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大地震之商屯(三)

今兒個是書友原薰雨的生日,老新祝雨妹妹生日快樂,越來越漂亮…………

花廳裡的氣氛,格外緊張。

從剛纔的歡聲笑語,到此刻的劍拔弩張,沒有任何寰轉。在座的很多人,頓時有一種窒息的感受。

這纔是海西縣的力量嗎?

鄧稷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剛來海西,一無所知的年輕人。

別看只有一個月,卻經歷了許多事情,心智也逐漸的成熟起來。就因爲一個麥仁沒有來,就產生了這麼多的變數?這些本土勢力盤根錯節,在海西縣編織成了一張巨大的網。平時,這張網悄無聲息,並不惹人注目。可一旦發生事情,他們甚至不需要商議,在一瞬間便達成了一致。怪不得阿福說,想要控制海西,麥仁將是一個關鍵。

如果說,此前鄧稷對此還不在意的話,那麼現在,他不得不謹慎起來。

本朝已縉紳豪族起家,劉秀當年反王莽,靠的就是南陽郡的本土縉伸和世家大族。所以,也造成了本朝以來,諸伸豪族勢力強橫的尷尬局面。一些地方的豪族,已隱隱能對抗官府。

海西縣的情況,尤爲顯著。

期間三年縣令更迭,名存實亡,使得官府的力量,被削弱到了極致。

鄧稷一開始,並沒有去觸動這些人,其實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但隨着他在海西的時間日久,官府和諸伸之間的衝突,也勢必會越發激烈。這已經不可避免,只是鄧稷沒想到,會來的這麼突然。一個麥仁,僅僅是因爲沒有出席酒宴,便引發了本地綹伸們的強烈反應。

看起來,是應該掰掰腕子了!

鄧稷的手指,沿着銅爵的邊沿滑動。

心裡面非但沒有緊張,反而隱隱有一絲興奮。

曾幾何時,這不正是他所期盼的事情嗎?

“今日請諸公前來,其實就是爲商量一件事。”

鄧稷說起話來,慢條斯理,聲音也不大…卻透着一股子強硬和冷肅。那雙猶如鷹隼般銳利的眸光,從在座的每一個人身上掃過。黃整潘勇等人不由得嚥了。唾沫,心一下子提了起來。

他們見識過曹朋的強硬,但是還沒有領教過鄧稷的強硬。

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這兄弟兩人,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說起話來不緊不慢,但是卻給人一種可怕的窒息感。

“本官上任以來,已有月半辰光。

在過去月半中,本官一直未與諸公把酒言歡。一來呢,事情繁忙;二來則是因爲有諸多不方便。今日請諸公來,除了敘一敘本土情之外,另外一件事,就是說一說本官對海西的看法。

簡面言之,本官對海西的現狀,極爲不滿。

常聽人說起,海西有三害。那三害?海賊,鹽梟,商蠹子,……,……”

海西三害的說法,大家都很清楚。

但卻從沒有一個人,好像鄧稷這樣毫不掩飾的說出來。特別是在座的商人,臉色都很難看。

這,不是在打臉嗎?

本地縉紳暗自出了一個口氣。

幾個者老相視一眼,甚至看出了彼此眼中的喜色。

這年輕人,就是辦事不牢靠。好不容易拉攏了一批商人,有了那麼一點根基,便得意忘形了!怪不得麥公沒有過來,想必是看不慣這年輕人的張狂。。哼哼,你以爲海西,這麼好治理嗎?

若這般輕易便能治理,也輪不到你一個毛孩子…………

“其實本官倒是覺得這三害有失偏頗。”鄧稷毫不理會在座衆人的臉色,慢吞吞道:“特別是商賈,我倒覺得算不上什麼“害”。相反,這些人行走南北,互通有無,給海西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本官曾做過一個調查,海西一共三萬七千餘人。其中靠着商賈生活的,就有近萬人……,……幾乎佔了海西縣的三成。不可否認,的確是有一些奸商存在。這些人擾亂市集,哄擡市價,橫行霸道,爲非作歹,令百姓們恨之入骨。但大多數人,都是在本份經商。”

黃整等人的臉色一緩,同時心裡,有一種莫名的興奮。

商人歷來地位不高,即便是做出再大的努力,結果也未必被人承認。

比如當年馬邑之謀的主使者聶壹,也就是張遼的祖上,不可謂不是一個仁義大賈。然則所得到的結果又如何?到頭來馬邑之謀失敗,聶壹的後人不得不改頭換面,變成了如今的張氏。

這不得不說,是那些爲國盡忠大賈的悲哀。

聽鄧稷的口氣,他好像很贊成商人們的地位?

黃整等人的臉色頓時開朗起來,側耳聆聽鄧稷的言語。

而那些本土縉紳,卻蹙起眉頭。

“但是,海西想要長治久安,單靠商人也不是長久之計。

過往數年間,海西人口流失嚴重,同時又有大批流民涌入海西。如此造成許多田地荒蕪,半數以上的人,不從事農耕。

此等行爲,於海西沒有任何益處。我們的糧食,布帛,包括金鐵,還有各種民生物資,都紛紛是從外面購入。這樣一來,也就造成了海西對外的依賴性。

一個連糧米都無法自行供應的地方,又怎能讓百姓安居?又如何能使得海西長治久安呢?”

黃整眼珠子一轉,忙起身道:“還請鄧縣令指點。”

鄧稷笑了笑,擺手示意黃整坐下。

“黃掌櫃莫要着急,馬上就要說到了。”他看了一眼在座的縉紳耆老,抿了一口酒,潤了潤嗓子。

“許都本是穎川小縣,過去二十年裡,歷經戰火,比之海西不遑多讓。

然則自曹司空迎奉天子,遷都於許縣之後,許都便迅速恢復了生氣。一方面,固然是天子恩澤,另一方面,與曹司空大力推行屯田有關。所以,本官思忖良久,決意效仿曹司空,在海西進行屯田。”

“什麼?屯田?”

耆老們頓時叫喊起來,花廳中好像炸了鍋一樣,亂成一團。

王成坐在一旁,始終一言不發。

他的眼睛,不斷掃視花廳,卻沒有看到他想要看到的事物”

“不行,海西絕不可以屯田,也無田地可屯。”

一個老者站起來,激動的大聲叫嚷。

“自古以來,屯田多爲邊戎之地,哪有在海邊屯田的道理?”

“是啊,鄧縣令三思。”

“我堅決反對,沒有田地,也沒有人,如何屯田?”

屯田,有兩個極爲重要的指標,一個是田地,一個是人口。

其中,一旦屯田,勢必出現將土地國有化的狀況。而人口清查,更事在必行。

而這兩樣,恰恰又是本土縉紳立足的關鍵。失去了土地,就等於失去了根基,同時更會造成莊戶的流失。沒有了莊戶,他們也就沒有了盤剝的對象,沒有了盤剝的對象,勢必會造成他們的實力削減。長此以往,縉紳將難以立足。

縉紳與世家豪門還不同。

世家豪門,大多有家學傳承,除了土地之外,還有各種行業支持。

世家豪門就是一個以血脈爲關聯的大家族,其內部的結構,與各項產業的平衡,非是一些小地主們可以比擬。即便是失去了土地,他們還可以通過家族的子弟,進行挽救,進行補償。

可縉紳們………

一名老者更是放聲大哭,“屯田,乃動搖國之根本的行爲,若推廣起來,勢必會有大變故。”

“是啊,還請鄧縣令三思。”

鄧稷冷漠的看着那些耆老們的表演,嘴角微微一翹。

“屯田,勢在必行,無需商榷。”

“如若鄧縣令決意強行屯田,恕老朽不能芶同,告辭了!”

“告辭!”

接二連三有耆老起身告辭,但是卻並沒有立刻離開。

在他們看來,只要他們把這種強橫的姿態表露出來,鄧稷就得低頭。

但是他們卻忽視了一樁事情!

鄧稷開場就說,海西縣沒有足以依持的資本,完全是依賴外界的供應。也是一個非常尷尬的事實,海西縣從事農耕的人稀少,以至於這些縉紳對海西的控制力,甚至遠不如大商大賈。

這也是當初陳昇能夠崛起的一個重要因素。

鄧稷穩如泰山,一言不發。

幾個耆老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一時間竟進退兩難。

黃整等九大行首相視一眼,不着痕跡的交換了意見之後,也有了一個決斷。

“敢問鄧縣令,如何屯田?”

“從即日起,將有本縣主簿步騭,本縣法曹戴乾兩人聯手,對海西縣土地、人口進行清查丈量。所清查出來的閒置土地,將收爲官有。同時,本縣將會以高價回收土地,一併官有。

凡海西縣人,必須登記造冊。

此時將會有縣城濮陽闓主持,各里里長,三老務必盡力配合。

所清查出來的人口,在登記造冊之後,盡數衝入屯民………若有人從中阻撓,自有律法在此。

鄧稷說的是斬釘截鐵,毫無半點商量的餘地。

“胡鬧!”

一名耆老勃然大怒,“一個小小縣令,竟然如此張狂。老夫倒要看看,哪個敢動我田地。”

說完,他甩袖就走。

有了第一個人帶頭,自然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一時間,接連走掉六個人,使得花廳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

“鄧縣令。”

王成這時候站起身來,笑呵呵道:“鄧縣令所爲,的確是爲海西想。只是………呵呵,鄧縣令也許考慮一下我們這些人的想法。至於這屯田屯民,只要麥公同意,我自然沒有意見”我還有點事,就先告辭了。”

王成說着,就要往外走。

鄧稷笑了,“王先生是要去接迎同伴嗎?”

王成身子一震,轉身看着鄧稷,“鄧縣令,此話怎講?”

“呵呵,我還有一樁禮物爲王先生準備,先生就這麼走了,豈不是可惜?”

“鄧縣令,你……”

“來人,把禮物拿上來。”

黃整等人的臉色有點不正常了,隱隱約約的感到,今天這件事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屯田,屯民?

幾個人相視一眼之後,索性閉上了嘴巴。

從花廳外,走進來一個少年。

他身材高大,體格魁梧壯碩,濃眉大眼,身穿一件灰色布衣。

手裡捧着一個托盤,走進花廳後,把托盤擺放在鄧稷面前的食案上,而後自動退到了一旁。

鄧稷看着王成,微微一笑。

他伸出手,抓起覆蓋在托盤上的錦綢,往下一拉。

王成激靈靈打了個寒蟬,牙健裡倒吸一口涼氣”

“王先生不是一直在找這魚吻銅鎮嗎?如今看到了,不知是否歡喜呢?”

那托盤上,一枚魚形銅鎮,在燭光照映下,閃動着青幽的光。王成嚥了。唾沫,下意識握緊拳頭。

“呵呵,若非這魚吻銅鎮,只怕王先生也不會回來吧。”

“鄧縣令,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王先生,你怎可能不明白?”

“你……”

“你……”

王成眼皮子跳動不停,心臟好像要從嘴巴里跳出來一樣,額頭更冒出了一層細密的汗教………

“鄧縣令,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黃整等人都懵了,完全弄不清楚眼前的狀況。

啪!

鄧稷抓起銅爵,用力摔在了地上。

“薛州!”

王成的臉色頓時變了,…………

只見他,一反早先那笑眯眯的模樣,猛然間踏步騰空而起,雙手張開,成虎爪的形狀,口中發出一聲厲吼,撲向了鄧稷。

王先生,居然會武藝?

而且看他出手,似乎還不太弱呢………

黃整等人的腦海中,驟然間一片空白。

因爲在他們的眼裡,王成雖然粗壯一些,也僅只如此,只能說是一個健壯的教書先生罷了。

可是,他竟然在大庭廣衆之下,對縣令出手。

王成的臉上,露出猙獰笑容,指尖更閃動着一抹冷幽青芒。

那不是一雙普通的手,而是一對用青銅打造而成的拳套。怪不得王成今天一直沒有喝酒,甚至連手都沒有伸出。

“狗官,死來!”

眼見着王成撲到了食案前,雙手朝着鄧稷的頭頂抓去。

這一下,要是給抓實了,鄧稷至少也是個半死。黃整等人,啊的一聲驚呼,……,……

就在這時候,一聲低吼響起。

“狗賊,恁猖狂了!”

鏘,一聲龍吟。

站在鄧稷身後的少年,突然間出手。

只見他一哈腰,猛然探手從食案下,抽出一柄短刀。

那刀長約有三尺,是一支名副其實的短刀。但藏在食案下,卻無人能夠發現。只見一道寒光破空,咔嚓一聲輕響。兩蓬血霧噴出,一對斷掌,啪的掉在了食案上,鮮血淋淋,觸目驚心。

那對斷掌上,還覆着一對青銅拳套。

王成驚恐的瞪大了眼睛,看着光禿禿的手腕,鮮血泉涌。

“啊!”

王成一聲慘叫,不等他回過神來,鄧稷身後的少年縱身越過食案,擡腳蓬的正踹在了王成的胸口。

王成噔噔噔連退數步,噗通坐在地上,鮮血奪口噴出”

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697章 願爲紅顏棄前程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571章 南陽之豪強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187章 慘案(二)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441章 定紅澤第634章 梳理(一)第239章 同宗第586章 南就聚風雲第723章 葭萌關之偷襲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655章 野望(二)第555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227章 親戚?第407章 人,人,人!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158章 選擇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709章 誰家江山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45章 宛城之何去何從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137章 疑竇重重(上)第12章 棘陽鄧村第89章 曹二代vs皇二代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467章 涼州亂(完)第93章 風起雲動第475章 雲動(二)第402章 爪黃飛電第240章 生擒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471章 誰爲姑臧令?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698章 漢軍來了!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396章 亂(一)第243章 回家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635章 梳理(二)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12章 棘陽鄧村第159章 雙姝第76章 家臣第167章 陋室銘第523章 文化暴利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69章 仇人第187章 慘案(二)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448章 洛神爲婢第634章 梳理(一)第109章 養成計劃第二彈第660章 荊南(一)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184章 錦帆賊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670章 序幕第539章 雒神賦第639章 長阪坡(二)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721章 葭萌關之藤甲兵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
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697章 願爲紅顏棄前程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571章 南陽之豪強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187章 慘案(二)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441章 定紅澤第634章 梳理(一)第239章 同宗第586章 南就聚風雲第723章 葭萌關之偷襲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655章 野望(二)第555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227章 親戚?第407章 人,人,人!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158章 選擇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709章 誰家江山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45章 宛城之何去何從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137章 疑竇重重(上)第12章 棘陽鄧村第89章 曹二代vs皇二代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467章 涼州亂(完)第93章 風起雲動第475章 雲動(二)第402章 爪黃飛電第240章 生擒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471章 誰爲姑臧令?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698章 漢軍來了!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396章 亂(一)第243章 回家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635章 梳理(二)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12章 棘陽鄧村第159章 雙姝第76章 家臣第167章 陋室銘第523章 文化暴利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69章 仇人第187章 慘案(二)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448章 洛神爲婢第634章 梳理(一)第109章 養成計劃第二彈第660章 荊南(一)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184章 錦帆賊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670章 序幕第539章 雒神賦第639章 長阪坡(二)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721章 葭萌關之藤甲兵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