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

入夜,曹操以曹純爲先鋒,率虎豹騎開拔。

他自領武衛軍和虎賁軍並屯騎、越騎、射聲三校爲中軍,隨後離開許都。樂進的長水營和步軍營爲後軍,以樂進爲後軍主將,王澤爲副將,典滿夏侯尚爲軍司馬,入子夜隨即開拔。

此時,夏侯淵已率部,逼近酸棗……

賈詡騎在馬上,顯得悶悶不樂。

大軍出征後,他便不再執掌北軍五校,轉而爲參司空軍事,留駐中軍。

“父親,何不悶悶不樂?”

賈星催馬跟上,在賈詡身邊,關切問道:“莫非是主公爲難之事?”

賈詡搖搖頭,“其實,要解決此事並不難。如今劉備駐守濮陽,看似強橫,其實也是最大的破綻。

他方投袁紹,野心頗大。

而袁紹此人好疑無斷,麾下謀士雖多,但相互間齷齪甚多。所以袁紹不會信劉備,他麾下的謀士,也未必看得上劉備。只需派人離間,使其產生間隙,那常山之蛇,便也有名無實。”

當賈詡說出這番話語時,透出強烈的自信。

賈星恍然大悟,“我明白了……父親的意思是,效仿陳平之與項籍范增嗎?”

賈詡一笑,並未回答。

陳平之與項籍范增,是楚漢時期發生了一個戰例。項籍,就是西楚霸王項羽,范增是項羽的謀士,被項羽尊爲亞父,也是楚漢時期一位極有能力的謀主。當時漢王劉邦與項羽交鋒,屢戰屢敗。劉邦在得到韓信幫助之後,所憂慮者,就是項羽身邊的這個范增,而非項羽。

這時候,劉邦的謀士陳平獻計,離間范增和項羽的關係。

范增最後告老還鄉,在歸途病故;而項羽在失去范增之後,最終被困於垓下,自刎於烏江。

細想,項羽和范增那麼親密的關係,都可以被挑撥離間。

劉備和袁紹,根本就沒什麼交情。而且劉備幾乎是在袁紹軍中自成體系,又有皇叔之名,袁紹豈能不懷疑,豈能不提防。這是兩人就是兩頭老虎,雖暫時相安無事,可一旦有變故,便會立刻反目。賈詡這一計,可謂是一語中的,說中了常山之蛇的要害,那就是劉玄德。

賈星道:“父親既然已有計策,又何必憂心忡忡?”

賈詡嘆了口氣,“我在想,是何人慾將我架於火上燎烤?”

突然,他森然一笑。

賈星猶豫了一下,輕聲道:“我聽說,今日在大帳議事的時候,曹中侯曾對廣昌亭侯言,父親是個明白人。”

“又是這小子”

賈詡似乎並沒有吃驚,反而輕聲道:“某與曹友學,誓不兩立。”

賈星聞聽,卻笑了……

——————————————————————————

佔領濮陽已有三日,袁紹大軍源源不斷,向河南進發。

袁紹命謀士許攸督軍,而他則領兵馬,繼續留守黎陽……

十二月二十七日,夏侯淵突然自酸棗出兵,猛攻延津。同時,虎牢關守將夏侯惇,也不斷率領兵馬,渡河進入河內,欲和張遼合兵一處,攻打冀州後方。曹操的意圖,似乎已顯露無疑,他要渡河而戰,與袁紹在河北決戰。似乎濮陽的丟失,對曹操而言,並無任何影響。

袁紹不禁得意,與帳下吏言:“人道曹孟德用兵如神,依我看,卻是個不識時務無能之輩。”

他和曹操也曾交好,少年時更一起做過許多荒唐的事情。

一直以來,袁紹始終都壓着曹操一頭。不論是出身,還是才學,還是官位……等等。曹操當上典軍校尉的時候,袁紹以做到了司隸校尉。曹操在東郡起兵時,袁紹已經奪下了冀州。

可是,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曹操漸漸後來居上,壓了袁紹一頭。

特別是在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後,雖然把大將軍之位讓給了袁紹,但皇帝在他手裡,至少在名義上,袁紹必須要尊奉許都。哪怕他的官職高於曹操,可給人感覺,卻是低了曹操一頭。

即不屑,又畏懼

這也是袁紹對曹操的態度。

如今,濮陽被他奪取,這曹操早晚必然滅亡。

曹操居然不救濮陽,轉而猛攻延津,想要和自己決戰……哈,袁紹在黎陽就有近二十萬大軍,而曹操呢,他又能抽調出多少兵馬?

在袁紹看來,曹操就是急瘋了……

十二月二十八日晚,黎陽府衙。

袁紹已決意,在正月初一渡河出擊,對曹操發動總攻。

忙碌了一整天,他也有些累了。所以天剛一黑,袁紹便回屋躺下,準備先小憩片刻再說。

哪知,他剛一躺下,就有門丁稟報:“大將軍,河南急報。”

“哦?”

這裡的河南,可不是後世的河南省,而是指黃河南岸。

此時,河南是由許攸督軍。許攸,字子遠,早年曾爲奔走之友,與袁紹曹操等人,皆有交情。

後因參與了冀州刺史王芬謀殺漢帝的事件,被迫逃離,後投奔到袁紹麾下。

袁紹對許攸,頗爲信任,常委以重任。聽說許攸派人送信來,袁紹立刻知道,發生了大事。

“快讓他進來。”

他披衣而起,有小校進屋,將火塘子裡的炭火挑旺。

不一會兒,一個黑衣男子在門丁小校的帶領下,走進了房間。

“小人許平,拜見大將軍。”

“許平啊……不必多禮,子遠讓你來,有什麼事嗎?”

這許平,是許攸的家臣,一直跟隨許攸左右,所以袁紹並不陌生。見是許平,他也就沒了疑問。坐在榻上,他和顏悅色而言,並讓許平坐下說話,透出一種‘大家自己人’的親切。

袁紹可以如此,但許平卻不能真的聽從。

他從懷中取出兩封書信,雙手呈遞給了袁紹。

“怎麼回事?”

“今日我家老爺在巡視之時,捉到了一個曹軍細作。”

“哦?”

“老爺從那細作身上,搜到了一封書信,是曹操寫給濮陽劉備。”

袁紹,心裡一咯噔,臉色頓時拉下來,呈現出一抹冷色。他點點頭,先打開許攸的書信,上面的內容,和許平說的差不多。同時許攸心中言:曹操恐非是不理濮陽,而是他早有謀劃。

看罷後,袁紹眉頭一蹙。

他也沒有吭聲,只是將書信放下,而後拿起曹操給劉備的書信。

絕對是曹操的筆跡,袁紹一眼就可以分辨出來。當年,袁紹和曹操曾一起臨摹法帖,如郭香察的《華山碑》,崔瑗的《草書勢》……可以說,對彼此的字跡,都非常清楚,並不陌生。

這的確是曹操所書

袁紹眉頭緊鎖,認真的往下看。

這封書信的內容,寫的非常潦草,甚至還有一些塗抹的地方。但大致意思就是告訴劉備:玄德啊,我們的計劃快要成功了。袁紹已經上當了,我會繼續攻擊延津,使袁紹以爲我想要在河北與他決戰。等到他注意力轉移之後,你我同時出擊,將袁紹留在河南的兵馬吞掉。

到時候,袁紹一定會集中兵力反撲,我讓夏侯惇集河洛三萬大軍,趁勢攻擊冀州,則袁紹必敗。

此事若成功,我會和玄德平分河北……

袁紹倒吸一口涼氣,臉色變得煞白。

他努力穩住心神,對許平說:“許平啊,你先下去休息,此事我自有定奪。”

許平只是負責傳信,自然聽從命令。

“立刻請沮授、郭圖和逢紀先生前來議事。”

袁紹隨即吩咐下去,片刻之後,沮授三人前來。

“大將軍深夜相召,不知發生何事?”

沮授上前一步,拱手相詢。

袁紹沉默不語的將書信遞交給沮授,臉色陰沉的,好像要滴水一樣。

“這不可能”

沮授看罷書信,頓時大驚,“主公,此必是曹阿瞞離間之計。”

他和劉備有過接觸,自然很清楚劉備目前的情況。雖說沮授也不太喜歡劉備,但如果說劉備和曹操勾結,那斷然不可能。衣帶詔可不是一樁小事,那麼多條性命足可以證明,劉備不可能和曹操是同謀。所以,看罷書信之後,沮授第一個反應,就是離間之計,不可以信。

郭圖卻冷笑一聲,“我看未必。”

“哦?”

“劉玄德此人,甚有野心。

他來投時,我就覺得奇怪……要說那曹操也不是庸才,麾下將領,頗有幾分能力。數萬大軍圍剿,精銳並出,劉備卻能從重重包圍中殺出,輾轉千里,投奔主公,這裡面頗有蹊蹺。

非是我小瞧劉備,而是曹阿瞞也非等閒。

劉備能殺出重圍本就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而他的家眷,至今仍不知下落。

據說,他的家眷被他掩藏起來。可如今整個豫州,盡在曹操之手,他的家眷又能藏到何處?

此其二。

還有一點,劉備和公孫瓚師出同門,早年曾拜在盧植門下,關係非常親密。劉備落魄時,公孫瓚常與他資助,要兵給兵,要將給將……如今公孫瓚折於主公之手,可劉備依舊來投……呵呵,誰可保證,這劉備沒有爲公孫瓚報仇之心?而且,子遠可是親手抓獲,斷然不會有假。”

“公則此言差矣。”

沮授道:“那劉備早年也曾征戰四方,建立有功勳。

其人並非不識兵法,兼之曹操輕敵,能得以逃脫,也很正常。再者說了,他若帶着家眷,豈不是更加麻煩?要我說,這也沒什麼懷疑。至於公孫瓚……呵呵,非國事,劉玄德豈有不知輕重的道理。”

“那你就敢肯定,劉玄德沒有敵意?”

人常說,袁紹手下的謀士,各立門戶,相互間爭鬥不休。

而實際情況,也卻是如此。

沮授田豐,本韓馥手下,算是後來人。而郭圖逢紀審配許攸,則是一早便在袁紹手下效力。

但郭圖逢紀審配等人,又各有黨附。

袁紹有三個兒子,這三人就分成了三個門派。許攸呢,好貨貪婪,雖沒有黨附,卻又和其他人不和。總之袁紹的手下,可以分成無數個小型的利益集團,平日裡爭吵不休,相互攻擊。

袁紹一聽他們爭吵,就感覺頭痛。

“諸公且住,諸公且住。”

眼見着話題越扯越遠,範圍越來越大,袁紹不得不出面阻止。

“子遠並非不知輕重之人,他這個時候派人送信,想來是覺察到了什麼。沮授先生說的不錯,可公則和元圖也不是沒有道理。當務之急,是要想一個辦法,證明這劉備並沒有貳心。”

沮授三人聞聽,都閉上了嘴巴。

在沮授看來,這種試探完全沒有必要,弄不好反而適得其反。

而逢紀和郭圖則是沉思不語,他們要想一個好辦法,來證明他們說的不錯,從而駁倒沮授。

“以我之見,何不領劉備換防?”

“嗯?”

郭圖想了想,笑道:“如果劉備沒有和曹操勾結,主公可以派人,與劉備換防,令其撤出濮陽。”

“這個……”

“主公,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其一,劉備如果沒有和曹操勾結,必然心懷坦蕩,即便是換防,也不會生出怨念。其二,若劉備真的與曹操勾結,他撤離了濮陽,也可了一樁心腹之患;其三,萬一劉備不肯撤離濮陽,那此事必然不假。到時候,主公可令子遠出兵,火速攻取濮陽,擊潰劉備,豈不美哉?”

沮授覺得,這就是一個餿主意。

這種時候換防,豈不是平白露出破綻嗎?

可是內心裡,他又希望袁紹能夠同意。至於同意的理由,則是趁機證明,他沮授的眼光比郭圖逢紀要強。

總之,三人各懷心思。

袁紹道:“平白無故換防,恐怕也不太好吧。”

郭圖笑道:“這有何難?如今曹操正猛攻延津,就讓劉備駐守延津,協助防禦,豈不是大好理由?劉備也不會爲此,而生出怨念,而主公也可以趁機,將河南穩住,保證隨後出擊。”

袁紹連連點頭,“公則此計甚妙,那換誰接防呢?”

郭圖和逢紀相視一眼,驀地笑了。

“沮司馬愛子沮鵠,素有謀略,且精通兵法,武藝不凡。

何不令他接防濮陽,如此一來,主公豈不是可以更加放心嗎?”

“這個……”

袁紹擡頭,向沮授看去。

卻見沮授面色平靜,拱手道:“願從大將軍調遣。”

心裡面暗自咒罵:逢元圖,郭公則,我與你們誓不兩立……你們怎麼不讓你們的兒子去前線,卻要我兒子到濮陽。誰不知道,曹操一旦反擊,濮陽必然首當其衝,你們心思恁歹毒

可他卻不能表現出這種怨恨,只能暗地裡怨毒的掃了郭圖逢紀一眼。

咱們,走着瞧

第109章 養成計劃第二彈第56章 張家桃園第173章 樑上君子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677章 絕境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464章 涼州亂(十二)第408章 生意第227章 親戚?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229章 關雲長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338章 五禽功第522章 福紙第260章 學做人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555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597章 曹家小賊今何在?第242章 虎豹騎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90章 誰是誰非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26章 拳名太極(一)第258章 陸渾山第478章 雲動(五)第125章 第一日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77章 不簡單的一家人第392章 命案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608章 老黃忠第243章 回家第654章 野望(一)第379章 鮮卑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537章 三薦第58章 冷靜了嗎?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207章 偷營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157章 徵辟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159章 雙姝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157章 徵辟第238章 天車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379章 鮮卑第238章 天車第259章 冢虎第521章 呂氏女虎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718章 遼東亂(續)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553章 死士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697章 願爲紅顏棄前程第545章 不知天地,焉論天下?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491章 涼州大決戰(十)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579章 鄧村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七)第61章 龍潭第28章 荊襄豪門
第109章 養成計劃第二彈第56章 張家桃園第173章 樑上君子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677章 絕境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464章 涼州亂(十二)第408章 生意第227章 親戚?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229章 關雲長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338章 五禽功第522章 福紙第260章 學做人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555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597章 曹家小賊今何在?第242章 虎豹騎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90章 誰是誰非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26章 拳名太極(一)第258章 陸渾山第478章 雲動(五)第125章 第一日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77章 不簡單的一家人第392章 命案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608章 老黃忠第243章 回家第654章 野望(一)第379章 鮮卑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537章 三薦第58章 冷靜了嗎?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207章 偷營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157章 徵辟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159章 雙姝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157章 徵辟第238章 天車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379章 鮮卑第238章 天車第259章 冢虎第521章 呂氏女虎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718章 遼東亂(續)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553章 死士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697章 願爲紅顏棄前程第545章 不知天地,焉論天下?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491章 涼州大決戰(十)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579章 鄧村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七)第61章 龍潭第28章 荊襄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