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銅雀臺距離鄴城,不過十八里。

日間發生了那麼大的事情,上百人被關進了鄴城大牢,曹操雖身在王都,也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可問題在於,曹操至今沒有做出任何表示!

這本身也就說明了一些問題!

他對環郎,也不是很滿意……

也許在曹操內心裡,未嘗不存着要借曹朋之手,教訓環郎的之意。誰都知道,曹朋是曹操手裡一把鋒利的屠刀,而且屬於那種永不生鏽磨損的屠刀。

陽光明媚,普照大地。

王都御花園中,卞夫人笑盈盈的坐下,環視衆人。

周遭,盡是曹操的那羣夫人,林林總總算下來,有十幾人之多。七嘴八舌的向卞夫人傾訴。不過卞夫人始終是一副笑臉,不停的點頭稱是。

“姐姐,此事大王再不管管那曹朋,他這氣焰,只怕會更加囂張……”

“是啊,他不過是大王一個族侄,仗着立下些許功勞,就如此橫行跋扈。莫不是這鄴城是他曹朋的?打了人也就算了,還把人抓起來,究竟要做何打算?還有,那城門校尉是他大舅子,更是張狂,實在令人心憂。”

“……”

一幫子女人,嘰嘰喳喳的說着曹朋的壞話。

卞夫人始終保持微笑,只是點頭。

待衆人說完,她纔開口道:“大家的憂慮,我已經清楚。

武鄉侯也許是張狂了些,但若說囂張跋扈,未免有些過了……尹家妹子,你剛纔說的那些話,可不要傳出去。武鄉侯不是靠着些許功勞起家,而是有天大功勞。大王視他若親子,你剛纔那些話若是傳到了大王耳中,少不得會惹來禍事,以後要慎言方好。不過這件事,我會與大王知曉。想必大王會有決斷,妹妹們也不必擔心武鄉侯會來找麻煩。

但有件事,卻要與妹妹們知曉。

莫去招惹武鄉侯,武鄉侯便是個謙謙君子……

有些時候,遇事最好三思。莫聽人說了幾句,便亂了分寸。而今大王已不是當年,爲天下人所矚目。我等做事,就更要小心,莫壞了大王名聲。”

卞夫人的話,很溫和,卻又帶着些許警告。

女人們連忙答應,又聊了一會兒,這才告辭離去。

她們走了,但卞夫人猶自坐在原處。她的臉上,依舊帶着淡淡笑容,片刻後拍了拍手,輕聲道:“都出來吧。”

從花廳屏風後,轉出了三個女子。

年長的,有小四十,年輕的,尚不滿三旬。

其中一人,正是曹節之母,王昭儀。三人朝着卞夫人一禮,便坐了下來。

“剛纔她們的話,可都聽到了?”

王昭儀繼續做悶葫蘆,閉口不言。

倒是一個嫵媚至極,眉眼中帶着無盡風情的女子,柔聲道:“不過一羣蠢貨,姐姐何必理睬?”

這女子,是鄒夫人。

就是張繡的嬸嬸,那個曾還得曹操在宛城大敗的鄒夫人。

曹操兵敗之後,鄒夫人隨着曹操一同到了許都。轉眼間,已經過去十餘年,卻依舊是風韻猶存,嫵媚動人。年過三旬,好似一顆熟透了的水蜜桃,令人垂涎三尺。雖然膝下無子,但是卻最爲曹操所喜愛的女子。

而另一個女子,姓杜。

本名杜元,不過大家都習慣稱呼她爲杜夫人。

年紀最小,方二十八。生的同樣嫵媚,但在嫵媚中,卻另有冷豔氣質。

她本是呂布部將秦宜祿的妻子,後來被曹操看重,納入房中。

後世野史裡,有這麼一個說法。關羽後來千里走單騎,也正是因爲這杜氏女子。本來關羽看上了杜氏,曾向曹操請求,說破了呂布之後,要娶杜氏爲妻,曹操也答應了。哪知道,曹操雖然答應,卻也好奇,這杜氏有何本事,令鐵石心腸的關羽心動?於是在俘虜了杜氏之後,便前去探望。可這一看不好,曹操立刻也動了心,便把杜氏納入房中。

最終,關曹反目……

杜氏有一子,名叫秦朗,年十二歲。

雖非曹操親生骨肉,但曹操對秦朗,卻是無比喜愛。

這秦朗,也是個文武雙全的,練得一身好武藝,騎射嫺熟。杜氏在歸了曹操之後,也很低調。雖不似鄒氏那般讓曹操喜愛,卻也同樣得曹操看重。

這幾個女人,都是沒根基的!

卞夫人統領內宅,總是要有些幫手。

杜夫人冷靜,鄒夫人潑辣,王昭儀呢,則是因爲曹節的關係,和卞夫人走的很近。一個好漢三個幫,卞夫人對這三個女人,也是頗爲拉攏。

“只怕,是有人在背地挑唆。”

杜夫人突然開口,“若非如此,怎地突然間都跑過來,讓姐姐出頭呢?”

“妹妹的意思是……”

“無非一石二鳥。”

“此話怎講?”

杜夫人擡起頭,那張清冷俏麗的臉上,露出一抹冷笑。

“姐姐難道真的看不出嗎?

有人這是想要和姐姐爭這後宮之權,同時離間姐姐與武鄉侯之間的關係。

誰人不知,世子與武鄉侯有師生之誼。

若是姐姐出頭,恐怕會讓世子和武鄉侯之間,產生一些裂痕。到時候,得益者何人?若小妹猜的不錯,只怕此刻,那武鄉侯府上,已有了客人。”

卞夫人聞聽,不禁笑了!

“阿元說的不錯……那你說,我該如何應對?”

“姐姐這件事,出頭得罪武鄉侯,不出頭就得罪那些蠢貨,總是不得好。

所以,小妹覺得,姐姐不妨去武鄉侯府上。

名爲興師問罪,實則拉攏武鄉侯,擺出一個姿態與那些蠢貨看便是了,卻當不得真。”

“那你說,我該用什麼藉口前去?”

杜夫人沉默了!

倒是鄒夫人有些沉不住氣,瞪了杜夫人一眼,扭頭對卞夫人道:“姐姐,不瞞你說,阿元有些私心,還想要姐姐成全則個……姐姐也知道,元明已經十三了!再過些年歲,就要及冠,離開王府自立門戶了……大王雖喜愛元明,可元明身無寸功,也沒個可以幫襯的。前些日子,阿元與我說起此事,我倒是覺得,不如到武鄉侯門下,歷練些日子。

一來可以增長閱歷。

這二來嘛,武鄉侯與世子私交甚篤,將來世子身邊,總要有幾個幫襯的人手。

而這三嘛……武鄉侯才學過人,乃當世兵法大家。元明能在武鄉侯門下求學,也是個機緣。阿元也同意,可是卻苦於沒有門路,想姐姐成全。”

元明,也就是秦朗。

這‘元明’的表字,還是曹操所贈,可見曹操對他的喜愛。

卞夫人聞聽,頓時笑了。

“阿元,都是自家姐妹,有什麼不好開口?

不如這樣,明日我使武鄉侯前來,也正好把這件事與他說了……想來武鄉侯,總要給我幾分薄面,應該問題不大。但有件事,我卻要與阿元你知道。元明到武鄉侯門下不難,只是據我所知,大王對武鄉侯怕是有重用,所以到時候,武鄉侯未必會留在鄴城,那元明很可能會……”

杜氏對秦朗寵愛,自是不必贅言。

聞聽卞夫人如此說,杜氏喜出望外,連忙起身拜謝。

歷史上,秦朗是跟隨曹丕,後來成爲曹魏棟樑。而今曹丕死了,秦朗也已經長大,需要有一個可以依靠扶持的人引他上路。曹朋,是一個靠山,同樣也是一塊跳板。通過曹朋,秦朗可以和曹彰緊密聯繫在一起。

而杜夫人和卞夫人之間的聯盟,也會變得更加穩固。

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卞夫人又怎會拒絕?

她不是一個才學多麼高深的女子,也不是那種出身高貴的豪門千金……

生於草根,長於草根,卞夫人甚至比環夫人,更知道如何去拉攏人心。以前,卞夫人是因爲曹朋成了曹衝老師,對曹丕產生了威脅,所以對曹朋有些許敵意。可是,隨着曹丕身亡,而曹彰崛起,也使得卞夫人,重新去看待曹朋。她很清楚,若沒有個強有力的支持,曹彰面臨許多困難。

細想之下,滿朝文武之中,曹朋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小環,你雖然手段非凡。

可這世上,並非人人都是傻子……你聰明,卻錯在你太過聰明。正如阿福所言,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你以爲,我就看不出,是你在後面搗鬼嗎?本不想和你爭執,但既然你出招了,我也不能示弱!

卞夫人臉上,閃過一抹古怪笑容……

轉眼,就要正午。

環郎卻依舊沒有任何行動,似乎已下定決心,不來登門道歉。

曹朋則在家中,默默的等候。

王平向寵,已經召集八百白駝兵,隨時準備出發。

老子說過了:你不來道歉,老子都打上門,毀了你的宅子!

我曹阿福,不管什麼時候,都是說到做到……就算天王老子來,也攔不得我。

武鄉侯府內,氣氛顯得有些緊張。

曹汲看着曹朋那一臉沉靜之色,有心阻攔,但話到嘴邊還是嚥了回去。

“勸勸你兄弟吧。”

張夫人也很擔心,便想讓曹楠出面。

可曹楠卻一笑,輕聲道:“母親,你莫擔心,阿福大了,他做事自有分寸。”

“但……”

“母親忘了,當年我被伏均撞斷了腿,阿福是怎生模樣?

他那性子,看上去很柔和,但內裡暴烈剛強。決定了的事情,誰也攔不住。這件事,咱們別插手,這是武鄉侯府的面子問題,斷然退讓不得。

阿福是朝中重臣,建立功勳無數。

若是就這樣被一個無賴子騎到脖子上卻沒有反應,日後咱曹府的人出去,都要矮人三分。至於王叔那邊,你更不用擔心。如果王叔真要插手,昨晚就會派人過來。但王叔現在遲遲沒有行動,已經說明了問題。”

當了幾年太守夫人,曹楠的眼界,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在棘陽鄧村,縮手縮腳的受氣小媳婦。她老公,她兄弟,都已經出人頭地。隨鄧稷在河東多年,曹楠見過的世面,遠非老夫人可以相比,自有一番見識。

女兒都這麼說了,老夫人也只好閉嘴。

拉着曹汲,跑到了自家建造的佛堂裡祈禱,希望別惹出太大的禍事來……

連帶着,蔡琰、黃月英、夏侯真、步鸞、郭寰、甄宓和孫尚香,也都被召集過來。還有曹綰、曹陽、曹允、曹睿等一干孩兒,都被叫進了佛堂。

小小佛堂,一下子變得擁擠起來。

後來,連喬夫人也帶着孫紹和兩個女兒過來,隨着老夫人一同誦佛祈禱。

“公子,快正午了!”

曹朋在堂上,呼的站起來。

“既然環郎給臉不要臉,那就別怪我不客氣。”

就在他準備出發的時候,忽聽門外傳來一聲呼喊,“東鄉侯求見!”

東鄉侯,曹衝?

曹朋愣了一下,眉頭頓時緊蹙。

他和曹衝,曾有那麼一段頗爲美好的時光。可是隨着曹衝長大,特別是在周不疑一事發生後,曹朋和曹衝之間,便產生了無法彌補的裂痕。

再後來,曹朋征戰在外,與曹衝漸漸少了聯繫。

偶有書信往來,卻都是表面上的應付,那種生疏感,再也無往日親密無間的感覺。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兩人間隙越來越大。

而今曹衝突然前來……

曹朋眼睛一眯,閃過一抹森然。

來的,還真是時候。

“有請!”

他沉聲說道。

“公子,那伯龍和子均……”

“你立刻去通知二人,讓他們照常行動便是。”

馬謖答應一聲,立刻退下。

而曹朋則大步流星,走出了客廳。

倉舒,多年不見,你還是這麼喜歡耍弄小聰明嗎?

他內心中幽幽一嘆,有一抹悵然失落……從這一刻起,他和曹衝的師生之誼,將蕩然無存!

曹衝的來意,曹朋又怎可能想不明白?

他來到府門前,就見曹衝已上了門階。多年不見,曹衝已有了小大人模樣,再不復當年那稚嫩之氣。一襲青衫,襯托出他卓爾不羣的氣質。個頭雖然不是很高,但別有一份儒雅韻味。

見到曹朋,曹衝也是一臉喜色。

他快步上前,拱手道:“曹家哥哥,別來無恙?

聽說哥哥前來,倉舒早有意拜會,只是身邊事物太多,以至於耽擱了,還請哥哥勿怪。”

曹彰而今見到曹朋,依舊是執師生之禮。

哪怕當初他只是湊數,可是在禮節上,卻始終保持着對曹朋的尊敬。

先行師生之禮,而後纔是兄弟之情。

可是曹衝……

當年確是在曹操面前,實實在在行過拜師禮的人,而今卻全無師生之誼。

曹朋心裡,不免一陣悲哀。

但臉上還是露出笑容,“倉舒,近來可好?”

兩人寒暄過後,便來到大廳落座。

“聽說昨日嫂嫂們受了驚嚇,故而倉舒前來探望。”

“賢弟有心了……不過些許蛇鼠之輩,驚嚇談不上,只是壞了些興致。

已無甚大礙,而今正在佛堂誦經,我就不讓她們來拜見了。”

你真的是來探望嗎?

亦或者,你是要待環郎道歉?

如果你真的是這樣打算,自當早早前來,卻不是在這個時候登門……

你不是來探望我,你是來堵我!

難道,你真以爲我看不出來,你的心思嗎?

你這分明就是,來打我的臉啊……

如果曹衝早早前來,說不定曹朋會放過環郎父子。偏偏,他好這小聰明,踩着點登門。說好聽了,你是來拜會,說難聽了,你就是在賭我。

曹朋已經發出狠話,要教訓環郎。

若做不到,必然會被人笑話。曹衝登門,不但阻攔住了曹朋,還能向人們,展現出他的能力。但是在曹朋眼裡,曹衝這些不過是些小聰明,根本上不得檯面。你以爲你坐在這裡,我就動不得手?倉舒,你忘了當初,我是怎麼對付伏完父子。我當初敢砍了伏完的手,我今天就敢燒了他環郎的莊子。

好吧,既然你要做戲,那我就陪你做戲!

曹朋心中,不由得暗地裡一聲嘆息。

只是這一場戲做完了,咱們之間,就再也沒有緩和餘地……

曹衝談古論今,引經據典,顯示出非凡才學。

說實話,曹家父子的文青基因,都非常發達。曹操自不必說了,作爲建安文風的開創者,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可謂是氣勢磅礴;曹植的雒神賦,銅雀臺賦,以及後來流傳千古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堪稱風華絕代。就連曹丕,也是文采風流,爲這個時代翹楚。

歷史上,曹衝死得早,故而沒什麼名著。

可從他現在的談吐來看,卻的確是繼承了老曹的基因,非同一般……

曹朋看着他,臉上帶着微笑,可是心裡卻極爲惆悵。

不管怎樣,終究是有那麼一段師生情誼。曾幾何時,曹衝寄託了曹朋的希望。讓他讀洪範,讓他讀食貨志,甚至作詩,皆是曹朋所寄託的理想。

然而,這關係卻如此的脆弱。

不過短短時間,便已經破滅,蕩然無存。

只不知道,當他知曉自己燒了環郎的田莊之後,又會是什麼表情呢?

想來,很快就可以看到!

曹朋不介意和曹衝東拉西扯,隨着時間慢慢的流逝,忽見有一人進來,在曹衝耳邊低聲細語幾句,曹衝的臉色,頓時變了。談性似乎一下子消失殆盡,他扭頭向曹朋看去,臉上的表情,更是極爲古怪。

“倉舒,不早了,回家吧。”

曹朋站起來,溫言道:“想來你現在也累了,回去好好歇息,莫太操勞。

你隨我三載,當知道我的脾氣。

我這個人,做事從來不計較後果,了不起回家種田。但是,得罪我的人,我絕不會饒過。我說出來的話,也絕對不會更改……回去吧,待我向夫人道個不是。若夫人不肯見諒,他日我會登門親自向夫人道歉。”

曹朋的聲音,聽上去很柔和。

但是在曹衝聽來,卻是格外刺耳!

他突然覺得,自己好像一個小丑,使了這許多花招,可人家根本不接。

沒有實力,什麼小聰明都是假的。

曹衝看着曹朋臉上的笑容,卻突然起身,躬身一禮,“多謝老師教誨。”

這,恐怕也是曹朋給曹衝的最後一課。

真正意義上的,最後一課。

隨着曹衝這一禮,曹朋心中輕嘆,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曹衝旋即,告辭離去。

卻見馬謖從外面進來,他突然間無心去詢問,那環郎的情況如何。

“幼常,陪我騎馬去。”

他心情有些抑鬱,大步走出了侯府。

早有人,牽來了獅虎獸,曹朋翻身上馬,向城外行去。馬謖連忙跟着曹朋,臨行前,更使人通知沙摩柯和趙雲。不管怎麼說,讓曹朋獨自離開,還是有些危險。身爲曹朋的親衛牙將,趙雲和沙摩柯,必須有一人跟隨。

紫宸閣二層,曹操翻身從牀上坐起,伸了一個懶腰。

“阿福,真的燒了環郎的田莊嗎?”

越般連忙回答:“是……奴婢聽說之後,還專門去看了。不過也不似說的那麼嚴重,只是燒了幾間房子,打傷了幾個人,也沒有鬧出人命。”

曹操不禁笑了,“這混賬小子,卻改不了他那暴躁的毛病。”

沉吟片刻,他問道:“那外面人,又怎麼說?”

“各種說法都有,有的說是環郎咎由自取,有的則是說,武鄉侯忒霸道了些。”

“嗯,是有些霸道了!”

曹操嘴角微微一翹,“如此霸道,卻不能不罰。

這樣吧,你去武鄉侯府一趟,告訴阿福,就說孤罰他一年俸祿,作爲賠償。畢竟是人家的財產,他怎可以說燒了就燒了?還有,警告他最近老實一點,否則孤使雋石,立刻回許都,讓他過不得一個團圓年。”

“喏!”

越般心中不由得笑了。

這算是哪門子的懲罰?

一年俸祿?

也許對普通官員而言,是比較嚴重的懲罰,可是於武鄉侯而言,又算得什麼?誰不知道,這位武鄉侯是點金聖手,日進斗金,根本不在乎那些許俸祿。聽說,曹洪回來這兩天,到處找人,說是要做一樁大事。

而幕後推手,據說便是武鄉侯!

朝中已有不少人表示願意參與其中……越般是沒那個資格,也沒有那個財力,否則的話,說什麼也要摻和進去。跟着武鄉侯,有肉吃啊!

不過由此也能看出,大王對武鄉侯的信賴和寵愛,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越般心裡已經拿定了主意,定要和武鄉侯好生交道。

就算成不得朋友,也別似那環郎父子一般得罪了曹朋……

殊不知,在越般離去之後,曹操來到書桌旁坐下。他鋪開一張冷金箋,在上面寫下了曹彰、曹植和曹衝三人的名字。良久後,他突然拿起一支筆,蘸飽了墨汁,用力在曹衝的名字上劃過,只留下一道粗粗墨痕!

“小聰明,終當不得大事……”

曹操起身,走到窗邊,打開了窗子。

看着外面的鳥語花香,他卻忍不住,輕輕嘆了口氣……(未完待續)

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44章 宛城之覆沒第155章 交易第188章 慘案(三)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563章 隱憂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56章 張家桃園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379章 鮮卑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553章 死士第113章 願聞其詳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266章 出招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617章 圈套(一)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604章 麋子方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557章 相思子第219章 燕人第235章 老嫗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643章 子龍第724章 不對稱之戰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98章 謀劃前程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485章 涼州大決戰(四)第519章 疏離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644章 亂戰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201章 水攻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413章 河西第二彈(二)第464章 涼州亂(十二)第201章 水攻第722章 葭萌關之初戰第689章 西北風雲再起第68章 郎陵第12章 棘陽鄧村第338章 五禽功第219章 燕人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627章 荊州變(三)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693章 馬如風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655章 野望(二)第464章 涼州亂(十二)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351章 三年後第655章 野望(二)第228章 搏命第646章 軟肋第596章 間隙第78章 初會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619章 黃忠要避世第29章 九女城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136章 悶頭髮大財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28章 荊襄豪門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423章 明犯天威,皆可殺之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198章 出兵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170章 河一斬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137章 疑竇重重(上)第618章 圈套(二)第253章 葛仙翁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407章 人,人,人!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598章 反戈一擊
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44章 宛城之覆沒第155章 交易第188章 慘案(三)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563章 隱憂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56章 張家桃園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379章 鮮卑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553章 死士第113章 願聞其詳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266章 出招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617章 圈套(一)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604章 麋子方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557章 相思子第219章 燕人第235章 老嫗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643章 子龍第724章 不對稱之戰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98章 謀劃前程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485章 涼州大決戰(四)第519章 疏離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644章 亂戰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201章 水攻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413章 河西第二彈(二)第464章 涼州亂(十二)第201章 水攻第722章 葭萌關之初戰第689章 西北風雲再起第68章 郎陵第12章 棘陽鄧村第338章 五禽功第219章 燕人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627章 荊州變(三)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693章 馬如風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655章 野望(二)第464章 涼州亂(十二)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351章 三年後第655章 野望(二)第228章 搏命第646章 軟肋第596章 間隙第78章 初會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619章 黃忠要避世第29章 九女城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136章 悶頭髮大財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28章 荊襄豪門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423章 明犯天威,皆可殺之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198章 出兵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170章 河一斬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137章 疑竇重重(上)第618章 圈套(二)第253章 葛仙翁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407章 人,人,人!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598章 反戈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