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建安九年

大軍將動,會有諸多瑣事。

雖說荀彧解決了大部分問題,可曹操還是要做出一些安排纔好。比如,許都兵權由誰節制?比如各項政務,該歸誰打理?林林總總,看上去好像不多,可安排起來,卻是極爲繁瑣。好在,隨着夏侯淵自山東歸來,使得許都安全可以保障。

夏侯淵,拜衛將軍……

待處理完後,天色已晚。

郭嘉正準備回去,卻被曹操喚住。

他隨着曹操,來到後宅的書房裡,見書房裡的陳設,似乎有一些奇妙的變化。

以前的坐榻和長案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太師椅和一張半人高寬大的書案。

“這是友學在河西,根據胡人的傢俱做出來的新玩意兒。

開春時,他派人送來了一套,還有八十卷伯喈公當年的藏書。據說,是昭姬背寫出來。他讓人在許都買一些能讀書識字的婢女,說是要送給昭姬……呵呵,說起來也怪,昭姬顛簸流離多年,居然不肯返回故土,居然選擇留在了河西。”

曹操開篇,一副嬉笑之色。

末了還眨了眨眼,透着一副‘你懂的’表情。

郭嘉知道,曹操把他留下來,很可能是要討論關於曹朋的事情。

不過既然曹操不先開口,郭嘉也不會主動提起。於是笑呵呵道:“才子佳人,最是美談。友學才學橫溢,昭姬更是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在一起,留在河西倒也正常。”

“哈哈哈,奉孝所言,深得我心。”

曹操笑罷,臉色突然一變。

“奉孝,近來可曾聽到什麼風聲?”

“哦?”

郭嘉愣了一下,有點捉摸不定,於是搖搖頭,輕聲道:“最近嘉身體不適,故而很少留意外面。”

不是我不關心,是我身體不好!

曹操一笑,“我卻聽到了一些說法,言倉舒聰慧,甚得吾心,可以爲世子?”

那雙細長的眸子,如鷹隼般,凝視郭嘉。

郭嘉心裡一動,故作驚訝道:“不會吧,倉舒年僅八歲,誰會那般無聊,言及此事?”

“可是,子桓卻信了。”

曹操,步步緊逼。

郭嘉道:“子桓公子年歲已長,若繼續留在漆縣,眼界不免狹窄。今返回許都請戰,倒也是一個機會。河北之戰在即,正是子桓建立功業之時,我看很合適。”

曹操忍不住笑了!

他想要套郭嘉的口風,可是郭嘉就是不往上靠攏。

他搖搖頭,“奉孝,你知我意。”

郭嘉頓時沉默了……

他知道,這一次他恐怕是無法躲避過去。於是,沉吟片刻後,郭嘉擡起頭,正色道:“司空正值春秋鼎盛,何必急於立嫡?”

“雖非我所願,卻不得不爲之。”

曹操嘆了口氣,輕聲道:“子潃故去後,一直有人勸我。可我卻總是無法下定決心。子桓沉穩,子建才高,而倉舒聰慧,皆上上人選。但問題是,子桓根基不穩,無甚功勳,難以服衆;子建好清談,才學雖高,可爲名士卻不足以當大事。倉舒……年紀太小,而子文好勇鬥狠。我本想等過幾年再想此事,但現在……

做大事,當需早籌謀。

有些事情若沒個準備,萬一發生,豈不是措手不及?

袁紹昔年猶豫,而使河北混亂;此前車之鑑,我需及早籌謀,以免重蹈覆轍啊。”

曹操說的很隱晦,但郭嘉卻聽出了其中的意思。

他在擔心!

可他又擔心什麼?

當曹操提及袁氏諸子的時候,郭嘉心裡一動。聯想到之前曹操提及曹朋,頓時豁然開朗。

莫非,曹操擔心黨爭?

這可是一個大問題,郭嘉也不得不小心謹慎。在沉吟半晌之後,他輕聲道:“主公,友學……”

他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又思忖了一番之後,驀地向曹操看去,眼中流露出驚駭之色。

“主公,我有一計,可使主公無後顧之憂。”

“講!”

郭嘉咬咬牙,“今日主公曾示友學三十六計。雖只勝戰計,但卻……

主公,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不知若何?”

曹操的眼睛眯縫起來,閃過一抹精芒。

半晌後,他突然笑了,“哈,奉孝說笑,某不過隨意一說,奉孝不必往心裡去。”

“哈哈,嘉亦說笑。”

“那早些回去歇息吧。”

“嘉,告退。”

郭嘉起身離去,而曹操則端坐太師椅上,手指輕輕敲擊扶手,陷入了沉思之中……

初春的風,仍有寒意。

郭嘉走出司空府,激靈靈打了個寒蟬,才覺察到,他內衣幾乎溼透。心裡,隱隱有些發冷,卻又忍不住有一些興奮。他可以感覺到,那禁錮曹操野心的緊箍咒,有些鬆動。事實上,到了如今的這個地步,曹操可說是大勢已成,只待北方平定。只是此前,曹操一直有所顧慮。而今,他這種顧慮,好像有些消減。

不過,曹操對曹朋,似乎有所警覺。

郭嘉雖然沒有想明白這其中的機巧,但還是覺察到了……

但願友學莫要怪我!

他暗自嘆息一聲。

剛纔與曹操說的那一番話,源自於曹朋《借刀殺人》之計的解釋。曹朋,是刀!殺誰?曹操知道,他郭奉孝也清楚……只是目前而言,時機似乎尚未成熟。

也唯有這樣,才能讓曹操消減去對曹朋的顧慮。

希望他,將來能明白我的苦心吧!

郭嘉用力甩了甩頭,登上停在司空府外的馬車。這件事,必須忘記,就當沒有發生過吧……

“去毓秀樓!”

隨着郭嘉一聲吩咐,車伕應諾,揚鞭在空中啪的一聲脆響,趕着馬車緩緩駛動。

建安九年,二月。

曹操揮師征伐鄴城,河北戰事,一觸即發。

而與此同時,遠在河西的曹朋,一身斜襟短襦,赤着腳,扶着曹公犁,站在田壟上。

中原的土地,已經開始耕種。

可河西,纔剛剛解凍。黑色的土地,在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後,終於要開始播種耕種。曹朋作爲河西郡太守,必須要參加這開耕的儀式。事實上,他名下也有一些田地,作爲耕田。而身爲一郡太守,他要開這第一犁,以鼓勵大家農耕。

兩頭耕牛,在田壟上靜靜站立。

而曹朋一手執鞭,一手扶着耕犁,隨着一陣歡呼聲,揚鞭趕牛,扶耕犁而走。

鋒利的犁頭,破開沉睡了一個冬天的土地。

帶着一股土腥味兒的地氣撲面而來,令人頓感精神抖擻。

田壟周圍的百姓,不由得歡呼雀躍起來。看着那黑色的泥土不斷翻滾,一個個笑逐顏開。

走完一壟,曹朋停下來,微微喘息。

步鸞和郭寰連忙上前攙扶,而作爲河西郡二把手的步騭,則從曹朋手中接過耕犁,繼續開墾土地。接下來,龐統、徐庶、郝昭、夏侯蘭還有潘璋這些河西郡大員,會一個個的上來。待他們耕完了之後,也就代表着,河西屯田正式開始。

同樣的儀式,不僅僅是在紅水縣。

鳳鳴堡、廉堡、胡堡還有武堡,都有這樣的儀式。

其中廉堡的耕地最多,因爲其縣城已經建設完畢,算是正式投入。而紅水縣,隨着春回大地,也準備復工。胡堡和鳳鳴堡,需重頭開始,而武堡則是在紅水集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整個河西,如今有耕地三萬頃,遠遠達不到曹朋的要求。

在曹朋的計劃裡,至年末時,河西郡要達到六萬頃的耕田纔可以。

不過呢,耕田倒不急於一時,大批的奴隸,將會以修建城池爲準,而後纔會着手開荒。總體而言,河西郡今年的任務很重。如果能按照計劃實行起來,待來年可以將人口增加至四十萬人。這需要一個緩慢的時間,更需要曹朋等人的努力。

從步鸞手中接過溼巾,曹朋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這農活,比練武還要辛苦。

才一壟田,就讓曹朋氣喘吁吁……

蔡琰帶着甄宓,站在人羣裡,看着曹朋那笨拙的動作,忍不住哈哈大笑。甄宓也想笑,卻又不敢笑。畢竟,她現在還只是一個俘虜,和蔡琰的身份,全然不一樣。從最初被擄來河西的驚慌失措,到現在漸漸的平靜,甄宓在慢慢的習慣。

“小鸞,小寰……再過兩年,這裡一定會成爲漠北一顆明珠,你們信不信。”

站在田頭上,曹朋意氣風發,手指田間,頗有些指點江山的氣概。

這時候,龐統剛接過耕犁,一個不小心,就摔倒在地上,模樣好生狼狽。

步鸞郭寰等人,忍不住大笑。

而曹朋也是搖着頭,對跟隨在他身邊的曹彰道:“看到沒有,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想要做一個優秀的泥腿子,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先生,狀元何物?”

“呃……”

曹朋突然意識到,他好像忽視了什麼事情。

狀元這個稱呼,好像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他想了想,並沒有開口解釋,而是推了一下曹彰,“子文,你也過去試試,讓我看看你這耕田的本事如何?”

我好像一直忘記了什麼事情?

可,究竟是什麼呢?

就在曹朋思忖之時,遠處一匹戰馬疾馳而來。

“公子,河東戰報……高幹率部,襲擾河東,衛覬將軍已出兵平撫,請公子提防。”

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第669章 益陽之戰(五)第377章 獅虎獸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137章 疑竇重重(上)第671章 白衣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462章 涼州亂(十)第632章 約法三章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537章 三薦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519章 疏離第162章 班春第410章 建安八年人口販賣計劃!第587章 兄弟第655章 野望(二)第515章 父憑子貴第39章 危機感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593章 連環計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263章 曹公車第594章 一槍三劍箭第713章 上魏王治荊南策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271章 雪蓮,雪蓮(二)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348章 朱夏第159章 雙姝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198章 出兵第205章 下馬威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480章 雲動(完)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321章 張合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240章 生擒第266章 出招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0章 雛鳥初啼第194章 海陵尉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186章 慘案(一)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476章 雲動(三)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474章 雲動(一)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56章 張家桃園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97章 鬼才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272章 黑眊到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98章 謀劃前程第593章 連環計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653章 嚴黃會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187章 慘案第497章 涼州大決戰(十七)第299章 斬顏良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234章 夏侯真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636章 梳理(三)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131章 魚吻銅鎮
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第669章 益陽之戰(五)第377章 獅虎獸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137章 疑竇重重(上)第671章 白衣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462章 涼州亂(十)第632章 約法三章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537章 三薦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519章 疏離第162章 班春第410章 建安八年人口販賣計劃!第587章 兄弟第655章 野望(二)第515章 父憑子貴第39章 危機感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593章 連環計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263章 曹公車第594章 一槍三劍箭第713章 上魏王治荊南策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271章 雪蓮,雪蓮(二)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348章 朱夏第159章 雙姝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198章 出兵第205章 下馬威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480章 雲動(完)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321章 張合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240章 生擒第266章 出招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0章 雛鳥初啼第194章 海陵尉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186章 慘案(一)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476章 雲動(三)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474章 雲動(一)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56章 張家桃園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97章 鬼才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272章 黑眊到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98章 謀劃前程第593章 連環計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653章 嚴黃會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187章 慘案第497章 涼州大決戰(十七)第299章 斬顏良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234章 夏侯真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636章 梳理(三)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131章 魚吻銅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