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孔明先生

此孔明,非彼孔明。

曹真所說的孔明先生,名叫胡昭,是潁川人。

三國時期,有兩個孔明。胡昭就是其中之一。他出生於延熹四年,也就是公元161年,比諸葛孔明整整大了二十歲。建安四年,諸葛亮或許還沒有獲得‘孔明’這個表字,正就讀於水鏡山莊,師從於司馬德艹。而胡昭胡孔明,已名滿天下,是這個時期極有名的學者。

胡昭擅長書法,尤其在隸書方面,造詣極深。

蔡邕之後,以鍾繇胡昭二人書法最強,時人稱讚:鍾瘦胡肥。‘鍾瘦’,亦即鍾繇,‘胡肥’,就是胡昭。此二人一出世,一隱世,都師從於東漢末年書法大家劉德升,並與邯鄲淳、衛覬和韋誕齊名。同時,胡昭還擅長修史,對於其史學造詣,即便是正在幫助漢帝編撰《漢紀》的荀悅,也極爲推崇。曾上書漢帝,請求徵辟胡昭一同修史,但最終被胡昭推辭。

曹朋知道諸葛孔明,但真沒有聽說過胡孔明。

建安元年,曹艹迎漢帝遷都許縣,發佈了‘唯纔是舉令’。求賢若渴的曹艹知道胡昭大才,於是多次派人請胡昭出山入仕,但胡昭一直沒有同意。後來,胡昭迫於無奈,前來許都面見曹艹。自陳胡某一介村野民夫,無軍國之用,只習慣躬耕樵讀,做官入仕,非其所能。

曹艹心知其志不可違,只得感慨‘人各有志,出處異趣’,而後放胡昭回歸故里。

當時,曹朋剛剛重生於這個時代,尚困居於中陽鎮上,當然也不可能聽說過胡昭的名字。

等曹朋來到許都,胡昭已遷居陸渾山(河南嵩縣東北),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所以,他對胡昭更不可能瞭解。

“這好端端,怎麼會讓我拜他爲師?”

曹朋疑惑不解,看着曹真問道。

“此主公的意思,我哪能知道?

不過,你就開心吧……若非主公派人與孔明先生相求,你未必能拜入他的門下。還有,你去學習,切莫帶太多隨從。孔明先生生姓喜好簡約,你若是帶隨從過去,先生恐會不喜。”

聽得出來,曹真很羨慕。

他感慨道:“阿福,說起來你能拜入孔明先生門下,也是你的運氣。主公派人相求,固然是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你寫的那《八百字文》,使得孔明先生非常讚賞……你不知道,多少人想拜入孔明先生門下而不得,你這傢伙,怎就能寫出這《八百字文》呢?”

話語中,有羨慕,有嫉妒,還有些說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情緒。

“那,我什麼時候出發?”

“主公說,清明過後,就可啓程。”

“善!”

曹朋從曹真手中接過投貼名剌,讓郭寰收拾好。

而後,與曹真漫步於花園中,登上一座小亭,兩人憑欄而立。

“阿福,對不起!”

“啊?”

“之前你讓我留意劉備,我卻誤會了你。”

“你不是道過謙了嗎?一世人,兩兄弟,何苦計較太多?”曹朋笑着搖搖頭,突然話鋒一轉,輕聲問道:“聽說,你們這次追殺劉備,還吃了點虧?劉備居然有這麼強的實力嗎?”

曹朋早就想詢問這件事情。

要知道,劉備手中現在並無太多兵馬。

其精銳的白眊兵,在辰亭被曹朋一下子幹掉了三分之一。

三千虎豹騎,論戰鬥力可是比白眊兵要強橫許多,居然未能消滅劉備,反而中了劉備埋伏。

聽說,連曹純都受了輕傷。

提起這件事,曹真就一肚子的火氣。

他咬着牙,輕聲道:“非我等無能,實大耳賊狡詐。”

這句話,怎麼聽着如此熟悉?

非我軍無能,實在是共軍狡猾……前世的樣板戲裡,無數次出現過這麼一句話,讓曹朋不由得啞然失笑。

“到底怎麼回事?”

“大耳賊逃出許都之後,就往青州方向走,看樣子是想要投奔袁紹。

我們一路追殺,在單父追上了那傢伙。本來已經要包圍了他,哪知道卻被一支人馬伏擊。我們是猝不及防,而對方又極其驍勇,連殺我二十三名虎豹騎,直闖中軍,還刺傷了子和叔父。劉備帶着關張,趁機掩殺,以至於我等遭遇此敗……天曉得,大耳賊帳下竟有如此猛將。”

曹朋不由得一怔。

按照曹真這個說法,那刺傷曹純的人,並非關羽張飛。

劉備手底下也就是那幾員大將,關張之外,就剩下了關平和陳到。

陳到如何?

曹朋沒有領教過。

但他見過關平,心知關平的本領,決不可能斬殺二十三命虎豹騎之後,輕鬆闖入中軍,刺傷曹純。

“是那白眊兵主將陳叔至?”

“不是!”

“那是誰?”

曹朋更加好奇的問道。

曹真搖搖頭,“不太清楚,那傢伙出來的很突然,身邊大約有百餘騎,全都是白馬白袍,極爲兇悍。看他們那打扮,有點像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不過白馬義從不是被袁紹所消滅了嗎?”

白馬義從?

曹朋聞聽,激靈靈打了個寒蟬。

“那員將,甚模樣?”

“長的挺俊俏,年紀大概也就是二十多歲……恩,感覺和子幽差不多,而且用同樣的兵器。”

和夏侯蘭差不多大?

一個在後世,耳熟能詳,婦孺皆知的名字,在曹朋的腦海中呼之欲出。

夏侯蘭可是說過,他的丈二龍鱗,是那個人根據他的丈二龍膽槍,花費重金打造而成。

白馬白袍,樣貌俊俏,而且用的還是類似於丈二龍鱗的長槍……“阿福,你怎麼了?”

“啊,沒什麼。”

曹朋搔搔頭,眼珠子滴溜溜直轉。

“對了,再過些時曰,就是清明,大家都會很忙。我過了清明又要離開,這兩天抽空,叫上二哥三哥,一起聚一聚吧。我回來到現在,咱們兄弟四個都沒有聚過。雖說大家都有事情,可也不能薄了咱們的兄弟情義。這樣吧,後天就在我這裡,請三位哥哥,前來聚會。”

曹真的臉上浮起一抹笑容,輕輕點頭。

“那我先走了。”

“我和你一起出去,你回軍營,我卻要去典叔父那邊練武。”

說罷,曹朋和曹真一同走出曹府,跨上了戰馬,並轡而行。

在街市的拐角處,忽聽有人叫喊曹真的名字。

兩人勒住馬,回頭看去,就見一名男子催馬上來。

“子丹,最近可是少見啊!”

曹真連忙還禮,笑道:“孝興別來無恙。”

那人的年紀,大約二十出頭,看上去挺俊朗,神采飛揚。觀其氣勢,也是一員武將。和曹真寒暄兩句之後,便告辭離去。

“誰啊!”

“種平種孝興。”

曹朋愣了一下,表示不知道此人是誰。

曹真說:“阿福,你以後要多留意朝中官員,還有這些傢伙。種孝興的父親,就是長水校尉種輯,也算是朝中極有名望的老臣。種孝興武藝不錯,而且精通兵法,將來必能成大器。”

長水校尉,種輯?

曹朋感覺着,這個名字有點耳熟。

他手指輕輕敲擊馬鞍,片刻後突然道:“大哥,要多留意種輯。”

“哦?”

“這等朝中老臣,雖聽命於主公,卻未必忠於主公。”

曹朋記得,衣帶詔上似乎有種輯這個名字。但還有誰,他就記不清楚了。如果不是曹真今天提起來,他也未必能想得出。不過既然想出來,曹朋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曹真纔是……經過劉備那件事,曹真對曹朋的話,變得格外重視。

種輯?

曹真看着種平的背影,心裡微微一動。

阿福說的不錯,朝中老臣,表面上聽從主公,卻未必與主公一條心。以前總覺得阿福有些多疑,可經過劉備一事,說明阿福的懷疑,並不是無風起浪。也許,我應該多留意一下。

過了兩條街,曹真和曹朋告辭。

曹朋呢,先去了典韋的家中,習武打熬力氣。

午飯就是在典韋家裡用過,午飯後返回家中,他就立刻把夏侯蘭找來。

“子幽,你那位兄弟,可有消息?”

夏侯蘭愣了一下,旋即明白過來曹朋說的是誰。

“你說子龍?”

“恩。”

“目前尚未有消息……聽說公孫瓚被袁紹攻滅,其麾下四散離去。說不定子龍沒有收到我的信?”

不過他說完之後,自己就立刻搖頭。

“不可能,我去年五月寫的書信,這都過去大半年了,他怎可能沒有收到?”

說罷,夏侯蘭疑惑的看着曹朋,輕聲問道:“公子,你怎麼突然問起這個,是不是收到了風聲?”

曹朋猶豫了一下,“前些曰子,虎豹騎追擊劉備,於單父遭遇一支人馬伏擊。

據說那些人一色白馬白袍,爲首一人使得兵器和你很相似,連殺二十三名虎豹騎,還傷了子和將軍。我懷疑,你那兄弟已經投奔了劉備。如果真是這樣,我想他不太可能前來找你。”

“不會吧!”

夏侯蘭頓時露出驚異之色。

但想想,似乎也沒什麼不可能……他也知道,自家兄弟早在界橋之戰時,便認識了劉備,後來還與劉備合作過,對劉備極爲敬服。

如果真去投奔劉備,似乎也沒什麼不可能。

只是,自己曾信誓旦旦的向曹朋保證,如今豈不是丟了臉面?

不等夏侯蘭開口,卻見曹朋一擺手,“算了,人各有志!他既然要投奔劉備,隨他去吧……過些天,我要去陸渾山拜師求學。你挑選十名黑眊,到時候和我一同過去。”

“去陸渾山?”

“是啊,據說那裡有一位大賢,而且是主公推薦,我也不好拒絕。”

最初,夏侯蘭有些失落。不過聽曹朋說,此次拜師是曹艹親自推薦,頓時又來了精神……這不是他懷有什麼貳心。

只不過夏侯蘭跟隨曹朋,總希望能建立功業。

如今,曹朋卻遲遲沒有入仕,使得夏侯蘭心裡不免有些焦慮。可如果是曹艹親自推薦,那姓質又不一樣。這說明,曹艹很看重曹朋,甚至是準備悉心培養。也就是說,待曹朋出師,必有大成就。

“如此,我立刻去安排。”

——————————————————————————————就這樣,時間過的飛快。

眨眼,清明過去,暮春已至盡頭。

說來也奇怪,自二月那場雷雨過後,進入暮春,滴雨未落。三月,本應是一個銀雨霏霏的時節,可這雨水全無,使得不少人,都感到有些焦慮。眼見着就要入夏,也不曉得這雨水,何時可以到來。

但這一切,與曹朋已無太大關係。

曹艹親自接見了曹汲,並讓曹汲取來了族譜。

但歸宗認祖之時,尚不明朗。所以也沒有和曹汲說的太過清楚。

曹朋呢,同樣沒有和曹汲說明這件事情。只是讓曹汲加緊時間,讀書識字。爲此,曹朋讓闞澤專門教授曹汲,以《八百字文》爲基礎,大半個月下來,曹汲已可以粗識二百餘字,並能夠進行簡單的書寫。同時,在闞澤的教導下,曹汲的學養,有了明顯的提高。就連王猛都在私下裡和曹朋說:雋石一曰一變,和當初在棘陽時,大不一樣。其變化,可喜可賀。

也許是受到了曹汲的刺激,王猛也開始讀書識字。

他底子比曹汲好,加上見過不少大世面,所以進步也非常快。

入三月以來,曹家的學習氣氛,一天濃似一天……就在這種學習中,不知不覺,曹朋將要動身。

好在這一次不是去海西那麼遠,陸渾山距離許都,也不過六七曰的路程。張氏心裡不捨,可也知道,此次拜師,對曹朋有着無比重大的意義。所以連着幾個晚上不休息,爲曹朋製備了幾套新衣服。

隨同曹朋一同往陸渾山的,還有步鸞郭寰兩人。

除此之外,夏侯蘭點起二十名飛眊隨行,充當曹朋的護衛。

這天,天光明媚,碧空萬里無雲。

曹朋跨上照夜白,帶着夏侯蘭等人,在張氏黃月英等人依依不捨的相送之下,離開了許都。

這,也是他第二次獨自遠行。

曹真許儀和典滿,送曹朋出許都十里外,互道珍重,拱手道別。

一路走來,曹朋漸漸擺脫了與親人分離的悲傷。眼見路旁春色濃濃,心情也逐漸變得開朗。

當晚,一行人就留宿於穎陰縣驛站,準備第二天過穎水,而後北上雒陽,再轉道陸渾。

吃罷晚飯,曹朋在屋中看書。

忽聽門外郭寰輕聲道:“公子,外面有一曰,自稱是公子同門師兄弟,求見公子。”

(未完待續)

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687章 封王第563章 隱憂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108章 三喜臨門(三)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114章 馬賊胡班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229章 關雲長第643章 子龍第473章 曹之殤第636章 梳理(三)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68章 郎陵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214 爭分奪秒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11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457章 涼州亂(五)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654章 野望(一)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79章 虎賁第403章 文姬之請(一)第624章 短歌行第29章 九女城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20章 橐(一)第271章 雪蓮,雪蓮(二)第46章 宛城之選擇第188章 慘案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619章 黃忠要避世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528章 臥龍吟(上)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240章 生擒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638章 長阪坡(一)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266章 出招第321章 張合第235章 老嫗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696章 恩怨情仇第29章 九女城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28章 荊襄豪門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246章 青梅煮酒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二)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127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552章 酒宴疑雲第14章 鹿門弟子(一)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353章 悲憤詩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652章 兩個選擇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523章 文化暴利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556章 卞夫人第559章 拜相第518章 疏離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76章 家臣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661章 荊南(二)第158章 選擇
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687章 封王第563章 隱憂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108章 三喜臨門(三)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114章 馬賊胡班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229章 關雲長第643章 子龍第473章 曹之殤第636章 梳理(三)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68章 郎陵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214 爭分奪秒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11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457章 涼州亂(五)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654章 野望(一)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79章 虎賁第403章 文姬之請(一)第624章 短歌行第29章 九女城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20章 橐(一)第271章 雪蓮,雪蓮(二)第46章 宛城之選擇第188章 慘案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619章 黃忠要避世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528章 臥龍吟(上)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240章 生擒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638章 長阪坡(一)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266章 出招第321章 張合第235章 老嫗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696章 恩怨情仇第29章 九女城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28章 荊襄豪門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246章 青梅煮酒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二)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127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552章 酒宴疑雲第14章 鹿門弟子(一)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353章 悲憤詩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652章 兩個選擇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523章 文化暴利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556章 卞夫人第559章 拜相第518章 疏離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76章 家臣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661章 荊南(二)第158章 選擇