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

風雪止息,天地間白皚皚,一派蒼茫。

深冬時節的太陽,看上去似乎很明媚,但實際上,卻散發出刻骨的寒意。這也是嚴冬在建安四年的最後一次肆虐,可是卻冷得駭人,冷得讓人感到難受,冷得讓人……說不清楚,道不明白。

從濮陽到白馬的官道上,一隊軍士正飛快行進。

戰馬口中呼出的熱氣,在冰寒的氣溫下,格外清晰。呼氣成冰,似乎並不是一句形容詞。

徐晃不停的催促兵馬加快行進,心中更感到焦躁不安。

袁紹軍在年關突然發動攻擊,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之前袁紹按兵不動,甚至還後撤百里,讓許多人都以爲,至少在年前,袁紹不會出擊。這些人當中,徐晃也算其中之一……誰也沒想到,袁紹這一手以退爲進,竟迷惑了許多人。就在大家都沒有防備的時候,強渡大河。

袁紹這一出手,頗有雷霆之勢。

至少在徐晃看來,與此前袁紹的行爲方式,有巨大的變化。

高明啊

徐晃不禁由衷感慨,同時又覺得奇怪,是什麼人,爲袁紹出了這麼一個計謀呢?

“距離白馬,尚有多遠?”

“回將軍,照這個速度,大約在正午之前,就可以抵達白馬。”

“也不知道,劉太守能否堅持住。”

徐晃深吸一口氣,回頭看了一下身後行進中的兵馬,沉聲道:“傳令三軍,加快行進速度,務必要在正午前抵達白馬。”

“喏”

傳令兵飛馬而去,可徐晃心中,卻更覺不安。

但他又說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差錯,所以只能催促兵馬,加快行進速度,儘快奪回白馬。

自濮陽至白馬,必經一處乾涸的河灘。

此地因戰國時期,趙國大將廉頗屯兵駐守,故而名爲趙營。

河灘地勢平坦,無甚險要地勢。加之河牀乾涸,使之城外一塊方圓數十里的曠野,極爲冷清。

趙營距離白馬,有三十六裡,距離濮陽,四十里,正位於兩地中央地帶。

行至此地,徐晃呼一口濁氣,正要下令加速前進。忽見一名斥候,飛馬而來,在他面前停下。

“將軍,前方有一支人馬,攔住了我們的去路。”

“哦?”

徐晃一怔,沉聲喝道:“是何方兵馬?”

“看旗號,似是袁紹麾下大將,顏良所部兵馬。”

顏良?

徐晃心中倒吸一口涼氣,露出警惕之色。

早在楊奉帳下效力的時候,他就聽說過袁紹麾下猛將如雲。其中,尤以四人最爲顯赫,號河北四庭柱。這四個人分別就是河間的張郃高覽,鄴城的顏良文丑。其中,又以顏良文丑最爲悍勇,號稱河北雙臂。意思就是說,這兩個人,就如同袁紹的左膀右臂,地位顯赫。

想當初,二十二路諸侯討伐董卓。

在汜水關被華雄阻攔,連斬關東盟軍十數員大將。

袁紹就曾言:若我上將顏良文丑在,那容得華雄張狂?後來,這華雄被孫堅設計,斬殺於關下,孫堅也因而成名,成爲諸侯之中的翹楚人物。但也因此,孫堅和袁術結下了仇怨……

徐晃是個很穩重的人,聞聽顏良率部攔住去路,就知道事情不妙。

難道說,白馬已經告破了嗎?

想到這裡,他立刻下令,“三軍止步,列陣迎敵。”

在這個時候,徐晃不能退,只能前進。

他若是撤兵的話,顏良定然會趁勢掩殺……如果出現那樣的情況,己方勢必潰敗。所以,先穩住陣腳,而後再做打算。

徐晃剛下令列陣,顏良率領兵馬,已逼近跟前。

那顏良,跳下馬,身高八尺開外,生的膀闊腰圓,威武雄壯。胯下一匹烏騅馬,掌中一口大刀,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兩軍列陣對壘,顏良催馬就衝出旗門。

“某家顏良,徐公明可在?”

徐晃這時候,自然不可能露出半點怯陣之意,催馬就到了陣前。

“顏良,徐晃在此。”

“徐公明,廢話不與你多說,今我家主公奉天子之詔,出兵討逆,要清君側,振朝綱。白馬如今已經被我拿下,劉延也已成某家刀下亡魂。你若是聰明,即刻下馬投降,我可在主公面前爲你美言,保你高官厚祿……但你若是執迷不悟,那就休怪某家,送你與劉延作伴。”

劉延,果然被殺

徐晃心中一顫,突然大吼一聲,“顏良休要張狂……曹公奉天子以令不臣,乃衆望所歸。你家袁紹老兒,出四世三公之家,受朝廷厚恩,卻不知報效朝廷,擁兵自重,方纔是真正的國賊。某家得曹公厚愛,焉能做那袁本初跟前的惡犬?顏良,待我殺了你,與劉太守報仇。”

說罷,徐晃摘下鐵矟,催馬就衝向顏良。

顏良也是勃然大怒,輪刀迎上。鐵蹄踏踩河灘,建起冰屑飛濺……雖然沒有交過手,可是兩人這一衝鋒,徐晃就覺察到不妙。顏良人馬合一,如同一頭下山的猛虎般,氣勢驚人。

這種陣前交鋒,氣勢尤爲重要。

顏良大刀一出來,徐晃就知道,這傢伙比自己強上一籌。

可是,他卻無法後退,因爲到了這個時候,他已沒有退路……若後退,必然是一場潰敗接踵而至。如今所能寄託的,就是自己胯下這匹寶馬。但不知,憑藉曹汲的馬中三寶,能否與顏良周旋?此時,曹汲所獻的馬鞍,馬鐙和馬蹄鐵,只在小範圍內使用。除虎豹騎之外,就是曹操麾下那些心腹大將,或者超一流的武將可以配備此等裝備。徐晃,也正是其一。

兩匹戰馬長嘶,剎那間照面。

徐晃二話不說,挺鐵矟分心就刺。

這一矟刺出,撕空帶着一聲歷嘯,快如閃電。

而那顏良卻嘿嘿一笑,大刀向外一翻,正劈在鐵矟矟脊之上。巨大的力量,令徐晃在馬上不由得一晃,手臂頓時發麻。鐵矟向下一沉,便失了方向。而兩匹馬繼續衝鋒,顏良大刀壓着徐晃的鐵矟,撲棱一翻,順着矟杆刷的向上一推,橫抹而出。由凝重而輕靈,轉換自如,令徐晃格外難受。只覺手上鐵矟一鬆,緊跟着大刀就抹了過來。嚇得他連忙豎起鐵矟,一式鐵門閂,鐺的崩開了顏良這迅猛如雷電般的一擊……隨後,二馬錯蹬,便分了開來。

手,微微有些顫抖,徐晃嚥了口唾沫。

他撥轉馬頭,一咬牙,再次策馬衝出。

而顏良大笑道:“徐公明,身手不弱,可惜非某家對手。”

比力氣,顏良比徐晃要強橫許多。兩人雖然都屬於那種超一流的猛將,可超一流之內,也分有登基。似顏良,幾近超一流的中等水準,而徐晃卻只是超一流的末流。雖說只有這麼一點點的差距,在對陣時,卻足以要了人的性命。若非馬中三寶,徐晃剛纔就有可能喪命。憑藉着馬鐙的承重力,使得他在馬上坐穩身形。這一次,他再也不敢留有半分力量,與顏良鬥在一處。

鬥將,是一種極能提升士氣的戰法。

雖然自有漢以來,講求陣法和戰術,可鬥將仍然是兩軍對壘中,最爲重要的一環。

憑藉着馬中三寶,徐晃和顏良鬥了二十餘合,仍不分勝負。顏良大刀忽而快如閃電,忽而凝重若泰山壓頂,快慢輕重,變幻莫測……徐晃咬着牙,一杆鐵矟上下翻飛,呼呼作響。

兩人鬥了三十個回合之後,徐晃忽聽本陣後方大亂。

他連忙虛荒一矟,跳出戰圈。

擡頭向本陣看去,只見一支鐵騎,大約有千人左右,呼嘯着衝入陣中。

那爲首大將,黑盔黑甲,胯下一匹青鬃馬,掌中一杆丈八蛇矛……

“徐公明休走,燕人張飛在此。”

是張飛

徐晃大驚,連忙撥馬想要救援。

可是顏良又豈能容他逃走,催馬便把他攔住。

“徐公明,你的對手是我,要往哪裡走。”

大環刀呼呼作響,掛着風雷之聲,刀雲翻滾。徐晃本就比顏良弱兩分,靠着裝備纔算是打成平手。可現在,一頭猛虎出現在他的身後,徐晃哪裡還有心激戰,只七八個回合,便被顏良殺得汗流浹背,狼狽不堪。

而另一邊,張飛蛇矛翻飛,槍槍見血。

顏良的部曲也發動了衝鋒,把曹軍殺得幾近潰敗。

張飛獰笑着,挺矛衝向徐晃,“徐公明,拿命來。”

一個顏良,已經讓徐晃快要抵擋不住,若是在加上一個張飛……

徐晃也不是不知道進退的人,手中鐵矟猛然發力,槍疾馬快,一連三槍逼退了顏良之後,撥馬就走。

他這一走,曹軍更是羣龍無首,瞬間潰不成軍。

顏良和張飛合兵一處,二話不說,直追擊十里,方纔罷休。

徐晃這一敗,可真是悽慘。

他從濮陽出發時,帶了近四千人,可殺出重圍之後,身邊只剩下寥寥六七百人而已……

白馬既然已經失掉,那必須儘快返回濮陽,呈報許都。

想到這裡,徐晃不敢逗留,帶着殘兵敗將,朝濮陽方向敗退。

到傍晚時分,濮陽城已入眼中。

徐晃長出一口氣,馬上加鞭,來到了城門外,厲聲喝道:“城上何人值守,速速開城”

城頭上的軍卒,探頭看了一眼。

“啊,是徐將軍,開城門,開城門。”

隨着一連串的呼喊聲,城門吱呀呀開了一條縫。徐晃正要入城,卻見一匹快馬自城門中風一般席捲而來。馬上那員大將,身高九尺,一身鸚哥綠的戰袍,掌中一口九尺五寸長的大刀。

“徐晃,關羽在此等你多時,看刀”

話音未落,來人已到了徐晃跟前。

掌中大砍刀呼的落下,只見一抹殘影掠過,刀已經到了跟前。

好在徐晃在城門開啓的那一剎那,本能的感覺到有些不妙,所以勒馬向後退了一步。當關羽衝到跟前時,他連忙擡矟封擋。只聽鐺的一聲響,胯下馬希聿聿長嘶,連連向後退卻……

從鐵矟上傳來一股巨力,令徐晃有些承受不住。

一口鮮血噴出,徐晃撥馬就走。

“有埋伏,速走”

徐晃伏在馬背上,催馬狂奔而去。

關羽見一刀取不得徐晃性命,頓時大怒,催馬就要追趕。

數十名曹軍蜂擁而上,將關羽攔住。關羽怒氣更盛,大刀好像雪片般在空中飛舞,呼呼作響。

此時,從城中也衝出一隊兵馬,和關羽一起,迅速將那幾十名曹軍亂刃分屍。

徐晃已經跑遠了……

關羽催馬還要追趕,卻聽城樓上有人道:“二弟,窮寇莫追……我等只需佔領濮陽即可。”

擡頭看,只見一箇中年男子出現在城頭上,正是劉備劉玄德。

關羽對劉備,倒真的是言聽計從。他勒住戰馬,手捻長髯嘿嘿一笑,“既然哥哥有令,且放他徐公明一次。”

兩人目光相交,不由得哈哈大笑。

劉備目光灼灼,透出一抹欣喜:如今,終於向那曹賊,討回一局

——————————————————————————

“濮陽失守?”

在執金吾府衙中,曹朋無比吃驚的看着賈詡。

他今日是來呈報北軍檢驗文書,卻不想被賈詡拉住,告之他白馬失守,濮陽已落入袁紹手中。

慢着慢着,有點不太對勁兒

曹朋拼命的回憶,回憶他記憶中的官渡之戰。

歷史上,官渡之戰的前期戰役,的確是包括了白馬之戰。

但白馬之戰,曹操似乎只丟失了白馬,並未丟失濮陽。可這一次,爲什麼連濮陽也失守了?

歷史,似乎發生了一些微小的變化。

可別小看這微小的變化,卻使得曹操的局面,變得更加險惡。

歷史上袁紹攻取白馬,是爲了保證大軍南下的通暢;而現在,濮陽失守,等同於曹操東面屏障被分割開來。曹操在兗州本就有些麻煩。當初斬殺邊讓,使得他和兗州士子關係緊張。

所以當初曹操攻打徐州時,呂布不費吹灰之力便佔領了濮陽,並造成兗州大亂。

時至今日,兗州的情況好轉許多,但也不代表,曹操和兗州士人的關係修復。如果兗州動盪……

曹朋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濮陽失守,使得曹公此前在青州的部署,一下子打亂。

臧宣高雖有本事,可此人眼皮子活泛,不可以輕信。此前濮陽在手,又有於文則兵馬節制,臧霸或許不會有什麼想法。但現在,濮陽丟失,于禁側翼已受到威脅,恐怕是自顧不暇。”

賈詡言畢,笑呵呵看着曹朋。

“友學,可有主意?”

——————————————————————

今天保底三更,儘量努力吧。

第539章 雒神賦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32章 義陽武卒(二)第498章 涼州大決戰(十七)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425章 戰雲亂起第474章 雲動(一)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214 爭分奪秒第482章 涼州大決戰(一)第112章 啓程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229章 關雲長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673章 殤(一)第149章 大地震之商屯(二)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94章 拉幫結派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229章 關雲長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266章 出招第263章 曹公車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598章 反戈一擊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202章 曲陽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三)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17章 誰比誰高貴(五)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403章 師徒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62章 惡來兇猛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379章 鮮卑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170章 河一斬第68章 郎陵第95章 綿裡藏針第392章 命案第51章 夏侯蘭第259章 冢虎第411章 謀臣猛將紛沓而來第39章 危機感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48章 宛城之高丘亭第563章 隱憂第654章 野望(一)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563章 隱憂第675章 殤(三)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271章 雪蓮,雪蓮(二)第687章 封王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673章 殤(一)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240章 生擒第705章 論道第472章 趙偉章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396章 亂(一)第365章 周良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234章 夏侯真第493章 涼州大決戰(十二)第559章 拜相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23章 火神歌(二)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553章 死士第261章 愛蓮說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143章 老饕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242章 虎豹騎
第539章 雒神賦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32章 義陽武卒(二)第498章 涼州大決戰(十七)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425章 戰雲亂起第474章 雲動(一)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214 爭分奪秒第482章 涼州大決戰(一)第112章 啓程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229章 關雲長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673章 殤(一)第149章 大地震之商屯(二)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94章 拉幫結派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229章 關雲長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266章 出招第263章 曹公車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598章 反戈一擊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202章 曲陽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三)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17章 誰比誰高貴(五)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403章 師徒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62章 惡來兇猛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379章 鮮卑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170章 河一斬第68章 郎陵第95章 綿裡藏針第392章 命案第51章 夏侯蘭第259章 冢虎第411章 謀臣猛將紛沓而來第39章 危機感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48章 宛城之高丘亭第563章 隱憂第654章 野望(一)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563章 隱憂第675章 殤(三)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271章 雪蓮,雪蓮(二)第687章 封王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673章 殤(一)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240章 生擒第705章 論道第472章 趙偉章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396章 亂(一)第365章 周良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234章 夏侯真第493章 涼州大決戰(十二)第559章 拜相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23章 火神歌(二)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553章 死士第261章 愛蓮說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143章 老饕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242章 虎豹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