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福兮禍兮

許褚急眼了……如果虎賁軍這一戰是慘勝,許褚說不定還能忍受。畢竟虎賁軍所展現出來的協同作戰能力,遠非虎衛軍可以比擬。許褚輸,輸得心服口服。但這一戰,他輸得太慘,慘到他難以接受。

雖然不是全軍覆沒,和全軍覆沒又有什麼區別?

如果不是曹操下令鳴金結束戰鬥,那麼打到最後,許褚不是想象不出結局。

也正因爲能想象的出來,許褚更感難堪。好歹也是曹營中有數的人物,虎衛軍也算是曹軍的精銳部隊。就這麼被人三下五除二幹掉了,而且是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許褚怎能不怒火中燒……這一戰,把他的面子裡子,都給輸沒了!所以,許褚必須要想辦法,找回場子。

“子孝,子和,攔住仲康!”

曹仁和曹純剛登上主樓,就聽到曹操厲聲喊喝。

二人立刻轉身從望樓上跑下去,與此同時,曹真等人策馬衝出,在校場中間設下一道屏障。

“叔父,快回去!”

許褚瘋了似地吼道:“典韋,可敢與我一戰?”

就典韋那爆脾氣,從來都是他去主動挑戰,怎受得了別人向他挑戰?

二話不說,催馬就往前走,“爾等讓開……許褚,典某就與你一戰,讓你今日,心服口服!”

典滿衝過去,一下子就攔住了典韋的坐騎。

“父親,不要過去!”

而許儀也到了許褚跟前,翻身下馬,一把抓住了許褚的馬繮繩。

“阿滿,你給我讓開……不就是打架嗎?我典韋連呂布都敢打,況乎一頭蠢老虎?許仲康,撒馬過來。”

許褚氣得哇哇大叫,“典韋,你別得意,我今日必與你決一高低。”

一時間,校場中亂成了一片。

曹操也顧不得招呼曹汲了,讓董昭負責接待曹汲,他匆匆就跑下望樓。

曹汲呆立在望樓中,是走也不好,留也不是……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讓他非常尷尬。

董昭也是搖頭,無奈的苦笑!

典韋,世之虎將;許褚,號稱虎癡……曹操要他二人相爭,是爲了平衡宿衛軍的力量。只不過他也沒想到,典韋今天會贏得這麼漂亮!

典韋和許褚,誰也不能傷。

這兩個人都是那種打起來會發狂的人。

一個已經發狂,另一個則是點火就着的主兒。如果真打起來的話,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

曹操,也無法坐視這二虎相爭的局面。

這時候,望樓上的衆將,都紛紛衝下來,把許褚和典韋分隔開來。

曹洪揉了揉麪頰,突然間呵呵笑了。

“走吧,打不起來的。”

“叔父,你不過去阻攔他們嗎?”

“攔什麼攔,許褚也不是傻子……你以爲他真要和典韋決鬥?那就是給自己找個臺階下而已。別的不說,真打起來,典韋有馬鞍馬鐙的優勢。如果說兩人從前半斤八兩,現在嘛……”

曹洪笑着搖了搖頭。

怪不得這傢伙,在曹營中不討喜。

太清醒了,太冷靜了……這時候,曹朋就覺得曹洪這種冷靜,很讓人討厭。哪怕你知道他們打不了,至少也該做做樣子,衝出去攔阻一下。難道別人就看不出來?偏你就這麼聰明?

曹洪看了曹朋一眼,突然道:“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喜歡我。

可那又怎樣?主公信我就行……我能打,能領兵,又不會拉幫結派。主公說君明是天孤星,其實我纔是天孤星。阿福,有的時候你身不由己,惹人嫌就惹人嫌,但一定要有本事才行。”

曹朋愕然,向曹洪看去。

就見他晃晃悠悠的向樓下走去,那背影給人一種別樣的蕭瑟。

也許,就想曹洪所說的那樣:他纔是真正的天孤星!而歷史中,曹洪也的確是做到了這一點。

就算是曹丕想動他,也會有人站出來爲他說話。

曹氏宗族中,長壽而得以善終的,似乎也只有曹洪一人吧……其實,他看的很清楚。

所謂的貪婪,所謂的吝嗇,不過是他在曹營中的一層僞裝而已。這叫做什麼?伴君如伴虎,蕭何都要斂財而自污,更何況曹洪?畢竟他那位族兄,在歷史上就是出了名的多疑猜忌……曹朋嘆了口氣,隨着曹洪從望樓上走下來。

曹操衝到校場中央,二話不說,舉起馬鞭啪的抽在典韋身上,而後又一鞭子狠狠打在許褚身上。

“你二人還要打嗎?且先與我比試。”

典韋滾鞍落馬,噗通就跪在了曹操的馬前。

而許褚這時候也好像清醒了,翻身下馬,和典韋並肩跪下。

“許褚一時氣急,鬼迷了心竅,請主公責罰。”

“典韋不該得意忘形……其實我與仲康並無過節,只是這一口氣咽不下而已,主公切莫氣壞了身子。”

曹操惡狠狠瞪着兩人,看看許褚,又看了看典韋。

“子和!”

“末將在……”

“把這兩個混賬東西,給我關進大牢。記住,讓他們呆在一個牢室裡,想要打,就在裡面打個痛快。”

“主公,末將錯了!”

典韋和許褚都慌了,一旁衆將也紛紛上來求情。

可惜的是,曹操似乎下定了決心。

“爾等先去牢中,想清楚錯在何處。想明白了,再來見我。”

說完,曹操氣呼呼的撥馬就走。曹純則苦笑一聲:這得罪人的事情,到頭來還是要我來做……“君明,仲康,得罪了!”

典韋和許褚,垂頭喪氣的跟着曹純走了。

而衆將則隨曹操,離開了校場。

典滿和許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色尷尬,不知如何是好。

“大家別擔心,主公並無責罰兩位將軍的意思。只是……讓他們冷靜一下也好,冷靜過後,主公自會放他們回去。”

“可是……他二人不會打起來吧。”

許儀不免擔心的問道。

要知道,剛纔典韋和許褚那架勢,分明是不同戴天之仇。這把兩個人關在一個屋子裡,萬一那句話說錯了,就少不得一頓惡鬥。許儀甚至擔心,這兩個人打起來,牢房有用處嗎?

“不會吧!”典滿本來還不覺得什麼。可聽許儀這麼一說,也開始擔心起來。

“要不然,把他們鎖起來?鎖起來,他們不就打不成了?”

曹真被典滿氣得,快要瘋了。

大致上,他是可以看明白許褚的用心。許褚想找個臺階下,典韋呢,也不可能就此服軟……於是乎曹操就出現了!於是乎兩個人一人捱了一鞭子!於是乎,這臺階也有了,自然不可能再打起來。

這都什麼兒子啊!

許儀還好點,典滿居然想出把老爹鎖起來的損招。

“不行,我還是過去看看,否則不放心。”

“我也去!”

典滿和許儀二話不說,上馬就走。

曹朋這時候走過來,看着典滿許儀二人的背景。

他突然笑道:“不是冤家不聚頭!”

曹真一怔,旋即明白了曹朋的意思。

沒錯,典韋和許褚就是兩個冤家;看這架勢,以後許儀和典滿,和他們老爹的情況也差不多。

“走吧……我請你喝酒。”

曹朋搖搖頭,“算了,我還得等我爹。”

“曹大家呢?”

“剛纔讓周倉告訴我,說是曹公請他過府飲宴。你也知道,我爹沒見過大場面,所以我得過去盯着。”

曹真點點頭,“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走了。”

這時候,夏侯蘭和周倉,牽着馬過來。

“公子,咱們去哪兒?”

曹朋說:“虎賁府,咱們先過去等着。”

————————————————————————————西苑校場的比武,最終以虎賁軍大獲全勝而結束。

戰況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虎賁軍幾乎是以一種橫掃的勢頭獲勝。一時間,典韋的名號也變得無比響亮。

隨着虎賁軍的揚名,曹汲一家漸漸浮出了水面。

在曹府,曹汲坦承自己並非什麼隱墨鉅子,曹操也沒有責怪他。非但沒有責怪,還狠狠的稱讚了曹汲一頓,認爲曹汲胸懷坦蕩,事無不可對人言,是一個實誠君子。在得知曹汲還沒有字之後,便很愉快的賜予曹汲一個表字:雋石。雋,有深遠之意,常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鐵自石中來,又應了曹汲的身份。

曹操問:“雋石如何想到,這馬中二寶?”

二寶,指的就是馬鞍和馬鐙。

曹汲猶豫了一下,輕聲回道:“回曹公,非二寶,實三寶。”

曹操一愣,不禁感到疑惑。

“請曹公前虎賁坐騎,草民願詳解三寶。”

於是,曹操立刻命人去虎賁軍中,前來了一匹馬。

曹汲讓人把馬蹄擡起來,露出一個圓形馬鐵,“曹公,戰馬馳騁之時,常因爲道路不平,或者因受力過重,而造成馬蹄受損。一旦受損,再想恢復過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說實話,這馬中三寶,還是因我兒所造。

他騎術不是太好,所以時常感覺不舒服。一次見棘水河面橋樑,便生出了一個念頭,告訴了草民。草民也是因爲他的這個主意,才做出了高橋鞍。小兒個子小,身體弱,上馬總有些不方便。他就跟我說,如果有個什麼東西撐着,豈不是方便許多?爲此還設計出了一個形狀,也就是現在曹公所見的馬鐙。至於這馬掌,也是小兒提醒草民,纔有了這麼一個主意。”

曹操聞聽,越發產生了興趣。

“令公子,可是曹朋?”

“正是!”

曹操笑了,“如今這許都,令公子可也算是一位名人。

首創金蘭結義,書金蘭譜,小八義之名,誰人不曉?沒想到,這小娃娃,居然還有次奇思妙想。”

“小兒……那都是胡鬧!”

曹操哈哈大笑,拉着曹汲的手,返回了大廳。

“雋石,今天下大亂,朝綱不振。某欲興漢室,卻苦無人相助。雋石即有此技藝,可願爲朝廷效力?”

曹汲連忙匍匐在地,“敢不爲曹公效死命?”

曹操對曹汲的態度非常高興,連連點頭。

他沉思半晌後,突然扭頭問董昭:“公仁,我記得子揚之前曾告之,諸冶監目前上缺監令一人,對嗎?”

子揚,名劉曄,是漢光武帝之子阜陵王后代,也是漢室宗親。

如今在司空府,忝爲司空倉曹掾,雖非少府,卻行少府之事,掌管着農桑鐵鹽牧錢諸事……董昭點頭道:“主公所言不差,子揚曾提及此事,但至今無合適人選。”

諸冶監,掌金鐵兵器鑄造。

有監令一人,監丞一人。治下尚有監作四人,錄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典事二人,掌固四人。

聽上去,人員似乎不多。

但實際上呢,除監令和監丞有品秩外,餘者皆爲吏。

而在諸冶監治下,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許多工官。

也就是不在品序之內,有一定的權力,但同時還擁有自家產業。比如一些工官,可以開設自己的冶鐵作坊。他們一邊可以對外銷售,同時還擔負着向朝廷供應的任務。換句話說,就是類似於官商的性質。這些人沒有俸祿,也不需要履行徭役。算是朝廷指定的供應企業。

當然了,說企業……似乎有點誇大了!

監令的官職不大,品秩也不算高。

不過卻擁有巨大的權力。

一方面,他掌控着治下所有工官提供的物品。如果監令不通過,那麼工官就無法領到錢帛。

如果工官不能按時供應貨物,就會被取消工官資格,同時還會受到罰作等懲罰。

曹操問:“雋石可願屈就?”

曹汲如今對朝廷裡的情況,也算有些瞭解。

特別是當初曹朋就爲他設計進入諸冶監,曹汲從鄧稷那裡,也打聽了不少關於諸冶監的事情。

聞聽曹操讓他做監令,曹汲懵了!

按着他的想法,能當上一個監作,也就是工頭,便心滿意足。

不成想,居然……這就等於一個一心想要當上公務員的平民百姓,突然間變成了正科級的幹部,而且還是個實權派的正科級。這巨大的落差,讓曹汲一下子反應不過來,許久後他才顫抖着聲音回答:“曹汲願去。”

不願意去,那是傻子。

曹汲幾乎不清楚,自己是怎麼離開的曹府。

在曹府大門外,他有些呆滯,腦袋裡依舊是一片空白。

好在曹朋等人就在虎賁府歇息,周倉和夏侯蘭,也都留意着曹府裡的動靜。

見曹汲一個人呆傻傻的走出曹府,周倉連忙過去,把曹汲帶回虎賁府中……“爹,您這是怎麼了?”

曹朋看到曹汲那副失魂落魄的樣子,忍不住開口詢問。

曹汲嚥了口唾沫,輕聲道:“朋兒,爹做官了!”

“啊?”

“曹公說,要我出任諸冶監監令。”

“什麼?”

曹朋也是大吃一驚,有些轉不過彎兒來。

他原本計劃着,讓曹汲先從監作開始。也算是個基層辦事員……等把諸冶監的狀況都熟悉了,再設法升職。畢竟,曹汲從沒有當過官,而諸冶監監令,職務雖不高,卻是個很重要的位子。一下子做到諸冶監的監令,曹汲又不熟悉狀況,萬一弄出了錯,豈不是樂極生悲?

哪知道……“爹,曹公還說了什麼?”

“曹公說,過些天,會讓人送來諸冶監卷宗,待熟悉之後,年前去滎陽河一作坊就職。”

“河一作坊?”

曹朋開始頭疼了。

河一作坊,也是諸冶監的另一個名字。

位於後世古滎鎮的漢代冶鐵遺址,距離河南省省會鄭州市,大約有二十多公里,屬惠濟區。

據說,這河一作坊,始建於東漢初年。

整個作坊,南北長四百多米,東西寬三百多米,總面積超過十二萬平方米。有大型鍊鐵爐兩座,水井十二眼,淬火池三十餘座,烘範爐十三座……是東漢時期,最大的一座冶鐵作坊。

由於東漢定都於洛陽,所以將諸冶監,就設在了滎陽。

黃巾起義之後,這座幾乎是供應大漢四成兵器的作坊便被廢棄。直到曹操遷都許縣之後,才重又開設。從許縣到滎陽,不過百里路程。騎快馬,一天內便可以往返,距離並不算遠。

“朋兒,爹做官了!”

曹汲突然間瘋了一樣,仰天大笑。

曹朋連忙上前,一把將曹汲保重,大吼一聲,“爹爹,醒來!”

有時候,意外的驚喜,會讓人迷了心竅。最明顯的一個例子,莫過於後世那本儒林外史裡的范進中舉。此時,曹汲的狀況和中舉的范進頗有些相似。曹朋連忙上前,把曹汲喚醒……“爹爹,你現在出任那諸冶監的監令,其實未必是一件好事。”

曹汲清醒了許多,詫異的看着曹朋道:“朋兒,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你知道諸冶監的情況嗎?”

“叔孫之前,曾對我談過一些,也算是知道。”

“知道?”曹朋冷笑一聲,“爹,你知道諸冶監是做什麼的,可你瞭解諸冶監的流程嗎?諸冶監掌曹公三州十數萬兵馬兵器。什麼樣的兵器,算是合格?什麼樣的兵器,不算合格?你知道這個標準嗎?還有,三州數百家工官,那些工官有背景,哪些工官沒有背景,你可清楚?

河一作坊,本身還擔負着供應兵器的職責。

每年造多少刀?造多少矛?造多少弓矢?造幾多甲冑?你有沒有了解過?那諸冶監之下,尚有監作,錄事……這些人你如何使用?每年怎樣造計劃,先造什麼,後造什麼,你能妥善安排嗎?”

“這個……”

曹汲聞聽,頓時慌了。

“爹,我原本是想讓你從監作做起,熟悉裡面的情況,而後再圖謀未來。

可現在看來……爹,咱們立刻回去,找姐夫商議此事。其實,論技藝咱不怕什麼。可當官,可不是技藝好就可以。你得要有手段,還要有心計才行……不行,當務之急,先要給你找個幫手。”

說着說着,曹朋越發覺得嚴重,也有些亂了方寸!

他起身道:“夏侯,周倉,趕快備馬,咱們立刻趕回塢堡。”

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95章 綿裡藏針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379章 鮮卑第321章 張合第247章 青梅煮酒(二)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569章 南陽之故友第39章 危機感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67章 重逢第173章 樑上君子第593章 連環計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107章 三喜臨門(二)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532章 海外來客第542章 杜伯侯第227章 親戚?第539章 雒神賦第146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215章 奇兵第338章 五禽功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724章 不對稱之戰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663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675章 殤(三)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214 爭分奪秒第348章 朱夏第219章 燕人第392章 命案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19章 新家(二)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407章 人,人,人!第571章 南陽之豪強第17章 誰比誰高貴(五)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705章 論道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339章 三字經第219章 燕人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426章 鳳雛初鳴(一)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10章 雛鳥初啼第621章 曹朋月下追黃忠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62章 惡來兇猛第348章 朱夏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八)第597章 曹家小賊今何在?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208章 第一日第272章 黑眊到第459章 涼州亂(七)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第208章 第一日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198章 出兵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467章 涼州亂(完)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398章 亂(三)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618章 圈套(二)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283章 投名狀
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95章 綿裡藏針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379章 鮮卑第321章 張合第247章 青梅煮酒(二)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569章 南陽之故友第39章 危機感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67章 重逢第173章 樑上君子第593章 連環計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107章 三喜臨門(二)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532章 海外來客第542章 杜伯侯第227章 親戚?第539章 雒神賦第146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215章 奇兵第338章 五禽功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724章 不對稱之戰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663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675章 殤(三)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214 爭分奪秒第348章 朱夏第219章 燕人第392章 命案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19章 新家(二)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407章 人,人,人!第571章 南陽之豪強第17章 誰比誰高貴(五)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705章 論道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339章 三字經第219章 燕人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426章 鳳雛初鳴(一)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10章 雛鳥初啼第621章 曹朋月下追黃忠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62章 惡來兇猛第348章 朱夏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八)第597章 曹家小賊今何在?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208章 第一日第272章 黑眊到第459章 涼州亂(七)第439章 河西第三彈(五)第208章 第一日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198章 出兵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467章 涼州亂(完)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398章 亂(三)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618章 圈套(二)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283章 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