易京消滅公孫瓚,而被封爲寧國中郎將。

他嘆了一口氣,苦澀而笑。

沒錯,如果他不遵命令,只怕袁紹會找他麻煩。

“雨生你率一部分人,留在村外,我率人進擊。若村中有埋伏,你可以隨後出擊,咱們內外夾擊,可大獲全勝。”

“我正欲如此。”

張郃想了想,一催馬,率領騎軍衝向塔村。

而田方眸光閃爍,看着張郃所部的背影,不由得輕輕嘆了口氣。

“俊乂,休怪我無情……實袁本初徒有虛名,麾下傾軋太甚。此次他出兵,必敗無疑……我只不過爲族人而慮。”

想到這裡,他沉聲道:“傳令下去,後撤十里。”

“田司馬,何故後撤?”

“一羣烏合之衆,必非中郎對手。此地乃渡口,萬一曹軍反應過來出兵援救,中郎必陷入危險。”

想想,似乎也有道理。

五百大戟士並沒有表示反對,便隨着田方開始後撤。

與此同時,張郃所部已衝進了塔村!

一進村口,張郃頓時覺察到一絲不妙……原來,這村中只有一條路,直通曲遇聚渡口。要想要前往路口,就必須穿行塔村。可這唯一的村中小徑上,卻橫七豎八的堆放着土石雜物。

張郃不得不放慢速度,想要從小徑穿過去。

可命令剛發出,就聽一聲戰馬哀鳴。一匹戰馬在行進中,突然陷入一個小坑。別看這坑不深,可是卻給那戰馬致命傷害。前腿脛骨頓時折斷,倒在地上嘶鳴不止……而馬上的騎士,更被摔得頭昏腦脹。

張郃道:“點起火把,看清楚道路。”

大戟士連忙紛紛點燃火把,將道路照的通透。

地上的坑洞着實不少,還要繞過一些障礙物,騎軍根本無法加速行進。

張郃眉頭緊蹙,看着眼前的小徑,不由得連連苦笑。就在他準備提醒軍卒多加小心的時候,忽聽一陣急促的梆子響。梆梆梆……從兩邊的房屋頂上,突然出現二三百名弓箭手。

箭如雨下,朝着小徑上的大戟士射來。

袁軍手裡都拿着火把,儼然就是一個個活動的靶子。

眨眼間,百餘名大戟士便倒在血泊之中。

“攻下民居。”

張郃連忙大聲呼喊,從隊伍中立刻分出數百人,朝着兩邊民房衝去。

可不等他們靠近民居,第二波箭雨已經飛來。數十名大戟士中箭倒地,其餘人衝上去,踹開民舍院門,緊跟着就是一連串的慘叫聲。原來,那院子裡都挖開了一條條溝渠,立面倒立着一根根尖銳的木刺。人掉進坑中,頓時便被木樁刺穿。若當場死去還好,那沒死的,在坑中淒厲慘叫,令人不寒而慄。

與此同時,第三波箭雨又至。

這三撥箭雨過後,張郃便折損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全部下馬,繞牆而入。”

張郃知道,他如果想要前往曲遇聚,就必須要通過這條村中小徑。可現在看來,曹軍已經有了準備。村中的障礙物,使得騎軍速度上的優勢蕩然無存,更變成了致命的威脅。如果不消滅村中這些曹軍,或者說將這些曹軍擊潰,勢必會給大戟士帶來慘重傷亡。事實上,傷亡已經慘重,他必須要做出改變。不過,不能騎戰倒也無所謂,因爲大戟士素來是上馬可以騎戰,下馬能夠步戰的軍中銳士。只要能繞過那些陷阱,曹軍這些弓箭手,就難以產生作用。

數百名大戟士下馬,朝着小徑兩側撲去。

眼看着他們就要繞過院牆,忽聽一陣梆子響,從院牆後衝出一隊隊曹兵。

爲首一個彪形大漢,手持圓盤大斧,猶如一尊煞神般衝出。只見他衝進人羣,大斧輪開了,呼呼作響。大戟士雖然悍勇,卻非那彪形大漢的對手,眨眼間,七八個大戟士便被他劈翻在地。

“韓德再次,袁賊還不受死。”

那大漢聲如巨雷,在人羣中橫衝直撞。

張郃見此,不由得勃然大怒,縱身下馬,持槍上前。

韓德見張郃上來,沒有半點懼色。大斧翻飛,硬是殺出一條血路,眼見距離張郃還有七八步遠,他大吼一聲,騰身而起。圓盤大斧高舉過頭頂,一雙環眼圓睜,“袁賊,還不死來!”

大斧力劈華山,呼的落下。

張郃連忙挺槍相迎,鐺的一聲巨響,那圓盤大斧上傳來的力道,震得張郃雙臂發麻……這廝好大力氣!

不過,張郃並不會懼怕韓德。

從剛纔的交鋒之中,他已經覺察到,韓德力氣雖大,但並不足懼。

向後連退三步,張郃大槍在手中一順,撲棱棱一招怪蟒出洞,朝着韓德就刺了過來。韓德舉大斧相迎,哪知槍還未至,張郃突然變招,大槍斜撩而起,照韓德面門刺來……好快的槍!

韓德也是嚇了一跳,連忙閃身躲開。

兩人就這樣戰在一處,才三五合,韓德便有些抵擋不住。

張郃見佔了上風,更得勢不饒人,他大槍舞開,幻出朵朵槍花,扎刺圈攔,拿撲點撥,銀光閃閃,迫的韓德連連後退。

“隨我殺了賊兵!”

張郃口中大聲喊喝,大戟士見張郃佔了上風,頓時士氣大振,和曹兵戰在一處。

鐺鐺鐺!

銅鑼聲突然響起!

這鑼聲顯得格外突兀,在夜色中,更清晰可聞。

張郃一開始以爲是曹兵撤退的信號,但哪知道,鑼聲剛止息,村外就傳來隆隆的鐵蹄之聲。

一隊騎軍,約三百人左右,在一員大將的帶領下,殺入袁軍騎陣。

此時,有大約四五百名大戟士上在村外留守。這支曹軍騎兵衝過來之後,大戟士連忙應戰。

只不過,他們必須要先上馬。

剛纔張郃下令全軍下馬,不少人冒着箭雨,清理村中小徑。

哪知道,這曹軍還有伏兵,匆忙之間上馬迎敵,可沒等他們拿起兵器,曹軍已經到了跟前。

“甘寧在此,侯爾等多時!”

爲首大將手舞雙刀,左劈右砍。

大戟士們根本就攔不住他,被這大將一個小衝鋒,就殺了一個對穿。

剎那間,袁軍大亂……“休要慌張,攔住他們!”

張郃大驚失色,連忙高聲呼喊,轉身就想撤離。可韓德又豈能讓他如願?被張郃壓制了半天,韓德終於找到了反擊的機會。口中暴喝一聲,輪斧衝上前,死死的纏住了張郃的腳步。

張郃想要取韓德姓命,也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加之韓德拼命阻攔,硬是把張郃纏的脫不開身。甘寧趁此機會,率騎軍一陣兇狠追殺,把袁軍殺得東奔西走。張郃一邊和韓德交鋒,心裡一邊感到奇怪:怎地雨生到現在也不出現?

心中的不祥之兆,越發強烈。

張郃知道,他這一次恐怕是輸了……大槍翻飛,連環三槍逼退了韓德之後,他健步如飛,衝到一匹戰馬跟前,翻身就跨坐上前。

剛在馬上坐穩,甘寧催馬已到跟前。

河一雙刀劃出一刀奇詭的弧光,刷的劈斬過來。

張郃匆忙間舉槍相迎,刀槍交擊一處,只覺一股洶涌巨力,猶如長江之水連綿不絕而來。

口中不由得大叫一聲,身體呼的就摔落馬下。

這一下,可摔得不輕。那股巨力透體而入,把張郃震得骨頭架子都好像酥了一樣。

落地之後,張郃一陣眩暈。不過,出於本能,他翻身站起。腳下剛站穩,烏騅馬拖着甘寧就衝過去,蓬的一聲,將張郃撞得飛了出去。韓德健步如飛,三步並作兩步到了張郃跟前,擡腳正踹在張郃胸口,把張郃踹的臟腑翻江倒海一般的難受,噔噔噔連退數步,一屁股坐在地上。

“信之,留他狗命!”

甘寧一聲大喝,韓德的大斧幾乎是貼着張郃的頭皮掠過。

四名大漢上前把張郃按倒在地上,繩捆索綁……“信之,結束戰鬥!”

甘寧說話間,催馬已到了張郃跟前。

“漢子,身手不錯,奈何從賊?”

“呸……我家主公,乃四世三公,德行高深,焉能爲賊?”

“哈,管他袁本初狗屎的出身,如今你已成我階下之囚……我問你,爲何只你一軍前來?”

張郃啐出一口帶血的唾液,“我家主公已率大軍親至,曹賊潰不成軍,早晚必將爾等誅絕。”

甘寧一怔,“司空兵馬被擊潰了?”

“嘿嘿,此刻我家主公兵馬,恐已到了瀆亭。”

甘寧的臉色,頓時大變。

袁軍已到了瀆亭?

那豈不是說,公子危險!

他顧不得理睬張郃,撥轉馬頭,厲聲喝道:“飛眊,立刻隨我前往瀆亭。”

“司馬,發生了什麼事情?”

“袁軍已兵至瀆亭,只怕公子有難,我必須要前去救他。

你留下來,儘快掩護百姓撤離……給我把這廝看好了,若公子有三長兩短,我必凌遲了他。”

韓德二話不說,立刻答應。

甘寧帶着三百騎軍,風馳電掣般,朝着瀆亭而去。

張郃在一旁聽得真切,心裡不由得感覺奇怪:這廝如此身手,竟然只是個司馬?他口中公子,又是何人?按道理說,他應該是說前往瀆亭救曹艹纔是,怎麼不提曹艹,單說那‘公子’?

此時,塔村的戰鬥已經結束。

曹軍傷亡過百,不過大戟士死傷更是曹軍數倍。

張郃被俘之後,大戟士羣龍無首,四散奔逃而去。韓德臉色陰沉,大步走到了張郃跟前,語氣森冷道:“狗賊,你最好祈禱校尉無恙。否則的話,甘司馬回來,必會令你生不如死!”

說完,他指揮曹兵撤離塔村。

張郃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漢子,你叫什麼名字?”

“某家行不改姓,坐不改名,武威韓德。”

“那甘寧又是何人?”

“甘寧是我家校尉親隨,乃行軍司馬。”

張郃有點頭暈……甘寧的身手,他可是能看得出來,那絕對是一個超一流的武將,不遜色於顏良文丑二人。如此厲害的人物,在曹艹帳下,居然只是一個行軍司馬?實在太詭異了!

“你家校尉,又是何人。”

韓德聞聽,頓時露出莊肅之色,沉聲道:“我家校尉,便是司空族侄,大名鼎鼎的曹八百,曹朋。”

張郃聞聽,不由得爲之色變……

(未完待續)

第452章 建安九年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92章 小八義第416章 河西第二彈(五)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44章 宛城之覆沒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563章 隱憂第23章 火神歌(二)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528章 臥龍吟(上)第373章 尋釁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695章 拂曉刺殺第215章 奇兵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632章 約法三章第692章 新紮西北王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187章 慘案(二)第539章 雒神賦第599章 奪宛城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63章 曹公車第138章 下邳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88章 皇親國戚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65章 曹汲的憂慮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494章 涼州大決戰(十三)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127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687章 封王第227章 親戚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70章 霸王三甩第377章 獅虎獸第245章 衣帶詔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58章 冷靜了嗎?第45章 宛城之何去何從第187章 慘案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229章 關雲長第227章 親戚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58章 冷靜了嗎?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229章 關雲長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
第452章 建安九年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92章 小八義第416章 河西第二彈(五)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44章 宛城之覆沒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563章 隱憂第23章 火神歌(二)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528章 臥龍吟(上)第373章 尋釁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695章 拂曉刺殺第215章 奇兵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632章 約法三章第692章 新紮西北王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187章 慘案(二)第539章 雒神賦第599章 奪宛城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63章 曹公車第138章 下邳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88章 皇親國戚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65章 曹汲的憂慮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494章 涼州大決戰(十三)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127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687章 封王第227章 親戚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70章 霸王三甩第377章 獅虎獸第245章 衣帶詔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58章 冷靜了嗎?第45章 宛城之何去何從第187章 慘案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229章 關雲長第227章 親戚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58章 冷靜了嗎?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229章 關雲長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