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福紙

天色,漸漸暗淡。

曹衝興沖沖的從車上下來,三步並作兩步,跳上了門階。

“公子,夫人找你。”

一個老家臣突然上前,攔住了曹衝。

“母親找我?”

曹衝一怔。

環夫人找他,並不算什麼稀奇事。娘找兒子,正常的不能再正常。可問題是,派這麼一個老家臣守在門口專門等他,可就有些不太正常了。曹衝敏銳的覺察到,一定是發生了大事。

“母親現在何處?”

“在公子書房。”

曹衝點點頭,不敢再猶豫,連忙向書房走去。

片刻後,他來到書房跨院門口,就看見房間裡燃着燈,環夫人的身形在窗內影影憧憧。曹沖走到門口,擡手輕輕叩擊門扉,而後拉開門,邁步走進房間。燈光下,卻見環夫人背對着他,正坐在書案旁邊,不曉得在看什麼東西。甚至,連曹衝進來,環夫人也沒有回頭詢問。

“母親……”

環夫人瘦削肩頭一顫,回過身來。

“倉舒,回來了?”

“是啊。”

“又去找那周元直了?”

環夫人的聲音,聽上去非常平靜,感覺不出半點喜怒。

曹衝猶豫了一下,點點頭,輕聲道:“是。”

“都做了些什麼?”

曹衝小聲道:“今天元直在毓秀樓上,與仲豫先生辯論。仲豫先生此前做《申鑑》五篇,元直大不以爲然,故而與仲豫先生爭論……母親,元直果有雄辯之才,竟使得仲豫先生最後無以回答。孩兒今曰在一旁聆聽,收穫甚大。元直雖有詭辯之嫌,但的確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

曹衝越說越興奮,卻不見環夫人,眉頭漸漸擰成了一團。

仲豫先生,亦即荀悅。

是荀彧的兄長,同時也是當今極爲著名的一位名士學者。官拜侍中,曾爲漢帝經筵講解,更在建安三年到建安五年裡,編撰《漢紀》,可算得上是德高望重的人物。

編撰漢紀之後,荀悅以年邁而請求致仕,不再擔任任何官職。之後,他在家中潛心修《史》,在建安八年,連出《申鑑》五篇,抨擊所謂的祥瑞讖緯之說,其矛頭甚至直指董仲舒天人合一論調。

爲此,常有人與荀悅進行爭論,倒也成了許都難得的一樁盛事。

只是周不疑年方十四,來到許都之後,透着咄咄逼人,鋒芒畢露……之前他曾與孔融有過爭論,後來還在一次聚會中,話語直指臥龍谷胡昭,險些引發一場動盪。

而今,他更是與荀悅發生了辯論,讓環夫人感覺不太舒服。

看着曹衝興奮的模樣,環夫人心裡突然感覺一陣後悔:讓倉舒和這種全然不知掩飾鋒芒的小子混在一起,是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呢?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倉舒和周不疑呆的久了,不要沾染那狂士的習氣。與士林而言,狂士或許是一種風骨,可以獲得許多人的稱讚。

其中最爲人知的例子,便是那禰衡。

可禰衡最後是什麼下場?

而且,爲人主者,沾染狂士習氣,絕非什麼好事。

之前,環夫人希望通過周不疑的關係,而與荊襄世族取得關係;可是現在,她覺得這周不疑,少不更事,有點不知道輕重。那荀悅是何等人物?清流代表!你竟然指責這樣一個士林大鱷,哪怕荀悅不會動氣,可在士林中的影響,又當是何等巨大?是在不是一樁好事……至於這讖緯符瑞之說,見仁見智。

荀悅看不慣,自有他的道理,輪不到你一個只有十四歲的孩子,來指手畫腳。

可是,環夫人又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件事。

她讀書多,但這讖緯符瑞之說,卻不是她可以評價是非。看着一臉興奮之色的曹衝,環夫人眉頭緊蹙。片刻後,她輕輕嘆了口氣,沉聲問道:“倉舒,你曹家哥哥從西北返回,在滎陽至今已近半載。我問你,你可曾去探望過他?”

“這個……”

曹衝一怔,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曹家哥哥,就是曹朋。

曹衝一直稱呼曹朋爲先生,以至於環夫人說起‘曹家哥哥’時,他一下子也未能反應過來。

不過,從環夫人的言語中,他還是聽出了一些端倪。

那就是環夫人似乎在有意無意間,淡化原來的那種師生之誼,而是把兩人擺在了平輩的位子上。

這麼做,倒也沒什麼錯誤。

曹朋和曹衝,本來就是平輩。

曹衝猶豫了一下,搖搖頭,“未曾去過。”

“小艾,也有很久未曾來過了。”

“嗯!”

“聽說你們吵架了?”

曹衝頓時激動起來,大聲道:“母親,這件事非我過錯,是小艾太過於小氣。只不過是幾句口舌之爭,他就不再理我。”

“那究竟是怎樣的口舌之爭?”

“這個……”

環夫人嘆了口氣,看着曹衝,不由得輕輕搖搖頭。

“倉舒,你和周不疑都是聰慧之人,我讓你和他接近,是學他的長處,而不是學他的狂生之氣。周不疑抨擊你曹家哥哥,不管有沒有道理,你不該捲入其中。要知道,曹家哥哥畢竟曾爲你蒙學,算的是半師之誼。你即便是贊同周不疑,卻也不能表現出你內心裡的看法。

周不疑和小艾之間的衝突,是他二人的事情。

而作爲你,當時應該緩和兩人矛盾,而不是站在一邊說話,徒令這衝突加劇……”

“可是,元直並沒有說錯嘛。”

曹衝有點不樂意了,“易言,萬物萬事皆有陰陽,人自有高下卑賤。先生……曹家哥哥以下官而斬上官,本就不對。君臣、父子、夫妻,綱常自有天定。若是人人都如曹家哥哥這般,那要那綱常還有何用?再者說了,韋端乃名士,而王猛不過庶民,怎可以相提並論呢?”

環夫人一時啞然,不知該如何反駁。

自董仲舒定下這三綱五常的禮法以來,君臣父子,是天定……從道理上而言,似乎曹衝並沒有過錯,可是環夫人卻隱隱有一種不好的感受。她閉上眼睛,不再和曹衝爭執,而是沉吟不語。

環夫人這一沉默,曹衝也隨之沉默下來。

他靜靜的站在一旁,也沒有開口,等待着環夫人的指點。

“倉舒,你三哥今曰,已離開了許都。”

“啊?”

曹衝一怔,詫異問道:“三哥去了哪裡?”

對曹彰,曹衝倒是沒什麼惡感,只不過這一次曹彰回來,還是和曹衝鬧出了一些小矛盾。

曹彰返回許都的第二天,就帶着家將,直接堵了周不疑的大門。

若不是當時曹衝正好也在周不疑的住處,死死拖住了曹彰,弄不好周不疑就要被曹彰一刀砍了。

但也因爲這件事,曹衝對曹彰非常不滿。

可畢竟是兄弟,曹彰對曹衝一直不差,所以乍聽曹彰離開,曹衝心裡面,還是有一些失落。

他曾與曹彰,同在曹朋門下就學。

不過,他是向曹朋求蒙學,而曹彰則是雖曹朋習武。

環夫人道:“你三哥去了滎陽,說是要在那邊就學。

你父親非常高興,還誇他有情義,大有長進……甚至,連他要去一西北商賈之女的請求,也一併答應,還同意立爲平妻。倉舒,你長大了,有些事情,你知道的比我更加清楚。子文此去滎陽,說是就學,其實是陪你曹家哥哥;你當年也曾隨你曹家哥哥就學,怎可以不去拜見?”

曹衝心裡,莫名一顫。

不知爲什麼,他有些不願見曹朋。

或許是因爲愧疚,或許是其他的原因……總之,他一直不肯去滎陽,確是不知如何與曹朋見面。

或者說,他內心裡,隱隱對曹朋有些畏懼。

可母親既然說出口來,曹衝知道,他無法躲得過去。

猶豫了一下,曹衝輕聲道:“這兩曰元直要和臥龍谷門人辯論,孩兒想聽過之後,再去滎陽。”

“臥龍谷門人?”

“嗯!”

環夫人心裡,更有些不喜。

臥龍谷,那不就是曹朋的恩師胡昭住所?

想來此前周不疑口出狂言,抨擊胡昭的事情被胡昭的弟子知曉,所以纔有人要過來和他辯論。

可這一來,豈不是更要和曹朋站在對立面?

周不疑若是輸了,還好說一些;可如果他贏了,勢必會進一步激怒曹朋,絕非一樁好事。

“不行,你必須立刻動身,前往滎陽。”

“可是……”

“倉舒,三天之內,你必須離開許都。”

環夫人鳳目圓睜,聲色俱厲。

曹衝從沒有看到過母親如此聲色俱厲的訓斥,竟嚇得心裡一顫,不敢再有半句反駁。只是這內心深處,隱隱有點不太舒服。他這個年紀,本就是叛逆的時候,再加上自幼得父母關愛,天資聰慧,走到哪兒,都是衆星捧月,不敢有人和他爭論。也使得曹衝,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一種傲慢習姓。母親如此斥責,讓曹衝覺得委屈,同時更有一種莫名的憤恨……憤恨誰?

他也說不清楚。

但是,他就是感覺不滿。

“孩兒,遵命!”

“下去吧,早些歇息。

你去滎陽的事情,我自會派人與你父親知曉。”

“喏!”

曹艹如今不在許都,而是前往鄴城。

依照着曹艹之前的計劃,入秋後將會向幷州發動攻擊,準備在年末時,解決高幹,收復幷州。

軻比能已經同意,出兵攻打東部鮮卑。

如此一來,燕荔遊必然會調回他支援袁熙的三萬騎軍,也就使曹艹對幷州之戰,有了七成勝算。鄴城自去年一場血戰,幾乎成了廢墟。但又因爲他特殊的地理位置,曹艹在年初下令,重建鄴城。並從各地遷一萬三千戶定居鄴城。如今,鄴城已經修建完畢,移民也紛紛抵達。

曹艹此去鄴城,正是爲穩定民心,着手向幷州用兵……+++++++++++++++++++++++++++++++++++++++++++++++++++++++++++++建安十年暮夏,酷熱難耐。

繁華的毓秀街突然響起陣陣鑼鼓聲,引得無數人的注目。

毓秀街,是許都最爲繁華的一條街道,就有些類似於後世的步行街。它位於毓秀門外,周圍居住的都是高士名流,王公貴族。所以,在這條街上販賣的,大都是極爲奢華名貴的商品。

一座高足有三層的閣樓,披紅掛綵。

黑色牌匾上,橫書‘福紙’二字。

福紙,是什麼?

沒有人知道。可是卻有人發現,那牌匾的下方,赫然有孔融題名。也就是說,這兩個字,是孔融所題,頓時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

閣樓裡,清一色身着水藍色蟬衣,一副學子打扮的女婢。

這些女人,很明顯是經過專門的培訓,舉手投足間,都透着學子的氣度,頗有氣質。更重要的是,這些女子個個貌美,有書卷之氣。進出閣樓,使許多人產生了濃厚興趣,不由得駐足觀瞧。

“這福紙樓,究竟是做什麼的?”

一衆剛從太學中下學的學子,面露疑惑之色。

“進去看看,不就清楚了?”

“沒錯,進去看看!”

衆人邁步走進閣樓,卻見一樓大廳中,正中央是一個櫃檯,周圍擺放着一個又一個書架。

書架上,全都是一刀刀的紙張,散發出淡淡香韻。

一個貌美女侍上前,極爲恭敬的道:“各位先生,今曰小店開張,先生們乃首批客人,可以得八折優惠,請隨便參觀,若有什麼疑問,只管詢問小婢。小婢編號08號,希望能使先生們獲得一次愉快的購物。”

一個太學生愕然道:“你們這裡,究竟是賣什麼物品?”

“先生,小店名爲福紙樓,賣的自然是福紙。”

“福紙?”

太學生更加奇怪,連忙又開口詢問。

“請先生隨我來。”

那女婢恭敬的引領衆太學生,走到一個書架跟前,只見上面擺放着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紙張。

有常見的左伯紙,麻紙和桑皮紙,還有很多太學生們,未曾見過的紙張。

“這是……”

“此我家主人專門設計,製作出來的新紙。

又因家主人之名,而得福紙二字。先生請看,這是家主人採用孟門桑皮紙的原始工藝,經過改良之後而成的桑皮福紙。紙質堅韌,且具有保溫姓,可長期存放,用於契約文書,最爲合適。

孟門桑皮,每一百斤可分爲四百刀,每刀二十五張。

而家主人的桑皮福紙,每一百斤可以分爲八百刀,每刀五十張。也就是說,同等重量的桑皮紙,我們可以多出四倍的份量,但紙質更好。同時在價格上,比孟門桑皮,要便宜五倍。”

孟門桑皮紙,起源於秦漢時期。

在東漢末年,與麻紙和左伯紙齊名,主要集中於幷州離石地區。

由於其工藝複雜,而且製作費用昂貴,很少爲人所用。在市面上,一道孟門桑皮,價值五貫,堪稱昂貴至極。許多人只聞孟門桑皮之名,而不得其用,就是因爲這昂貴价格令人望而卻步。

東漢初,孟門桑皮一度成爲供品,尤勝左伯紙。

左伯紙每刀一百張,價值八貫。可孟門桑皮的價格,比左伯紙高出兩倍有餘……太學生們初聞是賣紙,都有些喪氣。你說你販賣紙張就販賣,搞出這麼多的動靜又是何意?

可聽罷那8號女侍極爲專業的講解,不由得興趣大增。

要知道,自蔡倫造紙後,紙張的成本雖然較原來有所降低,可依然不是普通人能夠購買。

一名太學生從女侍手中接過一張桑皮福紙,頓覺手感不同。

“好紙!”

他輕聲讚了一句。

想來,此人家中富裕,所以毫不猶豫便定下了十刀桑皮福紙。

ωωω▪ Tтkǎ n▪ ℃ O

“姑娘,你們這裡還有其他的介紹嗎?這種桑皮福紙,與文書契約倒是合適,和我等學子,用這種紙……”

另一個學子,忍不住開口問道。

卻見女侍笑靨如花,連連點頭:“先生們,請隨我來。”

這福紙樓內的紙張種類繁多,看得人眼花繚亂。若沒有人一旁解說,走進來足以讓人頭昏腦脹。

按照女侍的講解,福紙樓內,共分有契約文書,書畫,記賬等十個大類。

每個大類,又分有無數個小類別。比如這箋紙,就有十數個類別。可以根據不同的對象,使用不同的紙張。比如,對那種社會地位不高的人,可以用染黃麻紙,與平輩兒,可以用冷光箋,對地位較高的人,又有宣紙可用。對女子,有彩箋,對男子,有素箋……等等,種類五花八門,只聽得一種太學生,頭暈腦脹。在女女婢溫婉而悅耳的解說聲中,不少太學生鬼使神差般,定下了各種紙張。從幾十錢到幾貫乃至幾十貫一刀的紙張,堆積了一摞。

到結賬時,太學生們看着這許多的紙張,不由得瞠目結舌。

“這麼多,我怎麼拿回去?”

“先生們不用擔心,小店設有送貨上門的服務,店內配有車仗,可以幫助先生們送貨到家。”

“那,可要額外費用?”

女侍微笑,“不用,這是小店的本份。”

當一干太學生,滿意離去時,另一批客人,走進樓內。

從那服侍上可以看出,這些客人的身份不同於那些太學生。於是立刻有女侍走上前去,“幾位大人氣度非凡,一看就知道不比常人。小店裡有各種紙張供大人們選擇,11號女侍爲您服務。”

幾位客人一怔,旋即露出了讚賞之色……

(未完待續)

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198章 出兵第226章 生與死第20章 橐(一)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145章 千古紅顏第425章 戰雲亂起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461章 涼州亂(九)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75章 賭第189章 慘案(四)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618章 圈套(二)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493章 涼州大決戰(十二)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55章 回家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112章 啓程第660章 荊南(一)第498章 涼州大決戰(十七)第204章 初戰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63章 武卒已死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467章 涼州亂(完)第510章 雒神,雒神第141章 虓虎第97章 鬼才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164章 仇人?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397章 亂(二)第442章 大場面!!!第202章 曲陽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202章 曲陽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245章 衣帶詔第584章 南陽之爭第一彈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709章 誰家江山第693章 馬如風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485章 涼州大決戰(四)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八)第279章 李中郎第726章 曹操稱帝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398章 亂(三)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519章 疏離第687章 封王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227章 親戚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713章 上魏王治荊南策第643章 子龍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201章 水攻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671章 白衣第171章 隨行江東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375章 叼羊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
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198章 出兵第226章 生與死第20章 橐(一)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145章 千古紅顏第425章 戰雲亂起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461章 涼州亂(九)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75章 賭第189章 慘案(四)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618章 圈套(二)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493章 涼州大決戰(十二)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55章 回家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112章 啓程第660章 荊南(一)第498章 涼州大決戰(十七)第204章 初戰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63章 武卒已死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467章 涼州亂(完)第510章 雒神,雒神第141章 虓虎第97章 鬼才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164章 仇人?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397章 亂(二)第442章 大場面!!!第202章 曲陽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202章 曲陽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245章 衣帶詔第584章 南陽之爭第一彈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709章 誰家江山第693章 馬如風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485章 涼州大決戰(四)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八)第279章 李中郎第726章 曹操稱帝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398章 亂(三)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519章 疏離第687章 封王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227章 親戚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713章 上魏王治荊南策第643章 子龍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201章 水攻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671章 白衣第171章 隨行江東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375章 叼羊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