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

白絹上是一首搔體詩。

什麼是搔體詩?這還要從戰國說起。搔體詩出現以前,詩歌基本上是四言體,也就是《詩經-國風》式的民歌。只是,四言體節奏短粗,單調呆板,容量也有限。在表現複雜的社會生活時,就顯得有很多侷限姓……直到戰國時,著名詩人屈原受讒言所害,遭遇驅逐流放,心中充滿悲憤和痛苦。只是當他想要用詩詞噴注心情時,四言體的侷限姓,令他忍無可忍。於是屈原便學習民間的俗歌俚句,不在拘泥於四言體的格局,而採用了五言、六言、七言體,但保留了詠唱中的語氣詞‘兮’,也就是搔體詩的雛形。其中最有名的,也就是《離搔》。

到漢代,例如劉邦的大風歌,都屬於搔體詩的範疇。

曹朋此刻手上拿的,也正是一首搔體詩。

看用詞和格律,似乎是出自女人之手筆,而且是一個學識極爲出衆的女人手筆。

用詞造句,極爲出色。

曹朋這兩年也苦學樂府格律,偶爾能做出一兩首屬於自己的詩詞,但相比之下,他那些詩詞和手中這一篇搔體詩一比,就是個渣……更重要的是,曹朋有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這首搔體詩的作者,所用的筆法非常熟悉,似乎是……飛白體?

“這是……”

“友學可知蔡伯喈乎?”

曹艹擡起頭,臉上露出一抹苦色。

曹朋嚇了一跳:要知道曹艹身居高位,早已做到了喜怒不形於色的地步。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他都很少流露真實的表情。可眼前的曹艹,卻好像是真的動了情。曹朋甚至可以看到,在曹艹眼中,依稀閃動一抹水光,着實有些感到吃驚。

“蔡伯喈,豈非蔡邕先生,我豈能不知?”

“此詩,乃蔡琰所做。”

“蔡琰?”

“就是蔡伯喈之女,昭姬。”

蔡琰,蔡昭姬……啊,想起來了,那不就是蔡文姬嗎?

不過,蔡文姬是在後來才更改的名字。她本叫做蔡昭姬,只是後來司馬氏篡魏,爲避司馬昭的名諱,於是才改成了蔡文姬。而後,世人就一直以蔡文姬稱呼。

蔡文姬,本名蔡琰。

昭姬是她的表字。蔡邕一生,膝下有二女,但命運卻截然不同。

蔡琰是長女,少有才女之名,卻命運多桀。

她年少時,博學能文,善詩賦,兼辯才,精音律,曾以班昭爲偶像,從小留心典籍,博覽經史,曾與蔡邕續修漢記。只是,她命運多桀,第一次出嫁,遠嫁河東衛氏,丈夫衛仲道是以修《大學》而聞名的士子。在當時而言,才子佳人,不曉得羨煞多少人。可惜不到一年,衛仲道咯血而死,蔡琰便遭遇衛家嫌棄,認爲蔡琰是‘剋死丈夫’,乃不祥之人。蔡琰也是出身名門的才女,心高氣傲,且能受得這種侮辱。一怒之下,便返回家中,從此和衛家斷絕關係,再無往來。

只是,衛家對蔡琰,卻是嫉恨不已。

董卓入雒陽,啓用了蔡邕。

不久之後,董卓被殺,蔡邕也被王允所害,李傕郭汜攻佔長安,關中戰亂不止……而在這時候,羌胡乘機出兵,洗掠關中。詩中記載‘中土人脆弱,來兵皆羌胡,縱列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入朔漠,迴路險且阻’。蔡琰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連帶許多被擄掠的婦女,被帶往南匈奴。

此後,天下大亂,戰事不止。

誰又會去掛念一個柔弱女人?

而蔡琰的妹妹,名叫蔡貞姬,和蔡琰卻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蔡貞姬的才學遠不如蔡琰出衆,相貌也不似蔡琰美豔。可是一生平平安安,嫁給了一個名叫羊衜的男子。也許,很多人不知道蔡貞姬是誰。但蔡貞姬還有一個了不得的兒子,在後世大大有名。那就是西晉最爲著名的將領,羊祜……後世武俠小說的宗師金庸,也曾在作品中提及羊祜。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居.,正出自羊祜之口。

曹朋擡起頭,輕聲道:“此爲蔡琰所作?”

曹艹深吸一口氣,用力的點點頭,而後露出落寞之色。

蔡邕,與曹艹亦師亦友,交情深厚。

曹艹道:“此次征伐河北,我偶得當年伯喈之作,還有這篇悲憤詩,據說是昭姬被擄去漠北後所作。我看到這首詩,故而有些感慨……想當年,伯喈才情出衆,少有人可比。可現在,一代宗師屍骨無存不說,連當年小才女也受這多磨難。”

王允殺了蔡邕後,將蔡邕棄屍荒野。

不久後,李傕郭汜圍攻長安,殺人無數。一直以到最後,竟無人知道蔡邕的屍首埋在何處。李傕郭汜死後,曹艹入主關中,依舊無法找到蔡邕的屍首何在。

他擡起頭,輕聲道:“阿福,我欲贖回昭姬。”

說實話,曹朋對蔡文姬倒是沒太多的感受。

因爲在後世,蔡文姬的名聲並不是太好。其根源所在,就是蔡琰一生三次嫁人。

第一次是衛仲道,第二次是匈奴人……雖說嫁給匈奴人,並非蔡琰所願,卻依然成了後世衛道者攻擊的藉口。說她不貞潔,若是烈女,就不該苟且偷生。既然苟且偷生,就別回來,還生了兩個兒子,結果回中原時,又把兩個兒子拋棄。

總之,在衛道士的眼中,蔡文姬就成了傷風敗俗之人。

可事實上,在東漢年間,人心向古。婚姻不需三從四德之約束,更不能以節烈之名,羈絆名節。所謂節烈,大致上是從宋明理學之興而開始……朱熹老兒把自己的觀念,強加於千餘年前古人的身上,簡直就是荒天下之大謬。

曹朋討厭朱熹,但也說不上喜歡蔡文姬。

所以,當曹艹說欲贖回蔡文姬的時候,曹朋本人並無太大的反應。

你要贖回蔡文姬,那就去贖回,和我說什麼?你堂堂司空,贖人又何必與我說?

曹朋疑惑的看着曹艹,卻見曹艹目光灼灼,盯着他看。

不由得心裡一顫,他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叔父的意思是……”

“如今,袁紹方死,河北戰事仍熾,非短時間可以竟全功。

我抽不出身來,所以只能找人,前往漠北尋找昭姬。你也知道,如今漠北羌胡林立,匈奴,鮮卑混戰不止。若無勇武之人前往,只怕是難以尋獲……阿福,我想讓你代我出使匈奴,迎昭姬歸漢。此行必有許多困難,不知你可否願行?”

讓我去漠北,迎接蔡文姬歸漢?

曹朋雖說有思想準備,可乍聽之後,仍不免頭暈。

幹嘛讓我去?

他看着曹艹,卻見曹艹仍凝視着他,目光灼灼閃亮。

腦子裡,驟然閃過一道靈光,他睜大眼睛,看着曹艹,半晌後輕聲道:“叔父,莫非是要我……”

曹艹用力點頭。

“我也不瞞你,讓你去漠北,也是我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

你想必清楚,自有漢以來,胡害不止。此前是匈奴,後來是鮮卑……如今更有烏丸,靺鞨等異族,一直虎視眈眈。

特別是烏丸,與袁紹關係甚密。

此前在官渡時,我就見到過烏丸鐵騎,混雜在袁紹軍中……而今,我將蕩平河北,烏丸始終是我心腹之患。所以,你此去漠北一來是迎接昭姬歸漢,第二件事,也是最爲重要的一件事,便是探查漠北形式,破壞烏丸與漠北異族的關係。”

迎接蔡文姬,是私事。

破壞烏丸和漠北異族,纔是公事。

不過,老曹你未免太看得起我了吧……這麼大的事情交給我去做,你不怕我辦砸了嗎?

“叔父的意思,我爲使者?”

“當然不是,你此去並無身份。”

“沒有身份?”

“這次前往漠北,正使乃中宮僕周良。”

艹……曹朋有點懵了。

中宮僕,其實就是近侍,或者說是太監,宦官。

你怎麼讓一個太監跟着我一同去漠北?誰都知道,中宮僕是大長秋屬官,而大長秋則是漢帝身邊最親近的宦官。曹朋真的暈了,難道說,這還牽扯到了宮中?

曹艹似乎沒有發現曹朋的目光,是何等幽怨,自顧自的說道:“周良,是陛下老奴,在長安時便跟隨陛下……他此次往漠北,也是奉了陛下之名,去拜訪南匈奴單于呼廚泉。哦,你可能不太清楚這些……呼廚泉乃羌渠之子,上代單于於夫羅之弟。此人與我漢室素來傾慕,此前陛下東歸,呼廚泉也是出過大力……”

曹朋似乎有點懂了!

漢帝在這個時候派遣中宮僕前往漠北,莫非是想要……曹艹藉口尋訪蔡琰,於是讓自己隨同前往。看起來,自己的責任不僅僅是要尋找蔡琰,破壞漠北異族之間的關係,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監視周良。

責任太大了!

別看曹朋平時在外面總是一副牛逼哄哄的樣子,可自己幾斤幾兩,心裡清楚的很。

曹艹讓曹朋去,是對曹朋的信任。

而且,曹艹也知道,曹朋和宮中的關係很不融洽,所以不需要擔心曹朋與宮中勾結。

最重要的是,曹朋心細。

曾破獲過許多大案,所以曹艹也相信,曹朋能夠勝任。

其他人?

目標太過明顯。

而曹朋這兩年不太張揚,深居簡出的,以至於不少人甚至忘記了他的存在。

曹艹看着曹朋,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阿福,你可願往?”

你他孃的大半夜把我從許都找來,如果我不願意,你肯答應嗎?

“叔父,侄兒願往……只是侄兒一個人,恐怕孤掌難鳴。”

“孤掌難鳴?”

曹艹笑了,“你放心,我會派人協助你。我這裡有一枚腰牌,必要時你可以節制護兵,隨機而動。”

說着話,曹艹取出一塊白玉雕成的虎頭腰牌,遞給了曹朋。

“叔父讓誰協助我?”

“呵呵,你到時候自然知道。”

“那什麼時候出發?”

“你放心,使團入漠北,至少要來年開春以後,否則漠北苦寒,周良細皮嫩肉的也未必能夠承受。我知道月英將要分娩,所以不會耽擱你看到我那侄孫降世。”

還好,你還記得我孩子要出生了!

“對了,月英一切都好?”

“回叔父的話,一切正常。”

“可預計到何時會分娩?”

“據回春堂的肖先生估計,就在近曰。”

“恩,我這次征伐河北,得了一株二百年的玄蔘。你今天過來,正好拿去給月英補身子。”

“那出使之事……”

“出使之事你莫問,該出發時,自會通知你。

在此之前,我不會再召見你……你做好準備,挑選一些隨從,到時候自有人與你聯繫。”

“侄兒,遵命!”

直到將近丑時,他纔算放曹朋離去。不過,曹艹讓曹朋連夜返回許都,不要在長社停留。這月黑風高,天氣酷寒。曹朋無奈之下,只好上馬帶着韓德,連夜趕回許都。

щщщ⊕ ttκá n⊕ ℃ O

這一路上,他在心裡不停的咒罵。

這老曹可也真是夠嗆,把我神神秘秘的找過來,又讓我神神秘秘的趕回去……這唱的究竟是哪一齣啊!

漠北!

曹朋一想起來這件事就有些頭疼。

蔡琰身陷漠北,可漠北那麼大,林林總總有幾百個部落散落於其間,怎麼去尋找?

歷史上,曹艹是從誰手裡贖回了蔡琰?

曹朋一時間,可真的是想不起來。而更頭疼的是,這裡面還參雜了皇家事由,使得事情也變得更加複雜。老曹,可真是給我面子,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我,他也不怕我把事情搞砸了嗎?想到這裡,曹朋不由得越發頭疼,還真是麻煩啊!

幸好,曹朋如今沒有住在曹府,不需要入城。

許都如今正是夜禁,每天晚上過了亥時,便會關閉城門。那樣的話,就得在城外等到天亮才行。

曹朋返回田莊外,自有守護的莊丁打開莊門。

他來到自家宅院門口,還沒等下馬,就見王雙從門裡面風一般的衝了出來,一把拉住了曹朋的坐騎。王雙今年已十六歲,也許是西涼人的緣故,所以骨頭架子很大,比之正常人要高大許多。當初剛到曹家的時候,王雙顯得有些枯瘦。可是這幾年在曹家,王雙過的很滋潤,所以這體型,也變得比普通人魁梧許多。

“公子,你可回來了!”

“怎麼?”曹朋翻身下馬,疑惑的問道。

王雙一臉憂急之色,拉着曹朋的衣袖道:“碩夫人,碩夫人她……馬上要生了!”

(未完待續)

第436章 河西第三彈(二)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9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21章 龐德公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第234章 夏侯真第13章 姐姐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558章 南陽太守第38章 農夫與蛇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518章 疏離第451章 食貨志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539章 雒神賦第584章 南陽之爭第一彈第61章 龍潭第482章 涼州大決戰(一)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33章 義陽武卒(三)第643章 子龍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482章 涼州大決戰(一)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232章 抉擇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274章 案中案第397章 亂(二)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266章 出招第524章 小人難測第259章 冢虎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260章 學做人第391章 無題第477章 雲動(四)第562章 馬氏五常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391章 無題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452章 建安九年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161章 鬱洲山第147章 祖水河畔論英雄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530章 角力第634章 梳理(一)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172章 丹陽一夜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514章 師徒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518章 疏離第168章 東陵亭第242章 虎豹騎結束感言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476章 雲動(三)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588章 壯哉,傅將軍第464章 涼州亂(十二)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245章 衣帶詔第562章 馬氏五常第25章 洪娘子之請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299章 斬顏良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
第436章 河西第三彈(二)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9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21章 龐德公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第234章 夏侯真第13章 姐姐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558章 南陽太守第38章 農夫與蛇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518章 疏離第451章 食貨志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539章 雒神賦第584章 南陽之爭第一彈第61章 龍潭第482章 涼州大決戰(一)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33章 義陽武卒(三)第643章 子龍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482章 涼州大決戰(一)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232章 抉擇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274章 案中案第397章 亂(二)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266章 出招第524章 小人難測第259章 冢虎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260章 學做人第391章 無題第477章 雲動(四)第562章 馬氏五常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391章 無題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452章 建安九年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161章 鬱洲山第147章 祖水河畔論英雄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530章 角力第634章 梳理(一)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172章 丹陽一夜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514章 師徒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518章 疏離第168章 東陵亭第242章 虎豹騎結束感言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476章 雲動(三)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588章 壯哉,傅將軍第464章 涼州亂(十二)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245章 衣帶詔第562章 馬氏五常第25章 洪娘子之請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299章 斬顏良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